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洲东面是:大西洋
大西洋是世界第二大洋。古名阿特拉斯海,名称起源于希腊神话中的双肩负天的大力士神阿特拉斯。位于欧洲、非洲与北美、南美之间,北接北冰洋,南界南极洲,西南以通过合恩角(Cape Horn)的经线(西经67°)与太平洋为界,东南以通过厄加勒斯角(Cape Agulhas)的经线(东经20°)与印度洋为界。面积8,244万平方公里,包括属海为10,646万平方公里。
英语大西洋(Atlantic)一词,源于希腊语词,意谓希腊神话中擎天巨神阿特拉斯 (Atlas)之海。按拉丁语,大西洋称为 Mare Atlanticum,希腊语的拉丁化形式为Atlantis。原指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至加那利群岛之间的海域,以后泛指整个海域。在有些拉丁语的文献中,大西洋也称为Oceanus Occidentalis,意即西方大洋。
古代对大西洋的有关知识,均载于托勒密的地图里。1440~1540年间,大西洋上的几乎全部岛屿以及大洋的陆界基本测绘清楚。1819~1821年间,发现南极大陆及其周围的岛屿。1770年,B.富兰克林组织编绘的北大西洋海流图(主要描述了湾流的路径)制版付印。19世纪以后,进入海洋学调查研究阶段。在各国组织的调查中,较重要的有英国的“挑战者”号(1872~1876)、“发现”号(1925~1927和1929~1938)、俄国的“勇士”号(1886~1889)、德国的“羚羊”号(1874~1876)和“流星”号(1925~1927)等考察活动,以及美国海岸及大地测量局对湾流的调查等。20世纪70年代以来,对大西洋进行了海-气相互作用联合研究(Jasin)、多边形-中大洋动力学实验 (POLYMODE)、全球大气研究计划大西洋热带实验(GATE)和法摩斯计划(FAMOUS)等专题调查和海上现场试验,使人们对大西洋有了更多的了解。
[编辑本段]地理位置
地球上第二大洋。位于欧洲、非洲与南、北美洲和南极洲之间。北以冰岛-法罗岛海丘和威维尔-汤姆森海岭与北冰洋分界,南临南极洲并与太平洋、印度洋南部水域相通;西南以通过南美洲最南端合恩角的经线同太平洋分界,东南以通过南非厄加勒斯角的经线同印度洋分界;西部通过南、北美洲之间的巴拿马运河与太平洋沟通,东部经欧洲和非洲之间的直布罗陀海峡通过地中海,以及亚洲和非洲之间的苏伊士运河与印度洋的附属海红海沟通。大洋东西狭窄、南北延伸,轮廓略呈S形,自北至南全长约1.6万公里。大西洋的赤道区域,宽度最窄,最短距离仅约2400多公里。
大西洋的面积,连同其附属海和南大洋部分水域在内(不计岛屿),约9165.5万平方公里,平均深度为3597米,最深处位于波多黎各海沟内,为9218米。
大西洋东西两侧岸线大体平行。南部岸线平直,内海、海湾较少;北部岸线曲折,沿岸岛屿众多,海湾、内海、边缘海较多。岛屿和群岛主要分布于大陆边缘,多为大陆岛。开阔洋面上的岛屿很少。在几个大洋中,大西洋入海河流流域面积最广,流域面积达4742.3万平方公里。主要河流有圣劳伦斯河、密西西比河、奥里诺科河、亚马孙河、巴拉那河、刚果河(扎伊尔河)、尼日尔河、卢瓦尔河、莱茵河、易北河以及注入地中海的尼罗河等。
地理分区
根据大西洋的风向、洋流、气温等情况,通常将北纬5°作为南、北大西洋的分界。大西洋在北半球的陆界比在南半球的陆界长得多,而且海岸曲折,有许多属海和海湾。
[编辑本段]海陆地形
洋面狭长,呈S形。以赤道为界分为北大西洋和南大西洋。北大西洋海岸曲折,属海和岛屿众多。重要的属海∶西侧有加勒比海、墨西哥湾、圣罗伦斯湾、哈得逊湾和巴芬(Baffin)湾;东侧有地中海、黑海、北海和波罗的海。重要的岛屿有∶斯匹茨卑尔根(Spitsbergen)岛、熊岛、格陵兰岛、冰岛、不列颠群岛、法罗群岛(Faeroes)、谢德兰(Shetland)群岛、亚速群岛(Azores)、维德角(Cape Verde)群岛、大小安地列斯群岛、百慕大群岛、马德拉(Madeira)群岛、卡纳里亚斯群岛(Canaries)等。南大西洋的海岸线比较平直,主要岛屿有亚森欣(Ascension)岛、圣赫勒拿(St. Helena)岛、特里尼达岛、特里斯坦-达库尼亚(Tristan deCunha)群岛、马尔维纳斯群岛、戈夫(Gough)岛等。
重要的属海和海湾
加勒比海、墨西哥湾、地中海、黑海、北海、波罗的海、比斯开湾、几内亚湾、哈得孙湾、巴芬湾、圣劳伦斯湾、威德尔海、马尾藻海等。
重要的岛屿和群岛
大不列颠岛、爱尔兰岛、冰岛、纽芬兰岛、古巴岛、伊斯帕尼奥拉岛及加勒比海和地中海中的许多群岛,格陵兰岛也有一小部分位于大西洋。
海底地形
大西洋的平均深度为3,300公尺。最深处波多黎各海沟为8,380公尺。洋底地貌的突出特征是有一条纵贯南北呈S形的海岭,宽达1,610公里,称为大西洋中脊,它是环球海岭(72,450公里)的一个组成部分。中脊两侧海盆平均深度在4,200∼6,300公尺之间。北大西洋有北亚美利加海盆、圭亚那(Guiana)海盆(西侧)和加那利(Canary)海盆、维德角海盆(东侧)。南大西洋有巴西海盆、阿根廷海盆(西侧)和安哥拉海盆、开普海盆(东侧)。
大西洋海底地形特点之一是大陆棚面积较大,主要分布在欧洲和北美洲沿岸。超过2000米的深水域占80.2%,200-2000米之间的水域占11.1%,大陆棚占8.7%,比太平洋、印度洋都大。其二是洋底中部有一条从冰岛到布韦岛,南北延伸约15 000多千米的中大西洋海岭,在赤道地区被狭窄分水鞍所切断,一般距水面3 000米左右,有些部分突出水面,形成一系列岛屿。整条海岭蜿蜒成S形,把大西洋分隔成与海岭平行伸展的东西两个深水海盆。东海盆比西海盆浅,一般深度不超过6 000米;西海盆较深,深海沟大都在西海盆内。在南半球,中大西洋海岭主体向东、向西还伸出许多横的山脊支脉,如伸向非洲西南海岸的沃尔维斯海岭(鲸海岭),伸向南美洲东海岸的里奥格兰德海丘。在中大西洋海岭的南端布韦岛以南为一片水深5 000多米的地区,称大西洋-印度洋海盆。南桑威奇海沟深达8 428米,为南大西洋的最深点。中大西洋海岭的北端则相反,海底逐渐向上隆起,在格陵兰岛、冰岛、法罗群岛和设得兰群岛之间,海深不到600米。大西洋东部地区,特别在北半球的热带和亚热带,有许多水下浅滩。
大陆边缘带亚速群岛圣若热岛北岸的农庄
包括大陆架、大陆坡和大陆隆起,其面积约占洋底面积的1/3 。其中大陆架面积921万平方千米 ,占洋底面积的1/1 0,略小于太平洋 ,而超过印度洋大陆架面积近2倍 。大陆架的宽度从几十千米到上千千米不等 ,以大西洋东北部的波罗的海和北海,以及西北欧大不列颠岛周围和挪威海沿岸海域最宽广,最宽处达1000千米以上,是世界海洋中最宽、最大的大陆架之一。南美沿岸大陆架最宽处也近于1000千米,北美纽芬兰、佛罗里达附近大陆架也较宽广。然而比斯开湾以南非洲沿岸大陆架很窄,不超过 100 千米 ,有的地段只有20~30千米。北美大陆东岸、南美大陆北岸加勒比海沿岸大陆架都较狭窄。大陆架外缘是大陆坡 ,面积约768万平方千米 ,其中沿欧非大陆架的大陆坡比较陡 ,坡度大约为5°~10°,宽度一般只有20~30千米 ;在美洲的大陆坡比较和缓,坡度多在3°以内 ,宽度超过50~80千米 ;而墨西哥海盆西缘和阿根廷东侧的大陆坡形态呈阶梯状,大致从100~200米逐级降至深5000 米以上 ,这同大陆地壳的间歇性抬升运动相联系。大西洋大陆坡的平均坡度为3°5′,小于太平洋。大陆坡与洋盆之间有些地方有大陆隆起分布 ,其坡度远比大陆坡为小,如格陵兰-冰岛隆起 、布莱克隆起和马尔维纳斯隆起等。大陆坡上还分布有上百条海底峡谷 ,以北美东侧的大陆坡上最多,是浊流冲刷、侵蚀而成或构造作用形成。
过渡带
包括岛弧、边缘海盆、海底高地及深海沟,面积很小。大西洋中的岛弧带和深海沟有两条:一条是由大 、小安的列斯群岛组成的双列岛弧带和其北侧的波多黎各海沟(长1550千米,平均宽度120千米,最深处9218米);另一条是南美南端与南极半岛之间由南乔治亚岛、南桑威奇群岛和南奥克尼群岛组成的向东延伸的岛弧带及岛弧东缘的南桑威奇海沟 ( 长约1450千米 ,平均宽70千米 ,最大 深度8264米)。
大洋中脊
大洋中脊又称海岭,是大西洋洋底地形中最为特殊的洋底奇观,它北起冰岛,纵贯大西洋,南至布韦岛,然后转向东北与印度洋中脊相连 ,全长约1.7万千米 ,宽度1500~2000千米 ,约占大洋宽度的1/3 。面积达2228 万平方千米,占大西洋底面积的1/4,是大西洋底最重要和最突出的地形单元 。大洋中脊形似S ,系由一系列狭窄和被断裂分割的平行岭脊组成,脊顶距海面2500~3000米,峰脊突出海面者成为岛屿,如冰岛、亚速尔群岛、圣佩德罗 - 圣保罗礁 、阿森松岛、圣赫勒拿岛、特里斯坦-达库尼亚群岛 、布韦岛等。中脊的轴部有一条纵向的中央断裂谷地,谷地一般深3000~4000米 ,宽度10多米 。从中轴向两侧还有逐级降低的纵向岭脊,岭脊之间有12 ~ 40千米的裂谷 。沿中脊特别是沿脊轴的中央裂谷绵延分布着一条活跃的地震带,表明大西洋中脊是地质构造不稳定地带。大洋中脊还被无数横向断裂带切断并错开,横向断裂带走向与中脊近于垂直,在地形上表现为深切的线状槽沟,其中位于赤道附近的罗曼什断裂带(最深处罗曼什海沟达7856米,位于南纬0°16′ ,西经18°35′),把大西洋中脊截成南北两段并错开1000余千米,北段称北大西洋中脊,纵贯大西洋北部,长约1.05万千米 ,最宽处1500 千米 ,脊顶距海面约2000~2500米。南段称南大西洋中脊,纵贯大西洋南部,长约4500千米,脊顶距洋面2000~3000米。大西洋中脊是全球洋底中脊的组成部分。
海盆
大西洋底部比较平坦的海盆 ,由于中脊中隔分为东西两列海盆。东侧自北而南有西欧罗巴海盆、伊比利亚海盆、加那利海盆、佛得角海盆、几内亚海盆、安哥拉海盆 、开普海盆;西侧有北亚美利加海盆(位于马尾藻海东南) 、巴西海盆和阿根廷海盆。另外,在南极洲附近还有一个宽阔的大西洋-印度洋海盆。这些海盆平均深度4000 ~6300米 ,面积约占大西洋底面积的1/3。大西洋洋底的深海沉积物以抱球虫软泥和翼状虫软泥为主,其次有硅藻软泥和放射虫软泥以及红粘土,它们占大洋洋底深海总面积的80%。
发生在大西洋的战争
诺曼底登陆、日德兰大海战、敦刻尔克撤退
其他
大西洋海底大部分的海岭都隐没在海底3000米以下,只有少数山脊突出洋面形成岛屿。大部分的岛屿集中在加勒比海的西北部。当年哥伦布错把北美洲当成了印度,因此给他们取了一个十分不恰当的名字“西印度群岛”。传说中大西洋底是古代的亚特兰蒂斯文明。
大西洋奇特的“S”型海岸线还触发了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的灵感,使他大胆的提出了著名的大陆漂移学说。
在北大西洋,也有一个顺时针环流,由北赤道流、墨西哥湾暖流、北大西洋暖流和加那利寒流组成。其中,墨西哥湾暖流是世界最大的暖流,它的流量相当于全世界河流量总和的120倍,像一条巨大的暖气管,供应巨量的热,使西北欧的气候温暖如春。南大西洋的环流是逆时针方向,由南赤道流、巴西暖流、西风飘流和本格拉寒流组成。大西洋的潮汐,大多属于半日潮。在开阔洋面上,潮差不明显;在近岸或狭窄的海湾,潮差很大。英国南岸的布里斯托尔湾潮差高达11米多,北美的芬地湾潮差高达21米。南美的亚马孙河口的涌潮,比我国钱塘江大潮还要壮观。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