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美国总统大选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回顾本年度美国大选的进程内涵,当能咀嚼出激励人们更自信地迈向新的一年的意义。
旷日持久的2008年美国总统大选,从初选到11月4日晚尘埃落定,都昭示并注定要刷新历史纪录,成就一桩美国历史的创举:不仅仅是年龄族裔性别的区别,还务必具备改革勇气和时代精神,足以担当在全球遭遇金融海啸危机之际至少能够给予美国人民信心之大任。
这个历史新纪录,在上半年初选时便露出端倪。代表女权主义和中老年阶层选民的前“第一夫人”希拉里虽先声夺人,却后劲欠足,最终失去了可能成为美国第一位女性总统的机会。草根阶层出身、尚未染上华盛顿政治圈俗习的新科参议员奥巴马黑马扬威,后来居上夺得了代表民主党进军白宫的决赛权。
这个历史新纪录,在下半年尤其是9月至11月间由于金融危机的全面爆发而面临选民的大抉择。资历经验堪称丰富老到的共和党总统候选人麦凯恩,却未能亮出振兴经济挽救金融市场的锦囊妙计,又被布什八年执政口碑太差乃至共和党声誉受损而拖累,在奥巴马的节节攻势下,无可奈何地败退了。
因此,奥巴马于11月4日大选投票日当晚宣布赢得大选胜利的那一刻,一位体内流淌着非洲裔先人鲜血的年轻美国人问鼎美国最高权力宝座的历史性创举,不仅令美国黑人扬眉吐气,也使得所有少数族裔和弱势群体都感到振奋欣慰。这也不仅是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当年家喻户晓的《我有一个梦》的当代翻版,更昭示一个崭新时代的来临与开端。
奥巴马参选之初,就提出了一个深得人心的字眼——“变革”(change),随着大选的深入,“变革”(change)不啻成了奥巴马挥戈进军的旗号,甚至成了他演讲的标志性口号,随之也迅即在全美国社会流行为一种代表性“符号”,实质是呼应了最广大阶层的民众要求改革谋取新生的愿望,以至连他的对手阵营也不得不拾人牙慧般喊起了“变革”的口号。奥巴马在竞选进程中不断强调“变革”进取的迫切性、重要性,他的演讲铿锵有力,超越政治领域,事实上也成功地把“变革”演化延伸为当代美国和美国人不可或缺的精神动力,吸纳了愈来愈多的支持者乃至铁杆拥趸。
正如12月17日问世的《时代》周刊把奥巴马选作2008年度风云人物所作的评语,称他“在艰困时刻坚持信心,勾勒具有企图心的未来蓝图,充分展现领导美国迎接挑战的风范”。奥巴马当选美国总统,在创造美国历史的片刻,也肩负起变革和挑战的大任。
奥巴马候任期间的组阁步伐也迈得比历届当选总统快。其内阁人选既展现了兼容度和多元化色彩,也显示了张弛有度的强劲实力和政策技术型特点。前者包括聘用希拉里等前政敌对手出任国务卿等要职,延聘多达各种族成员入阁,以及聘请朱棣文等少数族裔精英执掌不同重要部门;后者则是在外交、经济、国安、科技、教育等领域各有倚重的专才,尤其是多驾马车组成的经济管理团队,拉开了要面对金融海啸席卷下满目苍痍的的美国经济大动干戈的架势。
这样一个堪称“大腕内阁”、“梦幻内阁”的奥巴马新政班子,将在2009年运载起那寄托了绝大多数美国人的希望和变革挑战梦幻前进,能否在全球化的世界外交反恐格局中赢得尊重和信赖?尤其是能否安然越过金融风暴的雷区,扭转美国经济困局?实际上也是检验奥巴马变革新政的关键,是考验奥巴马内阁应变挑战和处理各种危机能力的关键。无论如何,变革与挑战必然成为当下美国和美国人无可回避的生活基调,化作美国和美国人收拾旧河山重铸辉煌的艰难征程。
2024-05-27 广告
北京时间11月5日中午,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奥巴马当选第56届美国总统,这位47岁的黑人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和首位非洲裔总统。
奥巴马以非洲裔黑人和政坛新秀的身份,为什么能战胜民主党内的实力派选手希拉里?为什么在人们广泛质疑其政治经验时依然能以大比分战胜共和党资深元老麦凯恩?这些问题的答案,至少有一部分在于奥巴马自己独特的政治之路。
为了更好地分析奥巴马的当选,不妨先回顾一下他过去47年的人生之路。
奥巴马1961年生于夏威夷。父亲是从肯尼亚来夏威夷大学的留学生,在奥巴马6岁时,他的母亲嫁给了另一位印尼留学生,并带着他来到了雅加达。在那里,作为黑人的奥巴马遭遇了种族歧视。
1983年取得哥伦比亚大学文学学士之后,奥巴马在国际商务公司工作了一年,于1985年成为芝加哥一名年薪仅1.3万美元的社区组织者,负责与芝加哥教会合作搞慈善活动。这个工资水平在当时的美国属于“穷人行列”,不过奥巴马一直都认为这是他“曾受到的最好训练”,他后来还把这段时间定性为一种“寻根式”的精神觉醒。
在芝加哥当了3年义工后,奥巴马进入哈佛大学法学院学习,1991年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后,回到芝加哥专门从事民权诉讼,开始了多年的“穷人代理人”生涯。
1996年,奥巴马凭借其社区工作经验和这些工作给他带来的社会影响,从芝加哥第13区被选入伊利诺伊州议会,这是他首次从政。2004年10月,他高票当选为美国历史上第五位,同时又是第三位普选产生的非洲裔联邦参议员,也是目前美国国会中唯一的非洲裔参议员。2007年2月10日,在国会100名参议员中排名仅第98位的奥巴马宣布竞选2008年总统,并获大胜。
奥巴马的成功既源于美国社会的历史格局,也源于他真正深入联系民众,即中国式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获得学士学位后,奥巴马本来有很体面的工作机会和优厚薪水,但他不为眼前利益所动,毅然投身社区,从一名义工做起。也正是这几年社区工作的经历,让奥巴马深刻理解了美国的底层社会和民众,培养了一种亲民思维。
事实上,蓝领阶层和社会底层选民成了决定这次美国大选最重要的社会力量。那位著名的管道工乔向奥巴马提出的税收问题,深刻地体现了这一点。美国人民尤其是底层人民有理由相信,一个能够放弃高薪为社区服务多年的法学博士,极有可能成为可靠的领导者。
从奥巴马的选择,我想到了当前中国青年尤其是很多大学生害怕基层单位和艰苦岗位,都追逐大城市、高薪水、体面的办公楼。在日复一日的眼前利益的追逐中,中国的很多青年忘却了社会底层,注定无法真正深刻理解广袤的960万平方公里大地上到底每天都上演了些什么故事。
事实上,在一个价值观多元化、越来越复杂的社会中,体察社会底层、帮助弱势群体,不仅是一个政治家或者未来政治家应该做的,也是任何一个有历史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的人应该做的。一个没有悲天悯人情怀、时刻只顾个人利益的功利主义者,注定不能成为社会和国家的领袖。
今天的中国青年,如能借鉴奥巴马的成功之道,敢于和乐于把自己与民众的命运连起来,让自己肩负起更多的历史责任,那么,中国社会本身就在大家的责任心中快速前进,而有朝一日成为社区领袖或国家领袖时,你将一定是最棒的。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