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赋体从汉代到魏晋南北朝的发展演变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摘要 汉赋发展的第一个时期
汉赋发展的第一个时期是从高祖初年到武帝初年。当时的社会是“大汉初定,日不暇给”。封建统治者在思想文化上禁锢不严,儒家思想尚未占据统治地位。从当时诸王纳士和著书的情况来看,西汉初年的文化思想还是比较活跃。
这一时期的辞赋,主要是追随楚辞的传统,内容多是抒发作者的政治见解和身世感慨之作,而在形式上与楚辞比较起来初有转变,但是不大。这时较有成就的作家是贾谊、淮南小山和枚乘等。
贾谊有《吊屈原赋》和《鹏鸟赋》。淮南小山有《招隐士》,枚乘有《七发》。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3-12-23
简述赋体从汉代到魏晋南北朝的发展演变
好的谢谢你
汉赋发展的第一个时期 从高祖初年到武帝初年。当时的社会是“大汉初定,日不暇给”。封建统治者在思想文化上禁锢不严,儒家思想尚未占据统治地位。从当时诸王纳士和著书的情况来看,西汉初年的文化思想还是比较活跃。 这一时期的辞赋,主要是追随楚辞的传统,内容多是抒发作者的政治见解和身世感慨之作,而在形式上与楚辞比较起来初有转变,但是不大。 这时较有成就的作家是贾谊、淮南小山和枚乘等。贾谊有《吊屈原赋》和《鹏鸟赋》。淮南小山有《招隐士》,枚乘有《七发》。
汉赋发展的第二个阶段,是从西汉武帝初年到东汉中叶,约二百多年的时间。这个时期的作家作品最多,尤其武帝、宣帝时代,汉赋达到鼎盛。这个时期的赋作,内容大都描写汉帝国威振四邦的国势,新兴都邑的繁华,水陆物产的丰饶,宫室园囿的富丽以及皇室贵族的田猎、歌舞时的壮观场面等等。一方面夸耀国势和一时文物之盛,充满了自豪的感情;一方面又对统治者挥霍享乐的行为流露出某些不满,进行委婉的劝谏和讽刺,所谓劝百而讽一。主要代表作家有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等。司马相如的代表作品是《子赋虚》、《上林赋》;扬雄有《甘泉赋》、《羽猎赋》、《长杨赋》、《河东赋》等;班固有《两都赋》;张衡有《二京赋》。
东汉中叶以后,是汉赋发展的第三个时期。 这一时期,汉赋从思想内容、体制和风格上都开始有所转变,那就是歌颂国势声威、美化皇帝、专以铺采d文的散体大赋开始衰微,而反映社会黑暗、讥讽时事、抒情咏物的短篇小赋开始兴起。 这一转变,主要是因当时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变化。 张衡是这一转变开始的代表作家,其后有蔡邕、赵壹、祢衡等人。 《归田赋》是张衡抒情小赋的代表作。 赵壹《刺世疾邪赋》也很有名。
到魏晋南北朝诶,不是汉赋,是赋体从汉到魏晋南北朝诶
# 赋体演变 首先,春秋时期的“升高能赋”之“赋”,是指“赋诗”而非赋体,所赋内容是诗经或自造的新诗。“升高能赋”既是春秋行人在外交活动场合中的礼节酬醉行为,也是朝聘宴享中,贵族列卿登上庙堂乐池或者会盟坛台上的“赋诗言志”,所以“升高能赋”是统治阶级特有的上层文化。而以上“升高能赋”所出现的两种场合,也决定了春秋“升高能赋”之“赋”所具有的礼仪政教、授之以政和外交文化的功用。 其次,战国时期的“登高能赋”之“赋”,所“赋”内容己由春秋“赋诗”过渡到了赋体。通过对赋家赋作的列表总结,可见战国时期赋体的内容,大致是写物效情赋和说理讽谏赋。战国“登高能赋”之“赋”脱离春秋“赋诗”演变成赋体,是赋体迈入文学领域开端。其逐渐取代诗歌,成为代表国君庄素之语的王言。赋体既是用来襄助王的雅颂文学,颂美和讽喻便成为了它的内在功用。
再次,汉魏六朝是赋体迅速发展和演变的时期。献赋制度的开启与献赋之风的盛行,使得赋体内容缤纷庞繁,物态纷呈,主要是以帝京赋为主,兼有怀才不遇赋和抒情体物小赋等。 赋体成为汉代文学创作的高峰,发展至魏晋南北朝,逐渐衰落。赋体的功用主要是“或以抒下情而通讽喻,或以宣上德而尽忠孝”为主。 最后,唐代的科举试赋,是将赋体纳入国家选拔人才工具的一项制度。
# 唐赋内容 在应试制度下,唐赋虽然主要是为了应对科举考试中的题目,如涉及经史典籍的句子、描述祥瑞天象或表达皇帝观念等,但唐赋在内容上并不局限于这些应试主题。在唐代,献赋活动与唐末文人的创作逐渐脱离了科举考试的束缚,涌现出了许多抒情言志或游情戏笔的作品。 由于唐代文人对诗赋的重视程度相当,赋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在唐代仍然独具特色,与诗歌相互辉映。在唐代科举制度下,赋体的“工具”性得到了充分彰显,同时也突出了赋体本身在社会、教育和选拔人才方面的功用。
以下是对赋体从春秋到唐代,在内容、地位和功用上的梳理,从中可看出赋体演变的轨迹。 赋体的演变,虽然受到各时期国家制度和社会文化背景,以及文体自身演变规律的影响,但赋体与制度的密切关系,如春秋“赋诗”制度,汉代献赋入仕和唐代科举试赋,是赋体变迁的关键因素,影响着文人辞赋创作的心态变化。 这种变化是文人内心的辞赋情结使然,在“七体”与“九体”中可初见端倪。司马相如献赋的郎官可以看作是文人辞赋情结迸发的肇端,使得献赋之风盛行且历代不绝于史书。 而赋体的现实创作与文学观念的错位,如通过对具体文人的赋作与诗歌列表统计,得出赋作数量与名气的不成正比,以及炒作的“洛阳纸贵”现象,这些都说明了文人辞赋情结的形成。 要之,文人辞赋情结是文人辞赋心态变化的结果,是一种辞赋情感的传递与延续,也是历代文人在辞赋创作上心灵契合的表现。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