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沧大桥的背景故事
1个回答
关注
展开全部
亲:海沧大桥的背景故事20年前,1999年12月30日,一桥飞架东西,厦门海沧大桥正式建成通车。6公里的大桥,把被海水阻隔的厦门岛与海沧区连成通途。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2-08-29
海沧大桥的背景故事
亲:海沧大桥的背景故事20年前,1999年12月30日,一桥飞架东西,厦门海沧大桥正式建成通车。6公里的大桥,把被海水阻隔的厦门岛与海沧区连成通途。
串起鹭岛光华,海沧大桥上川流不息的车辆,带着信息流、资金流来来往往,这座曾为世界第二、亚洲第一的特大型“三跨全漂浮钢箱梁悬索桥”,打开了岛内外加速融合的新格局。20年,一座桥,改变一座城。昨日,晨报记者探寻海沧大桥建成通车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花费一年时间研究风向1996年12月18日,海沧大桥破土动工,到1999年12月30日海沧大桥全桥顺利通车,前后只用了3年时间,创下同类桥梁建设速度之最。曾超,曾任厦门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今年刚刚退休。上世纪90年代,他作为海沧大桥建设常务副指挥长、技术总负责人,参与了海沧大桥建设全过程。“1993年初到公司时,我就参与了海沧大桥的前期工作。”关于这段历史,曾超记忆犹新,对于一项大工程来说,前期研究往往历时很长。他透露,1989年在建厦门大桥时,厦门就开始谋划建设海沧大桥。筹备建设海沧大桥时,专家们重点研究了如水文、地质、气象、环境等多方面的问题。拿风向来说,为了收集海沧大桥周边的风向情况,还在火烧屿设立气象观测站,花了整整一年时间收集研究。此外,在设计考虑上,海沧大桥本身也是一件工艺品。曾超说,以前中国的桥梁大多只注重功能不重视美观,海沧大桥在国内首次系统对桥梁做了景观设计,在桥梁景观上首开先河。
临通车经受12级台风“洗礼”当年,我国的大跨境悬索桥处于刚起步阶段。在这种背景下,海沧大桥在国内首次采用了三跨连续全漂浮钢箱梁悬索桥设计新技术,成为世界第二、亚洲第一座特大型“三跨全漂浮钢箱梁悬索桥”,代表着20世纪中国建桥的最高成就。曾超回忆,海沧大桥采用新技术主要基于三点考虑:首先,这种桥梁结构抗风性比较好;其次,这种桥梁更美观;此外,三跨连续行车舒适度高,中间没有伸缩缝,行车就不会有颠簸感。1999年10月,一场超过12级的台风正面袭击厦门,当时海沧大桥还未通车,当众人都捏了一把汗时,曾超却很有自信。因为在这之前,他已把海沧大桥的实验模型放到四川绵阳国防科工委的风洞实验室做过实验。果不其然,台风过后,海沧大桥毫发无损,展现了海沧大桥的高标准、高质量。9年后,海沧大桥获评“詹天佑奖”,这是我国土木工程科技创新的最高荣誉。2014年,海沧大桥又荣膺“改革开放35年百项经典暨精品工程”,是福建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工程项目,这些奖项充分证明了海沧大桥质量“过硬”。
通车后车流与日俱增成最大考验20年来,海沧大桥不仅是厦门岛与外界联系的第三条重要通道,很长时间里它还是岛内西向出海的唯一通道,大大缓解了厦门进出岛的交通压力。“大桥初开通时,一日的车流量仅2万-3万辆次。”曾超坦言,这20年来,海沧大桥面临的最大考验之一是与日俱增的车流量,“长此以往的超负荷运载,对仅7厘米薄的钢桥面铺装伤害较大。”资料记载,海沧大桥建成以来总共经历了2002年、2005年、2013年的三次大修,主要是针对桥面的修缮。据厦门市交通运行监测指挥中心统计,2018年,海沧大桥进出岛车流量占“四桥一隧”总车流量的29.2%,分担三成进出岛车流量。2019年5月5日,海沧大桥车流量最大值达到19.18万辆次,已超过设计标准近4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