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know-base.cdn.bcebos.com/lxb/notice.png)
怎么判断出口产品是否是假的
展开全部
有以下五种证据可以认定假冒伪劣商品。
一、检验报告的鉴定报告分为质检部门的检验报告和商品生产厂家的检验报告。一般情况下,工商执法人员只要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对涉案商品进行抽样检验,两种检验报告中得出的送检商品不合格或者假冒商品的结论就可以直接作为认定假冒伪劣商品的证据。但工商执法人员在根据商品生产厂家的检验报告确定商品质量时,应严格审查其他相关证据,防止商品生产厂家因不正当利益而出具虚假检验报告,影响案件质量。
二、上级工商部门的检验通知目前,所有企业都非常重视自己产品的打假维权。企业一旦在市场上发现自己的假货,会立即向当地工商部门举报。上级工商部门一经核实,必要时会发出检查通知,要求下级工商部门对被举报的商品进行查处理。在这种情况下,行政执法人员在检查过程中,只要发现涉案商品属于通知所指的问题商品,就可以直接认定该商品属于假冒伪劣商品。
三、商品包装、装潢等与正品的显着差异由于制造工艺、技术等因素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假冒伪劣商品的包装、装潢等和正品的包装、装潢等都会有所差别,执法人员只要将两种标识(物证)进行证据固定,并指出两种标识之间的显着差异,就可以证明该商品属于假冒伪劣商品。
四、现场检测报告目前,大多数工商部门都配备有食品快速检测箱,在一些经济条件好的地区还配备有检测车等检测设备。在办案过程中,工商执法人员对一些涉案商品可以使用检测设备进行现场检测,而检测结果可以作为认定假冒伪劣商品的直接证据。
五、主动承认违法事实的询问笔录对于一些案值小,违法情节轻微,且涉案商品的包装、装潢等和正品标识差别小,工商部门检测设备无法进行现场检测,抽样送检也价值不大的案件,如果对涉案人员进行询问时,有两个以上人员主动承认涉案商品属于假冒伪劣商品,该证据可以作为认定假冒伪劣商品的直接证据。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条
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百万元以上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检验报告的鉴定报告分为质检部门的检验报告和商品生产厂家的检验报告。一般情况下,工商执法人员只要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对涉案商品进行抽样检验,两种检验报告中得出的送检商品不合格或者假冒商品的结论就可以直接作为认定假冒伪劣商品的证据。但工商执法人员在根据商品生产厂家的检验报告确定商品质量时,应严格审查其他相关证据,防止商品生产厂家因不正当利益而出具虚假检验报告,影响案件质量。
二、上级工商部门的检验通知目前,所有企业都非常重视自己产品的打假维权。企业一旦在市场上发现自己的假货,会立即向当地工商部门举报。上级工商部门一经核实,必要时会发出检查通知,要求下级工商部门对被举报的商品进行查处理。在这种情况下,行政执法人员在检查过程中,只要发现涉案商品属于通知所指的问题商品,就可以直接认定该商品属于假冒伪劣商品。
三、商品包装、装潢等与正品的显着差异由于制造工艺、技术等因素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假冒伪劣商品的包装、装潢等和正品的包装、装潢等都会有所差别,执法人员只要将两种标识(物证)进行证据固定,并指出两种标识之间的显着差异,就可以证明该商品属于假冒伪劣商品。
四、现场检测报告目前,大多数工商部门都配备有食品快速检测箱,在一些经济条件好的地区还配备有检测车等检测设备。在办案过程中,工商执法人员对一些涉案商品可以使用检测设备进行现场检测,而检测结果可以作为认定假冒伪劣商品的直接证据。
五、主动承认违法事实的询问笔录对于一些案值小,违法情节轻微,且涉案商品的包装、装潢等和正品标识差别小,工商部门检测设备无法进行现场检测,抽样送检也价值不大的案件,如果对涉案人员进行询问时,有两个以上人员主动承认涉案商品属于假冒伪劣商品,该证据可以作为认定假冒伪劣商品的直接证据。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条
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百万元以上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