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心学国学】三纲五常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那么它是由谁提出的

A孔子B孟子C朱熹D董仲舒... A 孔子 B孟子 C朱熹 D董仲舒 展开
7654abcd
2009-06-13 · TA获得超过2933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64
采纳率:0%
帮助的人:440万
展开全部
D董仲舒

三纲、五常这两个词,来源于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一书。但作为一种道德原则、规范的内容,它渊源于先秦时代的孔子。孔子曾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仁义礼智等伦理道德观念。孟子进而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伦”道德规范。董仲舒按照他的大道“贵阳而贱阴”的阳尊阴卑理论,对五伦观念作了进一步的发挥,提出了三纲原理和五常之道。董仲舒认为,在人伦关系中,君臣、父子、求全责备三种关系是最主要的,而这三种关系存在着天定的、永恒不变的主从关系:君为主、臣为从;父为主,子为从;夫为主,妻为从。亦即所谓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三纲。三纲皆取于阴阳之道。具体地说,君、父、夫体现了天的“阳”面,臣、子、妻体现了天的“阴”面;阳永远处于主宰、尊贵的地位,阴永远处于服从、卑贱的地位。董仲舒以此确立了君权、父权、夫权的统治地位,把封建等级制度、政治秩序神圣化为宇宙的根本法则。董仲舒又认为,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则是处理君臣、父子、夫妻、上下尊卑关系的基本法则,治国者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在他看来,人不同于其他生物的一个重要特点,在于人类具有与生俱来的五常之道。坚持五常之道,就能维持社会的稳定和人际关系的和谐。从宋代朱熹开始,三纲五常联用。
璇雅格格
2009-06-13 · TA获得超过558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83
采纳率:0%
帮助的人:52.8万
展开全部
c 朱熹
朱熹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继承了北宋程颢、程颐的理学,完成了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系。认为理是世界的本质,“理在先,气在后”,提出“存天理,灭人欲”。朱熹学识渊博,对经学 、史学、文学、乐律乃至自然科学都有研究。其词作语言秀正,风格俊朗,无浓艳或典故堆砌之病。不少作品的用语看得出都经过斟酌推敲,比较讲究。但其词意境稍觉理性有余,感性不足,盖因其注重理学的哲学思想故也。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鱼游天下2008
2009-06-13 · TA获得超过164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259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36万
展开全部
朱熹,明朝的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济微大9
2009-06-13
知道答主
回答量:2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朱熹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百度网友24522da
2009-06-12
知道答主
回答量:37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4.7万
展开全部
朱熹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6)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