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个回答
展开全部
一、首先有猪场的朋友要根据症状进行初步针对,尤其是当地或周围地方已经有猪口蹄疫,如果出现以下症状就需要注意,猪群感染出现发热(40-41.5℃)(公猪及母猪猪群)、精神不振、厌食。体表症状:口、鼻、乳房、蹄脚等部位红肿,后形成大小不一的水泡,如果没有其它病原并发感染的话,死亡率低。如果发现仔猪出现发热、呕吐、厌食等症状。解剖可见明显的心肌炎、肺炎、脑炎、胃肠炎、腹膜炎等继发感染,哺乳期的仔猪死亡率高,速度快。
二、养猪户主动进行防治。
1、疫苗,加强接种猪口蹄疫O型浓缩灭活苗,公猪3个月接种一次,4~5ml/头/次。后备母猪产前30天接种4~5ml/头,产前10天再次进行接种5ml/头/次。仔猪出生70天接种3ml/头,100天接加强接种5ml/头。
2、对已发病猪场控制。
(1)封锁猪场,使用0.5%的过氧乙酸对猪群消毒,一天两次;使用2%的戊二醛对猪栏内消毒,一天一次;猪栏舍外用氢氧化钠进行消毒,一天一次。
(2)易感染猪群的处理: 使用香港天宇生物的五号特攻(为防心肌炎每100公斤添加3—5毫克地米或肾上腺素)+ 天宇核酸肽400斤/瓶(如果体温超过40℃可加适量纯中药注射液退烧,如柴胡注射液),针对猪口蹄疫水泡没有破溃的一针治愈;水泡破溃,蹄壳脱落的猪最多打两针,如有继发感染天宇核酸肽应连用3天。
(3)对尚未感染的猪群紧急接种猪口蹄疫O型灭活苗。
二、养猪户主动进行防治。
1、疫苗,加强接种猪口蹄疫O型浓缩灭活苗,公猪3个月接种一次,4~5ml/头/次。后备母猪产前30天接种4~5ml/头,产前10天再次进行接种5ml/头/次。仔猪出生70天接种3ml/头,100天接加强接种5ml/头。
2、对已发病猪场控制。
(1)封锁猪场,使用0.5%的过氧乙酸对猪群消毒,一天两次;使用2%的戊二醛对猪栏内消毒,一天一次;猪栏舍外用氢氧化钠进行消毒,一天一次。
(2)易感染猪群的处理: 使用香港天宇生物的五号特攻(为防心肌炎每100公斤添加3—5毫克地米或肾上腺素)+ 天宇核酸肽400斤/瓶(如果体温超过40℃可加适量纯中药注射液退烧,如柴胡注射液),针对猪口蹄疫水泡没有破溃的一针治愈;水泡破溃,蹄壳脱落的猪最多打两针,如有继发感染天宇核酸肽应连用3天。
(3)对尚未感染的猪群紧急接种猪口蹄疫O型灭活苗。
万赫融
2024-12-18 广告
2024-12-18 广告
宠物长瘤要重视,谛宝诚开创中国宠物行业放射治疗新纪元!谛宝诚放疗中心将放疗技术引用到国内宠物临床中,为患宠提供专业的治疗,谛宝诚在上海建立动物放疗中心接收全国病例转诊。技术力量雄厚,环境优雅舒适,欢迎您的咨询!...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万赫融提供
展开全部
核心提示:五号病俗称口疮、蹄癀,是由五号病病毒感染引起的偶蹄动物共患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自然发病的动物常限于偶蹄兽,如黄牛
五号病俗称“口疮”、“蹄癀”,是由五号病病毒感染引起的偶蹄动物共患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自然发病的动物常限于偶蹄兽,如黄牛、水牛、牦牛、猪、绵羊、山羊等,幼畜(新生仔猪、犊牛、羔羊)对口蹄疫病毒最易感,发病率100%,常引起幼畜死亡,人也可感染。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秋季、气候比较寒冷时多发,多发生于冬季,到夏季往往自然平息。猪等偶蹄动物对本病敏感,单蹄动物不发病。本病传染性很强,呈蔓延或跳跃式传播,一般2~5年周期性大流行。
猪五号病的传播途径
病猪和带毒猪是主要的直接传染源,尤以在发病初期的病畜最危险。病猪的一个豆粒大水泡内的病毒量足以致使10万头猪发病。另外,病猪的尿、粪、乳、呼的气、唾液、肉、毛、内脏、精液等以及污染的猪舍、饲料、水、用具都可有病毒存活,成为间接传染源。康复猪带毒1个月左右。本病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损伤的皮肤粘膜进行直接性和间接性传播;鸟类、鼠类、昆虫等野生动物也能机械性地传播本病。据报道病猪经呼吸排至空气中的病毒量约为20×104~5感染单位,而且病毒能随风传播50~100公里以外的地方,所以气源性传播在本病流行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病猪及其制品、泔水、被病毒污染的饲养管理用具和运输工具等都是十分危险的传播途径。屠宰场的活猪仓库、城郊以及交通密集的铁路、公路沿线的猪场容易感染。
猪五号病的临床症状
猪五号病主要症状表现在蹄冠、蹄踵、蹄叉、副蹄和吻突皮肤、口腔胯部、颊部以及舌面粘膜等部位出现大小不等的水泡和溃疡,水泡也会出现于母猪的乳头、乳房等部位。病猪还有精神不振、体温升高、厌食等症状,当病毒侵害蹄部时,蹄温增高,跛行明显,常导致蹄壳变形或脱落,病猪卧地不能站立。水泡充满清朗或微浊的浆液性液体,水泡很快破溃,露出边缘整齐的暗红色糜烂面,如无细菌继发感染,经1-2周病损部位结痂愈合。若蹄部严重病损则需3周以上才能痊愈。五号病对成年猪的致死率一般不超过3%。妊娠母猪可发生流产。剖检时,病猪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胃粘膜有烂斑或者溃疡,小肠、大肠粘膜可见出血性炎症。仔猪心包膜有弥散性出血点,心肌切面有灰白色或淡黄色斑点或条纹,心肌松软似煮熟状。猪五号病的临床特征与猪水泡病、猪水泡性口炎、猪水泡疹极其相似,故应根据情况,及时送当地兽医院进行实验室诊断。
猪五号病的综合预防
1、常规性防制措施
(1)免疫接种。种猪每年在二月和十月底接种五号苗,最好注射浓缩型疫苗,每次每头2~3毫升;仔猪在60日龄或70日龄接种2~3毫升五号苗,即可获得较强的免疫能力。如果育肥期较长,建议在100日龄强化免疫一次。
(2)严格消毒。坚持每周带猪消毒2~3次,常用消毒药有0.15 %过氧乙酸、1~2%甲醛溶液、1:300强力消毒灵等。此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很强,不怕干燥,在自然条件下,含病毒的组织与污染的饲料、饲草、皮毛及土壤等保持传染性达数月之久;粪便中的病毒,在温暖的季节可存活29~33天,即使在冻结条件下也可以越冬;但对酸和碱十分敏感,易被碱性或酸性消毒药杀死。消毒前要彻底清扫粪尿和周围环境,猪舍水泥地面冲洗干净,自然晾干后喷雾或喷洒消毒药。对垃圾、垫料、污物等要及时焚烧。
(3)加强防疫。严禁从疫区(场)买猪及其肉制品,不得用未经煮开的洗肉水、泔水喂猪。尽量杜绝不必要的人员进出猪场,尤其是走村串户的兽医和推销员。所有生产人员进场时必须洗澡更衣消毒。
2、紧急预防措施
(1)坚持“早发现,严封锁,小范围内及时扑灭”的原则。一旦怀疑五号病,应立即上报,迅速确诊,并对疫点实行封锁,防止疫情扩散。疫区内的猪、牛、羊,应由兽医进行检疫,病畜及其同栏猪立即扑杀深埋或者烧掉。疫点周围及疫点内尚未感染的猪、牛、羊,应立即注射疫苗。先注射疫区外围的牲畜,然后注射疫区内的牲畜,常规苗每头5毫升,高效浓缩苗每头3毫升,15天后再加强免疫一次。疫区内的猪圈、用具、垫料等使用2%烧碱溶液进行彻底消毒,在流行期间,每隔2~3天消毒1次;疫内最后一头病猪痊愈或死亡后14天,如再未新增病例,经过大消毒后,可解除封锁。但痊愈猪仍需隔离1个月,方可出售。
(2)五号病发病率很高,成年动物病死率一般不超过3%。幼畜(新生仔猪、犊牛、羔羊)对口蹄疫病毒最易感,发病率100%,死亡率很高。症状轻微的病猪一般经过10天左右多能自愈,但为了促进早日康复,缩短病程,防止继发感染,应在严格隔离、加强护理的条件下,进行对症治疗。对口腔病变用清水、食盐或0.1%高锰酸钾液洗涤溃疡面,涂以1~2%明矾溶液或碘甘油。对蹄部病变,用3%来苏儿洗净,然后涂擦龙胆紫溶液、碘甘油、凡士林软膏或等。对乳房病变,用肥皂水或2~3%硼酸水清洗,然后涂以青霉素软膏或其他刺激性较小的软膏。对急性病猪,除局部治疗外,可用强心剂和滋补剂,如安钠加、葡萄糖盐水等。
猪五号病的治疗办法
牲畜五号病是危害牛、羊、猪、骆驼等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对生猪生产危害极大,而且是人畜共患的传染病。为了保障人民健康,保护畜牧业生产,为此,各级领导要制定一系列解决办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
1.建立防治牲畜五号病指挥部。防治牲畜五号病是一项复杂艰巨的工作,政策性强,负责日常工作。
2.搞好宣传教育。加强对干部和群众的思想教育和防疫知识的普及宣传工作(宣传只在内部进行,不登报,不广播,不公开对外宣传,注意保密教育)。使广大群众和干部深刻认识五号病的危害性,防治的重要性,掌握饲养、运输、经营牲畜三个主要传播途径和综合防治办法。
3.搞好综合防治工作。要采取以行政措施为主,行政与技术相结合的防治措施,贯彻“早、快、严、小”的方针。及时做好查清疫情,封锁疫区,处理病畜,清库消毒,加强检疫,制定综合性防治措施。
(二)、做好疫情报告和普查
1.建立疫情报告制度。饲养、经营、运输牲畜的单位和个人,发现牲畜发生疑似五号病时,要即日报告。在五号病流行期间,各级指挥部要每隔十天逐级上报一次疫情,并严格控制病畜流动,实行封锁隔离。为鉴定毒型,要及时采取病料送检。 2.做好疫情普查。在五号病流行期间,各单位要组织兽医人员对管辖区内的牲畜逐头进行检查。
(三)、封锁疫区
1.疫区的封锁。划定疫区后,要明确封锁界限,设立标志,并通知其它单位。封锁期间,要停止牲畜及其产品和饲草的收购、调运和交易活动,严禁运出各种偶蹄动物及其产品。要在交通路口设置哨卡和检疫消毒设备,对来往行入、交通运输工具,实行严格消毒。疫区内要发动人员大清扫,大消毒,搞好环境卫生。
2.封死疫点。疫点要划小,可根据规模大小,疫情分布情况,以饲养单位的病畜圈舍及活动场所和经营单位的病畜仓库、车间划分疫点。一经确定疫点,即应封严封死,并应在其周围划定封锁界限,设立标志,派人日夜监督,防止病毒扩散,就地消灭疫源。
3.保护受威胁区。受威胁地区要加强防疫管理,注意消毒。同时要对疫区的疫情进行监督,如发现疫区有违犯封锁规定时,应及时加以制止,并向上级报告。
4.解除封锁。屠宰场的病畜和同群畜全部屠宰完毕,将其肉类产品进行无害处理,经彻底消毒并由当地指挥部派兽医检查验收合格后,恢复生产。疫点和疫区最后一头病畜痊愈后十四天,再不发生五号病时,经当地指挥部派出兽医检查验收合格者,由原发布封锁令的政府公布解除封锁。
(四)、处理病畜
1.严格处理污染产品。病畜肉(包括被污染的肉)和头、蹄、下水是散播疫情的重要疫源。要按照“四部规程”有关规定,对病畜和可疑病畜要及时送急宰间宰杀。病畜头、蹄、内脏、血液要高温自处理,严禁鲜销;病畜肉和被污染的肉要高温或剔骨产酸处理。严禁倒流,杜绝五号病恶性循环。
2、控制疫情传播。应采取杀、关、管的办法,消灭疫源。发生五号病的单位发病头数少时,要决心扑杀,拔除疫点,消灭传染源。
(五)、清仓消毒来源:养猪巴巴网
1.污染的猪厂要倒空消毒。要进行大消毒、大清理。
2.做好疫区、疫点消毒。疫区内的牛、羊、猪舍和病畜产品污染的场所、车船等,都要彻底清扫干净,铲除粪土后,用2%苛性钠溶液等有效药物,进行彻底消毒。粪便、污物等要发酵处理。无下水道设备的地方污水严禁外流,可在疫点内挖池贮存,并进行无害处理。牲畜圈舍、疫户门前均应设置消毒槽和消毒池,要指定专人管理,经常添加和更换消毒药液。
请采纳答案,支持我一下。
五号病俗称“口疮”、“蹄癀”,是由五号病病毒感染引起的偶蹄动物共患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自然发病的动物常限于偶蹄兽,如黄牛、水牛、牦牛、猪、绵羊、山羊等,幼畜(新生仔猪、犊牛、羔羊)对口蹄疫病毒最易感,发病率100%,常引起幼畜死亡,人也可感染。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秋季、气候比较寒冷时多发,多发生于冬季,到夏季往往自然平息。猪等偶蹄动物对本病敏感,单蹄动物不发病。本病传染性很强,呈蔓延或跳跃式传播,一般2~5年周期性大流行。
猪五号病的传播途径
病猪和带毒猪是主要的直接传染源,尤以在发病初期的病畜最危险。病猪的一个豆粒大水泡内的病毒量足以致使10万头猪发病。另外,病猪的尿、粪、乳、呼的气、唾液、肉、毛、内脏、精液等以及污染的猪舍、饲料、水、用具都可有病毒存活,成为间接传染源。康复猪带毒1个月左右。本病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损伤的皮肤粘膜进行直接性和间接性传播;鸟类、鼠类、昆虫等野生动物也能机械性地传播本病。据报道病猪经呼吸排至空气中的病毒量约为20×104~5感染单位,而且病毒能随风传播50~100公里以外的地方,所以气源性传播在本病流行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病猪及其制品、泔水、被病毒污染的饲养管理用具和运输工具等都是十分危险的传播途径。屠宰场的活猪仓库、城郊以及交通密集的铁路、公路沿线的猪场容易感染。
猪五号病的临床症状
猪五号病主要症状表现在蹄冠、蹄踵、蹄叉、副蹄和吻突皮肤、口腔胯部、颊部以及舌面粘膜等部位出现大小不等的水泡和溃疡,水泡也会出现于母猪的乳头、乳房等部位。病猪还有精神不振、体温升高、厌食等症状,当病毒侵害蹄部时,蹄温增高,跛行明显,常导致蹄壳变形或脱落,病猪卧地不能站立。水泡充满清朗或微浊的浆液性液体,水泡很快破溃,露出边缘整齐的暗红色糜烂面,如无细菌继发感染,经1-2周病损部位结痂愈合。若蹄部严重病损则需3周以上才能痊愈。五号病对成年猪的致死率一般不超过3%。妊娠母猪可发生流产。剖检时,病猪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胃粘膜有烂斑或者溃疡,小肠、大肠粘膜可见出血性炎症。仔猪心包膜有弥散性出血点,心肌切面有灰白色或淡黄色斑点或条纹,心肌松软似煮熟状。猪五号病的临床特征与猪水泡病、猪水泡性口炎、猪水泡疹极其相似,故应根据情况,及时送当地兽医院进行实验室诊断。
猪五号病的综合预防
1、常规性防制措施
(1)免疫接种。种猪每年在二月和十月底接种五号苗,最好注射浓缩型疫苗,每次每头2~3毫升;仔猪在60日龄或70日龄接种2~3毫升五号苗,即可获得较强的免疫能力。如果育肥期较长,建议在100日龄强化免疫一次。
(2)严格消毒。坚持每周带猪消毒2~3次,常用消毒药有0.15 %过氧乙酸、1~2%甲醛溶液、1:300强力消毒灵等。此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很强,不怕干燥,在自然条件下,含病毒的组织与污染的饲料、饲草、皮毛及土壤等保持传染性达数月之久;粪便中的病毒,在温暖的季节可存活29~33天,即使在冻结条件下也可以越冬;但对酸和碱十分敏感,易被碱性或酸性消毒药杀死。消毒前要彻底清扫粪尿和周围环境,猪舍水泥地面冲洗干净,自然晾干后喷雾或喷洒消毒药。对垃圾、垫料、污物等要及时焚烧。
(3)加强防疫。严禁从疫区(场)买猪及其肉制品,不得用未经煮开的洗肉水、泔水喂猪。尽量杜绝不必要的人员进出猪场,尤其是走村串户的兽医和推销员。所有生产人员进场时必须洗澡更衣消毒。
2、紧急预防措施
(1)坚持“早发现,严封锁,小范围内及时扑灭”的原则。一旦怀疑五号病,应立即上报,迅速确诊,并对疫点实行封锁,防止疫情扩散。疫区内的猪、牛、羊,应由兽医进行检疫,病畜及其同栏猪立即扑杀深埋或者烧掉。疫点周围及疫点内尚未感染的猪、牛、羊,应立即注射疫苗。先注射疫区外围的牲畜,然后注射疫区内的牲畜,常规苗每头5毫升,高效浓缩苗每头3毫升,15天后再加强免疫一次。疫区内的猪圈、用具、垫料等使用2%烧碱溶液进行彻底消毒,在流行期间,每隔2~3天消毒1次;疫内最后一头病猪痊愈或死亡后14天,如再未新增病例,经过大消毒后,可解除封锁。但痊愈猪仍需隔离1个月,方可出售。
(2)五号病发病率很高,成年动物病死率一般不超过3%。幼畜(新生仔猪、犊牛、羔羊)对口蹄疫病毒最易感,发病率100%,死亡率很高。症状轻微的病猪一般经过10天左右多能自愈,但为了促进早日康复,缩短病程,防止继发感染,应在严格隔离、加强护理的条件下,进行对症治疗。对口腔病变用清水、食盐或0.1%高锰酸钾液洗涤溃疡面,涂以1~2%明矾溶液或碘甘油。对蹄部病变,用3%来苏儿洗净,然后涂擦龙胆紫溶液、碘甘油、凡士林软膏或等。对乳房病变,用肥皂水或2~3%硼酸水清洗,然后涂以青霉素软膏或其他刺激性较小的软膏。对急性病猪,除局部治疗外,可用强心剂和滋补剂,如安钠加、葡萄糖盐水等。
猪五号病的治疗办法
牲畜五号病是危害牛、羊、猪、骆驼等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对生猪生产危害极大,而且是人畜共患的传染病。为了保障人民健康,保护畜牧业生产,为此,各级领导要制定一系列解决办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
1.建立防治牲畜五号病指挥部。防治牲畜五号病是一项复杂艰巨的工作,政策性强,负责日常工作。
2.搞好宣传教育。加强对干部和群众的思想教育和防疫知识的普及宣传工作(宣传只在内部进行,不登报,不广播,不公开对外宣传,注意保密教育)。使广大群众和干部深刻认识五号病的危害性,防治的重要性,掌握饲养、运输、经营牲畜三个主要传播途径和综合防治办法。
3.搞好综合防治工作。要采取以行政措施为主,行政与技术相结合的防治措施,贯彻“早、快、严、小”的方针。及时做好查清疫情,封锁疫区,处理病畜,清库消毒,加强检疫,制定综合性防治措施。
(二)、做好疫情报告和普查
1.建立疫情报告制度。饲养、经营、运输牲畜的单位和个人,发现牲畜发生疑似五号病时,要即日报告。在五号病流行期间,各级指挥部要每隔十天逐级上报一次疫情,并严格控制病畜流动,实行封锁隔离。为鉴定毒型,要及时采取病料送检。 2.做好疫情普查。在五号病流行期间,各单位要组织兽医人员对管辖区内的牲畜逐头进行检查。
(三)、封锁疫区
1.疫区的封锁。划定疫区后,要明确封锁界限,设立标志,并通知其它单位。封锁期间,要停止牲畜及其产品和饲草的收购、调运和交易活动,严禁运出各种偶蹄动物及其产品。要在交通路口设置哨卡和检疫消毒设备,对来往行入、交通运输工具,实行严格消毒。疫区内要发动人员大清扫,大消毒,搞好环境卫生。
2.封死疫点。疫点要划小,可根据规模大小,疫情分布情况,以饲养单位的病畜圈舍及活动场所和经营单位的病畜仓库、车间划分疫点。一经确定疫点,即应封严封死,并应在其周围划定封锁界限,设立标志,派人日夜监督,防止病毒扩散,就地消灭疫源。
3.保护受威胁区。受威胁地区要加强防疫管理,注意消毒。同时要对疫区的疫情进行监督,如发现疫区有违犯封锁规定时,应及时加以制止,并向上级报告。
4.解除封锁。屠宰场的病畜和同群畜全部屠宰完毕,将其肉类产品进行无害处理,经彻底消毒并由当地指挥部派兽医检查验收合格后,恢复生产。疫点和疫区最后一头病畜痊愈后十四天,再不发生五号病时,经当地指挥部派出兽医检查验收合格者,由原发布封锁令的政府公布解除封锁。
(四)、处理病畜
1.严格处理污染产品。病畜肉(包括被污染的肉)和头、蹄、下水是散播疫情的重要疫源。要按照“四部规程”有关规定,对病畜和可疑病畜要及时送急宰间宰杀。病畜头、蹄、内脏、血液要高温自处理,严禁鲜销;病畜肉和被污染的肉要高温或剔骨产酸处理。严禁倒流,杜绝五号病恶性循环。
2、控制疫情传播。应采取杀、关、管的办法,消灭疫源。发生五号病的单位发病头数少时,要决心扑杀,拔除疫点,消灭传染源。
(五)、清仓消毒来源:养猪巴巴网
1.污染的猪厂要倒空消毒。要进行大消毒、大清理。
2.做好疫区、疫点消毒。疫区内的牛、羊、猪舍和病畜产品污染的场所、车船等,都要彻底清扫干净,铲除粪土后,用2%苛性钠溶液等有效药物,进行彻底消毒。粪便、污物等要发酵处理。无下水道设备的地方污水严禁外流,可在疫点内挖池贮存,并进行无害处理。牲畜圈舍、疫户门前均应设置消毒槽和消毒池,要指定专人管理,经常添加和更换消毒药液。
请采纳答案,支持我一下。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