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领导干部如何更好地履职尽责,着力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11-05
基层领导干部如何更好地履职尽责,着力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
加强社会治理,重点和难点都在基层。提升基层干部的社会治理能力尤为重要,需要通过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引导广大基层干部从强化制度意识,增强制度自信,抓好制度落实,着力提高基层社会治理的四种能力。提高基层社会治理的协同性。提高基层社会治理能力要增强协同思维,善于用协同方式推进工作。在协同思维上,要克服单打独斗、各自为战的思维定势,注重分工基础上的合作,本着共赢的目的、怀着真心合作的态度通过共同参与、协商讨论的方式解决问题,通过互相配合、相互协调、共同进步发挥协同治理的优势。在协同方式上,要善于综合施策,将经济、政治、法律等多种手段结合起来,通过加强教育、宣传、引导等方式促进协同,凝聚社会合力。提高基层社会治理的公共性。公共性是提升社会自我协调能力的基础,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过程也是公共性培育的过程。基层干部要在“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中发挥引领作用。善于引导群众就共同关注的问题展开讨论,付诸行动,在对公共生活的关注中涵育公共精神。在参与公共活动、维护公共利益、坚守共同价值过程中,提高参与公共事务能力,提升自我协调和管理能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重塑以公共性为基础的社会共识。提高基层社会治理的预见性。社会治理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风险的不可控性和难以预见性。预判风险是防范风险的前提,要增强风险意识,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做好随时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准备。创新治理模式,着眼于未来开展预见性治理,推动构建有预见性的体制机制。加强源头治理,坚持以防范化解风险为着力点,健全风险防控机制。善于对本地区居民需求进行调查,对本部门的工作情况作前瞻性预测,对潜在的问题进行迅速反应,以长远的眼光、最优的办法解决。善于顺应社会治理环境复杂化的趋势,应用大数据提升社会治理的预见性。提高基层社会治理的科学性。提高基层社会治理能力要求按规律办事,充分利用调查研究、会议决策、专家咨询、征求意见、政策试点等方法,促进共识形成和政策创新,提高决策的科学性。不断提高社会治理专业化水平,熟练运用预测预警、风险防控、事件应急等工作方法,借助信息化手段,实现社会治理目标。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