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前工资和税后工资的区别
展开全部
税前工资指交纳个人所得税前的应发工资,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和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一般指月工资。税后,所指的是,你的税前工资,扣除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险中的个人交纳部分、住房公积金中的个人交纳部分这三者以后,实际到手的钱。
一、税前工资。
税前工资指交纳个人所得税前的应发工资,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和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一般指月工资。
二、税后工资。
税后,所指的是,你的税前工资,扣除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险中的个人交纳部分、住房公积金中的个人交纳部分这三者以后,实际到手的钱。
税后工资指交纳个人所得税后的实际发的工资 除去个人所得税,但是包含三险一金的工资个人所得税。
赔偿金的平均工资是税前还是税后
法律并没有规定赔偿金是平均工资的税前还是税后。但根据相关实施条例,经济补偿的月工资按照劳动者应得工资计算,这里的用词是“应得工资”,不是“实得工资”,说明是含税的工资。所以如果在计算经济补偿金时按照税后工资计算,就存在重复征税的问题。由此可知,经济补偿金在一定金额以内的不需纳税,也即用人单位以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的理由不成立。因此,经济补偿金应当以税前工资为标准计算。
税前工资一万三税后到手多少
工资一万三扣除五险一金要1625,计算方式主要为个人所得税:【(13000-3500-1625)-555】乘以20%=1020,实际收入:13000-1625-1020=10355。计算公式为:应纳税所得额 = 工资收入金额 - 各项社会保险费 - 起征点;应纳税额 = 应纳税所得额 x 税率 - 速算扣除数。
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是5000元 ,就超过5000元部分征收(5000元超过5000元零元,即5000元不需要征税) 。超过5000元部分,根据超过额度有不同的税率, A:低于3000元部分,也就是说,比5000元多的金额在1500元以内,按3%计算,高于3000低于12000部分,为10%。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既包括居民纳税义务人,也包括非居民纳税义务人。居民纳税义务人负有完全纳税的义务,必须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全部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而非居民纳税义务人仅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二条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
(一)工资、薪金所得;
(二)劳务报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五)经营所得;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七)财产租赁所得;
(八)财产转让所得;
(九)偶然所得。
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以下称综合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非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项计算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取得前款第五项至第九项所得,依照本法规定分别计算个人所得税。
一般指月工资。税后,所指的是,你的税前工资,扣除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险中的个人交纳部分、住房公积金中的个人交纳部分这三者以后,实际到手的钱。
一、税前工资。
税前工资指交纳个人所得税前的应发工资,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和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一般指月工资。
二、税后工资。
税后,所指的是,你的税前工资,扣除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险中的个人交纳部分、住房公积金中的个人交纳部分这三者以后,实际到手的钱。
税后工资指交纳个人所得税后的实际发的工资 除去个人所得税,但是包含三险一金的工资个人所得税。
赔偿金的平均工资是税前还是税后
法律并没有规定赔偿金是平均工资的税前还是税后。但根据相关实施条例,经济补偿的月工资按照劳动者应得工资计算,这里的用词是“应得工资”,不是“实得工资”,说明是含税的工资。所以如果在计算经济补偿金时按照税后工资计算,就存在重复征税的问题。由此可知,经济补偿金在一定金额以内的不需纳税,也即用人单位以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的理由不成立。因此,经济补偿金应当以税前工资为标准计算。
税前工资一万三税后到手多少
工资一万三扣除五险一金要1625,计算方式主要为个人所得税:【(13000-3500-1625)-555】乘以20%=1020,实际收入:13000-1625-1020=10355。计算公式为:应纳税所得额 = 工资收入金额 - 各项社会保险费 - 起征点;应纳税额 = 应纳税所得额 x 税率 - 速算扣除数。
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是5000元 ,就超过5000元部分征收(5000元超过5000元零元,即5000元不需要征税) 。超过5000元部分,根据超过额度有不同的税率, A:低于3000元部分,也就是说,比5000元多的金额在1500元以内,按3%计算,高于3000低于12000部分,为10%。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既包括居民纳税义务人,也包括非居民纳税义务人。居民纳税义务人负有完全纳税的义务,必须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全部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而非居民纳税义务人仅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二条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
(一)工资、薪金所得;
(二)劳务报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五)经营所得;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七)财产租赁所得;
(八)财产转让所得;
(九)偶然所得。
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以下称综合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非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项计算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取得前款第五项至第九项所得,依照本法规定分别计算个人所得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