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与当代的灾害救济有什么不同
1个回答
关注
展开全部
任何一种救灾的模式都有自己的特点,也都有自己的局限。从历史上看,民间自主的救灾机制,总的来说的确比“官赈”的效率要高得多,清末民国时期甚至取代了官府而成为救灾领域的主导性力量,有时连国家的赈济行为也要依赖前者。但民间救灾最主要的人力、物力资源是靠劝募、捐赠和民众的志愿才获得的,其规模毕竟受到很大限制,尤其在经济不发达的时候。因此,对于那些特大型的或毁灭性的灾害,单纯依靠民间的力量远远不够。
政府主导的救灾模式,恐怕在任何时候都是不可或缺的,尤其在面临特大灾难之时。但如果没有完善的制度和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那么救灾活动就会和其他领域一样,极易于成为官僚主义和贪污腐败的温床。长此以往,不仅极大地抑制了民间救灾力量的培育和成长,不利于充分动员社会的力量,还会造成灾民对政府的依赖心理,不利于从根本上提高自身的防灾意识和抗灾能力,形成恶性循环。
所以,问题的关键不是要不要政府救灾形式,而是建立一个什么样的政府救灾形式,如何更有效鼓励、扶植和培育独立自主的民间救灾力量。这样一方面可以相互合作,大大减轻政府负担,另一方面也可以互相竞争、监督,共同促进中国减灾事业的发展。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12-12
古代与当代的灾害救济有什么不同
亲,正在查询了解相关信息,请稍等五分钟哦!
尽量从以下这些方面考虑
其实以前也有民捐民办,比如明末清初崇祯和顺治年间的灾荒,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灾荒,那时就出现了民间的救济活动,特别是在江南地区很普遍。但那时都是当地人救济当地人,不会超越地域的范围。而光绪年间的民间救灾,是江南人跨越了江南的地域界限到华北救济,利用的主要是江南的地方资源,这种形式叫“义赈”,是社会力量自己组织起来赈灾。相比之下,今天很多的民间救灾行为,实际是由政府组织的,包括社会捐款,也往往是政府行为,换言之,是政府主导民间救灾行为。两者有很大不同。
夏:当时组织义赈的人,在当地有很高的威望,有许多常年从事慈善活动,经验很丰富,人们也相信他们。另一方面,西方传教士在中国的救灾活动,使这些中国绅士很警惕,他们担心西方传教士借用救灾进行文化侵略,“盗窃中国人的心”,就起而与传教士对抗,并且提出一个口号,叫“跟踪赈济”——传教士到哪里救灾,我们中国人也到哪里救灾,而且我们一定要比他们做得好,要把中国人的人心拉回来。所以,义赈的出现跟民族主义的情绪有关。当时《申报》上也有很多宣传,有社论、灾区通讯、灾区报道,也有广告。捐款人的姓名、数目,都会登出来,也就是《征信录》。登报以后,大家都会知道,募捐的人有没有贪污,有没有把钱用到实处。
任何一种救灾的模式都有自己的特点,也都有自己的局限。从历史上看,民间自主的救灾机制,总的来说的确比“官赈”的效率要高得多,清末民国时期甚至取代了官府而成为救灾领域的主导性力量,有时连国家的赈济行为也要依赖前者。但民间救灾最主要的人力、物力资源是靠劝募、捐赠和民众的志愿才获得的,其规模毕竟受到很大限制,尤其在经济不发达的时候。因此,对于那些特大型的或毁灭性的灾害,单纯依靠民间的力量远远不够。政府主导的救灾模式,恐怕在任何时候都是不可或缺的,尤其在面临特大灾难之时。但如果没有完善的制度和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那么救灾活动就会和其他领域一样,极易于成为官僚主义和贪污腐败的温床。长此以往,不仅极大地抑制了民间救灾力量的培育和成长,不利于充分动员社会的力量,还会造成灾民对政府的依赖心理,不利于从根本上提高自身的防灾意识和抗灾能力,形成恶性循环。所以,问题的关键不是要不要政府救灾形式,而是建立一个什么样的政府救灾形式,如何更有效鼓励、扶植和培育独立自主的民间救灾力量。这样一方面可以相互合作,大大减轻政府负担,另一方面也可以互相竞争、监督,共同促进中国减灾事业的发展。
多管齐下的灾害救济制度灾荒救济制度古称“荒政”,是古代有关灾荒救济的法令、制度与政策措施的总称。“荒政”一词,最早见诸于《周礼·地官·大司徒》,书中提出的救灾之法被称为“荒政十二”,历经后世演变,形成了赈济粮食、蠲免赋税、平粜与禁遏籴、移民就食、以工代赈等救灾制度。
古代救灾制度组成丰富,除了上文提及的主要的防灾救灾制度外,还有一些往往被视之为荒诞不经、迷信的行为,如灾害的祈祷、避正殿、减膳等。此外,受到了古代官僚体制自身弊端的影响,降低了救灾的效率,一些救灾活动甚至导致官员寻租行为和贪腐现象的产生。
但是,其经验得失仍旧有许多值得借鉴之处:首先,要强化救灾防灾意识。其次,对灾害的及时反映。再次,要强化政府主导的救灾形式。最后,要鼓励民间力量的参与,充分调动广大民众的积极性,实现救灾的社会化。
已赞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