细胞凋亡中细胞核的形态学变化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摘要 凋亡时细胞的主要变化包括:(1)形态学改变:细胞表面的微绒毛消失,随即与邻周细胞脱离,胞膜空泡化,细胞体积缩小,固缩。内质网扩张呈泡状并与细胞膜融合,形成膜表面的芽状突起,此为出芽。线粒体和溶酶体的形态结构变化不大。核染色质密度增高呈半月形或马蹄形,称为染色质边集。胞膜皱缩内陷将细胞侵害为多个外有膜包裹,内涵物不外泄的细胞凋亡小体。小体内的成份主要是胞浆破裂的核物质和亚微结构。凋亡小体形成后迅即被邻近细胞吞噬、消化。(2)生化改变:主要是DNA的片段化断裂及蛋白质的降解。DNA的片段化断裂,由核酸内切酶在核小体单位之间降解DNA,产生若干大小不一的寡核苷酸片段,在琼脂糖凝胶电泳上呈现梯状DNA条带图谱。这些条带由180-200bp或其整数倍的寡核苷酸片段组成。蛋白质的降解由凋亡蛋白酶完成。主要作用包括:灭活细胞凋亡的抑制物;水解细胞的蛋白质结构,导致细胞解体,形成凋亡小体;在凋亡级联反应中水解相关活性蛋白,从而使该蛋白获得或丧失某种生物学功能。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3-01-16
细胞凋亡中细胞核的形态学变化
凋亡时细胞的主要变化包括:(1)形态学改变:细胞表面的微绒毛消失,随即与邻周细胞脱离,胞膜空泡化,细胞体积缩小,固缩。内质网扩张呈泡状并与细胞膜融合,形成膜表面的芽状突起,此为出芽。线粒体和溶酶体的形态结构变化不大。核染色质密度增高呈半月形或马蹄形,称为染色质边集。胞膜皱缩内陷将细胞侵害为多个外有膜包裹,内涵物不外泄的细胞凋亡小体。小体内的成份主要是胞浆破裂的核物质和亚微结构。凋亡小体形成后迅即被邻近细胞吞噬、消化。(2)生化改变:主要是DNA的片段化断裂及蛋白质的降解。DNA的片段化断裂,由核酸内切酶在核小体单位之间降解DNA,产生若干大小不一的寡核苷酸片段,在琼脂糖凝胶电泳上呈现梯状DNA条带图谱。这些条带由180-200bp或其整数倍的寡核苷酸片段组成。蛋白质的降解由凋亡蛋白酶完成。主要作用包括:灭活细胞凋亡的抑制物;水解细胞的蛋白质结构,导致细胞解体,形成凋亡小体;在凋亡级联反应中水解相关活性蛋白,从而使该蛋白获得或丧失某种生物学功能。
总的来说细胞凋亡中细胞核的形态学变化是细胞核体积变大,核染色质增加,密度增大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