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哪些资料来研究历史地理上的气候,这些资料存在哪些问题,如何影响人类发展
1个回答
关注
展开全部
我国历史气候史料的干制是世界各国都不能企及的。龚高法等认为,它的米源包括四个方面:①系统的观测资料;②水、早、霜、雪、苞等异常气象记载:③各种自然地理因子的记载:④物候、生物分布和农事等记载。第一类资源从天气日记、雨量观测记录、雨雪分寸记录和睛雨录中去收集;第二类从二十四史、诗文集、地方志和类书中收集:第三类从笔记、游记、地理书和类书中收集;第四类从历书、古农书和医书中去收集。
满志敏、葛全胜等认为,官方组织的有关气候信息记载比较可靠,私人笔记、游记等的气候记载最为可靠,方志的可靠性程度要低些。在历史气候记载形成有用的气候资料前,要对流传、使用中出现的时间、地点和事件的错误进行校订,采用以下四条原则]。
①原始优先。历史气候记载中错误的部分原因产生于流传过程,因此运用较原始的资料尽可能避免这类错误L二/②校勘优先。即优先使用经过多次校勘的史料。
③价值优先。因作者水平、收集资料能力,社会地位不同,记载的可信程度,即史料价值不同。
④互相参照。张不远、王铮等认为,除以上原则外,订正历史气候记载中的错误,还应遵循以下几点规律。
独立来源复合原理。即不仅仅依赖于一个证据,而且依赖于多种证据,这些证据的生成还应具有一定的独立性。②进化迟缓原理。由于生物进化是迟缓的,短期内生物种的南退、北上意味着气候的变化。
③记录相对性原理。在早涝等记录中,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气感觉记录存在差异。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09-30
利用哪些资料来研究历史地理上的气候,这些资料存在哪些问题,如何影响人类发展
我国历史气候史料的干制是世界各国都不能企及的。龚高法等认为,它的米源包括四个方面:①系统的观测资料;②水、早、霜、雪、苞等异常气象记载:③各种自然地理因子的记载:④物候、生物分布和农事等记载。第一类资源从天气日记、雨量观测记录、雨雪分寸记录和睛雨录中去收集;第二类从二十四史、诗文集、地方志和类书中收集:第三类从笔记、游记、地理书和类书中收集;第四类从历书、古农书和医书中去收集。满志敏、葛全胜等认为,官方组织的有关气候信息记载比较可靠,私人笔记、游记等的气候记载最为可靠,方志的可靠性程度要低些。在历史气候记载形成有用的气候资料前,要对流传、使用中出现的时间、地点和事件的错误进行校订,采用以下四条原则]。①原始优先。历史气候记载中错误的部分原因产生于流传过程,因此运用较原始的资料尽可能避免这类错误L二/②校勘优先。即优先使用经过多次校勘的史料。③价值优先。因作者水平、收集资料能力,社会地位不同,记载的可信程度,即史料价值不同。④互相参照。张不远、王铮等认为,除以上原则外,订正历史气候记载中的错误,还应遵循以下几点规律。独立来源复合原理。即不仅仅依赖于一个证据,而且依赖于多种证据,这些证据的生成还应具有一定的独立性。②进化迟缓原理。由于生物进化是迟缓的,短期内生物种的南退、北上意味着气候的变化。③记录相对性原理。在早涝等记录中,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气感觉记录存在差异。
物候学研究资料如何利用?
物候现象的顺序性是编制自然历和预报农时的基础。可以利用物候现象对现有的气候现象进行归纳总结。
历史气候与人类社会关系发展的互动关系
自然条件对生产活动和生产力的制约表现在,不同的自然条件为物质生产活动提供的水土资源,动植物资源,矿产资源以及能源资源的种类和数量各不相同,从而使不同地区的人们的生产活动和生产力发展状况出现差异。这是因为自然资源作为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本来就是生产力的构成要素,当然要对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和速度产生一定的影响,而且还会对劳动生产方式的变化产生一定的影响。如马克思所说,在人类历史初期,“不同的共同体在各自的自然环境中,找到不同的生产资料和不同的生活资料。因此他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产品,也就各不相同。”实际情况正是如此,人类从事物质生产活动以求得生存和发展,但人们不是随心所欲地去从事物质生产活动的,特别是在人类文明初期,人们只能因其所生存的地理环境所提供的条件,形成自己的物质生产类型和具体的内容和方式,固有农耕世界,游牧世界之区别,而生活在地中海沿岸的古希腊人,腓尼基人,则因其自然环境,在主要从事农业的同时,商业,航海,殖民则较为发达。
历史时期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一)、影响珊瑚礁的白化。 (二)、影响缺水人口的增加。(三)农业生产条件改变,农业成本和投资大幅度增加。 (四)、影响格陵兰岛冰川的融化。(五)、气候异常现象。(六)、影响西南极冰盖的融化。(七)、影响一些沿海地区洪水灾害的发生。 (八)、影响疟疾患者的人数。(九)、影响陆地生态系统。 (十)、影响生态平衡。(十一)、影响海洋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