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课阅读题

一位哲学家带着一群学生去漫游世界,十年间,他们游历了所有的国家,拜访了所有有学问的人,现在他们回来了,个个满腹经纶。在进城之前,哲学家在郊外的一片草地上坐了下来,说:“十... 一位哲学家带着一群学生去漫游世界,十年间,他们游历了所有的国家,拜访了所有有学问的人,现在他们回来了,个个满腹经纶。

在进城之前,哲学家在郊外的一片草地上坐了下来,说:“十年游历,你们都已是饱学之士,现在学业就要结束了,我们上最后一课吧!”

弟子们围着哲学家坐了下来。哲学家问:“现在我们坐在什么地方?”弟子们答:“现在我们坐在旷野里。”哲学家又问:“旷野里长着什么?”弟子们说:“旷野里长满杂草。”

哲学家说:“对。旷野里长满杂草。现在我想知道的是如何除掉这些杂草。”弟子们非常惊愕,他们都没有想到,一直在探讨人生奥妙的哲学家,最后一课问的竟是这么简单的一个问题。

一个弟子首先开口,说:“老师,只要有铲子就够了。”哲学家点点头。

另一个弟子接着说:“用火烧也是很好的一种办法。”哲学家微笑了一下,示意下一位。

第三个弟子说:“撒上石灰就会除掉所有的杂草。”

接着讲的是第四个弟子,他说:“斩草除根,只要把根挖出来就行了。”

等弟子们都讲完了,哲学家站了起来,说:“课就上到这里了,你们回去后,按照各自的方法去除一片杂草。一年后,再来相聚。”

一年后,他们都来了,不过原来相聚的地方已不再是杂草丛生,它变成了一片长满谷子的庄稼地。弟子们围着谷地坐下,等待哲学家的到来,可是哲学家始终没有来。

若干年后,哲学家去世了。弟子们在整理他的言论时,私自在最后补了一章:要想除掉旷野里的杂草,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同样,要想让灵魂无纷扰,惟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去占据它。
1、哲学家给学生上的最后一课主要内容是什么?
2、联系上下文解释“饱学”意思,再写出两个含有“饱”的成语。
3、哲学家对于四个弟子除掉杂草的方法的态度各不同,对于后两种方法的态度却只字未提,这是为什么?
4、一年后的相聚,哲学家未到,是否是言而无信呢?
5、想想四个弟子在来原地的情形。他们的心理活动会有哪些变化?
展开
 我来答
延童童XX
2009-06-28 · TA获得超过651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9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1.要告诉学生们,如何才能除掉旷野里的杂草。
2.学到的东西已经很多了,快满了;饱读诗书,饱餐一顿。
3.他想要学生们自己领悟如何才能除掉旷野里的杂草,而只字未提的原因是因为,他想要学生们自己领悟这其中的道理。
4.看起来似乎是言而无信,但事实非也,他的心已经到了。
5.他们会想:原来老师这样做是有原因的,他是想让我们知道,要想让一个空虚的地方变得繁荣,只有用美好的东西来填满它。
宝宝微贝贝
2009-07-01 · TA获得超过300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37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8.2万
展开全部
1 以杂草为例,询问除草的方法,以此引弟子深思感悟人生哲理,隐隐地告诉了弟子想要让灵魂无纷扰需要用美德去占据。
2 学识丰富。 饱经风霜,饱食终日。
3 前两种的方法比较实际,而后两种则实行起来费资,费力。他得到的答案越来越不符他的原意,因此不值一提。
4 哲学家并不是言而无信,这是最后一堂课,哲学家希望弟子们可以从眼前的景物中自己探讨到人生哲理,只有自己学会思了才是真正的饱学了!
5 想:原来杂乱无章的杂草,现竟变成了庄稼,对啊,为什么我们没有想到,无论我们的哪一种除草方法只能除一时,“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只有种上庄稼,才能让杂草永无栖身之地!老师我们知道了!

这都是我自己写的,我语文还是不错的,希望现在还有帮助!回答要结合原文仔细思考哦!(很重要)我的老师是这样教育我的!楼上那位好像浅显了一点!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