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个回答
展开全部
要点没什么 方法要注意 下面给你个总结
一、提干法。句子较长难以理解时,可采取提取主干的方法。例如:
1.这次网络短训班的学员,除北大本校人员外,还有来自清华大学等15所高校的教师、学生和
科技工作者也参加了学习。
主干是“学员教师、学生和科技工作者”,谁“参加了学习”呢?显然是“教师、学生和科技
工作者”。“教师、学生和科技工作者”既是全句的宾语,又是“参加了学习”的主语。全句又不是
使动句构成的兼语句,造成了句式杂糅的结构混乱的语病。
2.鲁迅猛烈地揭露、批判了封建道德,他反对节烈观和包办婚姻、家长制都进行了批判。
主干是“鲁迅揭露、批判了封建道德”,“他反对节烈观和包办婚姻、家长制”,对什么“都
进行了批判”呢?显然是对“节烈观和包办婚姻、家长制”。句中的“节烈观和包办婚姻、家长制”
做了“反对”的宾语,就不能做“批判”的状语。
二、并列法。当几个概念并列在一起时,应分析各自的外延大小与联系。如果构成属种关系、
交*关系,那么这几个表述就是错误的。例如:
3.我们的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作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的现象,增强
使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
句中“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并列在一起,“一切出版物”包含了“报刊”、“杂
志”,是属种关系,不能并列。
4.他们演出了文艺节目、打猴儿鼓、耍狮子、打篮球、表演武术等。
句中“文艺节目”包含了“打猴儿鼓、耍狮子”,属种关系不能并列。可以改成“他们演出了
打猴儿鼓、耍狮子等文艺节目,进行了打篮球、表演武术等活动”。
三、补充法。为了语言的简洁,复句中的后几个分句常常承前省略主语。在省略的过程中,有
的分句就偷换概念,表达成另一意义。这种病句可用补充法辨析。例如:
5.这家工厂虽然规模不大,但曾两次荣获省科学大会奖,三次被授予省优质产品称号,产品远
销全国各地和东南亚地区。
在这个转折复句中,“虽然”用在“这家工厂”后,那么“这家工厂”就是全句的主语。说“
这家工厂”“曾两次荣获省科学大会奖”是可以的,但说“这家工厂”“三次被授予省优质产品称号
”就错了,因为“这家工厂”不是产品。
6.孩子们很喜欢退休干部李大伯,一来到这里就有说有笑,十分高兴。
谁“一来到这里就有说有笑”呢?承前主语是“孩子们”,承前宾语是“李大伯”,句意不正
确。
四、指代法。句中出现代词时,要结合语境详加辨析所指对象。指代不明时,可考虑句子是否
有歧义。例如:
7.这个精致的灯笼将作为今天得分最高的嘉宾的礼品赠送给他。
“他”既可指代“嘉宾”,又可指代另一个人。指代不单一造成了句子歧义。
8.在中国文学史上,《狂人日记》是第一篇小说,他大声疾呼,用他那尖锐泼辣的笔去批判了
人吃人的旧世界。
句中的“他”似乎指“狂人”,因为狂人也写下了日记批判了旧世界;又似乎指鲁迅。一个代
词有了两个前词,产生歧义。可以不用代词,将“他”改为“鲁迅”或“狂人”。
五、词类法。“和、跟、同”既可做介词,又可做连词。词类不同,句意也不同,造成歧义。
反过来讲,句意不同,所用词类也不同。例如:
9.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这笔钱分别存入了两家银行。
“和”做介词时,“背着”的是“总经理”一个人,“和”做连词时,“背着”的是“总经理
和副总经理”两人。这样,句子就有了歧义。
10.这哪是雨点?这分明是雪珠吗?是的,是雪珠!
前句设问,后句作答,最后强调抒情。作答句语调平缓用句号,前平后扬用感叹号。“吗”是
疑问语气助词,应改不表示道理显而易见的陈述语气助词“嘛”。
六、断句法。有的句子,既可这样断句,也可那样断句。断句不同,意义不一。例如:
11.局长嘱咐几个学校的领导,新学期的工作一定要有新的起色。
在“几个”后断句,意为“学校的”“几个”“领导”;在“学校的”后断句,意为“领导”
是“几个学校的”。
12.县里通知说,让赵乡长本月15日前去汇报。
在“日”后断句,意为时间限在“15日”一天,在“前”后断句,意为时间限在“25日”前。
七、对应法。有的主谓宾是并列结构时,应采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辨析,以防出现主谓搭配不当
和动宾搭配不当的毛病。例如:
13.今年春节期间,这个市的210辆消防车、3000多名消防官兵,放弃休假,始终坚守在各自执
勤的岗位上。
主语是并列短语“消防车”和“消防官兵”,谓语是“放弃休假”。说“消防官兵”“放弃休
假”是可以的,说“消防车”“放弃休假”是错误的。
14.这个文化站已成为教育和帮助后进青年,挽救和培养失足青年的场所,多次受到上级领导的
表彰。谓语“挽救和培养”是并列结构,“失足青年”是宾语。用对应法辨析,“挽救失足青年”搭
配不当。
八、组合法。有的词常常与别的词组合起来表意,单独使用有时会出现错误。例如:
15.《消防者权益保护法》深受广大消费者所欢迎,因为它强化了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使消费
者的权益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
“所”字单独使用时,常常用在动词前,与动词组成所字结构,相当于一个名词。句中的“所
欢迎”就是一个所字结构,相当于一个名词“所欢迎的……”。从句意看,并没有此意,“所”字可
与“为”字组成“为……所……”的被动句式。因而本句可改为“深为……所欢迎”或“深为……的
欢迎”。
16.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并没有消沉,而是在大家的信赖和关怀中得到了力量,树立了克服
困难的信心。
介词“在”与“……中”组合不当,“在”应改为“从”。
九、增删法。除了否定词表示否定外,有的动词也含有否定意味。有时句中用了否定词后,句
意是肯定还是否定难于理解。遇到这两种情况,可用增删否定词的方法理解句意。
17.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
“忌”就是“禁忌”,动词含有未定意味。后边再加一个否定词“不可”就是肯定意味,“睡
前可以恼怒”。分析本题时,可用增删“不可”的方法进行。
18.这次考试不难,但由于他准备得不够充分,差点儿就没及格。
删去“没”,意为不及格,添增“没”,意义相反,表示“及格”,这个意思是很清楚明确的
。
十、辨析法。有的词语感觉不妥时,可找同义词或近义词多角度辨析,确实正误。例如:
19.3月17日,6名委员因受贿丑闻被驱逐出国际奥委会。第二天,世界各大报纸关于这起震惊国
际体坛的事件都作了详细报道。
“关于”在语感上给人一种不适的感觉,可找近义词“对于”比较辨析。“关于”表示关涉,
“对于”表示对象。句中是对象,所以应改为“对于”。
20.这次日晕发生在去年10月22日,据连续观察记载,那天上午八时以后,金顶上空出现了环绕
太阳的晕圈,后来逐步形成了两个相交的椭圆。
“逐步”语感不适,可找近义词“逐渐”比较辨析。“逐步”的意思是“一步一步地”,“逐
渐”的意思是“渐渐”。从句意看,“形成”时是“渐渐”,而不是“一步一步地”,所以应改为“
逐渐”。
十一、质疑法。当句子从结构上分析无误时,就应从内容上质疑,以求得句子的病因。例如:
21、昨天是转会截止日期的最后一天,中国足协又接到25名球员递交的转会申请。
在第一个分句里,主干是“昨天是一天”,完全正确。定语“转会截止日期的最后”修饰中心
语“一天”,结构上是正确的,内容上却引人生疑。“截止日期”不就是一天吗?难道还有“最后一
天”吗?于是病因就找到了。
22、你知道每斤蜂蜜中包含蜜蜂多少劳动吗?据科学家统计,蜜蜂每酿造一斤蜜,大约要采集
50万朵的花粉。
句子从结构上分析正确无误,内容却令人生疑。“50万朵的花粉体积有多大呢?酿造一斤蜜,
用得了万朵的花粉吗?两个疑问一提,顿时恍然大悟,原来说的是“50万朵花的花粉。”
十二反问法。辨析病句时,遇到反问句要格外留心,反复推敲,很有可能表达与原意正好相反
。例如:
23、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
句中“否认”“不”是双重否定,表肯定的意义。肯定的反问表否定的意思,与原意正好相反
。
24、我们班在数学竞赛中获集体第一名,这怎么能不使我们全班四十八位同学不高兴呢?
句中有两个否定词“不”,又加上肯定的反问表否定的意思,计有了三次否定,意思是否定的
就是不高兴,与原意正好相反。两个“不”字要删去一个。
十三实质法。老师讲否定时告诉学生,单重否定是否定,双重否定是肯定,并教给学生找否定
词不达意的数量进行确定。这是对的,是一般规律。可有时也会出现特殊情况,表象上是三个否定句
,实质却是两个否定词。如果看不破这一点,解题时一定会错。
25、近几年来,王芳几乎无时无刻不忘搜集整理民歌,积累了大量的资料。
句中共有三个否定词,但实质上是两个否定词。“无时无刻”是“没有一时一刻”的意思。全
句表达成肯定的意思,正好与原意相反。
26、山区那些可爱的孩子无时无刻不在等我,我必须尽快赶回去。
“无时无刻不在”是“时时刻刻在”的意思,句子表意正确无误。
十四、二一法。一句话中,前一分句从肯定、否定两个方面陈述,后一分句也应从肯定否定两
个方面照应,否则,就犯了两个方面与一个方面照应不周的错误。例如:
27、电子工业能否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关键在于要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专
门技术人才。
“能否迅速发展”包括两个方面,即“能迅速发展”和“不能迅速发展”。而后面“要加速训
练并造就”只讲到一面,与前面的“能否”不照应。
28、我们能不能培养出“四有”新人,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也是教育战线
的根本任务。
“能不能”是说“能”与“不能”两个方面,而下边的文字只说了一面,失去照应。
十五、倒置法。当用介词“对”表对象时,一定要格外小心,到底是谁对谁?例如:
29、焦裕禄这个名字对青年人可能还有些陌生,可对四十岁以上的人却是很熟悉的。
介词“对”在句中表对象,但不是“名字对青年人陌生”,而是“青年人对名字陌生。”
30、长征路上的艰难险阻和千辛万苦对一位出生入死的长征老干部来说是非常熟悉的。
“长征老干部”是主体,“艰难险阻和千辛万苦”是客体。介词“对”表示对象,引出客体,
应为“老干部对长征路上的………是非常熟悉的。”
十六、关联法。不同的句意关系,使用不同的关联词语。关联词语应用不当,也能造成病句。
例如:
31、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到了顶峰。
“不管”是无条件复句关联词语,而句意是转折关系,应改为“尽管”。
32、如果作者的想象脱离了人物的思想实际,过于夸大人物的事迹,反而可能给人一种不真实
的感觉。
该句为假设句,前用“如果”,后应该用“就”相呼应。“反而”是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语
,用“反而”连接显然不当。
一、提干法。句子较长难以理解时,可采取提取主干的方法。例如:
1.这次网络短训班的学员,除北大本校人员外,还有来自清华大学等15所高校的教师、学生和
科技工作者也参加了学习。
主干是“学员教师、学生和科技工作者”,谁“参加了学习”呢?显然是“教师、学生和科技
工作者”。“教师、学生和科技工作者”既是全句的宾语,又是“参加了学习”的主语。全句又不是
使动句构成的兼语句,造成了句式杂糅的结构混乱的语病。
2.鲁迅猛烈地揭露、批判了封建道德,他反对节烈观和包办婚姻、家长制都进行了批判。
主干是“鲁迅揭露、批判了封建道德”,“他反对节烈观和包办婚姻、家长制”,对什么“都
进行了批判”呢?显然是对“节烈观和包办婚姻、家长制”。句中的“节烈观和包办婚姻、家长制”
做了“反对”的宾语,就不能做“批判”的状语。
二、并列法。当几个概念并列在一起时,应分析各自的外延大小与联系。如果构成属种关系、
交*关系,那么这几个表述就是错误的。例如:
3.我们的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作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的现象,增强
使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
句中“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并列在一起,“一切出版物”包含了“报刊”、“杂
志”,是属种关系,不能并列。
4.他们演出了文艺节目、打猴儿鼓、耍狮子、打篮球、表演武术等。
句中“文艺节目”包含了“打猴儿鼓、耍狮子”,属种关系不能并列。可以改成“他们演出了
打猴儿鼓、耍狮子等文艺节目,进行了打篮球、表演武术等活动”。
三、补充法。为了语言的简洁,复句中的后几个分句常常承前省略主语。在省略的过程中,有
的分句就偷换概念,表达成另一意义。这种病句可用补充法辨析。例如:
5.这家工厂虽然规模不大,但曾两次荣获省科学大会奖,三次被授予省优质产品称号,产品远
销全国各地和东南亚地区。
在这个转折复句中,“虽然”用在“这家工厂”后,那么“这家工厂”就是全句的主语。说“
这家工厂”“曾两次荣获省科学大会奖”是可以的,但说“这家工厂”“三次被授予省优质产品称号
”就错了,因为“这家工厂”不是产品。
6.孩子们很喜欢退休干部李大伯,一来到这里就有说有笑,十分高兴。
谁“一来到这里就有说有笑”呢?承前主语是“孩子们”,承前宾语是“李大伯”,句意不正
确。
四、指代法。句中出现代词时,要结合语境详加辨析所指对象。指代不明时,可考虑句子是否
有歧义。例如:
7.这个精致的灯笼将作为今天得分最高的嘉宾的礼品赠送给他。
“他”既可指代“嘉宾”,又可指代另一个人。指代不单一造成了句子歧义。
8.在中国文学史上,《狂人日记》是第一篇小说,他大声疾呼,用他那尖锐泼辣的笔去批判了
人吃人的旧世界。
句中的“他”似乎指“狂人”,因为狂人也写下了日记批判了旧世界;又似乎指鲁迅。一个代
词有了两个前词,产生歧义。可以不用代词,将“他”改为“鲁迅”或“狂人”。
五、词类法。“和、跟、同”既可做介词,又可做连词。词类不同,句意也不同,造成歧义。
反过来讲,句意不同,所用词类也不同。例如:
9.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这笔钱分别存入了两家银行。
“和”做介词时,“背着”的是“总经理”一个人,“和”做连词时,“背着”的是“总经理
和副总经理”两人。这样,句子就有了歧义。
10.这哪是雨点?这分明是雪珠吗?是的,是雪珠!
前句设问,后句作答,最后强调抒情。作答句语调平缓用句号,前平后扬用感叹号。“吗”是
疑问语气助词,应改不表示道理显而易见的陈述语气助词“嘛”。
六、断句法。有的句子,既可这样断句,也可那样断句。断句不同,意义不一。例如:
11.局长嘱咐几个学校的领导,新学期的工作一定要有新的起色。
在“几个”后断句,意为“学校的”“几个”“领导”;在“学校的”后断句,意为“领导”
是“几个学校的”。
12.县里通知说,让赵乡长本月15日前去汇报。
在“日”后断句,意为时间限在“15日”一天,在“前”后断句,意为时间限在“25日”前。
七、对应法。有的主谓宾是并列结构时,应采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辨析,以防出现主谓搭配不当
和动宾搭配不当的毛病。例如:
13.今年春节期间,这个市的210辆消防车、3000多名消防官兵,放弃休假,始终坚守在各自执
勤的岗位上。
主语是并列短语“消防车”和“消防官兵”,谓语是“放弃休假”。说“消防官兵”“放弃休
假”是可以的,说“消防车”“放弃休假”是错误的。
14.这个文化站已成为教育和帮助后进青年,挽救和培养失足青年的场所,多次受到上级领导的
表彰。谓语“挽救和培养”是并列结构,“失足青年”是宾语。用对应法辨析,“挽救失足青年”搭
配不当。
八、组合法。有的词常常与别的词组合起来表意,单独使用有时会出现错误。例如:
15.《消防者权益保护法》深受广大消费者所欢迎,因为它强化了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使消费
者的权益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
“所”字单独使用时,常常用在动词前,与动词组成所字结构,相当于一个名词。句中的“所
欢迎”就是一个所字结构,相当于一个名词“所欢迎的……”。从句意看,并没有此意,“所”字可
与“为”字组成“为……所……”的被动句式。因而本句可改为“深为……所欢迎”或“深为……的
欢迎”。
16.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并没有消沉,而是在大家的信赖和关怀中得到了力量,树立了克服
困难的信心。
介词“在”与“……中”组合不当,“在”应改为“从”。
九、增删法。除了否定词表示否定外,有的动词也含有否定意味。有时句中用了否定词后,句
意是肯定还是否定难于理解。遇到这两种情况,可用增删否定词的方法理解句意。
17.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
“忌”就是“禁忌”,动词含有未定意味。后边再加一个否定词“不可”就是肯定意味,“睡
前可以恼怒”。分析本题时,可用增删“不可”的方法进行。
18.这次考试不难,但由于他准备得不够充分,差点儿就没及格。
删去“没”,意为不及格,添增“没”,意义相反,表示“及格”,这个意思是很清楚明确的
。
十、辨析法。有的词语感觉不妥时,可找同义词或近义词多角度辨析,确实正误。例如:
19.3月17日,6名委员因受贿丑闻被驱逐出国际奥委会。第二天,世界各大报纸关于这起震惊国
际体坛的事件都作了详细报道。
“关于”在语感上给人一种不适的感觉,可找近义词“对于”比较辨析。“关于”表示关涉,
“对于”表示对象。句中是对象,所以应改为“对于”。
20.这次日晕发生在去年10月22日,据连续观察记载,那天上午八时以后,金顶上空出现了环绕
太阳的晕圈,后来逐步形成了两个相交的椭圆。
“逐步”语感不适,可找近义词“逐渐”比较辨析。“逐步”的意思是“一步一步地”,“逐
渐”的意思是“渐渐”。从句意看,“形成”时是“渐渐”,而不是“一步一步地”,所以应改为“
逐渐”。
十一、质疑法。当句子从结构上分析无误时,就应从内容上质疑,以求得句子的病因。例如:
21、昨天是转会截止日期的最后一天,中国足协又接到25名球员递交的转会申请。
在第一个分句里,主干是“昨天是一天”,完全正确。定语“转会截止日期的最后”修饰中心
语“一天”,结构上是正确的,内容上却引人生疑。“截止日期”不就是一天吗?难道还有“最后一
天”吗?于是病因就找到了。
22、你知道每斤蜂蜜中包含蜜蜂多少劳动吗?据科学家统计,蜜蜂每酿造一斤蜜,大约要采集
50万朵的花粉。
句子从结构上分析正确无误,内容却令人生疑。“50万朵的花粉体积有多大呢?酿造一斤蜜,
用得了万朵的花粉吗?两个疑问一提,顿时恍然大悟,原来说的是“50万朵花的花粉。”
十二反问法。辨析病句时,遇到反问句要格外留心,反复推敲,很有可能表达与原意正好相反
。例如:
23、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
句中“否认”“不”是双重否定,表肯定的意义。肯定的反问表否定的意思,与原意正好相反
。
24、我们班在数学竞赛中获集体第一名,这怎么能不使我们全班四十八位同学不高兴呢?
句中有两个否定词“不”,又加上肯定的反问表否定的意思,计有了三次否定,意思是否定的
就是不高兴,与原意正好相反。两个“不”字要删去一个。
十三实质法。老师讲否定时告诉学生,单重否定是否定,双重否定是肯定,并教给学生找否定
词不达意的数量进行确定。这是对的,是一般规律。可有时也会出现特殊情况,表象上是三个否定句
,实质却是两个否定词。如果看不破这一点,解题时一定会错。
25、近几年来,王芳几乎无时无刻不忘搜集整理民歌,积累了大量的资料。
句中共有三个否定词,但实质上是两个否定词。“无时无刻”是“没有一时一刻”的意思。全
句表达成肯定的意思,正好与原意相反。
26、山区那些可爱的孩子无时无刻不在等我,我必须尽快赶回去。
“无时无刻不在”是“时时刻刻在”的意思,句子表意正确无误。
十四、二一法。一句话中,前一分句从肯定、否定两个方面陈述,后一分句也应从肯定否定两
个方面照应,否则,就犯了两个方面与一个方面照应不周的错误。例如:
27、电子工业能否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关键在于要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专
门技术人才。
“能否迅速发展”包括两个方面,即“能迅速发展”和“不能迅速发展”。而后面“要加速训
练并造就”只讲到一面,与前面的“能否”不照应。
28、我们能不能培养出“四有”新人,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也是教育战线
的根本任务。
“能不能”是说“能”与“不能”两个方面,而下边的文字只说了一面,失去照应。
十五、倒置法。当用介词“对”表对象时,一定要格外小心,到底是谁对谁?例如:
29、焦裕禄这个名字对青年人可能还有些陌生,可对四十岁以上的人却是很熟悉的。
介词“对”在句中表对象,但不是“名字对青年人陌生”,而是“青年人对名字陌生。”
30、长征路上的艰难险阻和千辛万苦对一位出生入死的长征老干部来说是非常熟悉的。
“长征老干部”是主体,“艰难险阻和千辛万苦”是客体。介词“对”表示对象,引出客体,
应为“老干部对长征路上的………是非常熟悉的。”
十六、关联法。不同的句意关系,使用不同的关联词语。关联词语应用不当,也能造成病句。
例如:
31、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到了顶峰。
“不管”是无条件复句关联词语,而句意是转折关系,应改为“尽管”。
32、如果作者的想象脱离了人物的思想实际,过于夸大人物的事迹,反而可能给人一种不真实
的感觉。
该句为假设句,前用“如果”,后应该用“就”相呼应。“反而”是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语
,用“反而”连接显然不当。
展开全部
1、大厅里摆满了看演出的观众。
2、校园里生满了白的、红的、黄的等五颜六色的花。
3、我站在操场上,仔细地看着练习身体的同学们。
4、我们班取得了竞赛第一名,大家的心里露出了胜利的喜悦。
5、小组讨论会上,大家的发言很猛烈。
6、异口同声地说:“赞成!”
7、在老师的教育下,他明确了学习态度。
8、我爱看《小蜜蜂》、《小溪流》、《小学生学习报》等课外书
9、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富强。
10、春天的景色我觉得十分美丽。
11、老师要求同学们明确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
12、你必须一定要认真负责。
13、李老师上课时对我们的态度非常严格。
14、实施素质教育后,我们课外阅读的数量和质量都明显提高了。
15、当我递上了茶杯,妈妈的脸上现出了愉快的心情。
16、小明的姐姐陆续三年被评为“三好学生”。
17、我们来到公园,观赏美丽的情景。
18、李老师上课时对我们的态度非常严格。
19、他的语文作业基本上全部完成。
20、我的脑海中浮现了两年多前刚刚发生的事情。
21、实施素质教育后,我们课外阅读的数量和质量都明显提高了。
22、当我递上一杯茶,妈妈的脸上洋溢着愉快的心情。
23、我敢肯定,明天大概要下雪。
24、大家必须讲究卫生的好习惯。
25、河水倒映在云朵里,显得更白了。
26、香山的秋天是令人向往的地方。
27、博物馆里陈列着三千年前新出土的文物。
28、这学期是我小学学习生活的最后一年。
29、爷爷常常给我们讲起从前有趣的往事。
30、哥哥最喜欢打篮球和足球。
31、我日夜希望的春节,终于来到了。
32、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经济建设得到迅速的开展。
33、我们要养成边读边想的好办法。
34、我们要发挥老一辈革命者的光荣传统。
35、今天该我值日,我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36、我带着笔、尺、橡皮和文具去参加教学竞赛。
37、老师布置的所有的一切习题,他都做完了。
38、每次老师提问他总是首先第一个发言。
39、我们从小就要养成爱清洁、讲卫生。
40、我校请解放军叔叔经常作报告。
41、我们一定要建设四个现代化的伟大任务。
42、盲姑娘看见有人进来,连忙站起来让座。
43、言行不一的人是一种坏作风。
44、王磊舍己救人的动作,感动了周围的群众。
45、尽管天气不好,我们总是按时到校。
46、相声节目开始了,一张张笑脸目不转睛地望着舞台上的演出。
47、我决心努力克服学习中不好的坏习惯。
48、刘老师光荣地被评为“特级教师”称号。
49、她围着一条白围巾,一件红衣裳,好看极了。
50、随地吐痰的人,是一种不文明的习惯。
一、词序颠倒。
1.语文对我特别感兴趣。
2.我把两件新旧毛衣送给灾区的小朋友。
3.这个深深有趣的想法印在我心里。
4.我们进行了讨论并且听了老红军的报告。
5.英法联军侵占了北京,焚毁并洗劫了圆明园。
二、用词不当,搭配不当。
1.乌云和大雨一起从天空中倾泻下来。
2.黄继光不但壮烈牺牲了,而且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3.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算发生在很久以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
4.我在区运动会上,为学校争得了名誉。
5.有没有好的学习态度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
6.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的革命事业。
7.漫山遍野响起了激动人心的口令。
8.“六一”节那天,同学们穿着新艳的衣服和红领巾到学校参加庆祝活动。
三、成分残缺。
1.每个小学生都应该上课专心听讲的好习惯。
2.赢了齐威王。
3.老师讲了孔繁森救助藏族孤儿。
4.战斗英雄邱少云的事迹鼓舞我们。
5.战场上短暂的安静。
6.经过普法教育,使群众的觉悟普遍提高了。
四、指代不明。
1.老师把王虹和晓敏喊到跟前,对她说:“上课要积极发言。”
2.小丽和小华一起去上学,她在路上捡到一个钱包。
3.张文和王勤约定一起在自己家做作业。
4.王晶和潘影约定,星期六下午她到她家去打羽毛球。
5.这个精致的灯笼将作为今天得分最高的嘉宾的礼品赠送给他。
五、前后矛盾。
1.老师详细而又简略地解答了同学们的问题。
2.春天,稻田上长满了菜、西瓜、大米。
3.上星期日休息,我们班全体同学游览了北海公园。
4.小明感冒了,昨天发了一夜晚高烧。
六、重复罗嗦。
1.山村里,满山遍野到处都是果树。
2.我们全校师生和校长都参加了拔河比赛。
3.我有一条很红的鲜红的红领巾。
4.中秋节的晚上,我望着天空中的月亮,天空中的星星。
5.春天,路两旁栽上了绿油油的绿树。“六一”联欢会上,我们班表演了文娱节目和大合唱。
七、逻辑混乱。
(一)归类不当。
1.幼儿园经常给我们吃哈密瓜、西瓜、苹果、西红柿等水果。
2.学校的体育室摆满了足球、排球、篮球、地球仪等体育器材。
3.奶奶家养了许多鸡、鸭、鹅、牛、马等家禽。
4.昨天,参加国庆节联欢会的有工人、农民、小学生、解放军、青年等。
(二)结构混乱。
1.我的家乡是广东中山人。
2.我国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3.言行不一致的人,是一种极坏的作风。
4.《海上日出》的作者是巴金写的。
八、综合练习:修改病句。
1.老工人在马路上协助交警保持交通秩序。
2.秋天的田野里,到处能看到果实成熟的景象和芳香。
3.今年,我们的王老师又光荣地被评为“市先进班主任”的称号。
4.我猜想他肯定是一个六年级学生。
5.小亮的肩头被沉重的米袋压得喘不过气来。
6.看了这本书,很受教育。
7.桌子上的闹钟走了一圈,一个小时又过去了。
8.庐山瀑布、大明湖、趵突泉是济南的三大名胜。
9.游泳运动员打破了一次又一次世界记录。
10.通过老师的帮助,使我改正了缺点。
11.桌子上有尺子和钢笔,这是她的,那是他的。
12.我们通过并讨论了中队计划。
2、校园里生满了白的、红的、黄的等五颜六色的花。
3、我站在操场上,仔细地看着练习身体的同学们。
4、我们班取得了竞赛第一名,大家的心里露出了胜利的喜悦。
5、小组讨论会上,大家的发言很猛烈。
6、异口同声地说:“赞成!”
7、在老师的教育下,他明确了学习态度。
8、我爱看《小蜜蜂》、《小溪流》、《小学生学习报》等课外书
9、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富强。
10、春天的景色我觉得十分美丽。
11、老师要求同学们明确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
12、你必须一定要认真负责。
13、李老师上课时对我们的态度非常严格。
14、实施素质教育后,我们课外阅读的数量和质量都明显提高了。
15、当我递上了茶杯,妈妈的脸上现出了愉快的心情。
16、小明的姐姐陆续三年被评为“三好学生”。
17、我们来到公园,观赏美丽的情景。
18、李老师上课时对我们的态度非常严格。
19、他的语文作业基本上全部完成。
20、我的脑海中浮现了两年多前刚刚发生的事情。
21、实施素质教育后,我们课外阅读的数量和质量都明显提高了。
22、当我递上一杯茶,妈妈的脸上洋溢着愉快的心情。
23、我敢肯定,明天大概要下雪。
24、大家必须讲究卫生的好习惯。
25、河水倒映在云朵里,显得更白了。
26、香山的秋天是令人向往的地方。
27、博物馆里陈列着三千年前新出土的文物。
28、这学期是我小学学习生活的最后一年。
29、爷爷常常给我们讲起从前有趣的往事。
30、哥哥最喜欢打篮球和足球。
31、我日夜希望的春节,终于来到了。
32、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经济建设得到迅速的开展。
33、我们要养成边读边想的好办法。
34、我们要发挥老一辈革命者的光荣传统。
35、今天该我值日,我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36、我带着笔、尺、橡皮和文具去参加教学竞赛。
37、老师布置的所有的一切习题,他都做完了。
38、每次老师提问他总是首先第一个发言。
39、我们从小就要养成爱清洁、讲卫生。
40、我校请解放军叔叔经常作报告。
41、我们一定要建设四个现代化的伟大任务。
42、盲姑娘看见有人进来,连忙站起来让座。
43、言行不一的人是一种坏作风。
44、王磊舍己救人的动作,感动了周围的群众。
45、尽管天气不好,我们总是按时到校。
46、相声节目开始了,一张张笑脸目不转睛地望着舞台上的演出。
47、我决心努力克服学习中不好的坏习惯。
48、刘老师光荣地被评为“特级教师”称号。
49、她围着一条白围巾,一件红衣裳,好看极了。
50、随地吐痰的人,是一种不文明的习惯。
一、词序颠倒。
1.语文对我特别感兴趣。
2.我把两件新旧毛衣送给灾区的小朋友。
3.这个深深有趣的想法印在我心里。
4.我们进行了讨论并且听了老红军的报告。
5.英法联军侵占了北京,焚毁并洗劫了圆明园。
二、用词不当,搭配不当。
1.乌云和大雨一起从天空中倾泻下来。
2.黄继光不但壮烈牺牲了,而且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3.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算发生在很久以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
4.我在区运动会上,为学校争得了名誉。
5.有没有好的学习态度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
6.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的革命事业。
7.漫山遍野响起了激动人心的口令。
8.“六一”节那天,同学们穿着新艳的衣服和红领巾到学校参加庆祝活动。
三、成分残缺。
1.每个小学生都应该上课专心听讲的好习惯。
2.赢了齐威王。
3.老师讲了孔繁森救助藏族孤儿。
4.战斗英雄邱少云的事迹鼓舞我们。
5.战场上短暂的安静。
6.经过普法教育,使群众的觉悟普遍提高了。
四、指代不明。
1.老师把王虹和晓敏喊到跟前,对她说:“上课要积极发言。”
2.小丽和小华一起去上学,她在路上捡到一个钱包。
3.张文和王勤约定一起在自己家做作业。
4.王晶和潘影约定,星期六下午她到她家去打羽毛球。
5.这个精致的灯笼将作为今天得分最高的嘉宾的礼品赠送给他。
五、前后矛盾。
1.老师详细而又简略地解答了同学们的问题。
2.春天,稻田上长满了菜、西瓜、大米。
3.上星期日休息,我们班全体同学游览了北海公园。
4.小明感冒了,昨天发了一夜晚高烧。
六、重复罗嗦。
1.山村里,满山遍野到处都是果树。
2.我们全校师生和校长都参加了拔河比赛。
3.我有一条很红的鲜红的红领巾。
4.中秋节的晚上,我望着天空中的月亮,天空中的星星。
5.春天,路两旁栽上了绿油油的绿树。“六一”联欢会上,我们班表演了文娱节目和大合唱。
七、逻辑混乱。
(一)归类不当。
1.幼儿园经常给我们吃哈密瓜、西瓜、苹果、西红柿等水果。
2.学校的体育室摆满了足球、排球、篮球、地球仪等体育器材。
3.奶奶家养了许多鸡、鸭、鹅、牛、马等家禽。
4.昨天,参加国庆节联欢会的有工人、农民、小学生、解放军、青年等。
(二)结构混乱。
1.我的家乡是广东中山人。
2.我国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3.言行不一致的人,是一种极坏的作风。
4.《海上日出》的作者是巴金写的。
八、综合练习:修改病句。
1.老工人在马路上协助交警保持交通秩序。
2.秋天的田野里,到处能看到果实成熟的景象和芳香。
3.今年,我们的王老师又光荣地被评为“市先进班主任”的称号。
4.我猜想他肯定是一个六年级学生。
5.小亮的肩头被沉重的米袋压得喘不过气来。
6.看了这本书,很受教育。
7.桌子上的闹钟走了一圈,一个小时又过去了。
8.庐山瀑布、大明湖、趵突泉是济南的三大名胜。
9.游泳运动员打破了一次又一次世界记录。
10.通过老师的帮助,使我改正了缺点。
11.桌子上有尺子和钢笔,这是她的,那是他的。
12.我们通过并讨论了中队计划。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1. 对症下药,有针对性。简单的说,就是什么地方有毛病,就改什么地方,是什么样的毛病,就用相应方法来改。所以对各种病句的类型一定要心中有数,针对造成语病的原因进行修改。
2、要尽量保持句子的原意。每一个病句,一般都包含双重意义,一是没被正确表达出来的句子的原意,一是已经表达出来的歪曲了原意的错误意思。改正病句时,因尽量分析并把握它所要表达的原意;在尽量保原意的前提下,将错误的地方加以适当的修改、调整。切忌违背原意,另起炉灶,按自己个人的意志另选一个句子去代替原句,或者添枝加叶来雕饰句子。这样做,往往会背离原意而达不到正确改正语病的目的。
3、要善于运用多种方法进行修改。每一个病句,几乎都可以从语法修辟、逻辑的角度来分析其造成语病的原因。这样,同一个病句,也就可以有多种不同的修改方法。至于用哪一种方法来修改更加合适,这就要看病句本身的语病类型,看表达的需要,看具体的语境。
4、我们还要注意,能够用调整语序的方法来修改就尽量不要增删词语;改一处可以解决问题就决不改两种;修改病句要注意句意的简洁,尽量保持句式或陈述者对象一致。
总之,要记住修改病句的五字诀:
增(成分残缺的)
删(多余的)
换(用词不妥当)
简(修改应简要)
调(不搭配,不照应的)
2、要尽量保持句子的原意。每一个病句,一般都包含双重意义,一是没被正确表达出来的句子的原意,一是已经表达出来的歪曲了原意的错误意思。改正病句时,因尽量分析并把握它所要表达的原意;在尽量保原意的前提下,将错误的地方加以适当的修改、调整。切忌违背原意,另起炉灶,按自己个人的意志另选一个句子去代替原句,或者添枝加叶来雕饰句子。这样做,往往会背离原意而达不到正确改正语病的目的。
3、要善于运用多种方法进行修改。每一个病句,几乎都可以从语法修辟、逻辑的角度来分析其造成语病的原因。这样,同一个病句,也就可以有多种不同的修改方法。至于用哪一种方法来修改更加合适,这就要看病句本身的语病类型,看表达的需要,看具体的语境。
4、我们还要注意,能够用调整语序的方法来修改就尽量不要增删词语;改一处可以解决问题就决不改两种;修改病句要注意句意的简洁,尽量保持句式或陈述者对象一致。
总之,要记住修改病句的五字诀:
增(成分残缺的)
删(多余的)
换(用词不妥当)
简(修改应简要)
调(不搭配,不照应的)
参考资料: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59584386.html?si=4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1)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
(定语与中心语位置颠倒,应该为:我国生产的棉花,长期不能自给。)
(2)广大的农村青年表现出无比的走社会主义的热情。
(定语“无比”错放在状语的位置上而造成病句,应该将“无比”放至“热情”之前。)
(3)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应该发挥广大知识充分的作用。
(状语“充分”错放在定语的位置,应该将之放在“发挥”之前。)
<1>副词“不”的位置不对。例如:
(4)我们如果把自己国内的事情不努力搞好,那么在国际上就很难有发言权了。(“把”句字否定副词应该在“把”字之前)。
(5)如果趁现在不赶快检查一下代耕工作,眼前地就锄不好。(“不”应移至“趁”字前)
(6)不但他好好学习,而且带帮助其他同学。(“他”应移至“不但”前)
(7)清晨,参加长跑的同学们在公路上飞快地驰骋着。(“同学们”不能用“驰骋”,可改为“跑”。)
(8)感情的洪流在翻滚,浑身的热血在呼啸。(“热血”只能“沸腾”,不能“呼啸”)
(9)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品质”不能“浮现”,可改为“他那伟大的革命形象”。)
(10)这些文章到处闪烁着马克思主义的观点。(“闪烁”的应该是“光芒”。)
解放前,爸爸和哥哥两人挣来的钱还不够养活一家人的生活。(“养活”的只能是人,不能是“生活”。)
(12)上海科技开发中心聚集了一批热心于科技开发服务、善于经营管理的专业化队伍。(“聚集”的应该是“专业化人才”。)
(13)这最后一天的劳动是同学们最紧张、最愉快、最有意义的一天。(“劳动”是“一天”不当,删去“劳动”即可。)
(14)政治稳定、团结的局面,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健全的先决条件。(“局面”是“条件”不妥,可删去“的局面
(定语与中心语位置颠倒,应该为:我国生产的棉花,长期不能自给。)
(2)广大的农村青年表现出无比的走社会主义的热情。
(定语“无比”错放在状语的位置上而造成病句,应该将“无比”放至“热情”之前。)
(3)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应该发挥广大知识充分的作用。
(状语“充分”错放在定语的位置,应该将之放在“发挥”之前。)
<1>副词“不”的位置不对。例如:
(4)我们如果把自己国内的事情不努力搞好,那么在国际上就很难有发言权了。(“把”句字否定副词应该在“把”字之前)。
(5)如果趁现在不赶快检查一下代耕工作,眼前地就锄不好。(“不”应移至“趁”字前)
(6)不但他好好学习,而且带帮助其他同学。(“他”应移至“不但”前)
(7)清晨,参加长跑的同学们在公路上飞快地驰骋着。(“同学们”不能用“驰骋”,可改为“跑”。)
(8)感情的洪流在翻滚,浑身的热血在呼啸。(“热血”只能“沸腾”,不能“呼啸”)
(9)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品质”不能“浮现”,可改为“他那伟大的革命形象”。)
(10)这些文章到处闪烁着马克思主义的观点。(“闪烁”的应该是“光芒”。)
解放前,爸爸和哥哥两人挣来的钱还不够养活一家人的生活。(“养活”的只能是人,不能是“生活”。)
(12)上海科技开发中心聚集了一批热心于科技开发服务、善于经营管理的专业化队伍。(“聚集”的应该是“专业化人才”。)
(13)这最后一天的劳动是同学们最紧张、最愉快、最有意义的一天。(“劳动”是“一天”不当,删去“劳动”即可。)
(14)政治稳定、团结的局面,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健全的先决条件。(“局面”是“条件”不妥,可删去“的局面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