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个回答
2013-11-21
展开全部
产品变动成本差异包括直接材料差异、直接人工差异和变动制造费用差异。对于产品变动成本差异的分析,目前使用的是标准成本分析法,然而,标准成本分析法只能计算出产品变动成本差异的绝对数,因此它为企业产品成本计划和成本控制提供的信息是不全面、不完整的。本文采用的指数双因素分析法,一方面,可以分析产品变动成本的总差异,不仅能够计算出产品变动成本差异的绝对数,而且能够计算出产品变动成本差异的相对数;另一方面,还可以分析产品变动成本的平均差异。因此,它可以为企业产品成本计划和成本控制提供更加全面、更加完整的信息。
一、产品变动成本差异的标准成本分析法
根据标准成本分析法,产品变动成本差异的计算公式为:
变动成本差异=数量差异+价格差异=(实际数量-标准数量)×标准价格+(实际价格-标准价格)×实际数量
二、产品变动成本差异的指数双因素分析法
1、产品变动成本差异的指数双因素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和模型
指数因素分析法的基本原理是将总指数分解成各构成因素连乘积的指数体系,它假定其它因素不变,测定某一因素变动对总指数或总指标的影响程度和影响方向,若干因素指数乘积等于总量指标变动的总指数,若干因素影响值之和等于总量指标之差。从实质上看,标准成本分析法把产品变动成本总差异分为数量差异与价格差异这两种类型,其理论根据是数量和价格这两个因素的共同变动导致变动成本偏离标准而产生产品变动成本差异,这说明标准成本分析法的理论基础是指数双因素分析法。事实上,指数双因素分析法比标准成本分析法更加全面、更加完善,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其一,分析产品变动成本的总差异,不仅能够计算出产品变动成本数量差异与价格差异的绝对数,而且能计算出产品变动成本数量差异与价格差异的相对数,而标准成本分析法只能计算出产品变动成本数量差异与价格差异的绝对数;其二,企业可以利用指数双因素分析法,通过调整价格指标和数量指标来调整成本差异指标,制定出适合企业实际的目标成本控制计划,使产品成本有利差异尽量增加,不利差异尽量减少。而标准成本分析法对企业目标成本控制计划的制定没有多大帮助,它容易使企业仅以标准成本为目标,缺乏超越标准,增加有利差异的动力;其三,分析产品变动成本的平均差异,并可以计算出由于成本结构变化而产生的结构性差异与由于成本水平变化而产生的水平性差异的相对数与绝对数,而标准成本分析法无此功能;其四,指数双因素分析法的计算过程比标准成本分析法方便、易懂。
限于篇幅,本文仅通过分析产品变动成本总差异来对产品变动成本差异的指数双因素分析法和标准成本分析法进行比较。在指数双因素分析法中,产品总变动成本差异分析模型有个体现象成本差异分析模型与总体现象成本差异分析模型两种类型,为了不失一般性,这里建立总体现象成本差异分析模型。为了建立总体现象成本差异分析模型,我们把产品变动成本的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比作为成本差异总指数,并用q1来统一表示本期材料实际用量、人工实际工时和变动制造费用实际产量所耗实际工时,p1来统一表示本期材料实际价格、人工实际工资率和变动制造费用实际分配率,q0来统一表示材料标准用量、人工标准工时和变动制造费用实际产量应耗标准工时,p0来统一表示材料标准价格、人工标准工资率和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这样,总体现象成本差异分析模型为:
相对数:成本差异总指数=数量差异指数×价格差异指数,即
∑q1p1/∑q0p0=(∑q1p0/∑q0p0)×(∑q1p1/∑q1p0) (1)
绝对数:成本总差异=数量差异+价格差异,即
∑q1p1-∑q0p0 =(∑q1p0-∑q0p0)+(∑q1p1-∑q1p0) (2)
2、产品变动成本差异指数双因素分析法的应用
由于实际工作中通常是多种材料、多个等级工资率、多种制造费用生产一种产品或多种产品,因此,总体现象成本差异分析模型在分析多种材料、多个等级工资率、多种制造费用情况下的产品变动成本差异中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限于篇幅,多种材料、多个等级工资率、多种制造费用情况下的产品变动成本差异分析例题的基本资料请参见罗飞教授所著《成本会计》一书中第194—199页的例8-4、例8-7、表8-6、表8-7(罗飞.成本会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在罗飞教授所著《成本会计》一书中,由于使用的是标准成本分析法,因此,该例题只计算出了产品变动成本总差异、产品变动成本数量差异和价格差异的相对数。本文利用指数双因素分析法,根据模型(1)、模型(2),可以为该例题计算出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和变动制造费用差异的相对数和绝对数如表1所示:
表1 产品变动成本差异分析表
差异项目 相对数(%) 绝对数(元)
由于实际用量对标准用量的偏离产生的差异 105.53% 1700
由于实际价格对标准价格的偏离产生的差异 101.31% 425
直接材料成本总差异 106.92% 2125
由于实际工时对标准工时的偏离产生的差异 109.64% 1480
由于实际工资率对标准工资率的偏离产生的差异 101.22% 206
直接人工成本总差异 110.98% 1686
由于实际工时对标准工时的偏离产生的差异 97.83% -600
由于实际分配率对标准分配率的偏离产生的差异 101.48% 400
变动制造费用总差异 99.28% -200
根据表1中的计算结果和指数双因素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可进一步得出产品变动成本差异的分析结论为:由于直接材料实际用量比标准用量增加,使直接材料成本产生了5.53%,即1700元的不利差异,而由于直接材料实际价格比标准价格上升,使直接材料成本产生了1.31%,即425元的不利差异,两者对标准偏离的共同影响使产品的直接材料成本产生了6.92%,即2125元的不利差异;由于直接人工实际工时比标准工时增加,使直接人工成本产生了9.64%,即1480元的不利差异,而由于直接人工实际工资率比标准工资率上升,使直接人工成本产生了1.22%,即206元的不利差异,两者对标准偏离的共同影响使产品的直接人工成本产生了10.98%,即1686元的不利差异;由于实际工时比标准工时减少,使变动制造费用产生了2.17%,即600元的有利差异,而由于实际分配率比标准分配率上升,使变动制造费用产生了1.48%,即400元的不利差异,两者对标准偏离的共同影响使产品的变动制造费用产生了0.72%,即200元的有利差异。
一、产品变动成本差异的标准成本分析法
根据标准成本分析法,产品变动成本差异的计算公式为:
变动成本差异=数量差异+价格差异=(实际数量-标准数量)×标准价格+(实际价格-标准价格)×实际数量
二、产品变动成本差异的指数双因素分析法
1、产品变动成本差异的指数双因素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和模型
指数因素分析法的基本原理是将总指数分解成各构成因素连乘积的指数体系,它假定其它因素不变,测定某一因素变动对总指数或总指标的影响程度和影响方向,若干因素指数乘积等于总量指标变动的总指数,若干因素影响值之和等于总量指标之差。从实质上看,标准成本分析法把产品变动成本总差异分为数量差异与价格差异这两种类型,其理论根据是数量和价格这两个因素的共同变动导致变动成本偏离标准而产生产品变动成本差异,这说明标准成本分析法的理论基础是指数双因素分析法。事实上,指数双因素分析法比标准成本分析法更加全面、更加完善,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其一,分析产品变动成本的总差异,不仅能够计算出产品变动成本数量差异与价格差异的绝对数,而且能计算出产品变动成本数量差异与价格差异的相对数,而标准成本分析法只能计算出产品变动成本数量差异与价格差异的绝对数;其二,企业可以利用指数双因素分析法,通过调整价格指标和数量指标来调整成本差异指标,制定出适合企业实际的目标成本控制计划,使产品成本有利差异尽量增加,不利差异尽量减少。而标准成本分析法对企业目标成本控制计划的制定没有多大帮助,它容易使企业仅以标准成本为目标,缺乏超越标准,增加有利差异的动力;其三,分析产品变动成本的平均差异,并可以计算出由于成本结构变化而产生的结构性差异与由于成本水平变化而产生的水平性差异的相对数与绝对数,而标准成本分析法无此功能;其四,指数双因素分析法的计算过程比标准成本分析法方便、易懂。
限于篇幅,本文仅通过分析产品变动成本总差异来对产品变动成本差异的指数双因素分析法和标准成本分析法进行比较。在指数双因素分析法中,产品总变动成本差异分析模型有个体现象成本差异分析模型与总体现象成本差异分析模型两种类型,为了不失一般性,这里建立总体现象成本差异分析模型。为了建立总体现象成本差异分析模型,我们把产品变动成本的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比作为成本差异总指数,并用q1来统一表示本期材料实际用量、人工实际工时和变动制造费用实际产量所耗实际工时,p1来统一表示本期材料实际价格、人工实际工资率和变动制造费用实际分配率,q0来统一表示材料标准用量、人工标准工时和变动制造费用实际产量应耗标准工时,p0来统一表示材料标准价格、人工标准工资率和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这样,总体现象成本差异分析模型为:
相对数:成本差异总指数=数量差异指数×价格差异指数,即
∑q1p1/∑q0p0=(∑q1p0/∑q0p0)×(∑q1p1/∑q1p0) (1)
绝对数:成本总差异=数量差异+价格差异,即
∑q1p1-∑q0p0 =(∑q1p0-∑q0p0)+(∑q1p1-∑q1p0) (2)
2、产品变动成本差异指数双因素分析法的应用
由于实际工作中通常是多种材料、多个等级工资率、多种制造费用生产一种产品或多种产品,因此,总体现象成本差异分析模型在分析多种材料、多个等级工资率、多种制造费用情况下的产品变动成本差异中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限于篇幅,多种材料、多个等级工资率、多种制造费用情况下的产品变动成本差异分析例题的基本资料请参见罗飞教授所著《成本会计》一书中第194—199页的例8-4、例8-7、表8-6、表8-7(罗飞.成本会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在罗飞教授所著《成本会计》一书中,由于使用的是标准成本分析法,因此,该例题只计算出了产品变动成本总差异、产品变动成本数量差异和价格差异的相对数。本文利用指数双因素分析法,根据模型(1)、模型(2),可以为该例题计算出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和变动制造费用差异的相对数和绝对数如表1所示:
表1 产品变动成本差异分析表
差异项目 相对数(%) 绝对数(元)
由于实际用量对标准用量的偏离产生的差异 105.53% 1700
由于实际价格对标准价格的偏离产生的差异 101.31% 425
直接材料成本总差异 106.92% 2125
由于实际工时对标准工时的偏离产生的差异 109.64% 1480
由于实际工资率对标准工资率的偏离产生的差异 101.22% 206
直接人工成本总差异 110.98% 1686
由于实际工时对标准工时的偏离产生的差异 97.83% -600
由于实际分配率对标准分配率的偏离产生的差异 101.48% 400
变动制造费用总差异 99.28% -200
根据表1中的计算结果和指数双因素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可进一步得出产品变动成本差异的分析结论为:由于直接材料实际用量比标准用量增加,使直接材料成本产生了5.53%,即1700元的不利差异,而由于直接材料实际价格比标准价格上升,使直接材料成本产生了1.31%,即425元的不利差异,两者对标准偏离的共同影响使产品的直接材料成本产生了6.92%,即2125元的不利差异;由于直接人工实际工时比标准工时增加,使直接人工成本产生了9.64%,即1480元的不利差异,而由于直接人工实际工资率比标准工资率上升,使直接人工成本产生了1.22%,即206元的不利差异,两者对标准偏离的共同影响使产品的直接人工成本产生了10.98%,即1686元的不利差异;由于实际工时比标准工时减少,使变动制造费用产生了2.17%,即600元的有利差异,而由于实际分配率比标准分配率上升,使变动制造费用产生了1.48%,即400元的不利差异,两者对标准偏离的共同影响使产品的变动制造费用产生了0.72%,即200元的有利差异。
推荐于2016-02-14
展开全部
财务分析是企图了解一个企业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的真实面目,从晦涩的会计程序中将会计数据背后的经济涵义挖掘出来,为投资者和债权人提供决策基础。由于会计系统只是有选择地反映经济活动,而且它对一项经济活动的确认会有一段时间的滞后,再加上会计准则自身的不完善性,以及管理者有选择会计方法的自由,使得财务报告不可避免地会有许多不恰当的地方。虽然审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这一状况,但审计师并不能绝对保证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恰当性,他们的工作只是为报表的使用者作出正确的决策提供一个合理的基础,所以即使是经过审计,并获得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的财务报表,也不能完全避免这种不恰当性。这使得财务分析变得尤为重要。
一、财务分析的主要方法
一般来说,财务分析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
1.比较分析:是为了说明财务信息之间的数量关系与数量差异,为进一步的分析指明方向。这种比较可以是将实际与计划相比,可以是本期与上期相比,也可以是与同行业的其他企业相比;
2.趋势分析:是为了揭示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变化及其原因、性质,帮助预测未来。用于进行趋势分析的数据既可以是绝对值,也可以是比率或百分比数据;
3.因素分析:是为了分析几个相关因素对某一财务指标的影响程度,一般要借助于差异分析的方法;
4.比率分析:是通过对财务比率的分析,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往往要借助于比较分析和趋势分析方法。
上述各方法有一定程度的重合。在实际工作当中,比率分析方法应用最广
一、财务分析的主要方法
一般来说,财务分析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
1.比较分析:是为了说明财务信息之间的数量关系与数量差异,为进一步的分析指明方向。这种比较可以是将实际与计划相比,可以是本期与上期相比,也可以是与同行业的其他企业相比;
2.趋势分析:是为了揭示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变化及其原因、性质,帮助预测未来。用于进行趋势分析的数据既可以是绝对值,也可以是比率或百分比数据;
3.因素分析:是为了分析几个相关因素对某一财务指标的影响程度,一般要借助于差异分析的方法;
4.比率分析:是通过对财务比率的分析,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往往要借助于比较分析和趋势分析方法。
上述各方法有一定程度的重合。在实际工作当中,比率分析方法应用最广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3-11-21
展开全部
所谓财务分析就是指企业针对本月所发生的收入、费用、成本、利润与以前月份的相同产品进行比较得出的差异,根据这个差异对企业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革,以求得到更高的利润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1、发展趋势分析
发展趋势分析是通过比较企业连续几期的财务经营数据或财务比率,来了解企业财务状况随时间的推移所呈现的趋势,一方面看数据增减变化是否异常,用以发现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用来预测企业未来财务状况,判断企业的发展前景。
2、对比分析
比较分析法是财务分析的基本方法之一,通过某项财务指标与性质相同的指标评价标准进行对比,揭示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情况和现金流量情况的一种分析方法。要比较就要有标准,有了标准就有参照物,才能发现财务指标的好坏。
对比分析的参照标准有四个方面:
期间比较:与上期、去年同期实际数据相比较
实体比较:与同行业先进企业或行业平均数比较
口径比较:与计划或预算数据相比较
结构比较:在构成分析的基础上比较二个期间的构成,以查看财务指标的变化
比较数据的大小、组成结构,通常使用柱形图、条形图,在进行结构比较时使用累积柱形图、累积条形图。当然,也可根据分析的具体情况其他图表,比如通过折线图的高低连线来表现几个公司的库存最高最低和现有库存的对比,还可使用雷达图来对比多个公司的多个财务指标。
4、达成及进度分析
在财务分析中经常要展现某项指标的达成进度,比如业绩完成情况、费用使用进度等。为了更直观的展示进度,我们一般选用柱形图、堆积条形图来展示。还可以使用双层圆环图来表示达成进度。
5、影响因素分析
在财务分析中,影响因素分析有二种不同的指代含义:
一是指因素分析法,比如影响销售收入的价差量差;
二是指从某一指标到另一指标的各种累积影响,比如分析EBIT指标从预算到实际值各因素的影响。
展开全部
发展趋势分析是通过比较企业连续几期的财务经营数据或财务比率,来了解企业财务状况随时间的推移所呈现的趋势,一方面看数据增减变化是否异常,用以发现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用来预测企业未来财务状况,判断企业的发展前景。
2、对比分析
比较分析法是财务分析的基本方法之一,通过某项财务指标与性质相同的指标评价标准进行对比,揭示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情况和现金流量情况的一种分析方法。要比较就要有标准,有了标准就有参照物,才能发现财务指标的好坏。
对比分析的参照标准有四个方面:
期间比较:与上期、去年同期实际数据相比较
实体比较:与同行业先进企业或行业平均数比较
口径比较:与计划或预算数据相比较
结构比较:在构成分析的基础上比较二个期间的构成,以查看财务指标的变化
比较数据的大小、组成结构,通常使用柱形图、条形图,在进行结构比较时使用累积柱形图、累积条形图。当然,也可根据分析的具体情况其他图表,比如通过折线图的高低连线来表现几个公司的库存最高最低和现有库存的对比,还可使用雷达图来对比多个公司的多个财务指标。
4、达成及进度分析
在财务分析中经常要展现某项指标的达成进度,比如业绩完成情况、费用使用进度等。为了更直观的展示进度,我们一般选用柱形图、堆积条形图来展示。还可以使用双层圆环图来表示达成进度。
5、影响因素分析
在财务分析中,影响因素分析有二种不同的指代含义:
一是指因素分析法,比如影响销售收入的价差量差;
二是指从某一指标到另一指标的各种累积影响,比如分析EBIT指标从预算到实际值各因素的影响。
展开全部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