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反对校园暴力发言稿

如题.需要一篇关于反对校园暴力的发言稿最好有多几篇选择、谢谢... 如题.
需要一篇关于反对校园暴力的发言稿
最好有多几篇选择、谢谢
展开
帐号已注销
高粉答主

2020-01-14 · 每个回答都超有意思的
知道答主
回答量:15
采纳率:0%
帮助的人:4402
展开全部

要点:

1、简单叙述案例

2、告诉同学们正确的做法

范例:反对校园暴力演讲稿

老师们、同学们:

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反对欺凌,构建友善和谐校园》。第四周是“反校园欺凌”宣传教育周,所谓“校园欺凌”,就是以大欺小,以多欺少,以强凌弱,像这样的事例在我们的校园内外时有发生,让我的心情不免沉重。

它不但会伤害你的身体;还会使一颗纯净的心灵走向弯曲,使人精神受到痛苦折磨,严重时,还会威胁你身边人的生命安全。这不仅违背了中华几千年来的传统美德——友善,而且不利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重要的是极其容易伤害到同学们的身体心理以及家庭。在这里我首先给大家讲个小故事。

小主人的眼睛近视了,要去配一副眼镜。配完眼镜回来的路上,鼻子和耳朵不情愿地说:“眼睛近视了,应该戴眼镜,但眼镜为什么要卡在我们身上呢?”于是,他们俩就决定戏弄一下眼睛。一天,小主人弯下腰捡东西时,鼻子和耳朵使劲一晃,眼镜“叭”的一下掉到了地上,碎了。

小主人眼前一片模糊,只能看见东西的轮廓。他向前走时,一不小心摔了一跤,把鼻子和耳朵磕破了。小主人只好再去配一副眼镜,也去了一趟医院,花了好多钱呢!这时,嘴巴说话了,“要是你们不捣乱,小主人能摔跤吗?能花那么多钱?”

听了嘴巴的话,鼻子和耳朵再不敢捣乱了,也乖乖地听话了,而且也很友善地对待眼睛,他们齐心协力支撑起眼镜,小主人能看清楚了,也常常夸它们是自己的好助手呢。

是的呀,“友善”是人际交往中必须具备的道德规范,如果人们都能以“与人友善”的态度去处理日常生活中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我们的生活都会充满阳光。如果你想做一个愉快的孩子,让自己的身边都充满欢乐,就用你一颗友善的心去对待他人。

那么,在和别人打交道时,如何做到“与人为善”呢?首先,要学会宽容。宽容就是人与人之间相处时能充分的理解他人、体谅他人,拥有宽阔的胸怀。同学们生活在一起,产生一点摩擦是正常的。在平时生活中,应该学会说:“对不起”。

你可别小看这三个字,它的作用可大了,在处理同学关系时有着出奇的效果。但是矛盾发生后,应该学会忍、包容、体谅他人,不能斤斤计较,应该让矛盾迅速化解,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退一步海阔天空”。

所以,我们应该学会友善待人,使自己的周围充满欢乐。但是宽容友善不是无原则的饶恕和纵容,当你发现别人或自己受到欺凌时,应该及时寻求家长、老师甚至校园110的帮助。让友善的微笑常挂你的脸上,做一个人见人爱的小天使!

当你穿过车水马龙的街道时,当你置身于人山人海的广场时,当你安安全全地穿过人行横道时,当你自觉地捡起校园的一片纸屑,当你不慌不忙在窗口买到饭菜时,这都是每个人自觉遵守秩序给我们带来的美好生活环境。我们不要打破这些秩序,我们要共同来维护它,共同来建设我们自己的美好生活环境。

同学们,文明和秩序是任何一个社会,任何一个学校所必不可少的。让我们大家都做一个讲文明、守纪律的宽容友善之人,共建我们友善和谐的校园!

ps9999999
推荐于2017-11-21 · TA获得超过332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校园,本该是一方净土,文明的殿堂。然而,近年来,校园内外发生的暴力事件给宁静的校园蒙上了一层阴影。一些十六七岁的花季少年越来越多地与暴力行为联系在一起,不得不引起的我们的深思。

正如我们正在审理的这起未成年人刑事犯罪案件。08年10月25日下午六时许,都安县一高中的两名学生黄某与韦某因晒衣服使用顶衣杆问题发生争吵打架,同学见状不妙劝阻其散开,但两人彼此仍耿耿于怀,黄某将自己被打一事告知同在该校就读的老乡刘某,两人约好如黄某再次被打时刘某帮忙,上晚自习期间,黄某上街买回两把水果刀以备用。晚上10时正值放晚自习,两人再次狭路相逢,黄某、刘某在其宿舍前遇到韦某及其同学谭谋,韦、谭叫黄就事前争吵打架一事向韦道歉,黄不但不从,心中对韦某的怨恨也被激怒,黄某与刘某用随身携带的水果刀将韦、谭两人身上捅刺数刀后逃离现场,韦某和谭谋因伤势过重在被送往医院抢救途中死亡。

思考一:为何几句口角演化成了一起刑事案件?

从同学之间因琐事引发的互殴到师生冲突的发生,从普通的校园暴力侵害到校园暴力犯罪,从未成年学生跨校作案到社会黑恶势力的侵入等等,严重威胁着中小学生的安全。“校园暴力”的直接危害虽然通常难与社会上的严重刑事犯罪相提并论,但今天的学生便是祖国的明天,无论是从实现社会治安的长效综合治理、还是从对祖国未来负责的角度出发,我们都应积极行动起来,进一步加大对校园内外治安案件的查处打击力度,加强对孩子们的教育,避免“校园暴力”,还孩子们一个健康成长的学习环境,还校园一方净土。

1、学生自身方面

(1)部分学生不珍惜自己的生命,漠视自己的健康。在现实生活中,中学生自杀、自残事件时有发生,很多学生也缺乏健康意识,任意挥霍自己的身体资本。(2)由于暴力文化泛滥,青少年学生做事容易冲动,加之部分学生法制观念淡薄,使得他们在与他人发生矛盾后,常常用暴力手段解决问题。(3)学生对生命健康权了解不足,不能维护自身的生命健康。

2、家庭方面

曾有机构通过对2000多名未成年犯和1000多名普通未成年人的资料进行调查后发现,家庭暴力是未成年人产生不良行为的催化剂。

调查显示,在犯罪前,当他们出现某些不良行为时,受到父母打骂常常不可避免。家庭暴力给他们带来的不仅是皮肉之苦,更多的是心灵的创伤和行为的扭曲。一是加剧了不良行为的产生。被家里人“经常打骂”的孩子,有不良行为的比例高于没有选择被“经常打骂”的孩子。二是加剧了亲子冲突。父母打骂孩子的直接后果,不仅使未成年的孩子承受皮肉之痛,更严重的问题是使他们的心灵受到伤害,对父母产生排斥心理,并成为“离家出走”的直接原因。三是经常在父母的打骂中生活的孩子,极易产生不良的性格特征。性格暴躁是未成年人犯罪的内在动因,而父母的打骂则是这一不良性格产生的重要根源。四是父母的暴力行为成为孩子的攻击性示范对象。儿童具有强烈的模仿他人行为的倾向,在家庭成员中,父母是年幼的孩子最早模仿的主要对象,而且父母在孩子心目中越是重要、权威性越强,孩子模仿得越起劲。孩子长期受到父母打骂,就会模仿父母的惩罚性行为,学会粗暴、打斗、残酷,并照父母的这种示范来攻击别人。

3、社会环境方面

在我国,通过网络、电视、影视文学作品、音像制品、小报小刊、电子游戏,青少年可以十分方便地接触了解到暴力场面。影视作品中的血腥、刺激场面,使暴力虚拟化;以格斗、射击、打杀为主的电子游戏,使人们在游戏中可以尽情使用暴力,某些角色扮演游戏更是在潜移默化地教唆孩子们杀人。这一切都很容易使认识能力低下,富于易感性和冲动性,自控力薄弱,人格尚未健全的青少年错把“现实”当“虚拟”,使青少年犯罪的手段更加冷酷、残忍。

思考二:校园惨案避免的方法

1、加大宣传和教育力度。要让社会充分认识到校园暴力问题的严重程度以及危害;2、控制暴力文化的传播;3、学校与当地公安机关建立联动机制。学校把发生在校内以及周边地区的不稳定因素尤其是可能引发暴力事件的因素都及时报告公安机关,而公安机关配合学校进行宣传、教育。对于实施暴力侵害行为的,一定要及时依法给以惩处;4、从小对未成年人进行责任意识的教育;5、加强在校学生自我保护方面的教育;6、要抓好家庭教育,家长应当积极履行好监护责任,尤其注重培养孩子善良的人格、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生活习惯,培养孩子的爱心,让孩子们学会给予和奉献,学会与他人和睦相处。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贳界茹此噓伪CN440
2012-04-22 · TA获得超过103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2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9万
展开全部
校园,本该是一方净土,文明的殿堂。然而,近年来,校园内外发生的暴力事件给宁静的校园蒙上了一层阴影。一些十六七岁的花季少年越来越多地与暴力行为联系在一起,不得不引起的我们的深思。

正如我们正在审理的这起未成年人刑事犯罪案件。08年10月25日下午六时许,都安县一高中的两名学生黄某与韦某因晒衣服使用顶衣杆问题发生争吵打架,同学见状不妙劝阻其散开,但两人彼此仍耿耿于怀,黄某将自己被打一事告知同在该校就读的老乡刘某,两人约好如黄某再次被打时刘某帮忙,上晚自习期间,黄某上街买回两把水果刀以备用。晚上10时正值放晚自习,两人再次狭路相逢,黄某、刘某在其宿舍前遇到韦某及其同学谭谋,韦、谭叫黄就事前争吵打架一事向韦道歉,黄不但不从,心中对韦某的怨恨也被激怒,黄某与刘某用随身携带的水果刀将韦、谭两人身上捅刺数刀后逃离现场,韦某和谭谋因伤势过重在被送往医院抢救途中死亡。

思考一:为何几句口角演化成了一起刑事案件?

从同学之间因琐事引发的互殴到师生冲突的发生,从普通的校园暴力侵害到校园暴力犯罪,从未成年学生跨校作案到社会黑恶势力的侵入等等,严重威胁着中小学生的安全。“校园暴力”的直接危害虽然通常难与社会上的严重刑事犯罪相提并论,但今天的学生便是祖国的明天,无论是从实现社会治安的长效综合治理、还是从对祖国未来负责的角度出发,我们都应积极行动起来,进一步加大对校园内外治安案件的查处打击力度,加强对孩子们的教育,避免“校园暴力”,还孩子们一个健康成长的学习环境,还校园一方净土。

1、学生自身方面

(1)部分学生不珍惜自己的生命,漠视自己的健康。在现实生活中,中学生自杀、自残事件时有发生,很多学生也缺乏健康意识,任意挥霍自己的身体资本。(2)由于暴力文化泛滥,青少年学生做事容易冲动,加之部分学生法制观念淡薄,使得他们在与他人发生矛盾后,常常用暴力手段解决问题。(3)学生对生命健康权了解不足,不能维护自身的生命健康。

2、家庭方面

曾有机构通过对2000多名未成年犯和1000多名普通未成年人的资料进行调查后发现,家庭暴力是未成年人产生不良行为的催化剂。

调查显示,在犯罪前,当他们出现某些不良行为时,受到父母打骂常常不可避免。家庭暴力给他们带来的不仅是皮肉之苦,更多的是心灵的创伤和行为的扭曲。一是加剧了不良行为的产生。被家里人“经常打骂”的孩子,有不良行为的比例高于没有选择被“经常打骂”的孩子。二是加剧了亲子冲突。父母打骂孩子的直接后果,不仅使未成年的孩子承受皮肉之痛,更严重的问题是使他们的心灵受到伤害,对父母产生排斥心理,并成为“离家出走”的直接原因。三是经常在父母的打骂中生活的孩子,极易产生不良的性格特征。性格暴躁是未成年人犯罪的内在动因,而父母的打骂则是这一不良性格产生的重要根源。四是父母的暴力行为成为孩子的攻击性示范对象。儿童具有强烈的模仿他人行为的倾向,在家庭成员中,父母是年幼的孩子最早模仿的主要对象,而且父母在孩子心目中越是重要、权威性越强,孩子模仿得越起劲。孩子长期受到父母打骂,就会模仿父母的惩罚性行为,学会粗暴、打斗、残酷,并照父母的这种示范来攻击别人。

3、社会环境方面

在我国,通过网络、电视、影视文学作品、音像制品、小报小刊、电子游戏,青少年可以十分方便地接触了解到暴力场面。影视作品中的血腥、刺激场面,使暴力虚拟化;以格斗、射击、打杀为主的电子游戏,使人们在游戏中可以尽情使用暴力,某些角色扮演游戏更是在潜移默化地教唆孩子们杀人。这一切都很容易使认识能力低下,富于易感性和冲动性,自控力薄弱,人格尚未健全的青少年错把“现实”当“虚拟”,使青少年犯罪的手段更加冷酷、残忍。

思考二:校园惨案避免的方法

1、加大宣传和教育力度。要让社会充分认识到校园暴力问题的严重程度以及危害;2、控制暴力文化的传播;3、学校与当地公安机关建立联动机制。学校把发生在校内以及周边地区的不稳定因素尤其是可能引发暴力事件的因素都及时报告公安机关,而公安机关配合学校进行宣传、教育。对于实施暴力侵害行为的,一定要及时依法给以惩处;4、从小对未成年人进行责任意识的教育;5、加强在校学生自我保护方面的教育;6、要抓好家庭教育,家长应当积极履行好监护责任,尤其注重培养孩子善良的人格、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生活习惯,培养孩子的爱心,让孩子们学会给予和奉献,学会与他人和睦相处。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