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56条结果
闻一多诗歌(太阳吟)赏析
答:其二是对“太阳”意象有人格化处理。在中国传统诗歌里,“太阳”大多作为自然背景中的一个有机元素存在,是自然整体性质的一个符号,并未取得与抒情主人公的平等地位。曾经热衷于西方浪漫主义诗歌的闻一多抛弃了这个传统,他将“太阳”从宇宙中抽取出来,赋予他人格化的色彩,在与自己平等的地位上互相对话...
2019-05-28 回答者: life无明小鱼 14个回答 29
古典诗词对华夏子孙有什么样的意义
答:文化自信,唤起国人对既往传统的回望。古典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我们再次回味时发现,它的美深隐于我们的文化基因之中,是中国传统文化兴会、玲珑、蓬勃的精神动力。籍借这“文化自信”的号角,古典诗词冲霄遐举,并向世人呈现中国文化的意识、审美和情怀。 古典诗词彰显中国文化的 生命意识 生命意识,既是...
2019-01-15 回答者: 翰林学库 2个回答 2
歌颂国庆的诗
答:歌颂国庆的诗如下:1、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宋代·张载《横渠四句》赏析:宋代思想家张载的名言,表达了他对知识分子的期许和担当的信念。这四句话凝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体现了知识分子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担当。2、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
2023-10-16 回答者: 顺顺的成长 1个回答
《无题》中道尽相思之苦和无可奈何的诗句是?
问:《无题》中道尽相思之苦和无可奈何的诗句是
答:6.李商隐在《无题》中,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表达了缠绵悱恻的情感和执着的追求,为世人唱出一曲惊心动魄的爱情之歌。7.人们常用李商隐《无题》中的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来歌颂教师的奉献精神。8.亲近传统文化,探寻精神家园。让我们走近...
2020-11-07 回答者: zxyjyd 3个回答 3
关于国庆节诗歌朗诵
问:发到我邮箱里823002492@qq.com
答:歌颂祖国诗歌-祖国啊,我为你自豪作者:秋酿醇酒当巍峨的华表,让挺拔的身躯披上曙光,当雄伟的天安门,让风云迎来东升的太阳。历史的耳畔,传来了礼炮的隆隆回响,那排山倒海般的回响,是中国沧桑巨变的回响。一位巨人俯瞰着世界,洪亮的声音,全世界都听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当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那胜利的旗帜...
2017-11-24 回答者: lmggcy 5个回答 80
王维最有名的十首诗一年级
答:一年级王维最有名的十首诗:《送元二使安西》、《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山居秋暝》、《相思》、《鸟鸣涧》、《使至塞上》、《画》、《竹里馆》、《鹿柴》、《山中送别》。1、《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022-03-03 回答者: 敏姐说茶道 3个回答 5
关于祖国的诗句中英文
答:祖国啊 我是你十亿分之一 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 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 喂养了 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 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 去取得 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 歌颂祖国诗歌-祖国啊,我为你自豪 当巍峨的华表, 让挺拔的身躯披上曙光, 当雄伟的天安门, 让风云迎来东升的...
2022-11-01 回答者: ≮怳鸄秔≯ 2个回答
关于热爱祖国的诗句美文
答:风光秀美孕育了瑰丽的传统文化, 大漠收残阳, 明月醉荷花, 广袤大地上多少璀璨的文明还在熠熠闪烁。 我的祖国, 人民勤劳, 五十六个民族相濡以沫, 东方神韵的精彩, 人文风貌的风流, 千古流传着多少美丽动人的传说。 这就是我的祖国, 这就是我深深爱恋的祖国。 我爱你源远流长的灿烂历史, 我爱...
2022-06-19 回答者: 飞羽无痕0524 1个回答
写民风民俗古诗
答:社会风俗既是一种生活现象,又是一种文化现象;其本源于社会生活,约定俗成,而又成为社会生活中的行为规范。《汉书•地理志下》释风俗曰:“凡民函五常之性,而其刚柔缓急,音声不同,系水土之风气,故谓之风;好恶取舍,动静亡常,随君上之情欲,故谓之俗。”孔颖达疏《诗•小雅•谷风》“刺幽王也”,在引述上面...
2006-06-07 回答者: 小妖精不来了 5个回答 1
适合幼儿园孩子朗诵的歌颂祖国的诗歌 要求3分钟以内
问:搜到了很多歌颂祖国的诗歌 但是太深奥了 我家孩子快5岁 要参加幼儿园的...
答:<祖国啊,我为你自豪> 当巍峨的华表,让挺拔的身躯披上曙光,当雄伟的天安门,让风云迎来东升的太阳。历史的耳畔,传来了礼炮的隆隆回响,那排山倒海般的回响,是中国沧桑巨变的回响。一位巨人俯瞰着世界,洪亮的声音,全世界都听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当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那胜利的旗帜...
2017-11-26 回答者: huzhizhou2008 12个回答 165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