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好语文的方法?

学好语文的方法?怎样学?... 学好语文的方法?怎样学? 展开
 我来答
清风明月有我在
2006-07-26 · TA获得超过1393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447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20万
展开全部
怎样学好语文
提起这一话题,人们一定会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确如此。再说这也不是一篇两篇文章就能阐述得清楚的。语文何其大!语文无处不在!无人不需!它同人的思维、情感、交际密不可分。学好语文的人,他应是一个思维敏捷、情感丰富、人格健全、审美情趣高尚的人。这里我主要是针对面临高考的学生,谈谈如何学好应试语文,怎样过好高考这一关。
任何事情的成功都离不开主、客观因素的相互作用,要学好语文当然就必须有好的老师和自身的主观努力相结合才行,但是,起决定作用的还是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因此我认为学好语文要以培养自己的语文能力为目标,从下面四个字上下工夫,这就是“爱”“博”“明”“练”。
首先谈谈“爱”。古人说得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语文是你要尽力做到的。如果你对语文不感兴趣,那么,请你好好把握学习的三个有利时机,即入学之初、接触新形式时、放假前夕的复习。另外,用感染熏陶、迂回开拓、赏心悦目法、自编文选法、跳高摘果法也能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还有强烈的自信心和远大的目标也是激发兴趣的关键因素。这是“爱”的第一层含义。第二,“爱”还指爱学校、爱老师、爱集体、爱同学。求学中的你,好比水中鱼,爱心则是水和空气,爱能陶冶你的情趣,激发你的灵感,它是一副灵丹妙药,你可以想见“爱”在学习中的重要性了。
其次,就是“博”。博览群书是学好语文的基础,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文史哲物化生、街头巷议、奇闻逸事都可广泛涉猎。这里尤其要强调的是:阅读适当的文艺理论对一个高中生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它能增强你对文章的理解能力,提高把握课文,特别文学课文内容的准确性和创见性。文学理论不仅可以使你从总体上了解文学的内在本质、基本特点和产生发展过程,而且可以帮助你入乎其内。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学理论学习是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培养,它通过对一定的文学原理的阐发,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审美观、世界观和人生观,而且,它通过理论思维的训练和艺术思维规律的提示,使你提高观察生活、鉴赏艺术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学好语文,最重要的一点还要写作,写作文更离不开必要的文学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写作中非常重要的精细的观察力、敏锐的感受力、卓越的记忆力、丰富的想象力和熟练的表达能力的锻炼和培养,更离不开文学理论的指导。因此建议有能力、想优秀的学生尽力而为,使自己成为佼佼者。
“博”还指学习方法上要博采众家之长,为己所用;要培养多种学习能力。这里重点说说语感培养和记忆能力培养。学习语文要注意语感的培养,语感是学习者对语言这一对象的直觉的、整体的感受,是由语言文字而引起的复杂的心理活动和认识活动的过程,是把握语言文字的一种能力,叶圣陶先生早就这样说过:“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紧要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课文的敏锐的感觉。”这对学好语文有很好的作用,语感不好的同学可以在平时的阅读中有意识地训练,常用的方法有“删留比较法”“换词比照法”“明确指代法”和“语序易位法”“语境体味法”。也就是说,在学习中主动运用以上方法多问几个“如果这样行吗?那样更好?为什么?”如果能坚持,一定会使自己的语言感知能力、思维的严密清晰性得到明显提高。学习还要注重背诵环节,德国物理学家艾宾洛斯说“反复是保持的函数”,背诵就是这种达到保持的手段,这种保持就是记忆的持久,而背诵名篇佳句又可以培养语感,提高说话和写作能力。对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有独到而奇妙的作用,在考试的阅读理解部分将起到关键作用。因此,应与予足够的重视。
“博”还指求学对象、途径的多。孔子云“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校内向老师、向同学、向书本学;校外向他校的老师同学学、到网上学、到图书馆学等等。只要有这个意识,你的学习将主动得多、收获也就大得多。
“博”还指学习中的多读(反复读)、多思、多议、多写。“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而不思则惘”“石本无火,相激而发灵光”这些名言都很好地说明了多读(反复读)、多思、多议的好处。而多写是一种对思想进行磨砺的很好方式。用怎样的词语表达,才显得贴切得体;怎样才能切中肯綮;怎样才能大气磅礴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怎样才能详略合宜,使人耐读爱读、回味无穷。在实践中不断领悟,久而久之提高语文水平也就不在话下了。尤其是如今分量越来越重的作文,更需要平时的工夫。
第三,“明”这里所指的是每个学生应该明确自己所要掌握的高考能力要求和知识要点,明确考试的形式和试卷结构,明确相应的对策,平时注意积累,做个学习的有心人。
高考语文从心理学的角度对语文能力的发展作纵向解剖,把语文的能力要求划分为五个层级,即识记、理解、分析综合、应用、鉴赏评析。五个能力层级均有难易不同的考查。语文知识要求包括五大方面:(1)语言知识及其运用(2)文学常识及文学鉴赏(3)文言文阅读(4)现代文阅读(5)写作。每项知识的具体内容要求更应认真了解。至于试卷形式和结构在练习中就可了解,不必太费心思。了解了这些就好比航船有了目标和航线,那么,如果再有一个好船长就不愁到达不了目的地了。
最后,当然是“练”了。刀不磨不快,玉不琢不成器,无论是谁,光在纸上谈兵是不行的,从基础到写作,知识和能力要求变化不大,但题是万变的,考点也是万变的。要适应千变万化的考题就得多见题型,多练习,这也是学好语文的关键一步,当然,练习不是盲目的,而是理智而有目的的。练习应该练重点、练弱点、练典型、练规律、练方法技巧、练思维能力、练观察能力、练心理素质、练速度等等。
这里重点说说练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它指学习过程中要有创造性质疑的精神和品格,并学会适当的方法,创造性质疑的方法有“摄取信息——发现问题——独立思考——创造性质疑”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可以多问:问主旨、问内容、问情节、问人物、问线索、问含义、问比较、问意义、问与现实的联系性等等,从而培养自己对问题钻研的品质和意志力。就一个问题能挖井似的层层挖掘就会发现源源不断的甘泉。培养自己敏锐的洞察力,敏于发现、善于发现、勤于发现;培养自己对问题的论证推断力,如果能这样,你将为自己的学习打开一片新天地,乐在其中,而不仅仅是为了考试,何乐而不为?
参考资料:百度
j0719
推荐于2016-08-03 · TA获得超过3217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8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语文学可是一门基础学科,涉及面很广,上下五千年,古今中外,无所不容。因此,学好语文“非下苦功不可”。平时做到日积月累。
首先,是培养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好语文的动力源泉。语文知识本身具有无穷的乐趣,那奥妙无比的表意文字,形象生动的修辞方法,跃然纸上的人物形象,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一定引起你的学习兴趣。随着兴趣的逐渐增加,语文知识也会日渐丰富。
其次,平时要养成好的学习习惯。语文知识浩如烟海,要一点一滴的掌握,只要你坚持日积月累,你的语文知识定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你看,小学语文教科书,每个学习园地几乎都安排了“日积月累”的内容。
还有,掌握适用的学习方法。平时教师上课传授的不只是知识,更主要传授的是方法,如:识记就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方法,也是好的学习语文的方法,熟记汉字词语的音、形、义,流传千古的名言警句,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
最后,是平日勤学苦练。
方法不是唯一的,也不是万能的。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502279069
2006-07-26 · TA获得超过1967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73
采纳率:0%
帮助的人:396万
展开全部
我只是照的方法说啊
我们老师总在要教一篇课文之前让我们预习。(如果你想认真对待,学好语文,就认真预习!)反正我是很认真对待啦!呵呵``
要适当放松一下自己,下课不要忙着记笔记,(就算要记老师在课上也让我们记了)可以多看看绿色植物,散散步,和同学聊聊天……
放学回家听一会儿音乐,调节一下情操,使脑子更加清晰
做作业前先翻开书,复习一下,看过之后再做作业,效果会更好(这是我们老师说的)
要背诵前,不要吃那些比较难消化的东西,有助于背诵的速度与效果
保证充足的睡眠
可以看一会儿电视(别人不认同,但我认为这很好,关键是看什么,比如看新闻就多知一些天下事,看电视剧,帮助你写作文,比如我就看《武林外传》,提高我的想象力,还可以让我多笑,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
还要多看书,多积累一写课外知识,就说书吧,我认为《智慧背囊》就很好,告诉我们很多道理啊!呵呵

我以前的回答,是 最佳答案哦!

参考资料: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6877822.html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百度网友29dc778fd
2006-07-26 · 超过13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104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多看名著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改灵秀u8
2006-07-26 · TA获得超过140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38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多读多看多练!!!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5)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