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分析19世纪中国和英国的报业情况,近代报业从欧洲流向中国的背景和情况。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摘要 近代的中国,被动接受的是殖民化的媒介话语,西方传教士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面纱,携媒介经营理念以虚伪面孔出现,但内质却是赤裸裸的文化渗透;19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外国媒介资本规模及其强势话语霸权的冲击,我国近代报业幡然醒悟,改良派与革命资产阶级报业纷纷出笼,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运作模式与近代国际接轨。而国际传播并非现代媒介外部生存环境的专有词,它和近代的“西学东渐”一脉相承,在中国报纸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它一直为媒介提供了丰富的时代背景,也深刻影响着中国近代报业汇入世界传媒潮流的进程。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2-10-25
比较分析19世纪中国和英国的报业情况,近代报业从欧洲流向中国的背景和情况。
好的
您好,亲亲。19世纪中国和英国的报业情况如下,从历史上看,西方先进的政治,经济制度以及一些生活方式,都是通过一些baoli手段带来的。比如战争,通过鸦片战争,西方的一些政治,经济制度和生活方式都传入了中国,中国的新闻出版业就属于这种情况。
19世纪,报界进步力量同执政当局的压制措施进行了长期的、反复的斗争,这是争取新闻出版自由的继续。当时报界的反压制斗争首先集中在报道国会的问题上。18世纪初,有刊物就采取省略字母的办法报道国会议员和政界人物。反压制的斗争还表现在批评当权人物方面,如约翰·威尔克斯所创办的《北方不列颠人》杂志经常报道或批评当权物果印者等人被逮捕,此事在伦敦起强烈的反响,群众示威进行抗议,后来被捕者全部释放。此后在英国有多起报人被逮捕事件,均引起国会的辩论和群众的抗议,后来英国当局逐渐默认了报道国会新闻的做法。1803年国会决定准许记者旁听,1831年正式设立记者席。
近代的中国,被动接受的是殖民化的媒介话语,西方传教士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面纱,携媒介经营理念以虚伪面孔出现,但内质却是赤裸裸的文化渗透;19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外国媒介资本规模及其强势话语霸权的冲击,我国近代报业幡然醒悟,改良派与革命资产阶级报业纷纷出笼,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运作模式与近代国际接轨。而国际传播并非现代媒介外部生存环境的专有词,它和近代的“西学东渐”一脉相承,在中国报纸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它一直为媒介提供了丰富的时代背景,也深刻影响着中国近代报业汇入世界传媒潮流的进程。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