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篇用论语的某一则结合现实生活来写一篇作文 600字左右
1个回答
关注
展开全部
早在2500年前,孔子就说了一句老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道出了做人的真实意义。
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用自己的心推及别人;自己希望怎样生活,就想到别人也会希望怎样生活;自己不愿意别人怎样对待自己,就不要那样对待别人;自己希望在社会上能站得住,能通达,就也帮助别人站得住,通达。总之,从自己的内心出发,推及他人,去理解他人,对待他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简单地说就是推己及人,它和中国民间常说的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别人想一想等等,指的都是一个意思。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12-12
求一篇用论语的某一则结合现实生活来写一篇作文 600字左右
您好,我是小离老师,已经累计提供咨询服务近4000人,累计服务时长超过1000小时! 您的问题我已经看到了,现在正在整理答案,大概需要三分钟,请您稍等一会儿哦~感谢~
《论语》中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不要强加于别人身上。这句话说得短小而经典,因此被许多人引为座右铭挂在身上。没错,这句话说得很对,但是我想了想,难道只有是己所不欲,才能勿施于人吗?那么己所欲,是不是就可以施于人?每个人都有这么一个习惯,就是总喜欢把自己认为好的东西介绍给另一个人。我有一个同学,他很喜欢周杰伦,于是他把周杰伦的海报贴满了整个宿舍,又不厌其烦的给我们讲述他的经历,终于找来了同学对他的反感。可他最后还很委屈的说:这么厉害的人,难道你们不敬佩他吗?诚然,JAY的名气很大,但也不是全天下的人都喜欢他一个,毕竟还有喜欢刘德华,喜欢李宇春的。那位同学很喜欢周杰伦,是没错。但如果把这种喜欢横加与别人身上,就是他的不对了。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相信只要大家克制一点都能做到。 但己所欲,勿施于人,这点要做好就相对困难了。因为己所欲是指自己喜欢的东西,依照每个人的心理特点,自己喜欢的东西就一定是好东西,既然是好东西,那把它拿来分给大家难道有什么错吗?其实错就错在这,因为我们喜欢的东西不一定每个人都喜欢。有人是金钱为至高无上,又认识金钱为粪土垃圾,道理便是这样。有时我也会不知不觉地做出一些这样的事情,比如我迷恋创网,便把同学们都推荐到创网上去,结果他们都认为那只不过是一个很普通的网站,丝毫不感兴趣。刚开始我也费解,这么好的网站为什么他们全都置若罔闻?不过现在我明白了,每个人的兴趣不同,一个文学爱好者当然喜欢像创网这样能发表文章的网站,反之如果对一个讨厌写作的人来说又怎会喜欢上这里?可见一个人的爱好不同,个性不同,他所形成的世界观也就不同。所以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好东西,也没有绝对差的东西,关键是我们自己对它的看法。大千世界,形形色色。有人爱江山,有人爱美女,有人爱财富,有人爱自由。如果把比尔?盖茨的金钱送给犬儒学派的第欧根尼?拉尔修,我相信他一定会嗤之以鼻。正如我们无法接受自己讨厌的东西一样,也许别人也无法接受我们的好意呢!己所欲,亦勿施于人!
您看看这个怎么样呢
还有别的答案吗
有的你稍等哦
早在2500年前,孔子就说了一句老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道出了做人的真实意义。 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用自己的心推及别人;自己希望怎样生活,就想到别人也会希望怎样生活;自己不愿意别人怎样对待自己,就不要那样对待别人;自己希望在社会上能站得住,能通达,就也帮助别人站得住,通达。总之,从自己的内心出发,推及他人,去理解他人,对待他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简单地说就是推己及人,它和中国民间常说的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别人想一想等等,指的都是一个意思。
播种一个行动,你会收到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你会收到一个个性;播种一个个性,你会收到一个命运;播种一个善行,你会收到一个善果;播种一个恶行,你会收到一个恶果。 你有权利非公平地对待其他人,但你这种非公平的态度,将会使你「自食其果」。而且,进一步说,你所释放出来的每一种思想的后果,都会回报到自己身上。因为你对其他人的所有行为,以及你对其他人的思想,都经由自我暗示的原则,而全部记录在你的潜意识中,这些行为和思想的性质会修正你自己的个性,而你的个性相当于是一个磁场,把和你个性相同的人或情况吸引到你身边。
确切地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文明。一个人真正成为文明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正因为这是很高很难做到的要求,所以我们目前的社会总是在反复提倡「精神文明建设」
这个呢
为什么就和已所不欲 勿施于人分不开
可以换其他的,您也没有说是这个的原因哦
换个其它的吧
可以吗
可以的,你稍等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感悟
这个的可以吗
可以
可以这样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基本上读过中学的人都知道,没有读过书的人也会比较熟悉。因为它是论语的第一句话,在中学的课本里也收录了,同时在生活中也成了劝学和如何形成学习方法的金玉良言。这句话的一般意思是说学习的时候及时复习,那么学习就很愉快了。但我们谁都知道,学习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无论成绩好的还是成绩差的,我相信都获多获少地有这种体会。既然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我相信孔子也经受过,我们从孔子其人中可以看出,即便是他不会完全痛苦,那也会有的时候会痛苦。复习时再次学习原来的内容,既然原来学习的时候已经很痛苦,难道再一次学习就不会痛苦吗?我想更会。这好比旧伤上撒把盐,无限许多新愁。这又怎么能够快乐呢?
一件事情要快乐又几种方式:1、我自己的选择,是我想要做的;2、尽管不是我想要的,但我渐渐形成了习惯,最后成为一种条件反射式的想要,就像抽烟一样,其实刚抽烟是很痛苦的。所以,对“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我的理解是:学习的时候使之成为习惯,这样不仅不会痛苦,还会非常快乐。所谓习惯成自然,而自然的就是快乐的。
这个有600字吗?
我们现在很多家庭都对孩子的教育非常重视,只要是为了孩子教育,什么方法和投入都会用上。我认为,孩子只要教会他们一个东西就可以了,那就是教会他们如何养成好的习惯。有了这个方式,他们就会养成一系列的好习惯,最后的学习只不过的水到渠成的事情,正所谓“不亦说乎”。为什么说母亲是一个民族的素质的体现,来源于孩子一般在小的时候都和母亲相处的时间多于父亲,而这个时候是孩子形成习惯最多的时候,有怎么样的母亲,一般就有在怎么样的孩子。所谓“养不教、父之过”,是值得商榷的,其实根源还是在母亲,只不过如果在没有好的习惯情况下,没有纠正过来就是父亲的责任,因为父亲会比较多地采用“负强化”。可见习惯就是一生。
这个还有一段哦
已赞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