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做一篇阅读理解题,学生们在通读文章后首先需要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表达作者思想感情常考题型:(1)怎样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2)本文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思想感情?我们可以通过根据文章的主要内容等方式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依据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作者的思想感情,主要是通过文章内容表现出来的,因而抓住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就能体会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来。
(2)依据带有感情色彩的语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文章是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作者总会在字里行间表露出自己的观点和态度,有时甚至直接用抒情、议论的方法来宣泄自己的感情。因而,抓住了文章中带有感情色彩的语句,就能体会出作者的感情来。
(3)依据含义深刻的语句、段落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作者在表明自己的态度时,力求明朗、显豁,以便于读者和自己产生感情上的共鸣。有时为了取得意味深长的效果,作者不直接表情达意,而是采用比较含蓄的方法说出言外之情。
对于蕴含在语句中的作者的态度,我们或者要联系作者写作时特定的历史背景,或者联系文章的写作手法,或者联系文章的主要内容、中心意思和结构层次进行理解,尤其要联系句子或语段所在的上下文的具体语境理解。
(4)在反复朗读与诵读中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有效的朗读有助于更深入地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一边读,一边想,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是小学阶段重要的学习方法。
诵读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阅读方法,它不同于朗读,不同于吟诵,诵读强调眼到、口到、心到,核心是自我体验的过程,重在感受体验、整体把握。
各位考生若想要了解更多与初中语文阅读答题技巧相关文章,敬请关注初中语文阅读答题技巧专题。
昂立新课程致力于沪上培优10余年,已经成功辅导5万余名初中生进入“四大名校”,“八大金刚”和上海其他重点高校。想要快速提升语文学习成绩的同学,昂立新课程推荐以下学习课程:
课程分网络和面授,有小班制,大班制,1对1,1对3形式,授课校区分布在上海各个地域,面授班课时以昂立新课程官网颁布课时为主,具体费用可咨询在线客服或拨打热线4008-770-970。
(1)依据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作者的思想感情,主要是通过文章内容表现出来的,因而抓住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就能体会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来。
(2)依据带有感情色彩的语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文章是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作者总会在字里行间表露出自己的观点和态度,有时甚至直接用抒情、议论的方法来宣泄自己的感情。因而,抓住了文章中带有感情色彩的语句,就能体会出作者的感情来。
(3)依据含义深刻的语句、段落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作者在表明自己的态度时,力求明朗、显豁,以便于读者和自己产生感情上的共鸣。有时为了取得意味深长的效果,作者不直接表情达意,而是采用比较含蓄的方法说出言外之情。
对于蕴含在语句中的作者的态度,我们或者要联系作者写作时特定的历史背景,或者联系文章的写作手法,或者联系文章的主要内容、中心意思和结构层次进行理解,尤其要联系句子或语段所在的上下文的具体语境理解。
(4)在反复朗读与诵读中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有效的朗读有助于更深入地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一边读,一边想,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是小学阶段重要的学习方法。
诵读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阅读方法,它不同于朗读,不同于吟诵,诵读强调眼到、口到、心到,核心是自我体验的过程,重在感受体验、整体把握。
各位考生若想要了解更多与初中语文阅读答题技巧相关文章,敬请关注初中语文阅读答题技巧专题。
昂立新课程致力于沪上培优10余年,已经成功辅导5万余名初中生进入“四大名校”,“八大金刚”和上海其他重点高校。想要快速提升语文学习成绩的同学,昂立新课程推荐以下学习课程:
课程分网络和面授,有小班制,大班制,1对1,1对3形式,授课校区分布在上海各个地域,面授班课时以昂立新课程官网颁布课时为主,具体费用可咨询在线客服或拨打热线4008-770-970。
展开全部
【考点透视】
议论文是表明观点、阐明道理的文章,它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议论文的一般考点有:(1)语言的积累与运用;(2)寻找论点,弄清论点与论题的区别;(3)辨识理解论证方法;(4)理清议论结构;(5)把握文意、层意、段意;(6)理解论据选择的技巧;(7)品析揣摩关键词语、重点句子含义及其表达作用;(8)体会议论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特点;(9)理解中心句、支撑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10)联系生活体验,理解作者的观点及写作意图;(11)为观点寻找或补充论据;(12)立论与驳论的区别等。
◎【技法指津】
阅读议论文,首先要了解议论文的特点。议论文有论点、论据、论证三大要素。只有把握住议论的这些特点,在阅读时才知道从何入手,怎样去“读”。
一 把握论点。
阅读议论文,最关键的是要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大多数文章,标题只是提出了一个论题,中心论点隐含在文章的论述中。有的文章,标题就是中心论点。那么,作为论点的标题,一般是个表判断、表肯定的句子或短语。也有的文章,在开头提出中心论点。还有的文章,在行文当中或篇末提出中心论点。。
二 弄清论据。
阅读议论文,在抓住论点之后,还要弄清楚文中是用哪些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论据一般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两种。事实论据包括事例、史实、统计数字等。事实必须确凿可靠,有代表性。道理论据包括革命导师的正确论述和自然科学的原理、定律、公式等。此外,正确反映自然规律和人类生活经验的名人名言、谚语、格言等,也属于道理论据。
三 搞清论证方法及论证方式。
搞清论证方法,才能更好地把握、理解中心论点。要搞清论证方法,首先要了解常用的论证方法。经常使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其次,还要明确议论文的两种论证方式,即立论和驳论。立论就是针对事物或问题直接阐明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驳论就是通过反对错误或反动观点,从而树立起自己的正确观点。在驳论文中,用到的论证方法还有“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及归谬法等。
四 理清议论文的结构。
阅读议论文,必须理清议论文的结构。立论文的结构一般分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个部分,也就是引论、本论和结论。议论文的常见结构形式有:并列式,段落层次间是平行并列的关系;层进式,各部分之间是层进关系,即层层深入,步步推进;总分式,论证的层次间是总论和分论的关系,或先总后分,或先分后总,或总分总。驳论文的一般结构方式是:摆错误论点、分析错误论点的实质及危害、得出正确的观点。
五 了解议论文的语言特点。
由于议论文是最贴近现实生活的一种文体,因而它的语言往往有鲜明的个性,或针砭时弊入木三分,或剖析事理一针见血,或讽刺社会不良风气毫不留情。除了严密的逻辑性外,遣词造句也是颇费心机的,我们在阅读时要细心体会。
记叙文的阅读,要明确有关的知识点,把握其文体特征。
一、记叙文的概念: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文章。中学阶段,为了教学的方便,常常把消息、通讯、人物传记、回忆录、寓言、童话、小说等,都划归到记叙文教学中。
二、记叙文的分类:从写作内容与方式看,可分为两类:简单的记叙文和复杂的记叙文。从写作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四类:1.写人的记叙文;2.叙事的记叙文;3.写景的记叙文(即散文);4.状物的记叙文。
三、记叙的要素:记叙文有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四、记叙的顺序:常用的有三种——顺叙、倒叙、插叙。
五、记叙的线索:一般有以下几种——人线、物线、情线、事线、时线、地线。
六、记叙的人称:一般采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个别时候使用第二人称。
七、记叙的中心与详略:整体感知,准确把握文章中心。分析材料与中心的关系,理解材料的详略安排。
八、记叙文所用的表达方式:常见的是五种——记叙、描写、说明、议论和抒情。比较复杂的记叙文,往往几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
解题思路和技巧:
做记叙文的阅读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一、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初中三年,我们在课本中学习了大量精美的记叙文。叶圣陶先生说:“课文无非是个例子。”我们应该从这些例子中学到阅读记叙文的一般方法,然后将这些方法应用到课外文段的阅读中去。
记叙文是我们生活和学习中最常用到的文体。所以,一定要掌握阅读和写作记叙文的方法。近几年的中考试题所透露出来的信息显示:多读、善思会有利于学习和应试。
比如,从1999年起,国家教委就倡导开展多读书,读好书的活动。2001年颁布的国家《语文课程标准》中更是列出了中学生课外阅读的推荐书目。可见,开阔视野,丰富自己的阅读生活,会使你多方面受益。
二、具体步骤如下:
1.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明确中心。
2.看出文章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大体了解文章的思路,理清文章结构,划分文章层次。
3.感受文章的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结合上下文理解词义和句义,领会词句在特定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
5.找出文中感受最深的句子或段落,抓住一段文字的中心,找出关键语句,体会这些语句的深层含义。
6.欣赏文章中优美、精辟的语句,初步欣赏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和描写,体会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7.阅读散文,要理解作者所写的人或事物中蕴含的思想感情,理解文章选材、组材的特点,体会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
8.阅读小说,要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分析人物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活动的描写,了解故事的情节,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略读,细读,从读,
1先大概了解意思
2带着问题仔细读
3多读能更好的掌握书的思想感情
最好做笔记,分析人物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活动的描写,了解故事的情节,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对事物、事理进行介绍解说的一种文体。说明文一般有三个特点:第一,内容上的科学性。即能准确的反映客观事物的实际及其规律性,给读者以科学的认识。第二,结构上的条理性。为了给读者明确的认识,说明其特征时必须有一定的条理和顺序。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程序顺序也是时间顺序的一种)、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第三,语言的准确性。说明文语言要准确无误,给读者以科学的认识。
三、学会阅读分析说明文
(一)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把握说明的对象,区别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
说明对象即文章说明的话题,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具体事物,包括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和特征等。二是抽象事理,包括事物的本质,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阅读说明文首先要准确地把握说明的对象,从而正确区分事理说明文和事物说明文。大多数的说明文的题目就是说明对象,如2006年沈阳中考题——《 自给自足的人体生物能发电》、厦门中考题——《海上花园里的生态杀手》、山西中考题(实验区)——《乔家大院——北方民居建筑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新疆维吾尔中考题——《森林中的“环保卫士”》等,题目本身就是说明对象。大多数的事物说明文都在开篇使用中心句点明了事物的说明对象。有的时候,题目没有反映说明对象,那就得认真阅读材料,逐段逐句排队、梳理,追本求源,找出说明的对象。尤其要注意揣摩关键性的语句,如各段的中心句、过渡句以及文章中反复出现的句子等,这样就可以找到说明对象。无论是事物说明文或者是事理说明文,准确地把握说明对象对整篇文章的阅读和理解是至关重要的。
(二)分析文章内容,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
一篇说明文仅仅明确了说明对象是不够的,要进一步理解说明文的内容,还要重点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这是分析一篇说明文的关键所在。只有准确地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才能深入地理解说明对象,以此为突破口,进而理解文章的结构层次、中心内容等。要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不能只停留在事物的表象上,而要了解事物内在的本质。具体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从分析标题入手。有的标题在指出文章说明对象的同时,也指出其特征,如《死海不死》;有的标题用陈述句的形式,引导读者有针对性地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如《看云识天气》;有的标题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拟人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如《猪链球菌又到人间作孽》。
2�从分析材料入手。即逐段分析作者介绍了有关事物的哪一方面的特征,然后归纳小结。有的事物的本质特征,作者已在文章中明确地指出来了,阅读时要找出这些关键句。有的说明文没有明显的关键句,阅读时须细心琢磨,从中加以提炼。
(三)理清文章结构,划分段落和层次。
说明文的结构(重点是段落和层次)比较清楚,通常分为三部分:开头引出说明对象,中间进行详细的说明,结尾作总结说明。常见的结构形式有:总分式、分总式、承接式、递进式。
(四)分析说明顺序,找出标明顺序的关键词句。
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程序顺序是时间顺序的一种)、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分析说明顺序的方法有三种:
1�认清说明的对象,分析说明顺序。
2�把握语言标志,“读”出说明顺序。
3�分清主次,综合归纳。
(五)分析文章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1�分析说明方法
为了清楚地说明事物的特征,须采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下定义、作诠释、列图表等。
2�分析说明方法的作用
掌握了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后,我们还要学会分析每种说明方法在文中的作用:
(1)举例子:即举出实物来说明事物。其作用是可达到形象地说明事物的作用。
(2)分类别:这是一种把说明对象按类分项(根据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功用等)逐一说明的方法。其作用是使说明的内容眉目清楚,避免重复交叉的现象。
(3)打比方:即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对事物作形象的说明。其作用是形象生动地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文章的趣味性。
(4)作比较:即选用具体的或人们熟知的并且和要说明的事物有着某种外部的或内在联系的事物与所要说明的事物作比较,或用数字等作比较,从而突出被说明事物的特征的一种方法。其作用是更加强调被说明对象的特征。
(5)列数字:即用列举数字来体现说明特点的一种说明方法。其作用是能把说明对象的特点说得更准确无误,令读者信服。
(6)下定义:即用简明扼要的话对被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做周全、周密地规定地说明。它用一种基本固定的判断句式,揭示出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本质属性。作用是使读者对概念有确切的了解,使说明对象更加严密。
(7)作诠释:能通俗地介绍或解说事物或事理的特点或特性。其作用使人们更加清晰地认识被说明的事物。
(8)画图表:这是一种运用直观的示意图和表格等形式,说明事物和事理的一种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使读者一目了然,非常直观地理解被说明的事物。
(六)理解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准确性和多样性、灵活性并不矛盾,说明文的语言有的以平实见长,有的以生动活泼见长。由于说明对象和作者语言风格的不同,说明的语言也是多种多样的,但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前提。要揣摩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重点在于了解遣词造句是怎样说明事物的特点的。从而理解其作用,领会其妙处。可从以下三点入手:
1�在语境中体会中心词语的准确性。
2�重视具有修饰性功能的词语表义的准确性。
3�留心关联词语在表意准确性上的特殊作用。
(七)准确把握说明文中的关键词句,分析它们在文中的作用。
能否把握阅读材料中的关键词句,直接关系到对材料整体的理解和分析。把握关键词句可从三个方面考虑:抓住中心句,分析过渡句,认清指代成分。
1�中心句有首括、中领、尾联三种形式,又以首括居多。分析中心句,有利于把握文章(语段)的主要内容。
2�过渡句在文章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也是上下文内容衔接的标志,分析过渡句,有利于把握文章内容的层次和重点。
3�在中考试题中,经常考查对指代成分的分析,分析时要从语义和语法结构两个方面综合考虑。
(八)创新意识,答好开放性试题。
议论文是表明观点、阐明道理的文章,它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议论文的一般考点有:(1)语言的积累与运用;(2)寻找论点,弄清论点与论题的区别;(3)辨识理解论证方法;(4)理清议论结构;(5)把握文意、层意、段意;(6)理解论据选择的技巧;(7)品析揣摩关键词语、重点句子含义及其表达作用;(8)体会议论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特点;(9)理解中心句、支撑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10)联系生活体验,理解作者的观点及写作意图;(11)为观点寻找或补充论据;(12)立论与驳论的区别等。
◎【技法指津】
阅读议论文,首先要了解议论文的特点。议论文有论点、论据、论证三大要素。只有把握住议论的这些特点,在阅读时才知道从何入手,怎样去“读”。
一 把握论点。
阅读议论文,最关键的是要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大多数文章,标题只是提出了一个论题,中心论点隐含在文章的论述中。有的文章,标题就是中心论点。那么,作为论点的标题,一般是个表判断、表肯定的句子或短语。也有的文章,在开头提出中心论点。还有的文章,在行文当中或篇末提出中心论点。。
二 弄清论据。
阅读议论文,在抓住论点之后,还要弄清楚文中是用哪些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论据一般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两种。事实论据包括事例、史实、统计数字等。事实必须确凿可靠,有代表性。道理论据包括革命导师的正确论述和自然科学的原理、定律、公式等。此外,正确反映自然规律和人类生活经验的名人名言、谚语、格言等,也属于道理论据。
三 搞清论证方法及论证方式。
搞清论证方法,才能更好地把握、理解中心论点。要搞清论证方法,首先要了解常用的论证方法。经常使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其次,还要明确议论文的两种论证方式,即立论和驳论。立论就是针对事物或问题直接阐明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驳论就是通过反对错误或反动观点,从而树立起自己的正确观点。在驳论文中,用到的论证方法还有“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及归谬法等。
四 理清议论文的结构。
阅读议论文,必须理清议论文的结构。立论文的结构一般分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个部分,也就是引论、本论和结论。议论文的常见结构形式有:并列式,段落层次间是平行并列的关系;层进式,各部分之间是层进关系,即层层深入,步步推进;总分式,论证的层次间是总论和分论的关系,或先总后分,或先分后总,或总分总。驳论文的一般结构方式是:摆错误论点、分析错误论点的实质及危害、得出正确的观点。
五 了解议论文的语言特点。
由于议论文是最贴近现实生活的一种文体,因而它的语言往往有鲜明的个性,或针砭时弊入木三分,或剖析事理一针见血,或讽刺社会不良风气毫不留情。除了严密的逻辑性外,遣词造句也是颇费心机的,我们在阅读时要细心体会。
记叙文的阅读,要明确有关的知识点,把握其文体特征。
一、记叙文的概念: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文章。中学阶段,为了教学的方便,常常把消息、通讯、人物传记、回忆录、寓言、童话、小说等,都划归到记叙文教学中。
二、记叙文的分类:从写作内容与方式看,可分为两类:简单的记叙文和复杂的记叙文。从写作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四类:1.写人的记叙文;2.叙事的记叙文;3.写景的记叙文(即散文);4.状物的记叙文。
三、记叙的要素:记叙文有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四、记叙的顺序:常用的有三种——顺叙、倒叙、插叙。
五、记叙的线索:一般有以下几种——人线、物线、情线、事线、时线、地线。
六、记叙的人称:一般采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个别时候使用第二人称。
七、记叙的中心与详略:整体感知,准确把握文章中心。分析材料与中心的关系,理解材料的详略安排。
八、记叙文所用的表达方式:常见的是五种——记叙、描写、说明、议论和抒情。比较复杂的记叙文,往往几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
解题思路和技巧:
做记叙文的阅读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一、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初中三年,我们在课本中学习了大量精美的记叙文。叶圣陶先生说:“课文无非是个例子。”我们应该从这些例子中学到阅读记叙文的一般方法,然后将这些方法应用到课外文段的阅读中去。
记叙文是我们生活和学习中最常用到的文体。所以,一定要掌握阅读和写作记叙文的方法。近几年的中考试题所透露出来的信息显示:多读、善思会有利于学习和应试。
比如,从1999年起,国家教委就倡导开展多读书,读好书的活动。2001年颁布的国家《语文课程标准》中更是列出了中学生课外阅读的推荐书目。可见,开阔视野,丰富自己的阅读生活,会使你多方面受益。
二、具体步骤如下:
1.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明确中心。
2.看出文章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大体了解文章的思路,理清文章结构,划分文章层次。
3.感受文章的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结合上下文理解词义和句义,领会词句在特定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
5.找出文中感受最深的句子或段落,抓住一段文字的中心,找出关键语句,体会这些语句的深层含义。
6.欣赏文章中优美、精辟的语句,初步欣赏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和描写,体会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7.阅读散文,要理解作者所写的人或事物中蕴含的思想感情,理解文章选材、组材的特点,体会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
8.阅读小说,要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分析人物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活动的描写,了解故事的情节,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略读,细读,从读,
1先大概了解意思
2带着问题仔细读
3多读能更好的掌握书的思想感情
最好做笔记,分析人物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活动的描写,了解故事的情节,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对事物、事理进行介绍解说的一种文体。说明文一般有三个特点:第一,内容上的科学性。即能准确的反映客观事物的实际及其规律性,给读者以科学的认识。第二,结构上的条理性。为了给读者明确的认识,说明其特征时必须有一定的条理和顺序。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程序顺序也是时间顺序的一种)、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第三,语言的准确性。说明文语言要准确无误,给读者以科学的认识。
三、学会阅读分析说明文
(一)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把握说明的对象,区别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
说明对象即文章说明的话题,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具体事物,包括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和特征等。二是抽象事理,包括事物的本质,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阅读说明文首先要准确地把握说明的对象,从而正确区分事理说明文和事物说明文。大多数的说明文的题目就是说明对象,如2006年沈阳中考题——《 自给自足的人体生物能发电》、厦门中考题——《海上花园里的生态杀手》、山西中考题(实验区)——《乔家大院——北方民居建筑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新疆维吾尔中考题——《森林中的“环保卫士”》等,题目本身就是说明对象。大多数的事物说明文都在开篇使用中心句点明了事物的说明对象。有的时候,题目没有反映说明对象,那就得认真阅读材料,逐段逐句排队、梳理,追本求源,找出说明的对象。尤其要注意揣摩关键性的语句,如各段的中心句、过渡句以及文章中反复出现的句子等,这样就可以找到说明对象。无论是事物说明文或者是事理说明文,准确地把握说明对象对整篇文章的阅读和理解是至关重要的。
(二)分析文章内容,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
一篇说明文仅仅明确了说明对象是不够的,要进一步理解说明文的内容,还要重点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这是分析一篇说明文的关键所在。只有准确地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才能深入地理解说明对象,以此为突破口,进而理解文章的结构层次、中心内容等。要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不能只停留在事物的表象上,而要了解事物内在的本质。具体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从分析标题入手。有的标题在指出文章说明对象的同时,也指出其特征,如《死海不死》;有的标题用陈述句的形式,引导读者有针对性地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如《看云识天气》;有的标题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拟人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如《猪链球菌又到人间作孽》。
2�从分析材料入手。即逐段分析作者介绍了有关事物的哪一方面的特征,然后归纳小结。有的事物的本质特征,作者已在文章中明确地指出来了,阅读时要找出这些关键句。有的说明文没有明显的关键句,阅读时须细心琢磨,从中加以提炼。
(三)理清文章结构,划分段落和层次。
说明文的结构(重点是段落和层次)比较清楚,通常分为三部分:开头引出说明对象,中间进行详细的说明,结尾作总结说明。常见的结构形式有:总分式、分总式、承接式、递进式。
(四)分析说明顺序,找出标明顺序的关键词句。
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程序顺序是时间顺序的一种)、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分析说明顺序的方法有三种:
1�认清说明的对象,分析说明顺序。
2�把握语言标志,“读”出说明顺序。
3�分清主次,综合归纳。
(五)分析文章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1�分析说明方法
为了清楚地说明事物的特征,须采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下定义、作诠释、列图表等。
2�分析说明方法的作用
掌握了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后,我们还要学会分析每种说明方法在文中的作用:
(1)举例子:即举出实物来说明事物。其作用是可达到形象地说明事物的作用。
(2)分类别:这是一种把说明对象按类分项(根据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功用等)逐一说明的方法。其作用是使说明的内容眉目清楚,避免重复交叉的现象。
(3)打比方:即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对事物作形象的说明。其作用是形象生动地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文章的趣味性。
(4)作比较:即选用具体的或人们熟知的并且和要说明的事物有着某种外部的或内在联系的事物与所要说明的事物作比较,或用数字等作比较,从而突出被说明事物的特征的一种方法。其作用是更加强调被说明对象的特征。
(5)列数字:即用列举数字来体现说明特点的一种说明方法。其作用是能把说明对象的特点说得更准确无误,令读者信服。
(6)下定义:即用简明扼要的话对被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做周全、周密地规定地说明。它用一种基本固定的判断句式,揭示出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本质属性。作用是使读者对概念有确切的了解,使说明对象更加严密。
(7)作诠释:能通俗地介绍或解说事物或事理的特点或特性。其作用使人们更加清晰地认识被说明的事物。
(8)画图表:这是一种运用直观的示意图和表格等形式,说明事物和事理的一种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使读者一目了然,非常直观地理解被说明的事物。
(六)理解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准确性和多样性、灵活性并不矛盾,说明文的语言有的以平实见长,有的以生动活泼见长。由于说明对象和作者语言风格的不同,说明的语言也是多种多样的,但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前提。要揣摩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重点在于了解遣词造句是怎样说明事物的特点的。从而理解其作用,领会其妙处。可从以下三点入手:
1�在语境中体会中心词语的准确性。
2�重视具有修饰性功能的词语表义的准确性。
3�留心关联词语在表意准确性上的特殊作用。
(七)准确把握说明文中的关键词句,分析它们在文中的作用。
能否把握阅读材料中的关键词句,直接关系到对材料整体的理解和分析。把握关键词句可从三个方面考虑:抓住中心句,分析过渡句,认清指代成分。
1�中心句有首括、中领、尾联三种形式,又以首括居多。分析中心句,有利于把握文章(语段)的主要内容。
2�过渡句在文章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也是上下文内容衔接的标志,分析过渡句,有利于把握文章内容的层次和重点。
3�在中考试题中,经常考查对指代成分的分析,分析时要从语义和语法结构两个方面综合考虑。
(八)创新意识,答好开放性试题。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黔之驴》,《爱莲说》
回答者: 风标x - 初入江湖 二级 2009-6-16 20:12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做6~9题.
[甲]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愤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籍弟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受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 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节选自《陈涉世家》)
[乙]秦二世元年七月,陈胜等起大泽中.其九月,会稽守①通谓梁②曰:"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吾欲发兵,使公即恒楚将".是时恒楚亡在泽中.梁曰:"恒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③知之耳."梁乃出,诫籍持剑居外待.梁复入,与守坐,曰:"请如籍,使受命召恒楚."守曰:"诺."须臾,梁睨④籍曰:"可行矣!"于是籍遂拔剑斩守头.项梁持守头,佩其印授.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一府中皆慑伏,莫敢起.……于是梁为会稽守,籍为裨将,徇下县.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注释]①会稽守:会稽郡的郡守.②梁:项梁,是项羽的叔父.③籍:项籍.项籍字羽,所以又称项羽.④睨:斜眼看.
6. 试解释下列加点词字的意思.(2分)
①吴广素爱人 素
②比至陈 比
③时时而间进 间
④天下之疾犬也 疾
7.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
①广故数言欲亡,愤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译:
②犬兔俱罢,各死其处.
译:
8.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甲乙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4分)
答:
9. 从甲乙两文所叙的事件中,可看出陈涉和项梁各是怎样的一个人 (4分)
答:
答案:
6. ①素:向来 ②比:等到 ③将:统帅,率领 ④亡:逃亡(2分,每解释对两个得1分)
7. ①吴广故意多次说要逃跑,使军官恼怒,让他们责辱他,(借此)来激怒士卒. ②我听说先动手可以制服对方,后动手就被对方所制.(4分.每句2分,不要求文字一致,翻译正确,无语病即可)
8. 甲文中记叙了陈胜,吴广发动起义的过程.乙文写项梁夺取郡守之位的兵变过程.(4分,各2分)
9. 陈胜是一个富有谋略,机智果敢,并有一定组织和领导才能的确人.项梁是一个沉着老练(或老谋深算,阴险狡诈等)做事迅速果断,善于随机应变的人.(4分.各2分)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 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陈胜王凡六月.已为王,王陈.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扣宫门曰:"吾欲见涉." 宫门今欲缚之.自辩数,乃置,不肯为通.陈王出,遮道而呼涉.陈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曰:"伙颐①!涉之为王沉沉者②"楚人谓多为伙,故天下传之,伙涉为王,由陈涉始.客出入愈发舒,言陈王故情.或说陈王曰:"客愚无知,颛③妄言,轻威."陈王斩之.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注释:①伙颐:伙,表示众多的意思;颐,通"矣",叹词.②沉沉者:富丽深邃的样子.③颛(zhuān):独一,专擅.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①比至陈:( ) ②或说陈王曰: ( )
1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②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15.你怎样看待陈胜所说的"苟富贵,无相忘"这句话 (2分)
16.你认为陈涉建立政权前后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各是什么 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2分)
①原因:
① 启示:
答案:
13.(1)及,等到(2)有人(本题2分.每小题1分)
14.(1)陈涉长叹一声说:"燕雀怎么知道天鹅的志向呢!"(2)众多陈涉的老朋友,旧相识都各自离开,因此再也没有亲近陈涉的人了.(本题4分.每小题2分,译错1处扣1分,扣完为止)
15.反映出他不满现状,渴求改变命运的心态及对富贵生活的向往,表现出与穷朋友同甘共苦的心愿.(2分,只答后一句也可)
16.①得人心成功,失人心失败.(1分)②人心向背是成败的关键.(1分)
阅读两则短文,回答问题甲 文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忠良,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乙 文
晏子为齐相,出.其御①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②,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③.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④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⑤深矣,常有以自下⑥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
其后夫自损抑⑦.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⑧.晏子荐以为大夫.
注释:①御:马夫. ②驷马:四匹马拉的车. ③去:离开,这里指离婚. ④相:担任国相.⑤志念:志向和思考的东西.⑥自下:谦虚.⑦自损抑:克制自己,保持谦卑.⑧对:回答.
16.解释下列短语.(2分.任选4个作答)
(1)简拔: (2)裨补阙漏:
(3)优劣得所: (4)意气扬扬:
(5)名显诸侯:
1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4分)
(1)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
(2)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
18.选出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 )
A.甲文是奏章,是典型的事实论证的写法,思路严密;直截了当,让人容易接受.
B.乙文是寓言,简短精练,含义深刻,含蓄地表明观点,说明道理,说服力强.
C.甲文乃出师伐魏前所作,基本目的是表达感念先帝知遇之恩,忠于刘氏父子的真挚感情.
D.乙文非常细腻地叙述了一个故事,虽鲜明生动,但读者难以把握作者的真实意图.用这样的手法推荐国家大臣,似乎也不够慎重.
19.诸葛亮和晏子都是古代名相,结合选段,用自己的话说说他们选用人才的标准有何不同.(4分)
答案:16.(1)选拔;(2)弥补缺点和疏漏之处;(3)才能高的低的都得到合理的安排;(4)趾高气扬,得意洋洋,手舞足蹈,得意忘形等;(5)在诸侯各国都有很大的名声.(共2分.对2个得1分,得满2分为止)17.(1)将军向宠,性格品行善良公正,全面了解军事方面的事情.(2)今天我看他出门,虽然志向远大,深谋远虑,却总是显出自己很谦虚的样子.(共4分,每句2分.不要求完全直译,无大错即可得满分)18.D(2分)19.诸葛亮推荐文武大臣的原则:忠诚,细心,能干,公正,久经锻炼和考验.晏子的标准则是:有了缺点能虚心接受意见,并及时加以改正.
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
出师表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棉,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9.本文作者是三国时期的 ,这篇文章是他写给 的.(1分)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
①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 ) ②以光先帝遗德( )
③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 ) ④悉以咨之 ( )
11.古之贤者善于以史为鉴,察治国家兴衰之理.作者深情地回顾先帝"叹息痛恨"的情形有什么意图 (2分)
12.陆游在《感状》中说"凛然出师表,一字不可删."足可见此文传唱千古的原因在于作者凛然正气中所蕴含的耿耿忠心.细读此文,指出作者"忠陛下"之"忠"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出两点即可)(2分)
13.作者"报先帝而忠陛下"的挚诚,缘于先帝的三顾之恩,托孤之重,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用毕生心血履行着自己神圣的职责.请结合原文中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谈谈,在重视责任意识的今天,他的这种精神将会对你产生怎样的影响 (3分)
阅读下面选文,回答问题.(5分)
汉,郭伋字细侯.茂陵人,为并州守.素结恩德.后行部①至西河.童儿数百.各骑竹马②,迎拜于道.问使君③何日当还伋,计日告之.既还.先一日,伋恐违信,遂止野亭,候期乃入.以太守之尊,与竹马童儿道旁偶语,乃以不肯失信于儿童.先归一日.宁止野亭以候期,可谓信之至矣.
注释:①行部:巡视州郡. ②竹马:儿童放在胯下当马骑的竹竿.
③使君:汉代称刺史为使君,汉代以后尊称州郡长官为使君.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分)
①素结恩德( ) ②后行部至西河( )
15.请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郭伋"遂止野亭,候期乃入"的原因是什么 (2分)
16.郭伋在汉代以贤良著称,数百儿童道旁迎之的雅事更被传为美谈.阅读本文,说一说郭伋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分)
(甲)9诸葛亮 后主或刘禅,或后主刘禅(共1分,每空0.5分)
10.①时 ②发扬光大 ③选拔 ④询问(共2分,每小题0.5分)
11.围绕"借先帝之意,告诫后主(刘禅)要亲贤远佞"回答即可.(共2分,围绕"亲贤臣,有利于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回答也可以得满分.或围绕"亲贤臣,远小人,有利于国家强盛发展"回答也可得满分.或围绕"亲贤远佞,才能治理好国家"回答亦可得满分)
12.①积极献言,提岀三项建议.(或答"提岀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三项建议")②积极荐贤,安排内政,军事人才.(或回答"推荐人才")
③平定南方,使后方稳定,得以岀师北伐.
④积极筹备北伐,为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作准备.
(共2分,答岀其中任何一点之意即可得1分.答岀其中任何两点之意即可得满分)
13.围绕"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应该尽职尽责,尽心尽力作好分内的事"来回答即可.(共3分,结合原文内容1分,能围绕"对自己,对他人,对集体,对社会"等中的任意一个角度来谈自己受到的影响即可得2分)
(乙)14.①平素(或"一向",或"平时") ②到(共1分,每小题0.5分)
15.围绕"郭伋比约定的日期早到了一天,担心自己失信于孩子们,就在路边的野亭里信了一夜,准备第二天和孩子们相见"回答即可.(共2分,围绕"担心自己失信于孩子们回答即可得满分)
16.围绕"郭伋是一个对儿童守信,亲切和蔼的人"回答即可.(共2分,能围绕"讲信用,喜爱儿童"回答亦可得满分)
3,奉化市:
先帝知巨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沪,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琴,北定中原,庶揭弩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被之,伟,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巨以讨绒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彼之,伟,允等之慢,以澎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谁善道,察纳稚言,深追先帝遗招,臣不胜受恩感激.
19 .下面加点的词语解释亨误的一项是( )( 2 分)
A .夙夜优叹(早晚) B .深人不毛(不长草的地方)
C 当奖率三军(军队的统称) D .至于斟酌损益(革除)
20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 分)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
译文:
21 .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 .恐/托付不效 B .深追先帝/遗诏
C .臣/不胜受恩感激 D .进尽/ 忠言
22 .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大事"在文中指__________;"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选段中最能体现"老臣心"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分)
19 . D
20 .译文:希望您把讨伐奸贼,兴复汉室的任务交给我.如果没有取得成效,就请惩治我失职的罪过.
21 . B
22 . "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回答者: 风标x - 初入江湖 二级 2009-6-16 20:12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做6~9题.
[甲]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愤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籍弟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受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 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节选自《陈涉世家》)
[乙]秦二世元年七月,陈胜等起大泽中.其九月,会稽守①通谓梁②曰:"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吾欲发兵,使公即恒楚将".是时恒楚亡在泽中.梁曰:"恒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③知之耳."梁乃出,诫籍持剑居外待.梁复入,与守坐,曰:"请如籍,使受命召恒楚."守曰:"诺."须臾,梁睨④籍曰:"可行矣!"于是籍遂拔剑斩守头.项梁持守头,佩其印授.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一府中皆慑伏,莫敢起.……于是梁为会稽守,籍为裨将,徇下县.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注释]①会稽守:会稽郡的郡守.②梁:项梁,是项羽的叔父.③籍:项籍.项籍字羽,所以又称项羽.④睨:斜眼看.
6. 试解释下列加点词字的意思.(2分)
①吴广素爱人 素
②比至陈 比
③时时而间进 间
④天下之疾犬也 疾
7.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
①广故数言欲亡,愤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译:
②犬兔俱罢,各死其处.
译:
8.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甲乙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4分)
答:
9. 从甲乙两文所叙的事件中,可看出陈涉和项梁各是怎样的一个人 (4分)
答:
答案:
6. ①素:向来 ②比:等到 ③将:统帅,率领 ④亡:逃亡(2分,每解释对两个得1分)
7. ①吴广故意多次说要逃跑,使军官恼怒,让他们责辱他,(借此)来激怒士卒. ②我听说先动手可以制服对方,后动手就被对方所制.(4分.每句2分,不要求文字一致,翻译正确,无语病即可)
8. 甲文中记叙了陈胜,吴广发动起义的过程.乙文写项梁夺取郡守之位的兵变过程.(4分,各2分)
9. 陈胜是一个富有谋略,机智果敢,并有一定组织和领导才能的确人.项梁是一个沉着老练(或老谋深算,阴险狡诈等)做事迅速果断,善于随机应变的人.(4分.各2分)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 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陈胜王凡六月.已为王,王陈.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扣宫门曰:"吾欲见涉." 宫门今欲缚之.自辩数,乃置,不肯为通.陈王出,遮道而呼涉.陈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曰:"伙颐①!涉之为王沉沉者②"楚人谓多为伙,故天下传之,伙涉为王,由陈涉始.客出入愈发舒,言陈王故情.或说陈王曰:"客愚无知,颛③妄言,轻威."陈王斩之.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注释:①伙颐:伙,表示众多的意思;颐,通"矣",叹词.②沉沉者:富丽深邃的样子.③颛(zhuān):独一,专擅.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①比至陈:( ) ②或说陈王曰: ( )
1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②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15.你怎样看待陈胜所说的"苟富贵,无相忘"这句话 (2分)
16.你认为陈涉建立政权前后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各是什么 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2分)
①原因:
① 启示:
答案:
13.(1)及,等到(2)有人(本题2分.每小题1分)
14.(1)陈涉长叹一声说:"燕雀怎么知道天鹅的志向呢!"(2)众多陈涉的老朋友,旧相识都各自离开,因此再也没有亲近陈涉的人了.(本题4分.每小题2分,译错1处扣1分,扣完为止)
15.反映出他不满现状,渴求改变命运的心态及对富贵生活的向往,表现出与穷朋友同甘共苦的心愿.(2分,只答后一句也可)
16.①得人心成功,失人心失败.(1分)②人心向背是成败的关键.(1分)
阅读两则短文,回答问题甲 文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忠良,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乙 文
晏子为齐相,出.其御①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②,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③.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④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⑤深矣,常有以自下⑥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
其后夫自损抑⑦.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⑧.晏子荐以为大夫.
注释:①御:马夫. ②驷马:四匹马拉的车. ③去:离开,这里指离婚. ④相:担任国相.⑤志念:志向和思考的东西.⑥自下:谦虚.⑦自损抑:克制自己,保持谦卑.⑧对:回答.
16.解释下列短语.(2分.任选4个作答)
(1)简拔: (2)裨补阙漏:
(3)优劣得所: (4)意气扬扬:
(5)名显诸侯:
1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4分)
(1)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
(2)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
18.选出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 )
A.甲文是奏章,是典型的事实论证的写法,思路严密;直截了当,让人容易接受.
B.乙文是寓言,简短精练,含义深刻,含蓄地表明观点,说明道理,说服力强.
C.甲文乃出师伐魏前所作,基本目的是表达感念先帝知遇之恩,忠于刘氏父子的真挚感情.
D.乙文非常细腻地叙述了一个故事,虽鲜明生动,但读者难以把握作者的真实意图.用这样的手法推荐国家大臣,似乎也不够慎重.
19.诸葛亮和晏子都是古代名相,结合选段,用自己的话说说他们选用人才的标准有何不同.(4分)
答案:16.(1)选拔;(2)弥补缺点和疏漏之处;(3)才能高的低的都得到合理的安排;(4)趾高气扬,得意洋洋,手舞足蹈,得意忘形等;(5)在诸侯各国都有很大的名声.(共2分.对2个得1分,得满2分为止)17.(1)将军向宠,性格品行善良公正,全面了解军事方面的事情.(2)今天我看他出门,虽然志向远大,深谋远虑,却总是显出自己很谦虚的样子.(共4分,每句2分.不要求完全直译,无大错即可得满分)18.D(2分)19.诸葛亮推荐文武大臣的原则:忠诚,细心,能干,公正,久经锻炼和考验.晏子的标准则是:有了缺点能虚心接受意见,并及时加以改正.
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
出师表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棉,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9.本文作者是三国时期的 ,这篇文章是他写给 的.(1分)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
①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 ) ②以光先帝遗德( )
③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 ) ④悉以咨之 ( )
11.古之贤者善于以史为鉴,察治国家兴衰之理.作者深情地回顾先帝"叹息痛恨"的情形有什么意图 (2分)
12.陆游在《感状》中说"凛然出师表,一字不可删."足可见此文传唱千古的原因在于作者凛然正气中所蕴含的耿耿忠心.细读此文,指出作者"忠陛下"之"忠"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出两点即可)(2分)
13.作者"报先帝而忠陛下"的挚诚,缘于先帝的三顾之恩,托孤之重,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用毕生心血履行着自己神圣的职责.请结合原文中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谈谈,在重视责任意识的今天,他的这种精神将会对你产生怎样的影响 (3分)
阅读下面选文,回答问题.(5分)
汉,郭伋字细侯.茂陵人,为并州守.素结恩德.后行部①至西河.童儿数百.各骑竹马②,迎拜于道.问使君③何日当还伋,计日告之.既还.先一日,伋恐违信,遂止野亭,候期乃入.以太守之尊,与竹马童儿道旁偶语,乃以不肯失信于儿童.先归一日.宁止野亭以候期,可谓信之至矣.
注释:①行部:巡视州郡. ②竹马:儿童放在胯下当马骑的竹竿.
③使君:汉代称刺史为使君,汉代以后尊称州郡长官为使君.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分)
①素结恩德( ) ②后行部至西河( )
15.请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郭伋"遂止野亭,候期乃入"的原因是什么 (2分)
16.郭伋在汉代以贤良著称,数百儿童道旁迎之的雅事更被传为美谈.阅读本文,说一说郭伋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分)
(甲)9诸葛亮 后主或刘禅,或后主刘禅(共1分,每空0.5分)
10.①时 ②发扬光大 ③选拔 ④询问(共2分,每小题0.5分)
11.围绕"借先帝之意,告诫后主(刘禅)要亲贤远佞"回答即可.(共2分,围绕"亲贤臣,有利于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回答也可以得满分.或围绕"亲贤臣,远小人,有利于国家强盛发展"回答也可得满分.或围绕"亲贤远佞,才能治理好国家"回答亦可得满分)
12.①积极献言,提岀三项建议.(或答"提岀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三项建议")②积极荐贤,安排内政,军事人才.(或回答"推荐人才")
③平定南方,使后方稳定,得以岀师北伐.
④积极筹备北伐,为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作准备.
(共2分,答岀其中任何一点之意即可得1分.答岀其中任何两点之意即可得满分)
13.围绕"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应该尽职尽责,尽心尽力作好分内的事"来回答即可.(共3分,结合原文内容1分,能围绕"对自己,对他人,对集体,对社会"等中的任意一个角度来谈自己受到的影响即可得2分)
(乙)14.①平素(或"一向",或"平时") ②到(共1分,每小题0.5分)
15.围绕"郭伋比约定的日期早到了一天,担心自己失信于孩子们,就在路边的野亭里信了一夜,准备第二天和孩子们相见"回答即可.(共2分,围绕"担心自己失信于孩子们回答即可得满分)
16.围绕"郭伋是一个对儿童守信,亲切和蔼的人"回答即可.(共2分,能围绕"讲信用,喜爱儿童"回答亦可得满分)
3,奉化市:
先帝知巨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沪,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琴,北定中原,庶揭弩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被之,伟,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巨以讨绒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彼之,伟,允等之慢,以澎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谁善道,察纳稚言,深追先帝遗招,臣不胜受恩感激.
19 .下面加点的词语解释亨误的一项是( )( 2 分)
A .夙夜优叹(早晚) B .深人不毛(不长草的地方)
C 当奖率三军(军队的统称) D .至于斟酌损益(革除)
20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 分)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
译文:
21 .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 .恐/托付不效 B .深追先帝/遗诏
C .臣/不胜受恩感激 D .进尽/ 忠言
22 .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大事"在文中指__________;"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选段中最能体现"老臣心"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分)
19 . D
20 .译文:希望您把讨伐奸贼,兴复汉室的任务交给我.如果没有取得成效,就请惩治我失职的罪过.
21 . B
22 . "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答题之前要看三遍(第一遍通读全文,了解文章的内容;第二遍精读全文,了解文章的情感;第三遍看题,带着问题在文章中寻找答案)
1主题归纳:内容+情感 (写了什么,表达了做着什么样的情感)
2行文思路:与主题归纳很相似,一般只会出一道题。行文思路要注意有详有略,先写详细的。注意,开头有什么手法(通常会有悬念,先抑后扬)一定要说出来!
3比较题或分析表达方式的题;按以下几个步骤: 1表达方式(通常是描写) 2修辞(比喻、拟人、引用等) 3手法(对比、象征、铺垫等) 4人称(第一人称 我 真实,第二人称 你 亲切,第三人称 他 客观) 5角度(正面或侧面描写) 6语言凝练(从词性这方面)
4文章内容答题:运用文章中的语言(从后往前找)
5结构:选文在通常情况下都是总-分-总的结构形式
6小作文:1有一个感点(要深刻且有哲理性) 2分层次 3收尾(与文章的中心呼应)
1主题归纳:内容+情感 (写了什么,表达了做着什么样的情感)
2行文思路:与主题归纳很相似,一般只会出一道题。行文思路要注意有详有略,先写详细的。注意,开头有什么手法(通常会有悬念,先抑后扬)一定要说出来!
3比较题或分析表达方式的题;按以下几个步骤: 1表达方式(通常是描写) 2修辞(比喻、拟人、引用等) 3手法(对比、象征、铺垫等) 4人称(第一人称 我 真实,第二人称 你 亲切,第三人称 他 客观) 5角度(正面或侧面描写) 6语言凝练(从词性这方面)
4文章内容答题:运用文章中的语言(从后往前找)
5结构:选文在通常情况下都是总-分-总的结构形式
6小作文:1有一个感点(要深刻且有哲理性) 2分层次 3收尾(与文章的中心呼应)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欢迎来新加坡旅游!!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