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确定得了鼠疫?

 我来答
生活常识爱分享
高能答主

2019-11-13 · 专注于生活常识内容分享!
生活常识爱分享
采纳数:7563 获赞数:864166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如果突然出现发热、寒战、淋巴结疼痛、咳嗽、咳血或出血等任一症状,应当立即就医,可以通过查血常规、细菌的分离和鉴别、血清学检查、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等方式,确认是否得了鼠疫。

一、鼠疫的临床表现

主要的临床类型包括腺鼠疫、肺鼠疫和败血型鼠疫,其他类型鼠疫如皮肤鼠疫、肠鼠疫、扁桃体鼠疫等型比较少见。

1、腺鼠疫

临床表现主要是高热、畏寒、伴恶心呕吐、头痛及四肢痛、颜面潮红、结膜充血、皮肤黏膜出血点等。多表现为腹股沟淋巴结、腋下淋巴结和颈部淋巴结肿大,且发展迅速,多为单侧,一周后淋巴结很快化脓破溃。

2、肺鼠疫

临床表现主要是起病急,畏寒高热、头痛胸痛、呼吸急促、嘴唇发紫、咳嗽、咳黏液或血性泡沫痰,常因心力衰竭、出血、休克而死亡。

3、败血症鼠疫

临床表现主要是高热寒战、神志不清、昏迷,进而发生感染性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及广泛皮肤出血和坏死等。

扩展资料

一、鼠疫的危害

鼠疫是由鼠疫耶尔森菌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通常在啮齿动物之间流行,偶尔能引起人间流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北京不属于鼠疫自然疫源地,但依然存在鼠疫输入和传播的风险。

鼠疫起病急、病程短、死亡率高、传染性强、传播迅速。特别是败血性鼠疫和肺鼠疫,如果不加治疗,病死率为30%-100%。鼠疫潜伏期较短,一般为1-6天,但个别病例可达8-9天。

二、鼠疫的传播

1、蚤叮咬的传播方式

鼠-蚤-人,即跳蚤叮咬病鼠后再叮咬人,或剥取染疫旱獭皮或剥食其它染疫动物,此类传播方式常引起腺鼠疫或败血型鼠疫。

2、人-人传播方式

即健康者接触患有肺鼠疫的病人后,经呼吸道吸入感染,此种方式感染的主要为肺鼠疫。

三、预防办法

1、减少疫区活动区域

避免到疫区旅游或活动,避免接触啮齿动物(如:鼠类、旱獭)。

2、避免与患有鼠疫的病人密切接触

与可能感染肺鼠疫的病人接触时,尽量和病人保持1米以上的接触距离,并戴口罩,勤洗手。

3、采取防虫措施

采取必要的防跳蚤叮咬措施,使用驱虫制剂,常用驱蚊剂一般都可以驱赶跳蚤。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北京确认接诊2名鼠疫患者 目前已得到妥善救治

探寻星球菌
高粉答主

2019-11-13 · 探索宇宙星辰,分享科学知识
探寻星球菌
采纳数:295 获赞数:113300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可以通过查看症状来确定是否得了鼠疫,淋巴腺鼠疫的最初症状包括淋巴结疼痛、肿大、发烧。这时最靠近叮咬处的淋巴结疼痛,可有寒战、肌痛、虚弱、疲劳、呕吐、头痛。如果肺部受染,发生极严重的肺炎,甚至致死。

肺鼠疫的典型症状是发烧、淋巴结肿大、咳嗽、胸痛、唾液含血。

一、鼠疫临床表现

1、突然发病,高热,白细胞剧增,在未用抗菌药物或仅使用青霉素族抗菌药物情况下,病情迅速恶化,在48h内进入休克或者更严重的状态。

2、急性淋巴结炎,淋巴结肿胀,剧烈疼痛并出现强迫体位。

3、出现重度毒血症、休克综合症而无明显淋巴结肿胀。

4、咳嗽、胸痛、咳痰带血或咯血。

5、重症结膜炎并有严重的上下眼睑水肿。

6、血性腹泻并有重症腹痛、高热及休克综合症。

7、皮肤出现剧烈痛性红色丘疹,其后逐渐隆起,形成血性水泡,周边呈灰黑色,基底坚硬。水泡破溃后创面也呈灰黑色。

8、剧烈头痛、昏睡、颈部僵直、谚语妄动、脑压高、脑脊液浑浊。

 扩展资料:

鼠疫的类型

临床上有腺型、肺型、败血型及轻型等四型,除轻型外,各型初期的全身中毒症状大致相同。

1、腺型鼠疫

腺型鼠疫 占85~90%。病人除全身中毒症状外,以急性淋巴结炎为特征。

因下肢被蚤咬机会较多,故腹股沟淋巴结炎最多见,约占70%;其次为腋下,颈及颌下。也可几个部位淋巴结同时受累。局部淋巴结起病即肿痛,病后第2~3天症状迅速加剧,红、肿、热、痛并与周围组织粘连成块,剧烈触痛,病人处于强迫体位。

4~5日后淋巴结化脓溃破,随之病情缓解。部分可发展成败血症、严重毒血症及心力衰竭或肺鼠疫而死;用抗生素治疗后,病死率可降至5~10%。

2、肺鼠疫

肺鼠疫是最严重的一型,病死率极高。

该型起病急骤,发展迅速,除严重中毒症状外,在起病24~36小时内出现剧烈胸痛、咳嗽、咯大量泡沫血痰或鲜红色痰;呼吸急促,并迅速呈现呼吸困难和紫绀;肺部可闻及少量散在湿罗音、可出现胸膜摩擦音;胸部X线呈支气管炎表现,与病情严重程度极不一致。如抢救不及时,多于2-3日内,因心力衰竭,出血而死亡。

3、败血型鼠疫 

败血型鼠疫 又称暴发型鼠疫。

可原发或继发。原发型鼠疫因免疫功能差,菌量多,毒力强,所以发展极速。常突然高热或体温不升,神志不清,谵妄或昏迷。无淋巴结肿。

皮肤粘膜出血、鼻衄、呕吐、便血或血尿、Dic和心力衰竭,多在发病后24小时内死亡,很少超过3天。病死率高达100%。因皮肤广泛出血、瘀斑、紫绀、坏死,故死后尸体呈紫黑色,俗称“黑死病”。继发性败血型鼠疫,可由肺鼠疫、腺鼠疫发展而来,症状轻重不一。

4、轻型鼠疫

轻型鼠疫又称小鼠疫,发热轻,患者可照常工作。局部淋巴结肿大,轻度压痛,偶见化脓。血培养可阳性。多见于流行初、末期或预防接种者。

1、皮肤鼠疫:病菌侵入局部皮肤出现痛疼性红斑点,数小时后发展成水泡,形成脓疱,表面复有黑色痂皮,周围有暗红色浸润,基底为坚硬溃疡,颇似皮肤炭疽。偶见全身性脓疱,类似天花,有天花样鼠疫之称。

2、脑膜脑炎型:多继发于腺型或其它型鼠疫。在出现脑膜脑炎症状、体征时、脑脊液为脓性,涂片或培养可检出鼠疫杆菌。

3、眼型:病菌侵入眼结膜,致化脓性结膜炎。

4、肠炎型:除全身中毒症状外,有腹泻及粘液血样便,并有呕吐、腹痛、里急后重,粪便可检出病菌。

5.咽喉型:为隐性感染。无症状,但从鼻咽部可分离出鼠疫杆菌。见于预防接种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鼠疫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ZZ聊科技
高能答主

2019-11-13 · 热爱科技,专注分享科技知识
ZZ聊科技
采纳数:2994 获赞数:136817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如果突然出现发热、寒战、淋巴结疼痛、咳嗽、咳血或出血等任一症状,应当立即就医,可以通过检查血常规、细菌的分离和鉴别、血清学检查、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等方式,确认是否得了鼠疫。

一、鼠疫的临床表现

主要的临床类型包括腺鼠疫、肺鼠疫和败血型鼠疫,其他类型鼠疫如皮肤鼠疫、肠鼠疫、扁桃体鼠疫等型比较少见。

1、腺鼠疫

临床表现主要是高热、畏寒、伴恶心呕吐、头痛及四肢痛、颜面潮红、结膜充血、皮肤黏膜出血点等。多表现为腹股沟淋巴结、腋下淋巴结和颈部淋巴结肿大,且发展迅速,多为单侧,一周后淋巴结很快化脓破溃。

2、肺鼠疫

临床表现主要是起病急,畏寒高热、头痛胸痛、呼吸急促、嘴唇发紫、咳嗽、咳黏液或血性泡沫痰,常因心力衰竭、出血、休克而死亡。

3、败血症鼠疫

临床表现主要是高热寒战、神志不清、昏迷,进而发生感染性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及广泛皮肤出血和坏死等。

扩展资料

一、鼠疫的危害

鼠疫是由鼠疫耶尔森菌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通常在啮齿动物之间流行,偶尔能引起人间流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北京不属于鼠疫自然疫源地,但依然存在鼠疫输入和传播的风险。

鼠疫起病急、病程短、死亡率高、传染性强、传播迅速。特别是败血性鼠疫和肺鼠疫,如果不加治疗,病死率为30%-100%。鼠疫潜伏期较短,一般为1-6天,但个别病例可达8-9天。

二、鼠疫的传播

1、蚤叮咬的传播方式

鼠-蚤-人,即跳蚤叮咬病鼠后再叮咬人,或剥取染疫旱獭皮或剥食其它染疫动物,此类传播方式常引起腺鼠疫或败血型鼠疫。

2、人-人传播方式

即健康者接触患有肺鼠疫的病人后,经呼吸道吸入感染,此种方式感染的主要为肺鼠疫。

三、预防办法

1、减少疫区活动区域

避免到疫区旅游或活动,避免接触啮齿动物(如:鼠类、旱獭)。

2、避免与患有鼠疫的病人密切接触

与可能感染肺鼠疫的病人接触时,尽量和病人保持1米以上的接触距离,并戴口罩,勤洗手。

3、采取防虫措施

采取必要的防跳蚤叮咬措施,使用驱虫制剂,常用驱蚊剂一般都可以驱赶跳蚤。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勤奋的苦海123
高能答主

2019-11-13 · 世界很大,慢慢探索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5.8万
采纳率:76%
帮助的人:1224万
展开全部
流行性鼠疫是最常见类型,多见于流行初期,主要表现为急性的,严重淋巴结炎,急性起病伴有寒战、高热以及头痛,继而出现淋巴结肿大,局部红肿,剧痛,多见于腹股沟,其次为腋下和颈部,可以有颜面潮红,结膜充血,烦燥不安,嗜睡以及血压降低等症状,多数病人4到5天以后,淋巴结破溃而局部症状得到缓解,如及时治疗,病情通过一周可以恢复,严重者如治疗不及时,可于第3到5日,死于严重的毒血症,休克,继发败血症,或者是肺炎。有了以上的症状,则可确定患者得了鼠疫。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花剌子模君3Q
2019-11-13 · TA获得超过714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618
采纳率:36%
帮助的人:70万
展开全部
身体不舒服,还是去医院检查吧,这玩意传染性极强,你要带好口罩什么的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3)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