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应用题的步骤我忘了大家帮帮忙!

(1)……………………………………………………………………(2)……………………………………………………………………(3)………………………………………………………………... (1)……………………………………………………………………
(2)……………………………………………………………………
(3)……………………………………………………………………
(4)检验验算
就只记住这一个了 !
展开
 我来答
甄怜云G1
2006-07-28 · 超过15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12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57万
展开全部
这两小节的内容是复习用算术方法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思路和步骤。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学会解答许多应用题,这里帮助学生总结一下,在解答应用题时,有哪些共性的东西。教材侧重从分析应用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来进行总结,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简单应用题是一切应用题的基础,无论多么复杂的应用题都要通过一步一步的计算来解答,也就是都可以看作是由若干个简单应用题组成的。因此,教材中首先分析了简单应用题的结构。通过总结可以看出,无论是整、小数应用题,还是分数应用题,所有的简单应用题都要有两个已知条件,根据每道简单应用题的题意,解答时无非是求题中两个已知条件的和、差、积、商。教材就是从这个基本概念出发,来引导学生复习的。例如在第101页例1中,给出了“男工364人”和“女工91人”两个已知条件,先求一共有多少人。然后让学生自己想,有了这两个条件,还可以求出什么。使学生通过提问题和列式计算,看到每一道简单应用题,都是按照题中的条件和问题之间的数量关系,根据四则运算的意义,来选择算法解答的。接着又要求学生,把上面每一道简单应用题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调换,看看能形成什么样的应用题。这样,就把两个已知条件和一个问题这三个数量通过一组三式的变式练习,进一步弄清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以及在什么情况下要用什么运算来解答。例如:要求女工人数是男工的几分之几,需要用91÷364=;如果调换了条件和问题,已知男工人数和女工是男工的,求女工人数,就要用364×=91(人);如果已知女工人数和女工是男工的,求男工人数,就要用91÷=364(人),等等。

通过例1复习了一般的简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接着在第102页又列出了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通过复习这些数量关系和编题练习,进一步加深对简单应用题的理解。

复合应用题是需要两步或者两步以上的计算才能求得答案的应用题,解题时后面的每一步计算都要用到前一步的计算结果,所以复合应用题也可以看作是由若干个简单应用题组合成的。在复习复合应用题时,要着重使学生弄清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和每一步要解答的问题,这如同前面在简单应用题中所分析的那样,解答每一个问题必须要具备两个条件。这两个条件与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有什么关系,必须要分析清楚。找条件的方法一种是从问题出发,逐步找出所需的条件可以由哪些已知数求出;一种是从条件出发,看题中给出的已知数可以解答什么问题。这就是我们在解题时常说的分析法和综合法。通过这样的分析,理出解题步骤,考虑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教科书第103页例2的三道小题说明了复合应用题与简单应用题的联系。让学生通过解答这三道小题,理解复合应用题是怎样在简单应用题的基础上一步步地发展起来的。从而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复合应用题的结构,掌握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此外,还要求每解答完一道应用题以后,都要进行检验。检验的方法,一种是重新审题检查列式是否符合题意,检查计算是否有错。另一种是把计算的结果当作一个已知条件,根据原题中的题意返回去计算,看看是否等于原题中的某个已知条件。

教学建议

1.这部分内容可以安排3课时进行复习。复习简单应用题、复合应用题,完成练习二十中的习题。

2.复习简单应用题时,可以先出示例1,让学生自己解答。然后让学生说一说题中有哪些已知条件,问题是什么,是一道关于什么的应用题(整数加法的简单应用题)。再让学生说一说,在一道简单应用题中至少要有几个已知条件,需要根据什么运算的意义来进行计算(这里是把两个数合并在一起,求它们的和是多少,所以要用加法计算)。然后可以启发学生想,根据这个例题中的两个已知条件,能不能把问话改变成其他问题,编成不同的简单应用题。引导学生看题中男工和女工人数之间的关系,其中男工的人数比女工多,因此可以求男工人数比女工人数多多少,或者女工人数比男工人数少多少,还可以求男工人数是女工人数的几倍,或者女工人数是男工人数的几分之几。通过以上的复习,使学生认识到根据题中两个已知条件的关系,可以求得几种不同的结果。再看这几个不同的算式,根据四则运算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还可以把求得的结果看作是已知的,加上原来的一个已知条件,求原来的另一个已知条件。这时,教师可以再引导学生,看着前面的算式,调换原题中已知条件和问题的位置,改编成不同的应用题。例如,改成“某工厂一共有工人455人,其中男工有364人,女工有多少人?”或“某工厂有男工364人,女工人数是男工的,女工有多少人?”原来的每一道简单应用题都可以改编成两道不同的简单应用题,复习时让学生口述改编的题目和算式就可以了。通过这样的复习,加深学生对数量关系的理解,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熟练程度。

接着,还可以出示教科书第102页上常见的数量关系表,让学生填充表中的数量关系式,指出这些数量关系常常会遇到,必须熟练地掌握,并且能够像上面那样改变已知和未知的位置,改编和解答应用题。

3.复习复合应用题时,应该着重复习怎样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可以先让学生自己解答例2中的三道题,一面解答一面让学生注意后边每一题与前边一题的联系。通过解答与分析它们的联系可以看出,解答这些题的关键是,要先知道原计划每小时走多少千米和实际每小时走多少千米。在第(1)题中这两个条件是已知的,后面两道题中有的只知道这两个条件中的一个,而另一个需要根据题中的其他条件求出。经过这样的对比和联系后,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复合应用题的结构,掌握分析复合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的方法。在解答这些题时,还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对每道题是怎样想的,列式之前是怎样考虑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的。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第103页的“做一做”,进一步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再让学生做练习二十中相应的习题。

4.检验是解答应用题的一个重要步骤。复习时,应使每个学生注意到,这是一个不可省略的步骤。检验的过程不一定都要写出来,但是要养成每解答一道应用题都要进行检验的习惯。简单的题目可以口头检验,复杂一些的题目可以用笔验算一下。检验的方法一种是重新审题,检查自己的列式与计算是否正确;还有一种是把求得的结果看作是一个已知条件,返回去计算,看计算的结果是不是与原题中的条件相符。例2下面的“想一想”,就是提醒学生在复习时不要忘记检验这一个步骤。复习中可以要求学生用上面说的第二种方法进行检验。

5.关于练习二十中一些习题的教学建议。

第2~4题,都是简单应用题。做第2题时,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是根据哪种运算的意义来列式解答的。做第3题和第4题时,要注意把每题中的几个小题进行对比,弄清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第6~9题,都是整数和小数复合应用题。解答时,可以让学生互相说说解题思路和步骤,以及检验的方法。

第10、11题,都是“工程问题”。第11题的解法是1÷(+×2)。

第12题,是带着复习的整、小数复合应用题。

第14*题,是一道较复杂的“工程问题”,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做。关键是要找出乙每小时能做这批零件的几分之几。题中说“乙在相同时间内只能做这批零件的”,就是说乙10小时做这批零件的,那么乙每小时做这批零件的(÷10)。弄清这一点就好做了。解法是:

[1-(+÷10)×3]÷=4(时)

第106页上的思考题,是一道求平均数的应用题。解答的关键是求出后2小时行多少千米。解法是:

(96+96÷3×1×2)÷(3+2)=34(千米)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