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源节流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1个回答
悠悠老师的课堂
2023-05-29 · 超过19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72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2.4万
展开全部
开源节流(拼音:kāiyuánjiéliú)是一则成语,出自战国·荀况《荀子·富国》
该成语用来比喻增加收入,节省开支:一般作谓语、定语,或用作分句:结构是联合式:含褒义。
成语出处:
故田野县鄙者,财之本也:垣窌仓廪者,财之末也。百姓时和,事业得叙者,货之源也:等赋府库者,货之流也。故明主必谨养其和,节其流,开其源,而时斟酌焉。潢然使天下必有余,而上不忧不足。如是,则上下俱富,交无所藏之。是知国计之极也。(战国·荀况《荀子·国富篇第十》。
“节其流,开其源”这句话后被引申出“开源节流”这个成语,意思是既要广开财源,又要节省支出。
成语故事
战国时代的学者荀况,在《富国》中说,若要国家富强,朝廷就要爱护百姓,使百姓安居乐业,并积极发展生产:如果朝廷不顾生产,只知滥征赋税,浪费物资,百姓穷困至极,那么国家怎能不贫弱呢?所以,他说:“下贫则上贫,下富则上富。”并且说:“百姓时和,事业得序者,货之源也:等赋府库者,货之流也。故明主必谨养其和,节其流,开其源,而时斟酌焉。
大意是:百姓能积极利用适当的天时,按照季节次序顺利进行农事活动,从而获得好年成,这才是经济的根本,好比“水源”一样:至于征收来的各项赋税,存在国库里,再多也用得完,那不过是“水流”。所以贤明的君主一定懂得体恤百姓,给生产以便利的发展条件,一方面节省财政开支,一方面更须开发经济来源,并且懂得合理调剂、统筹安排,兼顾到国家和百姓的利益。
语寓
“开源节流”比喻增加收入,节省开支。这个运用于财政经济问题的成语,现已不限于指一个国家的问题,可以广泛运用于各行各业[2]。
所谓“源”和“流”,是以水比喻财政经济。一般地说,“源”,比喻生产、收入,“流”,比喻费用、开支。“开源”和“节流”,两者必须结合,要是只开源而不节流,或是只节流而不开源,那都不可能达到增加积累,充实国库,使国家富强的目的。
成语运用:
成文用法:
“开源节流”一般作谓语、定语,或用作分句。结构是联合式。含褒义。也作“节流开源”。
运用示例:
《清史稿·卷三六三·英和传》:“理财之道,不外开源节流。”
清·朱克敬《瞑庵杂识》:“军兴十余年,东南财富之区,概遭蹂躏,开源节流,两穷于术。”[2]
清·袁枚《小仓山房尺牍》:“儒者以读书得名为第一计,必不当以治生理财为第二计。开源节流,量入为出,经纪之道,不过如此。”[2]
近代·邹韬奋《事业管理与职业修养》:“关于这一个缺点,我可以告慰全体同仁的是:我们最近已有了相当的开源节流办法,以后在造货及营业方面可能比较地上轨道。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