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旅游的法律名称和法律条文
展开全部
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旅行社条例》、《旅行社条例实施细则》、《旅行社责任保险管理办法》、《边境旅游暂行管理办法》、《导游人员管理条例》、《旅游饭店星级的划分与评定》、《旅游投诉暂行规定》。
一、旅游法赔偿明细
旅行社与旅游者订立合同或收取旅游者预付旅游费用后,因旅行社原因不能成行的,旅行社应在合理期限内通知旅游者,否则按下列标准承担赔偿责任:
(一)国内旅游应提前7日(不含7日)通知旅游者,否则应向旅游者全额退还预付旅游费用,并按下述标准向旅游者支付违约金:
出发前7日(含7日)至4日,支付旅游费用总额10%的违约金;出发前3日至1日,支付旅游费用总额15%的违约金;出发当日,支付旅游费用总额20%的违约金。
(二)出境旅游(含赴台游)应提前30日(不含30日)通知旅游者,否则应向旅游者全额退还预付旅游费用,并按下述标准向旅游者支付违约金:出发前30日至15日,支付旅游费用总额2%的违约金;
出发前14日至7日,支付旅游费用总额5%的违约金;出发前6日至4日,支付旅游费用总额10%的违约金;出发前3日至1日,支付旅游费用总额15%的违约金;出发当日,支付旅游费用总额20%的违约金。
二、旅游纠纷找哪个部门,旅游纠纷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一、旅游时发生纠纷的情况时有发生,可以通过向消费者协会或者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投诉的方法维权。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一)双方协商二)向消费者协会、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进行投诉三)根据与旅游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四)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二、旅游纠纷发生的原因1、旅游合同多为格式合同旅游业中,旅行社普遍使用格式合同与游客签订合同,旅游者往往很难就合同中的某一条款与旅行社进行磋商。而旅行社则往往在格式合同中加入某些霸王条款,以尽量减轻其责任,限制游客的权利。2、旅行社违背诚实信用原则一些旅行社为了获取更多利益,经常违背诚实信用原则。3、部分旅游者签订合同草率行事部分游客在签订旅游合同时通过电话咨询行程、报价即草率签订合同,甚至尚未签订旅游合同就交纳旅游费并外出旅游。当参团旅游后才发现与自己的意愿不符,结果与旅行社发生纠纷。
三、旅游侵权行为有哪些
旅游侵权行为有:
1、部分旅游企业对景区设施、参观项目有虚假宣传,误导消费;
2、部分旅游企业为了减少或免除自己的法定义务,合同条款设置模糊,规避责任;
3、消费者在旅游中所住酒店,乘坐的交通工具,用餐档次低于旅行社承诺的标准;
4、旅行社减少合同或承诺约定参观的景点,或计算旅游时间;
5、以聘请当地车辆和人员为由,再次向消费者收费,或以增加景点为由向消费者收费牟利。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
第二十八条设立旅行社,招徕、组织、接待旅游者,为其提供旅游服务,应当具备下列条件,取得旅游主管部门的许可,依法办理工商登记:
(一)有固定的经营场所;
(二)有必要的营业设施;
(三)有符合规定的注册资本;
(四)有必要的经营管理人员和导游;
(五)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五十七条旅行社组织和安排旅游活动,应当与旅游者订立合同。
第九十一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指定或者设立统一的旅游投诉受理机构。受理机构接到投诉,应当及时进行处理或者移交有关部门处理,并告知投诉者。
一、旅游法赔偿明细
旅行社与旅游者订立合同或收取旅游者预付旅游费用后,因旅行社原因不能成行的,旅行社应在合理期限内通知旅游者,否则按下列标准承担赔偿责任:
(一)国内旅游应提前7日(不含7日)通知旅游者,否则应向旅游者全额退还预付旅游费用,并按下述标准向旅游者支付违约金:
出发前7日(含7日)至4日,支付旅游费用总额10%的违约金;出发前3日至1日,支付旅游费用总额15%的违约金;出发当日,支付旅游费用总额20%的违约金。
(二)出境旅游(含赴台游)应提前30日(不含30日)通知旅游者,否则应向旅游者全额退还预付旅游费用,并按下述标准向旅游者支付违约金:出发前30日至15日,支付旅游费用总额2%的违约金;
出发前14日至7日,支付旅游费用总额5%的违约金;出发前6日至4日,支付旅游费用总额10%的违约金;出发前3日至1日,支付旅游费用总额15%的违约金;出发当日,支付旅游费用总额20%的违约金。
二、旅游纠纷找哪个部门,旅游纠纷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一、旅游时发生纠纷的情况时有发生,可以通过向消费者协会或者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投诉的方法维权。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一)双方协商二)向消费者协会、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进行投诉三)根据与旅游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四)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二、旅游纠纷发生的原因1、旅游合同多为格式合同旅游业中,旅行社普遍使用格式合同与游客签订合同,旅游者往往很难就合同中的某一条款与旅行社进行磋商。而旅行社则往往在格式合同中加入某些霸王条款,以尽量减轻其责任,限制游客的权利。2、旅行社违背诚实信用原则一些旅行社为了获取更多利益,经常违背诚实信用原则。3、部分旅游者签订合同草率行事部分游客在签订旅游合同时通过电话咨询行程、报价即草率签订合同,甚至尚未签订旅游合同就交纳旅游费并外出旅游。当参团旅游后才发现与自己的意愿不符,结果与旅行社发生纠纷。
三、旅游侵权行为有哪些
旅游侵权行为有:
1、部分旅游企业对景区设施、参观项目有虚假宣传,误导消费;
2、部分旅游企业为了减少或免除自己的法定义务,合同条款设置模糊,规避责任;
3、消费者在旅游中所住酒店,乘坐的交通工具,用餐档次低于旅行社承诺的标准;
4、旅行社减少合同或承诺约定参观的景点,或计算旅游时间;
5、以聘请当地车辆和人员为由,再次向消费者收费,或以增加景点为由向消费者收费牟利。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
第二十八条设立旅行社,招徕、组织、接待旅游者,为其提供旅游服务,应当具备下列条件,取得旅游主管部门的许可,依法办理工商登记:
(一)有固定的经营场所;
(二)有必要的营业设施;
(三)有符合规定的注册资本;
(四)有必要的经营管理人员和导游;
(五)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五十七条旅行社组织和安排旅游活动,应当与旅游者订立合同。
第九十一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指定或者设立统一的旅游投诉受理机构。受理机构接到投诉,应当及时进行处理或者移交有关部门处理,并告知投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