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下物理复习提纲(人教版)
注意,是要初二下学期人教版的.请不要给上学期的物理复习提纲.第六章:电压电阻第七章:欧姆定律第八章:电功率第九章:电与磁第十章:信息的传递请给予这些的复习提纲.提高悬赏:...
注意,是要初二下学期人教版的.
请不要给上学期的物理复习提纲.
第六章:电压 电阻
第七章:欧姆定律
第八章:电功率
第九章:电与磁
第十章:信息的传递
请给予这些的复习提纲.
提高悬赏:100分. 展开
请不要给上学期的物理复习提纲.
第六章:电压 电阻
第七章:欧姆定律
第八章:电功率
第九章:电与磁
第十章:信息的传递
请给予这些的复习提纲.
提高悬赏:100分. 展开
提示该问答中所提及的号码未经验证,请注意甄别。
4个回答
展开全部
1、举例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
2、压力和重力的区别和联系?
3、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4、举例说明探究影响压力的作用效果因素的基本实验环节。
5、举例说明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的应用。
6、举例说明液体对容器的压强特点。
7、如何利用压强计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
8、帕寺卡“裂桶实验”说明什么道理。
9、比较压强公式与液体压强公式知多少?
10、如何求液体的压力?举例说明。
11、气体和液体都有压强的共同原因是什么?它们与固体压力/压强有什么不同?
12、举例说明大气压强的存在。
13、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说明什么?
14、简述利用注射器、弹簧测力计测量大气压强的基本过程。
15、什么叫标准大气压?你还能说出什么?
16、大气压的变化规律知道多少?
17、液体沸点与大气压的关系是什么?有什么实际应用。
18、流体压强与流速有什么关系?举例说明这方面的实例/应用。
19、什么是浮力?定义中包含了哪些知识?
20、说出称重法求浮力的方法/公式。
21、什么叫阿基米德原理?公式如何?
22、最早测出大气压的实验是什么实验,其基本方法是什么?
1、物体的浮沉条件是什么?
2、悬浮与漂浮有什么相同/不同点?
3、如何解释物体上浮/下沉现象的原因?举例说明。
4、轮船和密度计的原理是什么?
5、关于轮船的有关问题,知道多少?
6、关于密度计的有关问题,知道多少?
7、浮沉条件的推论是什么?
8、如何计算漂浮体的密度?举例说明。
9、如何解释“浮沉子”(P86)现象?
10、如何解释“孔明灯”的原理?
11、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包括哪些情况?
12、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受力情况如何?
13、什么叫二力平衡?举例说明。
14、如何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说出其中有关实验环节的要点。
15、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什么?
16、二力平衡的规律与相互作用力的关系比较有什么相同/不同点?
17、力与运动的正确关系是什么?容易产生的错误观点是什么?
18、物体不受力作用时怎样运动?有什么规律支持你的结论。
19、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知道多少?
20、什么叫惯性?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21、举例说明惯性现象的存在。
22、举例说明惯性现象的利与弊。
23、如何解释惯性现象?
24、初中物理中运用实验和推理相结合的方法的实例有哪些?
1、举例说明什么是弹力,哪些里属于弹力。
2、举例说明物体形变的大小与外力的关系。
3、弹簧测力计的原理、作用分别是什么?
4、说出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方法/过程。
5、举例说明什么是弹性势能,它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6、什么是重力,它的方向如何?
7、如何探究影响重力大小的因素?
8、举例说明重力方向的应用。
9、什么是摩擦力?举例说明摩擦力的种类。
10、猜想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11、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的实验的基本问题:原理、过程、结果
12、如何表述滚动摩擦与滑动摩擦的关系?
13、常见各种摩擦举例,并指出有关平衡体系中与摩擦力相平衡的力。
14、什么是重力势能?举例说明重力势能、动能、弹性势能的相互转化。
15、举例说明什么是力,说明产生力的必要条件。
16、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
17、举例说明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
18、举例说明什么是力的三要素。
20、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的口诀是什么?
21、简述画力的图示或示意图时的有关注意点。
22、说明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的重心的方法及原理。
23、举例说明如何判断物体的重力势能、动能、弹性势能是否改变。
24、举例说明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25、重力大小公式及g常数。
1、举例说明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并且分子非常小。
2、举例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隙。
3、举例说明分子之间有引力和斥力。
4、举例说明分子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5、举例说明分子热运动速度与温度有关。
6、电子的发现具有什么重要的意义?
7、原子的组成、大小、摩擦起电的实质、判断带电体的电性。
8、日心说、牛顿万有引力理论、谱线红移、天体结构特点。
一、物体的质量/m
(一)质量的概念
1、举例说明物体、物质、质量的不同
2、什么叫质量: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3、质量的单位及换算(千克原器)
常见考点:物体质量的估测(估计)
(二)质量的测量
1、测量质量的工具:托盘天平、磅秤、案秤、杆秤、物理天平等
2、托盘天平及使用
(1)构造:分、针、盘、梁、螺、尺、游、座、码
(2)使用过程:平放、归零、调平、左物、右码、游码、记录
(3)使用注意点
常见考点:找错误、读结果、找偏差等
(三)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
1、含义:物体的状态、形状、地理位置、温度等发生改变时,它的质量不随着改变,所以•••
2、判断和总结物体质量的属性是常见的考点。
二、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
1、如何测量一般固体的质量
2、如何测量一般液体的质量
三、物质的密度/ρ
(一)密度的基本概念
1、为什么要研究物质的密度:相同体积的不同种物质质量一般不相等(同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相同的;
不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是不同的)
2、什么叫密度: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3、公式:密度=质量/体积
4、单位及单位换算
5、常见物质密度及意义
(二)密度是物质的物理属性
1、正确理解密度的公式
2、特例:同种物质密度的改变、水的密度特性、不同种物质密度相等的情况、气体密度特点••••••
(三)常见问题
1、基本计算:在密度、质量、体积三个量中,已知二个求第三个量。
2、鉴别物质:求密度,查密度表
3、空心物体问题
4、比值题
5、辨别质量、体积、密度是否变化类问题
6、混合体问题:总质量、总体积特点
7、物质状态改变类问题:找准不变的物理量
8、实验题
(1)测量一般小固体密度的基本过程
(2)测量一般液体密度的基本过程
(3)特殊物体及其它测量方法
四、物质的物理属性
1、硬度
(1)物质的软硬程度叫硬度,硬度是物质的物理属性
(2)硬度排序:钢、铁、玻璃、铜、塑料、铅笔芯、粉笔
2、常见物质物理属性:状态、颜色、密度、比热、透明度、导电性、传热性、弹性、磁性、硬度、范性等
3、常见问题:
(1)运用物质的物理属性的不同辨别物质
(2)比较区分物质的物理属性和化学属性
(3)就某种物质的物理属性进行排序
第6章 物质的物理属性
1、举例说明物体、物质、质量的不同
2、质量的单位换算
3、举例说明质量是物体的物理属性
4、举例说明如何调节天平横梁平衡
5、举例说明如何增减砝码或移动游码
6、说出一般测量液体质量的步骤
7、说出常见物体的质量大小
8、如何测量一枚大头针的质量,这种测量方法隐含了什么道理
9、举例说明密度的含义
10、水的密度知多少
11、密度的单位换算
12、举例说明密度公式及变形式的应用
13、以小石块为例说明密度的基本测量的几个基本环节
14、以牛奶为例说明密度的基本测量的几个基本环节
21、什么叫硬度,常见物体的硬度顺序如何(P18)
22、举例说明常见物质的物理属性及比较或分类
2、压力和重力的区别和联系?
3、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4、举例说明探究影响压力的作用效果因素的基本实验环节。
5、举例说明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的应用。
6、举例说明液体对容器的压强特点。
7、如何利用压强计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
8、帕寺卡“裂桶实验”说明什么道理。
9、比较压强公式与液体压强公式知多少?
10、如何求液体的压力?举例说明。
11、气体和液体都有压强的共同原因是什么?它们与固体压力/压强有什么不同?
12、举例说明大气压强的存在。
13、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说明什么?
14、简述利用注射器、弹簧测力计测量大气压强的基本过程。
15、什么叫标准大气压?你还能说出什么?
16、大气压的变化规律知道多少?
17、液体沸点与大气压的关系是什么?有什么实际应用。
18、流体压强与流速有什么关系?举例说明这方面的实例/应用。
19、什么是浮力?定义中包含了哪些知识?
20、说出称重法求浮力的方法/公式。
21、什么叫阿基米德原理?公式如何?
22、最早测出大气压的实验是什么实验,其基本方法是什么?
1、物体的浮沉条件是什么?
2、悬浮与漂浮有什么相同/不同点?
3、如何解释物体上浮/下沉现象的原因?举例说明。
4、轮船和密度计的原理是什么?
5、关于轮船的有关问题,知道多少?
6、关于密度计的有关问题,知道多少?
7、浮沉条件的推论是什么?
8、如何计算漂浮体的密度?举例说明。
9、如何解释“浮沉子”(P86)现象?
10、如何解释“孔明灯”的原理?
11、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包括哪些情况?
12、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受力情况如何?
13、什么叫二力平衡?举例说明。
14、如何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说出其中有关实验环节的要点。
15、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什么?
16、二力平衡的规律与相互作用力的关系比较有什么相同/不同点?
17、力与运动的正确关系是什么?容易产生的错误观点是什么?
18、物体不受力作用时怎样运动?有什么规律支持你的结论。
19、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知道多少?
20、什么叫惯性?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21、举例说明惯性现象的存在。
22、举例说明惯性现象的利与弊。
23、如何解释惯性现象?
24、初中物理中运用实验和推理相结合的方法的实例有哪些?
1、举例说明什么是弹力,哪些里属于弹力。
2、举例说明物体形变的大小与外力的关系。
3、弹簧测力计的原理、作用分别是什么?
4、说出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方法/过程。
5、举例说明什么是弹性势能,它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6、什么是重力,它的方向如何?
7、如何探究影响重力大小的因素?
8、举例说明重力方向的应用。
9、什么是摩擦力?举例说明摩擦力的种类。
10、猜想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11、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的实验的基本问题:原理、过程、结果
12、如何表述滚动摩擦与滑动摩擦的关系?
13、常见各种摩擦举例,并指出有关平衡体系中与摩擦力相平衡的力。
14、什么是重力势能?举例说明重力势能、动能、弹性势能的相互转化。
15、举例说明什么是力,说明产生力的必要条件。
16、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
17、举例说明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
18、举例说明什么是力的三要素。
20、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的口诀是什么?
21、简述画力的图示或示意图时的有关注意点。
22、说明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的重心的方法及原理。
23、举例说明如何判断物体的重力势能、动能、弹性势能是否改变。
24、举例说明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25、重力大小公式及g常数。
1、举例说明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并且分子非常小。
2、举例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隙。
3、举例说明分子之间有引力和斥力。
4、举例说明分子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5、举例说明分子热运动速度与温度有关。
6、电子的发现具有什么重要的意义?
7、原子的组成、大小、摩擦起电的实质、判断带电体的电性。
8、日心说、牛顿万有引力理论、谱线红移、天体结构特点。
一、物体的质量/m
(一)质量的概念
1、举例说明物体、物质、质量的不同
2、什么叫质量: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3、质量的单位及换算(千克原器)
常见考点:物体质量的估测(估计)
(二)质量的测量
1、测量质量的工具:托盘天平、磅秤、案秤、杆秤、物理天平等
2、托盘天平及使用
(1)构造:分、针、盘、梁、螺、尺、游、座、码
(2)使用过程:平放、归零、调平、左物、右码、游码、记录
(3)使用注意点
常见考点:找错误、读结果、找偏差等
(三)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
1、含义:物体的状态、形状、地理位置、温度等发生改变时,它的质量不随着改变,所以•••
2、判断和总结物体质量的属性是常见的考点。
二、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
1、如何测量一般固体的质量
2、如何测量一般液体的质量
三、物质的密度/ρ
(一)密度的基本概念
1、为什么要研究物质的密度:相同体积的不同种物质质量一般不相等(同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相同的;
不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是不同的)
2、什么叫密度: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3、公式:密度=质量/体积
4、单位及单位换算
5、常见物质密度及意义
(二)密度是物质的物理属性
1、正确理解密度的公式
2、特例:同种物质密度的改变、水的密度特性、不同种物质密度相等的情况、气体密度特点••••••
(三)常见问题
1、基本计算:在密度、质量、体积三个量中,已知二个求第三个量。
2、鉴别物质:求密度,查密度表
3、空心物体问题
4、比值题
5、辨别质量、体积、密度是否变化类问题
6、混合体问题:总质量、总体积特点
7、物质状态改变类问题:找准不变的物理量
8、实验题
(1)测量一般小固体密度的基本过程
(2)测量一般液体密度的基本过程
(3)特殊物体及其它测量方法
四、物质的物理属性
1、硬度
(1)物质的软硬程度叫硬度,硬度是物质的物理属性
(2)硬度排序:钢、铁、玻璃、铜、塑料、铅笔芯、粉笔
2、常见物质物理属性:状态、颜色、密度、比热、透明度、导电性、传热性、弹性、磁性、硬度、范性等
3、常见问题:
(1)运用物质的物理属性的不同辨别物质
(2)比较区分物质的物理属性和化学属性
(3)就某种物质的物理属性进行排序
第6章 物质的物理属性
1、举例说明物体、物质、质量的不同
2、质量的单位换算
3、举例说明质量是物体的物理属性
4、举例说明如何调节天平横梁平衡
5、举例说明如何增减砝码或移动游码
6、说出一般测量液体质量的步骤
7、说出常见物体的质量大小
8、如何测量一枚大头针的质量,这种测量方法隐含了什么道理
9、举例说明密度的含义
10、水的密度知多少
11、密度的单位换算
12、举例说明密度公式及变形式的应用
13、以小石块为例说明密度的基本测量的几个基本环节
14、以牛奶为例说明密度的基本测量的几个基本环节
21、什么叫硬度,常见物体的硬度顺序如何(P18)
22、举例说明常见物质的物理属性及比较或分类
展开全部
八年级物理下期知识点整理
第六章
一.透镜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焦点:与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F点会聚,F点叫作凸透镜的焦点。
焦距: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叫焦距。
焦距越小的透镜,会聚(或发散)作用越明显。
二.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距 像距 像的性质
正立或倒立 放大或缩小 虚像或实像
u>2f 2f>v>f 倒立 缩小 实像
u=2f v=2f 倒立 等大 实像
2f>u>f v>2f 倒立 放大 实像
u<f 正大 放大 虚像
三.常用透镜
1.幻灯机和投影仪
成像特点:物体在凸透镜一倍焦距至二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注意事项:幻灯片就倒着放。
2.照相机
成像物点:物体在凸透镜二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3.放大镜
成像特点:物体在凸透镜一倍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像同侧。
四.眼睛
从成像的角度讲,人的眼睛可以简化为一个凸透镜和一个屏幕。
明视距离:在距眼25cm处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最清楚,因此把25cm的距离叫做正常眼睛的明视距离。
近视眼:明视距离小于25cm,可配戴凹透镜得到矫正。
远视眼:明视距离大于25cm,可配戴凸透镜得到矫正。
眼镜的度数=1/f×100(f必须用m做单位。)
第七章
一.基本概念: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力的符号:F
力的单位:牛顿;N
3.力的作用效果: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4.力的测量工具:测力计。(实验室中用弹簧测力计)
5.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都表示出来的方法,叫力的图示。
二.重力
1.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
施力物体:地球。
2.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3.物体受到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G=mg ; g取9.8N/kg,表示:1千克物体所受的重力9.8N。
三.摩擦力
1.在滑动摩擦过程中产生的力,叫滑动摩擦力。
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因素:压力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3.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4.增大摩擦力的方法:
增大压力; 使接触面变得粗糙;
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减小压力; 使接触面变得光滑。
四.同一直线上的二力合成。
方向相同:F=F1+F2
方向相反:F=F1-F2 (F1>F2)
五.二力平衡
1.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叫做平衡。平衡的物体所受的力叫做平衡力。
2.如果物体只受两个力而处于平衡状态叫做二力平衡。
3.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我们就说这两个力彼此平衡。
4.受平衡力时,物体所受合力为零。在平衡力作用下物体运动状态不变。
六.牛顿第一定律
1.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这个规律叫做牛顿第一定律,也称惯性定律。
2.物体操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
第八章
一.压力
1.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力叫压力。
2.压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
3.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压力的大小;受力面积的大小。
4.压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触面向下。
二.压强
1.意义: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2.定义:作用在物体单位面积上的压力叫做压强。
3.公式:P=F/S;(压强=压力/受力面积)
4.单位:帕斯卡。Pa
1Pa=1N/m2,表示: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的压力为1牛。
5.增大压强的方法:
压力一定,减小受力面积;
受力面积一定,增大压力。
6.减小压强的方法:
压力一定,增大受力面积;
受力面积一定,减小压力。
三.液体内部压强
1.液体内部压强的产生原因:液体受到重力,液体具有流动性。
2.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
(1) 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 在液体内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压强相等;
(3) 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4) 液体内部的压强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3.液体内部压强计算工式:P=
4.连通器:上部开口,底部连通的容器叫做连通器。
连通器的特点:如果连通器中只装一种液体,那么液体静止时连通器各容器中液面总是相平的。
连通器的应用:下水道的回水管;水塔的供水系统;水位计;牲畜自动饮水器等。
四.大气压强
1.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这个压强叫做大气压强。
2.证明大气压存在的著名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
测出大气压值的实验:托里拆利实验。
3.1个标准大气压=760mm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1.01×105Pa
4.影响大气压的因素
①大气压随高度的升高而减小;〔在海拔2000m以内,每升高12m,大气压约下降133Pa(1mm水银柱)〕
②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减小压强就增大,体积增大压强就减小。
③大气压还与天气,温度等条件有关。
5.大气压的应用:
活塞式抽水机;离心式
第六章
一.透镜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焦点:与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F点会聚,F点叫作凸透镜的焦点。
焦距: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叫焦距。
焦距越小的透镜,会聚(或发散)作用越明显。
二.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距 像距 像的性质
正立或倒立 放大或缩小 虚像或实像
u>2f 2f>v>f 倒立 缩小 实像
u=2f v=2f 倒立 等大 实像
2f>u>f v>2f 倒立 放大 实像
u<f 正大 放大 虚像
三.常用透镜
1.幻灯机和投影仪
成像特点:物体在凸透镜一倍焦距至二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注意事项:幻灯片就倒着放。
2.照相机
成像物点:物体在凸透镜二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3.放大镜
成像特点:物体在凸透镜一倍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像同侧。
四.眼睛
从成像的角度讲,人的眼睛可以简化为一个凸透镜和一个屏幕。
明视距离:在距眼25cm处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最清楚,因此把25cm的距离叫做正常眼睛的明视距离。
近视眼:明视距离小于25cm,可配戴凹透镜得到矫正。
远视眼:明视距离大于25cm,可配戴凸透镜得到矫正。
眼镜的度数=1/f×100(f必须用m做单位。)
第七章
一.基本概念: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力的符号:F
力的单位:牛顿;N
3.力的作用效果: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4.力的测量工具:测力计。(实验室中用弹簧测力计)
5.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都表示出来的方法,叫力的图示。
二.重力
1.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
施力物体:地球。
2.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3.物体受到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G=mg ; g取9.8N/kg,表示:1千克物体所受的重力9.8N。
三.摩擦力
1.在滑动摩擦过程中产生的力,叫滑动摩擦力。
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因素:压力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3.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4.增大摩擦力的方法:
增大压力; 使接触面变得粗糙;
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减小压力; 使接触面变得光滑。
四.同一直线上的二力合成。
方向相同:F=F1+F2
方向相反:F=F1-F2 (F1>F2)
五.二力平衡
1.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叫做平衡。平衡的物体所受的力叫做平衡力。
2.如果物体只受两个力而处于平衡状态叫做二力平衡。
3.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我们就说这两个力彼此平衡。
4.受平衡力时,物体所受合力为零。在平衡力作用下物体运动状态不变。
六.牛顿第一定律
1.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这个规律叫做牛顿第一定律,也称惯性定律。
2.物体操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
第八章
一.压力
1.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力叫压力。
2.压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
3.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压力的大小;受力面积的大小。
4.压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触面向下。
二.压强
1.意义: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2.定义:作用在物体单位面积上的压力叫做压强。
3.公式:P=F/S;(压强=压力/受力面积)
4.单位:帕斯卡。Pa
1Pa=1N/m2,表示: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的压力为1牛。
5.增大压强的方法:
压力一定,减小受力面积;
受力面积一定,增大压力。
6.减小压强的方法:
压力一定,增大受力面积;
受力面积一定,减小压力。
三.液体内部压强
1.液体内部压强的产生原因:液体受到重力,液体具有流动性。
2.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
(1) 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 在液体内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压强相等;
(3) 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4) 液体内部的压强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3.液体内部压强计算工式:P=
4.连通器:上部开口,底部连通的容器叫做连通器。
连通器的特点:如果连通器中只装一种液体,那么液体静止时连通器各容器中液面总是相平的。
连通器的应用:下水道的回水管;水塔的供水系统;水位计;牲畜自动饮水器等。
四.大气压强
1.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这个压强叫做大气压强。
2.证明大气压存在的著名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
测出大气压值的实验:托里拆利实验。
3.1个标准大气压=760mm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1.01×105Pa
4.影响大气压的因素
①大气压随高度的升高而减小;〔在海拔2000m以内,每升高12m,大气压约下降133Pa(1mm水银柱)〕
②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减小压强就增大,体积增大压强就减小。
③大气压还与天气,温度等条件有关。
5.大气压的应用:
活塞式抽水机;离心式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八年级下册内容提纲
第六章 欧姆定律
一、电压
1、电源的作用是给电路两端提供电压;电压是电路中产生电流的原因。电路中有电流,就一定有电压;电路中有电压,却不一定有电流,因为还要看电路是否是通路。
2、电压用字母U表示,单位是伏特,简称伏,符号是V。常用单位有千伏(KV,1KV = 103V)和毫伏(mV,1mV = 10-3V)。家庭照明电路的电压是220V;一节干池的电压是1.5V;对人体安全的电压不高于36V。
3、电压表的使用:A、电压表应该与被测电路并联;当电压表直接与电源并联时,因为电压表内阻无穷大,所以电路不会短路,所测电压就是电源电压。B、电压表的正接线柱接电源正级,负接线柱接电源负极度。C、根据被测电路的不同,可以选择“0 ~ 3V”和“0 ~ 15V”两个量程。
4、电压表的读数方法:A、看接线柱确定量程。B、看分度值(每一小格代表多少伏)。C、看指针偏转了多少格,即有多少伏。
5、电池串联,总电压为各电池的电压之和;相同电池关联,总电压等于其中一支电池的电压。
二、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1、实验步骤:A、提出问题;B、猜想或假设;C、设计实验;D、进行实验;D、分析和论证、E、评估;F、交流(大体内容相同即可,有些步骤可省略)
2、在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的电压之和。
三、电阻
1、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铅笔芯、金属、人体、大地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橡胶、塑料、陶瓷等。导电能力介于两者之间的叫半导体,如硅金属等。
2、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电阻,用R表示,单位是欧姆,简称欧,符号是Ω。常用单位有千欧(KΩ,1KΩ = 103Ω)和兆欧(MΩ,1MΩ = 106Ω),它在电路图中的符号为 。
3、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A、材料;B、长度;C、横截面积;D、温度。一般情况下,某一导体被制造出来以后,其电阻除了随温度的变化有一点改变之外,我们就近似地认为其电阻不变了,它也不会随着电压、电流的变化而变化。
4、某些导体在温度下降到某一温度时,就会出现其电阻为0的情况,这就是超导现象,这时这种导体就叫超导体。
5、滑动变阻器的工作原理是:电阻部分由涂有绝缘层的电阻丝绕在绝缘管上,通过滑片在上面滑动从而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大小。所以滑动变阻器的正确接法是:一上一下的接。它在电路图中的符号是 它应该与被测电路串联。
四、欧姆定律
1、欧姆定律是由德国物理学家欧姆在1826年通过大量的实验归纳出来的。
2、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两端的电阻成反比。公式为:I = U / R ,变形公式有:U = I R , R = U / I
3、欧姆定律使用注意:A、单位必须统一,电流用A,电压用V,电阻用Ω;B、不能把这个公式理解为: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因为电阻常规情况下是不变的。
4、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叫额定电压;正常工作时的电流叫额定电流;但是生活中往往达不到这个标准,所以用电器实际工作时的电压叫实际电压,实际工作时的电流叫实际电流。
5、当电路出现短路现象(电路中电源不经过用电器而直接被接通的情况)时,根据I = U / R 可知,因为电阻R很小,所以电流会很大,从而会导致火灾。
五、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1、根据欧姆定律公式 I = U / R 的变形 R = U / I 可知,求出了小灯泡的电压和电流,就可以计算出小灯泡的电阻,这种方法叫做伏安法。
2、测量时注意:A、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应该滑到电阻最大端;B、测量电阻时,应该先观察小灯泡的额定电压,然后测量时使用的电压应该按照从额定电压依次降低测量。C、可以将几次测量的结果求平均值,以减小误差。
3、测量过程中,电压越低,小灯泡越暗,温度越低,因此电阻会略小一点。
六、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
1、对人体安全的电压应该不高于36V,因为根椐欧姆定律 I = U / R 可知,在电阻不变的情况下,电压越高,通过人体电流就会越大,所以高压电对人体来说是非常危险的。
2、我们不能用潮湿的手去触摸电器,因为人的皮肤潮湿时,电阻会变小,从而会增大触电的可能性。一般情况下,不要靠近高近带电体,不要接触低压带电体。
3、雷电是自然界一种剧烈的放电现象,对人来说是非常危险的,所以在有雷电现象时,不要站在大树或其它较高的导电物体下,也不能站到高处。
4、为了防止雷电对人们的危害,美国物理学家富兰克林发明了避雷针,让雷电通过金属导体进入大地,从而保证人或建筑物的安全。
第七章 电功率
一、电能
1、电能可能同其它形式的能量转化而来,也可以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量。
2、电能用W表示,常用单位是千瓦时(KWh),在物理学中能量的通用单位是焦耳(J),简称焦。1KWh = 3.6 106J。
3、电能表是测量一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多少的仪器。A、“220V”是指这个电能表应该在220V的电路中使用;B、“10(20)A”指这个电能表的额定电流为10安,在短时间内最大电流不超过20安;C、“50Hz”指这个电能表在50赫兹的交流电路中使用;D、“600revs/KWh”指这个电能表的每消耗一千瓦时的电能,转盘转过600转。
4、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过程是做功的过程,有多少电能发生了转化,就说电流做了多少功。实质上,电功就是电能,也用W表示,通用单位也是焦耳,常用单位是千瓦时。
二、电功率
1、电功率是表示消耗电能的快慢的物理量,用P表示,单位是瓦特,简称瓦,符号是W。常用单位有千瓦(KW)。1KW = 103W 1马力 = 735瓦。电功率的定义也可以理解为:用电器在1秒内消耗的电能。
2、电功率与电能、时间的关系: P = W / t 在使用时,单位要统一,单位有两种可用:(1)、电功率用瓦(W),电能用焦耳(J),时间用秒(S);(2)、电功率用千瓦(KW),电能用千瓦时(KWh,度),时间用小时(h)。
3、1千瓦时是功率为1KW的用电器使用1h所消耗的电能。
4、电功率与电压、电流的关系公式: P = I U 单位:电功率用瓦(W),电流用安(A),电压用伏(V)。
5、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工作时的电功率(或者说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功率),叫做额定功率。
三、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1、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电路图与测电阻的电路图一样。
2、进行测量时,一般要分别测量小灯泡过暗、正常发光、过亮时三次的电功率,但不能用求平均值的方法计算电功率,只能用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功率。
四、电和热
1、电流通过导体时电能要转化成热,这个现象叫电流的热效应。
2、根据电功率公式和欧姆定律,可以得到: P = I2 R 这个公式表示:在电流相同的条件下,电能转化成热时的功率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
3、当发电厂电功率一定,送电电压与送电电流成反比,输电时电压越高,电流就越小。此时因为输电线路上有电阻,根据P = I2 R 可知,电流越小时,在电线上消耗的电能就会越少。所以电厂在输电时提高送电电压,减少电能在输电线路上的损失。
4、电流的热效应对人们有有利的一面(如电炉、电热水器、电热毯等),也有不利的一面(如电视机、电脑、电动机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我们要利用有利电热,减少或防止不利电热(如电视机的散热窗,电脑中的散热风扇,电动机的外壳铁片等)。
五、电功率和安全用电
根据公式 I = P / U 可知,家庭电路电压一定时,电功率越大,电流I也就越大。所以在家庭电路中:A、不要同时使用很多大功率用电器;B、不要在同一插座上接入太多的大功率用电器;C、不要用铜丝、铁丝代替保险丝,而且保险丝应该在可用范围内尽量使用细一些的。
第八章 电与磁
一、磁场
1、物体具有吸引铁、钴、镍等物体的性质,该物体就具有了磁性。具有磁性的物体叫做磁体。
2、磁体两端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体中间磁性最弱。当悬挂静止时,指向南方的叫南极(S),指向北方的叫北极(N)。
第九章 信息的传递
一、现代顺风耳——电话
1、1876年由美国科学家贝尔发明了电话。最简单的电话由话筒和听筒组成。话筒将声信号转变为音频电信号,听筒将音频电信号转变为声信号。通话双方的话筒和听筒是互相串联的,自己的话筒和听筒是互相独立的。
2、为了节约电话线路的使用效率,人们发明了电话交换机,1891年出现了自动电话交换机,它通过电磁继电器进行接线。
3、电话按信号输方式来分,可分为有线电话和无线电话;按信号类型来分,可分为模拟电话和数字电话。信号电流的频率、振幅变化的情况跟声音的频率、振幅变化的情况完全一样,这种信号叫模拟信号,这种通信叫模拟通信。用不同符号的不同组合表示的信号叫数字信号,这种通信叫数字通信。
4、模拟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会丢失信息,而且抗干扰能力不强,保密性也很差,信号衰减厉害。数字信号在传输过种中,抗干扰能力强,保密性好。
二、电磁波的海洋
1、导线中的电流迅速变化会在空间激起电磁波。电磁波在空气、水、某些固体,甚至真空中都能传播。光波也是电磁波的一种。
2、电磁波的速度和光速一样,都是3 108 m / s,电磁波的速度,等于波长 和频率f的乘积: c = f 单位分别是 m / s(米每秒)、m(米)、Hz(赫兹);频率的常用单位还有千赫(kHz)和兆赫(MHz)。
3、用于广播、电视和移动电话的电磁波是数百千赫至数百兆赫的那一部分,叫做无线电波。
三、广播 电视和移动通信
1、无线电广播的发射由广播电台完成;发射部分主要由话筒、载波发生器、调制器、放大器和发射天线组成。接收部分主要由接收天线、调谐器、解调器和扬声器组成。
2、电视信号的传输与无线电广播基本相同,只是发射部分多了摄像机,接收部分多了显像管。
3、移动电话(无线电话,手机)既是无线电的发射装置,又是无线电的接收装置。它的特点是体积小,发射功率不大,天线简单,灵敏度不高,需要基站台转发信号。无绳电话是家话中主机电话与分机电话沟通的一种家用电话,一般使用范围在几十米或几百米之内。
4、音频电流和视频电流加载到高频电流上,形成了发射能力很强的射频电流。
VIDEO IN 视频输入 VIDEO OUT 视频输出
AUDIO IN 音频输入 AUDIO OUT 音频输出
RADIO IN 射频输入 RADIO OUT 射频输出
S-VIDEO S端子
四、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
1、微波是波长在10m ~ 1mm之间,频率在30MHz ~ 3 105MHz之间的电磁波。微波大致直线传播,所以每隔50公里左右就要建一个微波中继站。
2、利用卫星做通信中继站,称之为卫星通信。这种卫星相对于地球静止不动,叫做同步地球卫星。在一球周围均匀分布3颗卫星,就可以实现全球通信。
3、1960年,美国科学家梅曼发明了第一台激光器。激光的特点是频率单一、方向高度集中。光纤通信是利用激光在光纤中传输信号的。光纤由中央的玻璃芯和外面的反射层、保护层构成的,可以传输大量的信息。
4、将数台计算机通过各种方式联结在一起,便组成了网络通信。现在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网络叫因特网(Internet)。它使用最频繁的通信方式是电子邮件(e-mail)。例如:xiaolin@sever.com.cn @前面是用户名,后面是服务器名,cn表示这个服务器是在中国注册的。电子邮件传递信息既快又方便。
本册物理知识汇总
本册有关名称概念
名称 含义 符号 单位(常用单位) 单位符号
电流 电路中电流强度的大小 I 安培(毫安) A(mA)
电压 电路中产生电流的原因 U 伏特(千伏、毫伏) V(kV、mV)
电阻 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R 欧姆(千欧、兆欧) (k 、M )
电功率 电流做功的快慢 P 瓦特(千瓦、马力) W(kW、匹)
电能 电流具有的做功的能量 W 焦耳(千瓦时) J(kWh)
波速 电磁波的传播速度 C 米每秒(千米每秒) m/s (km/s)
波长 电磁波一个波长的长度 米(千米) m (km)
频率 1秒钟内波长的个数 f 赫兹(千赫、兆赫) Hz(kHz、MHz)
本册有关公式
名称 公式 含义 变形公式
欧姆定律 I = U / R 电流跟电压成正比,跟电阻成反比 U = I RR = U / I
电功率公式1 P = W / t 电功率与电能正比,与时间成反比(两者要同时考虑) W = P tT = W / P
电功率公式2 P = I U 电功率等于电流与电压的乘积 I = P / UU = P / I
电功率公式3 P = I2 R 电功率等于电流的平方与电阻的乘积 R = P / I2
电功率公式4 P = U2 / R 电功率与电压的平方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R = U2 / P
电磁波速度公式 c = f 波速等与波长与频率的乘积 = c / ff = c /
本册有关科学家
姓名 国籍 事迹 涉及物理学知识
欧姆 德国 1826年总结归纳出欧姆定律 电路物理量的关系
奥斯特 丹麦 1820年发现了电与磁的关系 电流的磁效应
法拉第 英国 1831年发现了磁场产生电流的规律 电磁感应现象
贝尔 美国 1876年发明了电话 信息的传递
富兰克林 美国 发明了避雷针 安全用电
沈括 中国宋代 发现地理两极与地磁两极并不完全重合 地磁场
梅曼 美国 1960年发明了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 激光
莫尔斯 发明了电报 数字通信
串联、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电压、电阻的总分关系
连结情况 电流、电压、电阻三者的总分关系 表达式
串联电路 电流各处相等 I总 = I1 = I2
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的电压之和 U总 = U1+U2
总电阻等于各用电器的电阻之和 R总 = R1+R2
并联电路 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的电流之和 I总 = I1+I2
电压各处相等 U总 = U1 = U2
总电阻的倒数和等于各支路的倒数之和
一、 欧姆定律部分
1. I=U/R(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 I=I1=I2=…=In (串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电流处处相等)
3. U=U1+U2+…+Un (串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
4. I=I1+I2+…+In (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干路上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5. U=U1=U2=…=Un (并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都等于电源电压)
6. R=R1+R2+…+Rn (串联电路中电阻的特点: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之和)
7. 1/R=1/R1+1/R2+…+1/Rn (并联电路中电阻的特点: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
8. R并= R/n(n个相同电阻并联时求总电阻的公式)
9. R串=nR (n个相同电阻串联时求总电阻的公式)
10. U1:U2=R1:R2 (串联电路中电压与电阻的关系:电压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阻之比)
11. I1:I2=R2:R1 (并联电路中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电流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阻的反比)
二、 电功电功率部分
12.P=UI (经验式,适合于任何电路)
13.P=W/t (定义式,适合于任何电路)
14.Q=I2Rt (焦耳定律,适合于任何电路)
15.P=P1+P2+…+Pn (适合于任何电路)
16.W=UIt (经验式,适合于任何电路)
17. P=I2R (复合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
18. P=U2/R (复合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
19. W=Q (经验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其中W是电流流过导体所做的功,Q是电流流过导体产生的热)
20. W=I2Rt (复合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
21. W=U2t/R (复合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
22.P1:P2=U1:U2=R1:R2 (串联电路中电功率与电压、电阻的关系:串联电路中,电功率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压、电阻之比)
23.P1:P2=I1:I2=R2:R1 (并联电路中电功率与电流、电阻的关系:并联电路中,电功率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流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电阻的反比)
第六章 欧姆定律
一、电压
1、电源的作用是给电路两端提供电压;电压是电路中产生电流的原因。电路中有电流,就一定有电压;电路中有电压,却不一定有电流,因为还要看电路是否是通路。
2、电压用字母U表示,单位是伏特,简称伏,符号是V。常用单位有千伏(KV,1KV = 103V)和毫伏(mV,1mV = 10-3V)。家庭照明电路的电压是220V;一节干池的电压是1.5V;对人体安全的电压不高于36V。
3、电压表的使用:A、电压表应该与被测电路并联;当电压表直接与电源并联时,因为电压表内阻无穷大,所以电路不会短路,所测电压就是电源电压。B、电压表的正接线柱接电源正级,负接线柱接电源负极度。C、根据被测电路的不同,可以选择“0 ~ 3V”和“0 ~ 15V”两个量程。
4、电压表的读数方法:A、看接线柱确定量程。B、看分度值(每一小格代表多少伏)。C、看指针偏转了多少格,即有多少伏。
5、电池串联,总电压为各电池的电压之和;相同电池关联,总电压等于其中一支电池的电压。
二、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1、实验步骤:A、提出问题;B、猜想或假设;C、设计实验;D、进行实验;D、分析和论证、E、评估;F、交流(大体内容相同即可,有些步骤可省略)
2、在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的电压之和。
三、电阻
1、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铅笔芯、金属、人体、大地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橡胶、塑料、陶瓷等。导电能力介于两者之间的叫半导体,如硅金属等。
2、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电阻,用R表示,单位是欧姆,简称欧,符号是Ω。常用单位有千欧(KΩ,1KΩ = 103Ω)和兆欧(MΩ,1MΩ = 106Ω),它在电路图中的符号为 。
3、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A、材料;B、长度;C、横截面积;D、温度。一般情况下,某一导体被制造出来以后,其电阻除了随温度的变化有一点改变之外,我们就近似地认为其电阻不变了,它也不会随着电压、电流的变化而变化。
4、某些导体在温度下降到某一温度时,就会出现其电阻为0的情况,这就是超导现象,这时这种导体就叫超导体。
5、滑动变阻器的工作原理是:电阻部分由涂有绝缘层的电阻丝绕在绝缘管上,通过滑片在上面滑动从而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大小。所以滑动变阻器的正确接法是:一上一下的接。它在电路图中的符号是 它应该与被测电路串联。
四、欧姆定律
1、欧姆定律是由德国物理学家欧姆在1826年通过大量的实验归纳出来的。
2、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两端的电阻成反比。公式为:I = U / R ,变形公式有:U = I R , R = U / I
3、欧姆定律使用注意:A、单位必须统一,电流用A,电压用V,电阻用Ω;B、不能把这个公式理解为: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因为电阻常规情况下是不变的。
4、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叫额定电压;正常工作时的电流叫额定电流;但是生活中往往达不到这个标准,所以用电器实际工作时的电压叫实际电压,实际工作时的电流叫实际电流。
5、当电路出现短路现象(电路中电源不经过用电器而直接被接通的情况)时,根据I = U / R 可知,因为电阻R很小,所以电流会很大,从而会导致火灾。
五、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1、根据欧姆定律公式 I = U / R 的变形 R = U / I 可知,求出了小灯泡的电压和电流,就可以计算出小灯泡的电阻,这种方法叫做伏安法。
2、测量时注意:A、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应该滑到电阻最大端;B、测量电阻时,应该先观察小灯泡的额定电压,然后测量时使用的电压应该按照从额定电压依次降低测量。C、可以将几次测量的结果求平均值,以减小误差。
3、测量过程中,电压越低,小灯泡越暗,温度越低,因此电阻会略小一点。
六、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
1、对人体安全的电压应该不高于36V,因为根椐欧姆定律 I = U / R 可知,在电阻不变的情况下,电压越高,通过人体电流就会越大,所以高压电对人体来说是非常危险的。
2、我们不能用潮湿的手去触摸电器,因为人的皮肤潮湿时,电阻会变小,从而会增大触电的可能性。一般情况下,不要靠近高近带电体,不要接触低压带电体。
3、雷电是自然界一种剧烈的放电现象,对人来说是非常危险的,所以在有雷电现象时,不要站在大树或其它较高的导电物体下,也不能站到高处。
4、为了防止雷电对人们的危害,美国物理学家富兰克林发明了避雷针,让雷电通过金属导体进入大地,从而保证人或建筑物的安全。
第七章 电功率
一、电能
1、电能可能同其它形式的能量转化而来,也可以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量。
2、电能用W表示,常用单位是千瓦时(KWh),在物理学中能量的通用单位是焦耳(J),简称焦。1KWh = 3.6 106J。
3、电能表是测量一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多少的仪器。A、“220V”是指这个电能表应该在220V的电路中使用;B、“10(20)A”指这个电能表的额定电流为10安,在短时间内最大电流不超过20安;C、“50Hz”指这个电能表在50赫兹的交流电路中使用;D、“600revs/KWh”指这个电能表的每消耗一千瓦时的电能,转盘转过600转。
4、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过程是做功的过程,有多少电能发生了转化,就说电流做了多少功。实质上,电功就是电能,也用W表示,通用单位也是焦耳,常用单位是千瓦时。
二、电功率
1、电功率是表示消耗电能的快慢的物理量,用P表示,单位是瓦特,简称瓦,符号是W。常用单位有千瓦(KW)。1KW = 103W 1马力 = 735瓦。电功率的定义也可以理解为:用电器在1秒内消耗的电能。
2、电功率与电能、时间的关系: P = W / t 在使用时,单位要统一,单位有两种可用:(1)、电功率用瓦(W),电能用焦耳(J),时间用秒(S);(2)、电功率用千瓦(KW),电能用千瓦时(KWh,度),时间用小时(h)。
3、1千瓦时是功率为1KW的用电器使用1h所消耗的电能。
4、电功率与电压、电流的关系公式: P = I U 单位:电功率用瓦(W),电流用安(A),电压用伏(V)。
5、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工作时的电功率(或者说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功率),叫做额定功率。
三、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1、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电路图与测电阻的电路图一样。
2、进行测量时,一般要分别测量小灯泡过暗、正常发光、过亮时三次的电功率,但不能用求平均值的方法计算电功率,只能用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功率。
四、电和热
1、电流通过导体时电能要转化成热,这个现象叫电流的热效应。
2、根据电功率公式和欧姆定律,可以得到: P = I2 R 这个公式表示:在电流相同的条件下,电能转化成热时的功率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
3、当发电厂电功率一定,送电电压与送电电流成反比,输电时电压越高,电流就越小。此时因为输电线路上有电阻,根据P = I2 R 可知,电流越小时,在电线上消耗的电能就会越少。所以电厂在输电时提高送电电压,减少电能在输电线路上的损失。
4、电流的热效应对人们有有利的一面(如电炉、电热水器、电热毯等),也有不利的一面(如电视机、电脑、电动机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我们要利用有利电热,减少或防止不利电热(如电视机的散热窗,电脑中的散热风扇,电动机的外壳铁片等)。
五、电功率和安全用电
根据公式 I = P / U 可知,家庭电路电压一定时,电功率越大,电流I也就越大。所以在家庭电路中:A、不要同时使用很多大功率用电器;B、不要在同一插座上接入太多的大功率用电器;C、不要用铜丝、铁丝代替保险丝,而且保险丝应该在可用范围内尽量使用细一些的。
第八章 电与磁
一、磁场
1、物体具有吸引铁、钴、镍等物体的性质,该物体就具有了磁性。具有磁性的物体叫做磁体。
2、磁体两端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体中间磁性最弱。当悬挂静止时,指向南方的叫南极(S),指向北方的叫北极(N)。
第九章 信息的传递
一、现代顺风耳——电话
1、1876年由美国科学家贝尔发明了电话。最简单的电话由话筒和听筒组成。话筒将声信号转变为音频电信号,听筒将音频电信号转变为声信号。通话双方的话筒和听筒是互相串联的,自己的话筒和听筒是互相独立的。
2、为了节约电话线路的使用效率,人们发明了电话交换机,1891年出现了自动电话交换机,它通过电磁继电器进行接线。
3、电话按信号输方式来分,可分为有线电话和无线电话;按信号类型来分,可分为模拟电话和数字电话。信号电流的频率、振幅变化的情况跟声音的频率、振幅变化的情况完全一样,这种信号叫模拟信号,这种通信叫模拟通信。用不同符号的不同组合表示的信号叫数字信号,这种通信叫数字通信。
4、模拟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会丢失信息,而且抗干扰能力不强,保密性也很差,信号衰减厉害。数字信号在传输过种中,抗干扰能力强,保密性好。
二、电磁波的海洋
1、导线中的电流迅速变化会在空间激起电磁波。电磁波在空气、水、某些固体,甚至真空中都能传播。光波也是电磁波的一种。
2、电磁波的速度和光速一样,都是3 108 m / s,电磁波的速度,等于波长 和频率f的乘积: c = f 单位分别是 m / s(米每秒)、m(米)、Hz(赫兹);频率的常用单位还有千赫(kHz)和兆赫(MHz)。
3、用于广播、电视和移动电话的电磁波是数百千赫至数百兆赫的那一部分,叫做无线电波。
三、广播 电视和移动通信
1、无线电广播的发射由广播电台完成;发射部分主要由话筒、载波发生器、调制器、放大器和发射天线组成。接收部分主要由接收天线、调谐器、解调器和扬声器组成。
2、电视信号的传输与无线电广播基本相同,只是发射部分多了摄像机,接收部分多了显像管。
3、移动电话(无线电话,手机)既是无线电的发射装置,又是无线电的接收装置。它的特点是体积小,发射功率不大,天线简单,灵敏度不高,需要基站台转发信号。无绳电话是家话中主机电话与分机电话沟通的一种家用电话,一般使用范围在几十米或几百米之内。
4、音频电流和视频电流加载到高频电流上,形成了发射能力很强的射频电流。
VIDEO IN 视频输入 VIDEO OUT 视频输出
AUDIO IN 音频输入 AUDIO OUT 音频输出
RADIO IN 射频输入 RADIO OUT 射频输出
S-VIDEO S端子
四、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
1、微波是波长在10m ~ 1mm之间,频率在30MHz ~ 3 105MHz之间的电磁波。微波大致直线传播,所以每隔50公里左右就要建一个微波中继站。
2、利用卫星做通信中继站,称之为卫星通信。这种卫星相对于地球静止不动,叫做同步地球卫星。在一球周围均匀分布3颗卫星,就可以实现全球通信。
3、1960年,美国科学家梅曼发明了第一台激光器。激光的特点是频率单一、方向高度集中。光纤通信是利用激光在光纤中传输信号的。光纤由中央的玻璃芯和外面的反射层、保护层构成的,可以传输大量的信息。
4、将数台计算机通过各种方式联结在一起,便组成了网络通信。现在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网络叫因特网(Internet)。它使用最频繁的通信方式是电子邮件(e-mail)。例如:xiaolin@sever.com.cn @前面是用户名,后面是服务器名,cn表示这个服务器是在中国注册的。电子邮件传递信息既快又方便。
本册物理知识汇总
本册有关名称概念
名称 含义 符号 单位(常用单位) 单位符号
电流 电路中电流强度的大小 I 安培(毫安) A(mA)
电压 电路中产生电流的原因 U 伏特(千伏、毫伏) V(kV、mV)
电阻 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R 欧姆(千欧、兆欧) (k 、M )
电功率 电流做功的快慢 P 瓦特(千瓦、马力) W(kW、匹)
电能 电流具有的做功的能量 W 焦耳(千瓦时) J(kWh)
波速 电磁波的传播速度 C 米每秒(千米每秒) m/s (km/s)
波长 电磁波一个波长的长度 米(千米) m (km)
频率 1秒钟内波长的个数 f 赫兹(千赫、兆赫) Hz(kHz、MHz)
本册有关公式
名称 公式 含义 变形公式
欧姆定律 I = U / R 电流跟电压成正比,跟电阻成反比 U = I RR = U / I
电功率公式1 P = W / t 电功率与电能正比,与时间成反比(两者要同时考虑) W = P tT = W / P
电功率公式2 P = I U 电功率等于电流与电压的乘积 I = P / UU = P / I
电功率公式3 P = I2 R 电功率等于电流的平方与电阻的乘积 R = P / I2
电功率公式4 P = U2 / R 电功率与电压的平方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R = U2 / P
电磁波速度公式 c = f 波速等与波长与频率的乘积 = c / ff = c /
本册有关科学家
姓名 国籍 事迹 涉及物理学知识
欧姆 德国 1826年总结归纳出欧姆定律 电路物理量的关系
奥斯特 丹麦 1820年发现了电与磁的关系 电流的磁效应
法拉第 英国 1831年发现了磁场产生电流的规律 电磁感应现象
贝尔 美国 1876年发明了电话 信息的传递
富兰克林 美国 发明了避雷针 安全用电
沈括 中国宋代 发现地理两极与地磁两极并不完全重合 地磁场
梅曼 美国 1960年发明了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 激光
莫尔斯 发明了电报 数字通信
串联、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电压、电阻的总分关系
连结情况 电流、电压、电阻三者的总分关系 表达式
串联电路 电流各处相等 I总 = I1 = I2
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的电压之和 U总 = U1+U2
总电阻等于各用电器的电阻之和 R总 = R1+R2
并联电路 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的电流之和 I总 = I1+I2
电压各处相等 U总 = U1 = U2
总电阻的倒数和等于各支路的倒数之和
一、 欧姆定律部分
1. I=U/R(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 I=I1=I2=…=In (串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电流处处相等)
3. U=U1+U2+…+Un (串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
4. I=I1+I2+…+In (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干路上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5. U=U1=U2=…=Un (并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都等于电源电压)
6. R=R1+R2+…+Rn (串联电路中电阻的特点: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之和)
7. 1/R=1/R1+1/R2+…+1/Rn (并联电路中电阻的特点: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
8. R并= R/n(n个相同电阻并联时求总电阻的公式)
9. R串=nR (n个相同电阻串联时求总电阻的公式)
10. U1:U2=R1:R2 (串联电路中电压与电阻的关系:电压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阻之比)
11. I1:I2=R2:R1 (并联电路中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电流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阻的反比)
二、 电功电功率部分
12.P=UI (经验式,适合于任何电路)
13.P=W/t (定义式,适合于任何电路)
14.Q=I2Rt (焦耳定律,适合于任何电路)
15.P=P1+P2+…+Pn (适合于任何电路)
16.W=UIt (经验式,适合于任何电路)
17. P=I2R (复合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
18. P=U2/R (复合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
19. W=Q (经验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其中W是电流流过导体所做的功,Q是电流流过导体产生的热)
20. W=I2Rt (复合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
21. W=U2t/R (复合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
22.P1:P2=U1:U2=R1:R2 (串联电路中电功率与电压、电阻的关系:串联电路中,电功率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压、电阻之比)
23.P1:P2=I1:I2=R2:R1 (并联电路中电功率与电流、电阻的关系:并联电路中,电功率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流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电阻的反比)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