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语言学转向”?在这一背景下的文艺理论有哪些表现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摘要 亲亲“语言学转向”是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初期的一种文化现象,它主要指的是在当时的西方文化界中,由于语言学的兴起和发展,人们开始将语言视为文学研究和文艺创作的重要因素,并逐渐形成了以语言为核心的文艺理论体系。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3-04-12
什么是“语言学转向”?在这一背景下的文艺理论有哪些表现
亲亲“语言学转向”是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初期的一种文化现象,它主要指的是在当时的西方文化界中,由于语言学的兴起和发展,人们开始将语言视为文学研究和文艺创作的重要因素,并逐渐形成了以语言为核心的文艺理论体系。
表现
在这一背景下,出现了许多相关的文艺理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结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结构主义认为语言是社会意义和文化价值的载体,而文学作品则可以通过分析其语言结构来揭示其中所蕴含的深层意义;后现代主义则认为语言是一种无法被掌握或解释的力量,因此文学作品应该被视为一种对语言游戏和符号运用的探索。
下面列举几个比较典型的:1. 强调语言对文学作品的重要性。在这一时期,人们开始将语言视为文学研究和创作的核心因素,认为文学作品中所包含的意义和价值主要来自于其语言运用和结构。2. 倡导对语言结构进行深入分析。为了揭示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深层意义,人们开始对语言结构、符号系统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并试图通过这些分析来解释文学作品中所包含的意义。
结合中西方文学史上具体作品或文学现象,谈谈你对“文学经典化”的认识
文学经典化是指某些文学作品或作家因其在历史、文化、艺术价值等方面的特殊地位而被赋予经典地位。在文学史上,经典作品或经典作家往往具有代表性、文化价值性、传承性、时代性等诸多特点,使人们在今天依然关注和欣赏。
在中国文学史上,《红楼梦》等经典作品往往被视为文化内涵丰富、结构复杂、思想深刻的代表作。在西方文学史上,比如莎士比亚及其作品、但丁的《神曲》、雨果的《悲惨世界》等,都被历史和读者公认为经典。
还有吗
然而,文学经典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历史时期文化环境和价值观念的变化,会影响经典作品和作家的地位和评价。古典主义时期,莎士比亚和但丁备受推崇,成为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作。但到了浪漫主义时期,异化和反叛成为主流,雨果的《悲惨世界》得到了更多的赞誉。
结合作品具体分析“文学经典化”
以《红楼梦》为例,它被视为中国古典小说中的经典之作,其经典化的原因在于它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社会价值和心理价值。《红楼梦》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展现了传统封建家庭的生活、婚姻制度、家规家法,还探讨了人性、命运、爱情、人生、道德等基本问题。《红楼梦》的叙事手法也很讲究,诗词、典故等文学手段使小说更具艺术性。长期以来,《红楼梦》的流传和评价一直在变,但其地位始终没有动摇。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