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运输遇到事故,安全负责人应怎样处理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摘要 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启动事故相应应急预案,或者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现场人员应当妥善保护事故现场以及相关证据。因抢救人员、防止事故扩大以及疏通交通灯原因,需要移动事故现场物件的,应当作出标志,绘制现场简图并作出书面记录,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10-25
道路运输遇到事故,安全负责人应怎样处理
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启动事故相应应急预案,或者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现场人员应当妥善保护事故现场以及相关证据。因抢救人员、防止事故扩大以及疏通交通灯原因,需要移动事故现场物件的,应当作出标志,绘制现场简图并作出书面记录,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
现场处理的基本要求:道路运输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单位负责人应及时组织人员严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及道路应急运输有关规定进行处置。 1)现场人员的现场 (1) 停止生产经营活动,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如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后,车辆必 须首先采取制动措施停车,避免交通事故损害的进一步扩大,也有利于交通事故的处理和现场证据的固定。 (2) 保护事故现场。如在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时,要注意保护现场,有利于查清事故原因 和认定相关方的责任。事故现场的范围通常是指机动车采取制动措施时的地域至停车的地域,以及受害人行进、终止的位置。对于未造成人员伤亡的交通事故,当事人对事实及成因无争议的,可立即撤离现场或者报告公安交通管理部门。 (3) 立即抢救伤员。如在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时,机动车发现受害人受伤,应立即抢救伤 员。紧急情况下,可拦截过往车辆或事故车辆直接将伤员送往医院,但注意保护好现场和有关证据。 (4) 及时报案。事故发生后,属于超过一般事故等级需向政府上报的事故,应即通知公 安110和112,如有人员伤亡还应通知急救中心120出动,同时报告所属单位及相关管理部门,并及时组织抢救伤员。 2)事故单位的现场处理 (1)事故单位在公安、消防、卫生等专业抢险力量到达现场前,应启动本单位应急预案,立即组织有关应急救援队伍和工作人员营救遇险人员,疏散、撤离、安置受到威胁的人员,控制危险源,标明危险区域,封锁危险场所,并采取其他防止危害扩大的必要措施,妥善保管有关物证,并按照规定及时报告。 当上级政府、部门负责现场指挥救援工作时,事故单位应积极听从指挥,做好抢险救援、现场取证、道路引领、后勤保障、秩序维护等协助处理工作。 (2)事故发生地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后,其负责人应当立即赶赴事故现场,组织事故救援。 (3)事故发生后,有关单位和人员应妥善保护事故现场以及相关证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事故现场、毁灭相关证据。 因抢救人员、防止事故扩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事故现场物件的,应当作出标志,绘制现场简图并作出书面记录,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
已赞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