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篇关于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演讲,原创的 100

 我来答
匿名用户
2014-10-04
展开全部
作为当代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着重落实在行动上,我认为,首先要树立科学的精神,不断加强业务学习,储备好将来报效祖国的本领。其次要树立服务的理念,把为人民服务作为一种习惯,使其成为一种人生的态度,通过参加各类志愿服务工作等平台,努力实现自身的价值。再次要勇于担当社会责任,英雄集体的行为诠释着青年对社会的责任,我们肩上负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和义务。具体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我们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自己。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在我们以后成长成才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把握未来方向的强大思想武器。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大势,正确认识社会思想意识中的主流与支流,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
  二是我们要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在现阶段,全社会的共同理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共同理想,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我们要强化理想信念学习,深刻理解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对于当代中国进步与发展的深远意义,自觉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把这个共同理想化为自己的价值追求、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并坚定地为之努力奋斗。
  三是我们要学习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我们应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激发爱国热情,使我们一方面以开放的心态,虚心学习世界其他民族的长处,另一方面树立坚定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
  四是要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我们道德实践的评判标准,引导我们明是非,知荣辱,辨善恶,分美丑。荣辱观是价值观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只有知荣明耻,明辨善恶美丑,一个人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一个社会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我们应该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基本道德规范。
满意请采纳
徐莹莹41
2014-10-05
知道答主
回答量:2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7万
展开全部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和公民教育

从理论上来说,思想政治是一个多要素的综合系统,是人们在一定的思想的指导下,在品德行为中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心理特点、思想倾向和行为习惯的总和。它与一定的经济活动、政治活动、道德风尚及风俗习惯相联系,受到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简单的说,思想政治是心理、行为和思想上的体现。
思想政治实质是将一定社会的思想道德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道德。学生良好思想政治的培养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目标,学校德育是中小学生形成良好思想品德的重要途径。其基本要素包含受教育者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简称知、情、意、行。
道德认识是人们对是非善恶的认识和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道德观念,包括品德知识和品德判断两个方面。
道德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做是非、善恶判断时引起的内心体验,表现为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爱憎、好恶的态度。品德情感是学生产生品德行为的内在动力,是实现执行转化的催化剂。
道德意志是人们为实现一定的品德行为目的所做出的自觉而顽强的努力。品德意志是调节学生品德行为的精神力量。
道德行为是通过实践或练习形成的,是实现品德认识、情感以及由品德需要产生品德动机的行为定向及外部表现。品德行为是衡量品德水平的重要标志,是衡量少年儿童认识与修养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思想政治形成基础为个人特质.家庭.教育.惩罚与奖励.校风.大众传媒与舆论.法律道德这七个方面。
而公民意识的培养是社会发展的呼吁,是中学生成长的需要,也是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的重要任务,所以在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公民素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探索公民素养培养的途径。主要为:教师为学生公民意识提升做示范转变教学观念,在师生平等交流中熏陶公民意识;发掘教材中蕴含的公民学识。增洽购公民意识;关注现实问题,在讨论热点中体验公民意识;开展多种活动,在实践中提高公民意识等。
古人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孙中山的“天下为公”等等思想都充分体现了我国文化蕴含着深厚的公民意识。我们从小时候就唱的“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的歌词到现在极力倡导的“八荣八耻”教育,也无不告诉我们作为一个公民应有的责任与义务。什么是公民意识?我国高中生公民意识现状如何?怎样培养高中生的“公民意识”?则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一 公民意识的涵义
公民意识作为社会意识的一种表现形式,不是公民具有的各种意识,它特指作为某一国籍的公民所具有的依法享有一定的权利和承担一定义务等为主要方面的意识,是公民对自身地位与权利义务以及对实现自身权利义务所采取手段等方面的认识。这种意识,广泛的表现在社会成员参与政治.经济.法律.道德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具有多层内容,主要有包括国家意识.法律意识.民主意识.公德意识和环境意识,高中学校教育要注重对学生进行这五方面意识的培养。国家意识,即民族意识,这是公民意识的基本要求。既然公民是国家的公民,就得有国家观念。国家意识主要培养公民树立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懂得作为一个公民,必须维护国家主权,保卫国家领土的完整,维护民族尊严,树立识大体顾大局的观念。
2.公德意识,这是公民意识的基础。社会公德是指人们在社会公共生活中为了维护社会公共生活的正常进行所必须共同遵守的最简单的公共生活准则。公共意识主要培养学生的为人民服务思想和集体主义精神,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良好关系。
3.法律意识,又称权利和义务意识,这是公民意识的核心内容。它要求公民在行驶宪法和法律所赋予自己的权利同时,还必须相应的履行法律所规定的义务。法律意识主要培养学生知法,懂法,守法,护法和用法的意识和行为,增强法律观念和纪律观念,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4.民主意识,这是公民意识的基本精神。在学校教育中,民主意识主要培养学生做班级的主人,做学校的主人,做社会的主人的主人翁责任感;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关心集体事务,关心国家大事,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有更多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5.环境意识主要培养学生自小养成保护环境,造福人类的“地球村”意识
除了上述五个方面外,公民意识还有很多其他的重要内容。如:科学意识,国际意识,人文意识等。
(二)公民意识培养是中学生成长的需要
我国是一个封建传统影响根深蒂固的国家,公民意识尤其是民主.法律和公民权利意识素来较为淡薄,加上长期以学校公民教育制度不健全与“应试教育”教学模式的冲击导致青少年公民意识的缺乏和淡化。主要表现在:
1 缺乏社会责任感,没有理想和奋斗目标;
2 缺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心中只有自己,甚至损人利己;
3 缺乏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讲吃讲穿,随意糟蹋,浪费劳动成果;
4 缺乏社会公德意识,如参观游览时损坏公物,破坏文物古迹,践踏花草树木,在展品,建筑物上乱涂,乱画,在电影院,图书馆大声交谈,喧哗,损坏路灯,交通标志,深夜大声放音响,影响他人休息等等。
公民教育薄弱造成的上述种种问题,说明加强青少年公民意识培养迫在眉睫。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青少年时期,是培养他们公民意识的最佳时期,是国家意识,社会责任感,集体主义精神,主人翁意识,法律意识等形成的最佳时期,注重这个时期的公民意识培养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加强和重视青少年公民意识的培养,才能培养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史迪仔ef
2014-10-03 · TA获得超过130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75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365万
展开全部
发您的文档给我看看,我帮您写。
更多追问追答
追问
什么文档?
就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演讲稿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