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中西方文化冲突的电影有哪些?
有《刮痧》、《少女小渔》、《喜福会》。
《刮痧》:由郑晓龙执导,由梁家辉、蒋雯丽、朱旭主演,于2001年出品的一部电影。该片以中医刮痧疗法产生的误会为主线,讲述了华人在国外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冲突而陷入种种困境,最后又因人们的诚恳与爱心,困境最终被冲破的故事。
《少女小渔》:该片的主题与李安的风格高度切合,表现在关注的问题——文化冲突、女性刻划。影片在张艾嘉的执导下更显得细腻深刻,但结局却让观众黯然神伤。该片在戏剧冲突的设计上匠心独运,既强化了原著的戏剧性,又增添了较为丰富的内容,因此更符合电影的艺术要求。片中江伟一方与马里奥、瑞塔一方构成了中西文化差异的对立。
《喜福会》:在叙事层次、叙事结构、叙事聚焦等方面采用新颖的故事建构策略,并在叙事空间、叙事时间、声音构成等叙事语法策略上独具匠心,解决了电影叙事 “谁来讲”和 “怎么讲”两个核心的问题,同时给观众呈现了一部感人至深的影片。
扩展资料:
《喜福会》不仅将小说的故事情节完整地呈现了出来,更是忠实地表达出了小说《喜福会》的文化内涵。影片通过独具匠心的情节安排,解构了长期以来人们对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的二元对立,同时也解构了男女性别的二元对立。
《刮痧》以家庭、传统、亲情、文化为主题,同时以特别视角关注普通中国人情感状态与生存状态和文化传承,完全呈现、热情赞颂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家庭亲情与价值观念,影片充分肯定了中国人的奋斗精神,顽强毅力,乐观态度,开放心态,为一部不可多得的文化精品影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刮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少女小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喜福会》
2020-06-01 广告
2015-09-16 · 知道合伙人教育行家
电影简介
刮痧
剧情介绍:
故事发生在美国中部密西西比河畔的城市圣路易斯。许大同来美八年,事业有成、家庭幸福。在年度行业颁奖大会上,他激动地告诉大家:我爱美国,我的美国梦终于实现!但是随后降临的一件意外却使许大同梦中惊醒。五岁的丹尼斯闹肚发烧,在家的爷爷因为看不懂药品上的英文说明,便用中国民间流传的刮痧疗法给丹尼斯治病,而这就成了丹尼斯一次意外事故后许大同虐待孩子的证据。法庭上,一个又一个意想不到的证人和证词,使许大同百口莫辩。而以解剖学为基础的西医理论又无法解释通过口耳相传的经验中医学。面对控方律师对中国传统文化与道德规范的“全新解释",许大同最后终于失去冷静和理智。法官当庭宣布剥夺许大同的监护权,不准他与儿子见面。恼怒的许大同与朋友昆兰之间产生误解和冲突;为让儿子能留在家里得到母亲的照顾,许大同搬出了家;父亲也决定回国,为了让老人临行再见一面孙子,许大同从儿童监护所偷出儿子丹尼斯到机场送别。受到通缉的许大同带着儿子逃逸,和大动干戈围追堵截的警察兜圈子,玩了一场追车游戏,“从容地"在逃亡中享受父子团聚的片刻快乐。父子分离,夫妻分居,朋友决裂,工作丢失。接连不断的灾难恶梦般降临,一个原来美好幸福的家庭转眼间变得支离破碎,努力多年、以为已经实现了的美国梦,被这场从天而降的官司彻底粉碎。贫民区的破旧公寓里,偷偷相聚的大同夫妇借酒浇愁,抱头痛哭。圣诞之夜,许大同思家团圆盼子心切,只有铤而走险,装扮成“圣诞老人",从公寓大厦楼外的水管向高高的十楼--自己家的窗户悄悄爬去,结果引来警车呼啸而至。
喜福会
剧情介绍:
足以感动铁石心肠的一流催泪电影,根据美藉华裔小说家谭恩美的畅销小说改编,也是华裔导演王颖首次成功打进好莱坞主流电影市场的代表作。全片以旅美的四对华裔母女为中心,分别描述她们几个家庭在近百年来的遭遇,从而对比出中国女性从受尽辛酸屈辱的祖母辈逐渐成长为具有独立人格和经济地位的新一代女性。主要情节是温明娜饰演的琼原来跟母亲有很深的误会,但当她代替已去世的母亲回中国大陆探望两个当年在抗战逃难时被遗弃的姊姊时,却深深感受到上一代的苦难和割断不了的亲情。一群亚裔的杰出女演员,包括:温明娜、邬君梅、卢燕、富田谭玲、阮兰丝、周采芹等都有精彩感人的演出,安德鲁.麦卡锡等美国演员反而成为配角。
喜宴
剧情介绍:
本片是李安扬威国际影坛之作,曾获柏林电影节金熊奖及金马奖最佳影片,其最大特色是以中国人特有的伦理观点来处理同性恋问题,令同志与非同志都能接受编导的说法,将一椿可能的悲剧变成喜剧,世故得来皆大欢喜。故事描述伟同远在美国跟男朋友赛门同居,但却不断受到台湾的父母亲在电话中催促他结婚,更想不到的是父母竟突然亲临美国逼婚,伟同只好跟租住他房子的大陆女画家崴崴协定假结婚。在大伙闹洞房的情况下,伟同跟崴崴发生了关系,而且令她怀了孕。而本来观念传统的父母后来也接受了儿子是同性恋的事实,赛门也同意当崴崴孩子的干爸爸。郎雄与归亚蕾依旧有老练动人的演出。
推手
剧情介绍:
朱晓生在美定居,娶洋女子玛莎为妻并育有一子。为尽中国孝道,他将老父亲从大陆接到美国共享天伦。朱老先生是北京太极拳总教头,因与玛莎不和而外出打工。一次偶然的机会,朱老先生不凡的太极功底一进成为美国的新闻。当朱晓生从警察局领回父亲时,玛莎也有愧疚之情,可朱老先生没有回独生子家,而是回到他自己的简陋住所度过寂寞晚年。
流星/暗物质
剧情介绍:
影片题材取材于真实故事,其蓝本是发生在1991年曾轰动国内外的留美学生卢刚枪杀导师一案。刘烨出演留美学生卢刚,梅丽尔·斯特里普出演被卢刚枪杀的衣阿华大学副校长安·柯莱瑞教授。
安·柯莱瑞是衣阿华大学最有权威的女性之一。她的父亲曾到中国传教,她出生在上海,对中国很有感情,并对中国留学生相当爱护。1991年11月1 日万圣节这天,中国留学生卢刚在刚刚获得衣阿华大学太空物理博士学位的时候,开枪射杀了3位教授和副校长安-柯莱瑞以及一位和卢刚同时获得博士学位的中国留学生山林华。枪杀五人之后,卢刚随即当场饮弹自尽。
中西文化片段欣赏
片段一:《推手》中一开始就是中国父亲老朱在打太极拳,动作舒缓而轻盈;美国儿媳则在电脑前飞快地敲击键盘,两人一静一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饭后,父亲习惯安静地写毛笔字和打坐,美国儿媳则喜欢跑步和挥舞西洋拳。父亲所处的客厅和美国儿媳的书房之间有一道墙,两个人的空间几乎是完全封闭的。
父亲是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国式老人,儿媳是具有典型的西方文化的外国儿媳。这个简单的片段展现了中国父亲老朱和美国儿媳玛莎截然不同的生活习惯。完全封闭的两个空间则暗示他们两人的交流存在障碍,东西方两种文化存在隔阂。导演采取对比的方式讲述了两个年龄段、两个国家的人同在一个屋檐下的文化冲突。“生长于完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差异也是明显和不容易调和的。”老师这样总结:“这是中西方文化背景下快节奏、慢节奏的典型对比,这也是中西方核心价值观的不同所导致的。”
片段二:《刮痧》中,大同的晚宴上,大同的儿子丹尼斯打了老板的儿子。大同没有问原因,要丹尼斯道歉,丹尼斯没听话,他就关掉丹尼斯正在玩的电游,拍打他的脑袋。
即使大同在美国待了八年,从这个打孩子的过程中,还是看出一个地道中国父亲的行为。这是典型的“当面教子,背面教妻”的中国传统观念“中国人常因好‘面子’做出一些行为,不只顾全自己的面子,还要顾全对方的面子。大同在这里就是为了老板和自己的面子而打了孩子。”老师分析道,“然而,这种要面子的行为是大同的老板昆兰在西方环境中绝不能理解的。中国人的要面子体现在方方面面,比如家里来了客人,哪怕自己吃半个月咸菜,主人家也要在这一顿照顾好客人,尽量让客人满意,不仅给足了客人尊重,更是为自己挣得了面子。再比如我国北方的人们已豪爽闻名,餐桌上必定点很多菜,吃不完剩着,那才叫一个“有面儿”。在中国人看来这是一项基本礼仪和观念,但是在西方人看来确实浪费,也是不切实际的做法,从而导致了文化的冲突。
片段三:《刮痧》里的听证会上,一位丹尼斯出生时的妇产护士的出庭作证,经过了那么多年,她还能记起许大同在丹尼斯出生时候的不在场,并且以一种很不可理解、愤恨的口气说出来。同时还歇斯底里的吼叫出当时大同在面对产妇和婴儿难产时做出的抉择竟然是:保大人,不保小孩。在西方,孩子被认为是希望,是明天的太阳,所以在这种情形下,人们会选择的是“保孩子”。而在中国,我们的观念是“留得青山在,哪怕没柴烧”,选择保大人正式这以思想的体现。因此,在法庭上,已经从客观事实的辩论,上升到了不同文化和思想观念的抗争,已经从法律冲突转变成了文化冲突。
片段四:《刮痧》中大同的老板兼好朋友昆兰在听证会上,做了大同“虐待儿童”的指证人(之前大同当着老板的面打丹尼斯的事情)。事后,大同觉得被好朋友背叛,辞了工作,对昆兰说:“道不同,不相为谋。”
昆兰的出证的这一幕也很沉重地打击了中国文化思想与社会道德体系。昆兰是许大同在美国最好的伙伴,是他事业上很好的搭档。可是昆兰却在听证会上说出了事实,尽管这些事实对大同拿回丹尼斯的监护权极度不利。西方是一个极其重视事实的地方,而在中国,人情则被摆在了第一位。“以作弊为例,中国学生若彼此熟识,应该不会举报;在西方,即使朋友之间,也会举报,他们认为这是对对方有好处的事,”老师赞同这一观点:“有时候,为朋友直接指出问题反而是帮助朋友。”这是西方重真实和法律规范与中国讲人情和义气之间的典型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