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求初一语文阅读试题!!急急急!!
有质量高的选择题、填空题、和阅读理解题。要是课外读物中的。高分急求!!!!!!!!!!!!好的追加!!!!!...
有质量高的选择题、填空题、和阅读理解题。要是课外读物中的。高分急求!!!!!!!!!!!!好的追加!!!!!
展开
展开全部
兰草》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9题。
兰 草
①小时候,常常遇到一些女孩用“兰”字作名,干吗要用“兰”作名呢?我产生了好奇心,去问父亲。父亲说,兰是一种草,开的花特香,兰草貌似柔弱,但生命力极强,逗人喜爱,因此人们爱用“兰”为女孩子命名,希望她们像兰草一样娴淑温柔,美貌端庄,健康成长。父亲的话我似懂非懂,但产生了想见兰草的愿望。
②但家乡没有兰草,后来,我上了初中、高中,来到县城,那里也没有兰草。
③去年九月中旬,我们奉命来到了扒口行洪的小河口镇灾区救灾。行洪区的高处已经露出了水面。少数回归的群众,已在残堤上搭起了临时灾棚,等候着重建家园。为了迎接行洪区中小学生归校,我们急于了解学校的受灾情况。这是一所我十分熟悉的学校:雄伟的教学大楼,整齐的教师宿舍。特别是校园美化,全市有名。四季花香,长年青翠,满园秀色。而现在展现在我们面前的这所学校,除伤痕累累的教学大楼,依然倔强地挺立着,整座校园覆盖在厚厚的淤泥中。露出泥面的柏树、广玉兰、女贞树等,浑身泥土,成了朽木枯枝;至于那些名花们,早已杳无踪迹。一片泥沼,满目荒凉,看不到生命的迹象。我心里感到沉甸甸的。
④就在诅咒洪水的肆虐时,我眼前一亮,忽然发现远处的淤泥堆上,像是谁散落了十分鲜嫩的四季葱苗。远远望去,它们婀娜娇艳,翠润如玉。在这百里泥沼中不可能有四季葱苗!我不顾一切,从没膝深的淤泥中蹚了过去,走近一看,其中竟还有两朵三朵白色的小花。凑上去,一缕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我大声叫喊起来:这里有抗御洪水的英雄!同行的校长告诉我们,这堆淤泥下是一个圆形的大花台,周围种的是一圈兰草。淹水前这些兰草叶长不过五寸。竟意想不到,它会在二个多月的滔滔洪水底下,不断地从与日俱增的淤泥中挣出身子,突破了半米多深的淤泥封锁。在洪水退后,群芳寥落,校园一片死寂。独有这兰草、兰花,带着与洪水顽强拼搏后的疲劳与倦色,虽然减少了一些浓绿与浓香,却显得更鲜、更嫩、更加亮丽。我对这具有超强生命力的兰草,不禁肃然起敬。【A】在温柔舒适的花园中,兰草恪守名份,娴静恬淡,默默奉献,丰富人间香与美,从不张扬:【B】在荒山僻谷中,兰草仍然生机勃勃,奋发向上,散发出缕缕清香,不为沦落深山而自弃;【C】在沧海横流,洪水滔天的绝境中,兰草
⑤我抬起头来,远远望见守候在残堤上的父老乡亲们,心潮起伏,思绪难平。在父老乡亲的身上,我看到了兰草的秉性〖秉(bíng)性:性格〗;在兰草的身上,我看到了父老乡亲的希望。
1.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
①诅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与日俱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篇文章写兰草,着力表现了兰草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性。文中有两个词语表达了作者在不同时期对兰草的思想感情,这两个词语是:(小时候)__________;(救灾时见了兰草)__________。
3.第③段中画线部分写树和名花,这对表现兰草起了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走近一看,其中竟还有两朵三朵白色的小花”中的“竟”,表露了作者发现兰花时怎样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④段里画浪线的句子中用了“顽强拼搏”一词,本段中能具体表现这种精神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④段有两个层次。在下面题目中的横线里各填写一个恰当的词,概括层意。
答:①第二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兰草。
②第二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兰草。
7.第④段未画横线部分有A、B、C三个分句,请你根据本段的内容,给C句的空缺处补写2——4个短句,与A、B两个分句构成排比。
答:在沧海横流,洪水滔天的绝境中,兰草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在父老乡亲的身上,我看到了兰草的秉性;在兰草的身上,我看到了父老乡亲的希望。”这句话对全文内容的表达起什么作用?你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你喜欢或者不喜欢文中的哪句话?请说说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咒)骂;②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长。
2、具有超强生命力(生命力极强、顽强拼搏,或其它相同意思的表达);想见(兰草);肃然起敬。
3、反衬或衬托(或对比)。
4、惊喜、敬佩。
5、不断地从与日俱增的淤泥中挣出身子,突破了半米多深的淤泥封锁。
6、①描写或描绘、绘;②赞(美、颂等)。
7、本题难度较大,评分应从激励出发,不必苛求能否构成排比,只要所写的短句中又恰当的,一句给1分,给满2分为止。若其中出现有创意的某个短句即可高给满分。(原句:兰草威武不屈,奋斗不止,争得了自己的生存,获得了发展的先机。仅供参考。)
8、揭示(表现、突出等)主旨(中心、主题等);含义理解要点:①两者同样具有超强的生命力,或顽强拼搏的精神;②战胜灾害(困难),重建家园(美好生活)。
9、本题鼓励学生各抒己见,不论选句是否恰当,只要言之成理都应给分。
《冬季到台北来看雨》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第1—7题。
冬季到台北来看雨
①来时,便听说台北是个多雨的城市,尤其是冬季,雨下得更是非同凡响,为世界上许多城市所不能比。我不是专门到台北来看雨的,我从家乡来,我说家乡话,我唱家乡戏,我带着家乡情来看家乡人。为两岸的文化交流,我们一行20人,应台湾名伶刘海燕女士的盛情邀请,到台湾演出河南豫剧。
②演出可谓盛况空前。我们的观众有的是驱车200多公里赶来的,有的是被人用轮椅推进剧场的。有的一来使当起了“义工”,贴戏报、打水扫地、搬运道具,看到什么活儿都抢着干。“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一时间,乡音乡韵一片,其情深深,其意切切,场面十分感人。
③对台北的河南老乡来说,他们来看家乡戏,主要是来找家乡情的。一位叫贾文斌的老人,在头一天看戏时,紧紧地抓住我的手久久不放开,他颤巍巍地说:“我一听到这梆子敲、板胡响就想回家……”80岁的老人说着说着就像小孩一样哭了起来。一位麻老先生对我们说:“我吃过台湾的几十种水果,世界上近百种水果,哪一种也没有家乡的榆钱和柿子有味,几十年不尝了,想啊!”台北河南同乡会的乔律师说:“我是喝黄河水长大的,生是河南人,死是河南鬼……”他们跟我们谈这些的时候,那黯然的神情,那铿锵的声音,不正是深沉的思乡情愫的袒露吗?他们的生命源头在故乡,那里有生养他们的老祖宗,那里有他们的根哪!
④舞台上,一出《卖苗郎》、几句《寻儿记》就使台下看戏的老乡们大哭失声几回田。是想起了至今仍未找到的家乡的父母?是想起了年轻时手拉手陌上采桑的结发妻子?还是想起了当年挥洒“十八相送”的情景?数十年天各一方,演出的剧情勾起了他们人生际遇中最深刻的记忆,他们怎能不悲伤、不痛哭呢?
⑤屋外的雨还在无休无止地下着,下雨的天气给人带来惆怅。雨如信使,传达着一种情思,创造着一种怆然悲凉的气氛。我们归来时,老乡们冒雨赶来送行。车开了,透过雨幕,我只看到了使劲挥动的手,却无法看清他们脸上流的是雨还是泪……我在心里向老乡呼唤:回家看看吧!春天,一串串肥嘟嘟的榆钱,晚辈们会采下让您尝鲜;秋后,房前屋后,坡上路边,柿子黄澄澄红丢丢的一片,晚辈们会摘下送您手边。再听几回地道的家乡戏吧,原汤原水原汁原味……
⑥雨,台北的雨,不停不歇,下着,下着……
1.题目是“冬季到台北来看雨”,文中也多次写到雨,对此,看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台北冬季确实多雨。
B.密密的雨丝和绵绵的乡情有相通之处。
C.融情于景,把浓浓的乡情融人对雨的描写之中,形象地表现了文章的中心。
D.这是托物言志的写法,与《荔枝蜜》一课写法相同。
【答】:( )
2.本文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表达方式。
3.“盛”的意思分别与(1)(2)相同的一项是
(1)盛情邀请 ( )
(2)盛况空前 ( )
A.参加盛会 B.盛意难却 C.身着盛装 D.盛气凌人
4.第③段中“紧紧”、“抓”、“久久”和“颤巍巍”四个词语,表现了贾文斌老人怎样的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⑤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与前文哪句话相呼应?找出来写在下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肥嘟嘟”等语句,十分通俗、口语化,而且富有地方特色。从文中再找出一例,写在下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听了贾文斌老人、麻老先生和乔律师的话,“我”会说些什么?联系文章中心,发挥想象,把“我”说的话写在下面。(有创见的可加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D。
2、叙述9记叙),描写(写景),抒情,议论。
3、B、A
4、盼到亲人来临,内心十分激动、喜悦。
5、哪一种也没有家乡的榆钱和柿子有味。
6、黄澄澄红丢丢。(或:原汤原水原汁原味)
7、此题是开放性试题,只要围绕文章中心,言之成理,语言通顺即可给分。内容或表达特别突出的加1—2分。
回答者: sosggrr - 初入江湖 三级 2009-7-6 11:16
初一语文阅读试题三
2004-6-14
一、根据上下文拼音提示,写出这四个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果实的事业是(zūn guì)的,花的事业是(tián měi)的,但还是让我在默默献身的阴影里做叶的事业吧。
愿如夏的繁花,生得(duān zhuāng),愿如秋的落叶,死得(xiāo sǎ)。
二、有人以“桂林山水甲天下”,“冬去春来”打一古典小说中的两个人物,谜底分别是石秀、时迁。下边有四个谜面,分别打四大名著中的四个人物,请指出打的谁,出自哪部作品。( )
1、孔雀收屏 2、愚公移山谋非浅
3、因为不是人,多样做不成 4、爆竹声声除旧岁
三、(1)—(4)四个语句是下段文字横线上的语句,应怎样组合后填入?请排选出正确的组合次序( )(2分)
中国园林建筑艺术给人以美的享受。____正是体现了粗犷和细腻这么一种美学思想。
(1)湖里有湖的精巧布置(2)使园林境界辽阔起来(3)那些讲究借用远山近水陪衬(4)以及园中有园
A、(3)(4)(2)(1) B、(1)(2)(3)(4)
C、(1)(4)(2)(3) D、(3)(2)(4)(1)
四、“苏州园林的设计者和匠师们将大自然的景物,根据他们的艺术趣味和对美的追求进行概括、提炼,创造出富有诗情画意的园林,使它成为艺术品。”(2分)
“概括、提炼”的对象指( )
A、对美的追求 B、他们的艺术趣味和对美的追求
C、大自然的景物 D、富有诗情画意的园林
五、下边句中六个“和”按意思可分两组,正确的是( )(2分)
a和b两数的和的平方和a 和b两数的平方和的和。
(1) (2) (3) (4) (5) (6)
A、(1)(2)(3)/(4)(5)(6) B、(1)(4)(6)/(2)(3)(5)
C、(1)(2)(4)/(3)(5)(6) D、(1)(3)(4)/(2)(5)(6)
六、读下面一段话,在理解话意,把握所用修辞方法的基础上,仿写一个恰当的句子,把它填在句中的横线上(2分)
书培育了每一代人。它是智慧的钥匙,开启了人类走向一个又一个未知世界的门扉;它又是一艘永远启动着的航船,把人们从狭隘的地方,载向无限广阔的生活海洋;________________。因此,前苏联作家高尔基说道:“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源泉!”
七、某客车玻璃窗上贴着如下图示,请用简明的语言准确说出它所表达的意思。(含标点不超过30字)(2分)
八、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的广告标语是“平时献出一滴水,难时拥有太平洋”,这应了中国哪一句俗语,并从修辞上分析一下这句广告词的妙处。(2分)
九、阅读下文,回答文后问题。(10分)
悠悠寸草心
日本一名牌大学毕业生应聘于一家大公司。
社长审视着他的脸,出乎意外地问:“你替父母洗过澡擦过身吗?”
“从来没有过。”青年很老实地回答。
“那么,你替你父母捶过背吗?”
青年想了想:“有过,那是我在读小学的时候,那次母亲还给了我10块钱。”
在诸如此类的交谈中,社长只是安慰他别灰心,会有希望的。
青年临走时,社长突然对他说:“明天这个时候,请你再来一次。不过有个条件,刚才你说从来没有替父母擦过身,明天来这里之前,希望你一定要为父母擦一次。能做到吗?”
这是社长的吩咐,因此青年一口答应。
青年虽大学毕业,但家境贫寒。他刚出生不久父亲便去世,从此,母亲为人做佣拼命挣钱。孩子渐渐长大,读书成绩优异,考进东京名牌大学。学费虽令人生畏,但母亲毫无怨言,继续帮佣供他上学。直至今日,母亲还去做佣,青年到家时母亲还没有回来。
母亲出门在外,脚一定很脏,他决定替母亲洗脚。母亲回来后,见儿子要为她洗脚。感到很奇怪:“脚,我还洗得动,我自己来洗吧。”于是青年将自己必须替母亲洗脚的原委一说,母亲很理解,便按儿子的要求坐下,等儿子端来水盆,把脚伸进水盆里。青年右手拿着毛巾,左手去握母亲的脚,他这才发现母亲的那双脚已经像木棒一样僵硬,他不由得搂着母亲的脚潸然泪下。在读书时,他心安理得地花着母亲如期送来的学费和零花钱,现在他才知道,那些钱是母亲的血汗钱。
第二天,青年如约去那家公司,对社长说:“现在我才知道母亲为了我受了很大的苦,你使我明白了在学校没有学过的道理,谢谢社长。如果不是你,我还从来没有握过母亲的脚,我只有母亲一个亲人,我要照顾好母亲,再不能让她受苦了。”
社长点了点了头,说:“你明天到公司上班吧。”
1、写出文中插叙部分的起句和止句。
(1)起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止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青年在替母亲洗脚时发现了什么?这说明了什么?
答:第一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文中描写青年心理的语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对社长的神态与语言描写,你认为社长选聘职员的标准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速读《信念无敌》,然后答题(9分)
信念无敌
邓 皓
(1)一片茫茫无垠的沙漠,一支抢险队在负重跋涉。
(2)阳光很猛烈。干燥的风沙漫天飞舞。而口渴如焚的探险队员们没有了水。
(3)水是探险队员们穿越沙漠的信心和源泉。甚至是苦苦搜寻的求生的目标。
(4)这时候,探险队的队长从腰间拿出一只水壶,说:“这里还有一壶水。但穿越沙漠前,谁也不能喝。”
(5)—— 一壶水。
(6)那水壶从探险队员们手里依次传递开来,沉沉的。一种充满生机的幸福和喜悦在每个队员濒临绝望的脸上弥漫开来。
(7)终于,探险队员们一步步挣脱了死亡线,顽强地穿越了茫茫沙漠。他们喜极而泣的时候,突然想到了那壶给了他们精神和信念以支撑的水。
(8)拧开壶盖,汩汩流出的却是满满一壶_____。在沙漠里,干枯的沙子有时候可以是清洌的水——只要你的心里驻扎着清泉的信念。
(9)“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够使你倒下。如果你自己的信念还站立的话。”这是美国著名的黑人领袖手旁观马丁•路德•金的名言。
1、根据上下文,你能推测出“汩汩流出的”却是什么吗?请在第(8)段横线上填写这一事物名称(2分)
2、与文中故事情节类似的成语典故还有很多,请举出一个四字成语。(2分)
3、文中马丁•路德•金的名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请你再写出有关“信念”的名言
4、人生无常,又总是充满着挫折和坎坷,但只要信念不倒,就能从黑暗走向光明。那么请仿照第(8)段划上波浪线的句子,再写一句你对“信念”的生动描述。(30字左右)
十一、精读《论书和读书》然后答题
论书和读书
(1)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深浅a,为所得之深浅b耳。
(2)能读无字之书,方可得惊人妙句;能会难通之书,方可参最上禅机。
(3)古今至文,皆血泪所成。
(4)《水浒传》是一部怒书,《西厢记》是一部悟书,《金瓶梅》是一部哀书。
(5)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
(6)读书最乐,若读史书,则喜少怒多,究之怒处亦乐处也。
(7)读经宜冬,其神专也;读史宜夏,其时久也;读诸子宜秋,其致别也;读诸集宜春,其机畅也。
(8)文人读武事,大都____________;武将论文章,半属道听途说。
(9)善读书者,无之而非书:山水亦书也,棋酒亦书也,花月亦书也。善游山水者,无之而非山水:书史亦山水也,诗酒亦山水也,花月亦山水也。
(10)昔人欲以十年读书,十年游山,十年检藏。予谓检藏尽可不必十年,只有二三载足矣。若读书与游山,虽或相倍蓗,恐亦不足以偿所愿也。必也如黄九烟前辈之所云,“人生必三百岁”而后可乎?
1、请结合语境解释第(1)段中两个加点的“深浅”的含义。
2、文中在第(4)段举了三例证明“古今至文,皆血泪所成”,请你再举一例论证文中这一观点。
3、根据第(8)段加点句子的提示,请在该段横线上填一四字成语。
4、请你简要谈谈对第(9)段划横线句子的理解。
5、说起读书的心情,你一定也和作者一样津津乐道,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简要描述你读书的滋味。(50字以内)
十二、品读下文,然后答题(15分)
(1)雪花是世界上开得最( )的花。
(2)她绽放于九天之上,是碧空之仙女苍穹之公主,宇宙之天使。她的起点就是生命的最高点,白雪仙于天上来,世界上还有比雪花开得更高的花么?
(3)一旦雪花飘飘洒洒从天而降,轻轻盈盈铺地而来,使如女儿依偎母亲一般紧紧地贴着大地,尽情享受圣洁的母爱,她的下落不仅是生命的升华,更是包容万物的一种伟大的覆盖,她覆盖山脉和莽原,便有了“_______、_____”的宏大气象;她覆盖树木,便有了“___________”的神奇风光;她覆盖田野,便有了“万亩麦苗雪中青”的勃勃生机;她覆盖路,便有了“万径人踪灭”的无路之境。她于覆盖中随物赋形,形似一切,更( )似一切,以个体的最小变化实现了整体的最大变化,突出了它物而高大了自己。她静静地以大地之美为美,以人类之喜为喜,在大地的低处显出了生命高处的境界。
(4)雪花是百花中开得最朴素的花,她喜百花之艳而看重自己的朴素,慕春天之美而不弃冬季的荒芜。大自然最朴素的时候,就是她开得最美的时候。她默默地以自己的朴素装点大自然的美丽,无色而至色,大素而大美,从朴素的极致走向了绚丽而迷人的世界,将生命的足迹延伸了圣洁、美丽、善良的远方。
(5)每一朵雪花都有一颗至真至纯的童心。她,开也不浮不躁,落也无色无息。她说喜欢随着夜幕降临,在人们的睡梦中描绘童话世界,让世界改变模样,令大地鹤发童颜,给人以意外的惊喜,唤醒芸芸众生的颗颗童心。
(6)六角形的雪花,其形其状,岁岁依然,年年相似,似乎要以自己的单调显示与众不同的特点……最单调的雪花,实际上是最不单调的。她在单调中产生着丰富,在丰富中升华着创造,在创造中又发展着单调而丰富的生命境界。
(7)雪花是世界上开得最短暂的花。她总是在寒冷的时候降临,温暖的时候离去,有时甚至一落地即消融,一刹那就是一生,生命的诗意的舞蹈在一瞬间即成永恒。
(8)雪花又是世界上开得最长久的花。在北方和高原的许多地域,冬季有多长,雪花的生命就有多长;山峰活了多少年,她就开了多少年。我总觉得,那一座座千年不化的雪峰之上,不知有多少雪花。a见过汉时的明月,大唐的太阳,b见过盘古开天辟地的壮举,见过远古的人类走出洞穴和森林的身影,见过炎黄走向华夏文明的足迹,c见过我们中华民族历经的屈辱、坎坷与辉煌;我还觉得,雪花依然开在我们民族起步的源头,依然开在神话和《诗经》里,依然开在毛泽东的博大胸怀中,又将在我们民族辉煌的未来大放异彩。
1、根据(1)—(3)段提示,请在括号里分别填出符合语境的一个字。(2分)
2、联系上下文,请在两首诗词中找出恰当的句子,分别填写在第(3)段横线上。
3、在第(6)段中有两处词语在排版时颠倒了位置,请指出。(2分)
4、第(8)段划线部分的a、b、c三句话顺序不够合理,请写出正确顺序。(2分)
5、本文形散而神聚,请给本文拟一个恰当的标题。(2分)
6、读了本文,你对“雪花”是否有了新的认识,你同意作者的观点吗?请谈谈你的见解(30字左右)(4分)
十三、阅读《特别早》并回答问题。
特 别 早
周 忠
一次我起得特别早
却发现父亲蹑手蹑脚,正在园中
清除杂草
发现道路正由母亲清扫
发现邻家的大伯正在山坡上
栽下树苗
以及许许多多的人,一直就在
夜色里劳动
他们像星星一样密集地
遍布了大地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9题。
兰 草
①小时候,常常遇到一些女孩用“兰”字作名,干吗要用“兰”作名呢?我产生了好奇心,去问父亲。父亲说,兰是一种草,开的花特香,兰草貌似柔弱,但生命力极强,逗人喜爱,因此人们爱用“兰”为女孩子命名,希望她们像兰草一样娴淑温柔,美貌端庄,健康成长。父亲的话我似懂非懂,但产生了想见兰草的愿望。
②但家乡没有兰草,后来,我上了初中、高中,来到县城,那里也没有兰草。
③去年九月中旬,我们奉命来到了扒口行洪的小河口镇灾区救灾。行洪区的高处已经露出了水面。少数回归的群众,已在残堤上搭起了临时灾棚,等候着重建家园。为了迎接行洪区中小学生归校,我们急于了解学校的受灾情况。这是一所我十分熟悉的学校:雄伟的教学大楼,整齐的教师宿舍。特别是校园美化,全市有名。四季花香,长年青翠,满园秀色。而现在展现在我们面前的这所学校,除伤痕累累的教学大楼,依然倔强地挺立着,整座校园覆盖在厚厚的淤泥中。露出泥面的柏树、广玉兰、女贞树等,浑身泥土,成了朽木枯枝;至于那些名花们,早已杳无踪迹。一片泥沼,满目荒凉,看不到生命的迹象。我心里感到沉甸甸的。
④就在诅咒洪水的肆虐时,我眼前一亮,忽然发现远处的淤泥堆上,像是谁散落了十分鲜嫩的四季葱苗。远远望去,它们婀娜娇艳,翠润如玉。在这百里泥沼中不可能有四季葱苗!我不顾一切,从没膝深的淤泥中蹚了过去,走近一看,其中竟还有两朵三朵白色的小花。凑上去,一缕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我大声叫喊起来:这里有抗御洪水的英雄!同行的校长告诉我们,这堆淤泥下是一个圆形的大花台,周围种的是一圈兰草。淹水前这些兰草叶长不过五寸。竟意想不到,它会在二个多月的滔滔洪水底下,不断地从与日俱增的淤泥中挣出身子,突破了半米多深的淤泥封锁。在洪水退后,群芳寥落,校园一片死寂。独有这兰草、兰花,带着与洪水顽强拼搏后的疲劳与倦色,虽然减少了一些浓绿与浓香,却显得更鲜、更嫩、更加亮丽。我对这具有超强生命力的兰草,不禁肃然起敬。【A】在温柔舒适的花园中,兰草恪守名份,娴静恬淡,默默奉献,丰富人间香与美,从不张扬:【B】在荒山僻谷中,兰草仍然生机勃勃,奋发向上,散发出缕缕清香,不为沦落深山而自弃;【C】在沧海横流,洪水滔天的绝境中,兰草
⑤我抬起头来,远远望见守候在残堤上的父老乡亲们,心潮起伏,思绪难平。在父老乡亲的身上,我看到了兰草的秉性〖秉(bíng)性:性格〗;在兰草的身上,我看到了父老乡亲的希望。
1.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
①诅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与日俱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篇文章写兰草,着力表现了兰草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性。文中有两个词语表达了作者在不同时期对兰草的思想感情,这两个词语是:(小时候)__________;(救灾时见了兰草)__________。
3.第③段中画线部分写树和名花,这对表现兰草起了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走近一看,其中竟还有两朵三朵白色的小花”中的“竟”,表露了作者发现兰花时怎样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④段里画浪线的句子中用了“顽强拼搏”一词,本段中能具体表现这种精神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④段有两个层次。在下面题目中的横线里各填写一个恰当的词,概括层意。
答:①第二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兰草。
②第二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兰草。
7.第④段未画横线部分有A、B、C三个分句,请你根据本段的内容,给C句的空缺处补写2——4个短句,与A、B两个分句构成排比。
答:在沧海横流,洪水滔天的绝境中,兰草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在父老乡亲的身上,我看到了兰草的秉性;在兰草的身上,我看到了父老乡亲的希望。”这句话对全文内容的表达起什么作用?你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你喜欢或者不喜欢文中的哪句话?请说说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咒)骂;②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长。
2、具有超强生命力(生命力极强、顽强拼搏,或其它相同意思的表达);想见(兰草);肃然起敬。
3、反衬或衬托(或对比)。
4、惊喜、敬佩。
5、不断地从与日俱增的淤泥中挣出身子,突破了半米多深的淤泥封锁。
6、①描写或描绘、绘;②赞(美、颂等)。
7、本题难度较大,评分应从激励出发,不必苛求能否构成排比,只要所写的短句中又恰当的,一句给1分,给满2分为止。若其中出现有创意的某个短句即可高给满分。(原句:兰草威武不屈,奋斗不止,争得了自己的生存,获得了发展的先机。仅供参考。)
8、揭示(表现、突出等)主旨(中心、主题等);含义理解要点:①两者同样具有超强的生命力,或顽强拼搏的精神;②战胜灾害(困难),重建家园(美好生活)。
9、本题鼓励学生各抒己见,不论选句是否恰当,只要言之成理都应给分。
《冬季到台北来看雨》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第1—7题。
冬季到台北来看雨
①来时,便听说台北是个多雨的城市,尤其是冬季,雨下得更是非同凡响,为世界上许多城市所不能比。我不是专门到台北来看雨的,我从家乡来,我说家乡话,我唱家乡戏,我带着家乡情来看家乡人。为两岸的文化交流,我们一行20人,应台湾名伶刘海燕女士的盛情邀请,到台湾演出河南豫剧。
②演出可谓盛况空前。我们的观众有的是驱车200多公里赶来的,有的是被人用轮椅推进剧场的。有的一来使当起了“义工”,贴戏报、打水扫地、搬运道具,看到什么活儿都抢着干。“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一时间,乡音乡韵一片,其情深深,其意切切,场面十分感人。
③对台北的河南老乡来说,他们来看家乡戏,主要是来找家乡情的。一位叫贾文斌的老人,在头一天看戏时,紧紧地抓住我的手久久不放开,他颤巍巍地说:“我一听到这梆子敲、板胡响就想回家……”80岁的老人说着说着就像小孩一样哭了起来。一位麻老先生对我们说:“我吃过台湾的几十种水果,世界上近百种水果,哪一种也没有家乡的榆钱和柿子有味,几十年不尝了,想啊!”台北河南同乡会的乔律师说:“我是喝黄河水长大的,生是河南人,死是河南鬼……”他们跟我们谈这些的时候,那黯然的神情,那铿锵的声音,不正是深沉的思乡情愫的袒露吗?他们的生命源头在故乡,那里有生养他们的老祖宗,那里有他们的根哪!
④舞台上,一出《卖苗郎》、几句《寻儿记》就使台下看戏的老乡们大哭失声几回田。是想起了至今仍未找到的家乡的父母?是想起了年轻时手拉手陌上采桑的结发妻子?还是想起了当年挥洒“十八相送”的情景?数十年天各一方,演出的剧情勾起了他们人生际遇中最深刻的记忆,他们怎能不悲伤、不痛哭呢?
⑤屋外的雨还在无休无止地下着,下雨的天气给人带来惆怅。雨如信使,传达着一种情思,创造着一种怆然悲凉的气氛。我们归来时,老乡们冒雨赶来送行。车开了,透过雨幕,我只看到了使劲挥动的手,却无法看清他们脸上流的是雨还是泪……我在心里向老乡呼唤:回家看看吧!春天,一串串肥嘟嘟的榆钱,晚辈们会采下让您尝鲜;秋后,房前屋后,坡上路边,柿子黄澄澄红丢丢的一片,晚辈们会摘下送您手边。再听几回地道的家乡戏吧,原汤原水原汁原味……
⑥雨,台北的雨,不停不歇,下着,下着……
1.题目是“冬季到台北来看雨”,文中也多次写到雨,对此,看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台北冬季确实多雨。
B.密密的雨丝和绵绵的乡情有相通之处。
C.融情于景,把浓浓的乡情融人对雨的描写之中,形象地表现了文章的中心。
D.这是托物言志的写法,与《荔枝蜜》一课写法相同。
【答】:( )
2.本文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表达方式。
3.“盛”的意思分别与(1)(2)相同的一项是
(1)盛情邀请 ( )
(2)盛况空前 ( )
A.参加盛会 B.盛意难却 C.身着盛装 D.盛气凌人
4.第③段中“紧紧”、“抓”、“久久”和“颤巍巍”四个词语,表现了贾文斌老人怎样的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⑤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与前文哪句话相呼应?找出来写在下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肥嘟嘟”等语句,十分通俗、口语化,而且富有地方特色。从文中再找出一例,写在下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听了贾文斌老人、麻老先生和乔律师的话,“我”会说些什么?联系文章中心,发挥想象,把“我”说的话写在下面。(有创见的可加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D。
2、叙述9记叙),描写(写景),抒情,议论。
3、B、A
4、盼到亲人来临,内心十分激动、喜悦。
5、哪一种也没有家乡的榆钱和柿子有味。
6、黄澄澄红丢丢。(或:原汤原水原汁原味)
7、此题是开放性试题,只要围绕文章中心,言之成理,语言通顺即可给分。内容或表达特别突出的加1—2分。
回答者: sosggrr - 初入江湖 三级 2009-7-6 11:16
初一语文阅读试题三
2004-6-14
一、根据上下文拼音提示,写出这四个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果实的事业是(zūn guì)的,花的事业是(tián měi)的,但还是让我在默默献身的阴影里做叶的事业吧。
愿如夏的繁花,生得(duān zhuāng),愿如秋的落叶,死得(xiāo sǎ)。
二、有人以“桂林山水甲天下”,“冬去春来”打一古典小说中的两个人物,谜底分别是石秀、时迁。下边有四个谜面,分别打四大名著中的四个人物,请指出打的谁,出自哪部作品。( )
1、孔雀收屏 2、愚公移山谋非浅
3、因为不是人,多样做不成 4、爆竹声声除旧岁
三、(1)—(4)四个语句是下段文字横线上的语句,应怎样组合后填入?请排选出正确的组合次序( )(2分)
中国园林建筑艺术给人以美的享受。____正是体现了粗犷和细腻这么一种美学思想。
(1)湖里有湖的精巧布置(2)使园林境界辽阔起来(3)那些讲究借用远山近水陪衬(4)以及园中有园
A、(3)(4)(2)(1) B、(1)(2)(3)(4)
C、(1)(4)(2)(3) D、(3)(2)(4)(1)
四、“苏州园林的设计者和匠师们将大自然的景物,根据他们的艺术趣味和对美的追求进行概括、提炼,创造出富有诗情画意的园林,使它成为艺术品。”(2分)
“概括、提炼”的对象指( )
A、对美的追求 B、他们的艺术趣味和对美的追求
C、大自然的景物 D、富有诗情画意的园林
五、下边句中六个“和”按意思可分两组,正确的是( )(2分)
a和b两数的和的平方和a 和b两数的平方和的和。
(1) (2) (3) (4) (5) (6)
A、(1)(2)(3)/(4)(5)(6) B、(1)(4)(6)/(2)(3)(5)
C、(1)(2)(4)/(3)(5)(6) D、(1)(3)(4)/(2)(5)(6)
六、读下面一段话,在理解话意,把握所用修辞方法的基础上,仿写一个恰当的句子,把它填在句中的横线上(2分)
书培育了每一代人。它是智慧的钥匙,开启了人类走向一个又一个未知世界的门扉;它又是一艘永远启动着的航船,把人们从狭隘的地方,载向无限广阔的生活海洋;________________。因此,前苏联作家高尔基说道:“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源泉!”
七、某客车玻璃窗上贴着如下图示,请用简明的语言准确说出它所表达的意思。(含标点不超过30字)(2分)
八、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的广告标语是“平时献出一滴水,难时拥有太平洋”,这应了中国哪一句俗语,并从修辞上分析一下这句广告词的妙处。(2分)
九、阅读下文,回答文后问题。(10分)
悠悠寸草心
日本一名牌大学毕业生应聘于一家大公司。
社长审视着他的脸,出乎意外地问:“你替父母洗过澡擦过身吗?”
“从来没有过。”青年很老实地回答。
“那么,你替你父母捶过背吗?”
青年想了想:“有过,那是我在读小学的时候,那次母亲还给了我10块钱。”
在诸如此类的交谈中,社长只是安慰他别灰心,会有希望的。
青年临走时,社长突然对他说:“明天这个时候,请你再来一次。不过有个条件,刚才你说从来没有替父母擦过身,明天来这里之前,希望你一定要为父母擦一次。能做到吗?”
这是社长的吩咐,因此青年一口答应。
青年虽大学毕业,但家境贫寒。他刚出生不久父亲便去世,从此,母亲为人做佣拼命挣钱。孩子渐渐长大,读书成绩优异,考进东京名牌大学。学费虽令人生畏,但母亲毫无怨言,继续帮佣供他上学。直至今日,母亲还去做佣,青年到家时母亲还没有回来。
母亲出门在外,脚一定很脏,他决定替母亲洗脚。母亲回来后,见儿子要为她洗脚。感到很奇怪:“脚,我还洗得动,我自己来洗吧。”于是青年将自己必须替母亲洗脚的原委一说,母亲很理解,便按儿子的要求坐下,等儿子端来水盆,把脚伸进水盆里。青年右手拿着毛巾,左手去握母亲的脚,他这才发现母亲的那双脚已经像木棒一样僵硬,他不由得搂着母亲的脚潸然泪下。在读书时,他心安理得地花着母亲如期送来的学费和零花钱,现在他才知道,那些钱是母亲的血汗钱。
第二天,青年如约去那家公司,对社长说:“现在我才知道母亲为了我受了很大的苦,你使我明白了在学校没有学过的道理,谢谢社长。如果不是你,我还从来没有握过母亲的脚,我只有母亲一个亲人,我要照顾好母亲,再不能让她受苦了。”
社长点了点了头,说:“你明天到公司上班吧。”
1、写出文中插叙部分的起句和止句。
(1)起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止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青年在替母亲洗脚时发现了什么?这说明了什么?
答:第一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文中描写青年心理的语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对社长的神态与语言描写,你认为社长选聘职员的标准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速读《信念无敌》,然后答题(9分)
信念无敌
邓 皓
(1)一片茫茫无垠的沙漠,一支抢险队在负重跋涉。
(2)阳光很猛烈。干燥的风沙漫天飞舞。而口渴如焚的探险队员们没有了水。
(3)水是探险队员们穿越沙漠的信心和源泉。甚至是苦苦搜寻的求生的目标。
(4)这时候,探险队的队长从腰间拿出一只水壶,说:“这里还有一壶水。但穿越沙漠前,谁也不能喝。”
(5)—— 一壶水。
(6)那水壶从探险队员们手里依次传递开来,沉沉的。一种充满生机的幸福和喜悦在每个队员濒临绝望的脸上弥漫开来。
(7)终于,探险队员们一步步挣脱了死亡线,顽强地穿越了茫茫沙漠。他们喜极而泣的时候,突然想到了那壶给了他们精神和信念以支撑的水。
(8)拧开壶盖,汩汩流出的却是满满一壶_____。在沙漠里,干枯的沙子有时候可以是清洌的水——只要你的心里驻扎着清泉的信念。
(9)“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够使你倒下。如果你自己的信念还站立的话。”这是美国著名的黑人领袖手旁观马丁•路德•金的名言。
1、根据上下文,你能推测出“汩汩流出的”却是什么吗?请在第(8)段横线上填写这一事物名称(2分)
2、与文中故事情节类似的成语典故还有很多,请举出一个四字成语。(2分)
3、文中马丁•路德•金的名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请你再写出有关“信念”的名言
4、人生无常,又总是充满着挫折和坎坷,但只要信念不倒,就能从黑暗走向光明。那么请仿照第(8)段划上波浪线的句子,再写一句你对“信念”的生动描述。(30字左右)
十一、精读《论书和读书》然后答题
论书和读书
(1)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深浅a,为所得之深浅b耳。
(2)能读无字之书,方可得惊人妙句;能会难通之书,方可参最上禅机。
(3)古今至文,皆血泪所成。
(4)《水浒传》是一部怒书,《西厢记》是一部悟书,《金瓶梅》是一部哀书。
(5)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
(6)读书最乐,若读史书,则喜少怒多,究之怒处亦乐处也。
(7)读经宜冬,其神专也;读史宜夏,其时久也;读诸子宜秋,其致别也;读诸集宜春,其机畅也。
(8)文人读武事,大都____________;武将论文章,半属道听途说。
(9)善读书者,无之而非书:山水亦书也,棋酒亦书也,花月亦书也。善游山水者,无之而非山水:书史亦山水也,诗酒亦山水也,花月亦山水也。
(10)昔人欲以十年读书,十年游山,十年检藏。予谓检藏尽可不必十年,只有二三载足矣。若读书与游山,虽或相倍蓗,恐亦不足以偿所愿也。必也如黄九烟前辈之所云,“人生必三百岁”而后可乎?
1、请结合语境解释第(1)段中两个加点的“深浅”的含义。
2、文中在第(4)段举了三例证明“古今至文,皆血泪所成”,请你再举一例论证文中这一观点。
3、根据第(8)段加点句子的提示,请在该段横线上填一四字成语。
4、请你简要谈谈对第(9)段划横线句子的理解。
5、说起读书的心情,你一定也和作者一样津津乐道,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简要描述你读书的滋味。(50字以内)
十二、品读下文,然后答题(15分)
(1)雪花是世界上开得最( )的花。
(2)她绽放于九天之上,是碧空之仙女苍穹之公主,宇宙之天使。她的起点就是生命的最高点,白雪仙于天上来,世界上还有比雪花开得更高的花么?
(3)一旦雪花飘飘洒洒从天而降,轻轻盈盈铺地而来,使如女儿依偎母亲一般紧紧地贴着大地,尽情享受圣洁的母爱,她的下落不仅是生命的升华,更是包容万物的一种伟大的覆盖,她覆盖山脉和莽原,便有了“_______、_____”的宏大气象;她覆盖树木,便有了“___________”的神奇风光;她覆盖田野,便有了“万亩麦苗雪中青”的勃勃生机;她覆盖路,便有了“万径人踪灭”的无路之境。她于覆盖中随物赋形,形似一切,更( )似一切,以个体的最小变化实现了整体的最大变化,突出了它物而高大了自己。她静静地以大地之美为美,以人类之喜为喜,在大地的低处显出了生命高处的境界。
(4)雪花是百花中开得最朴素的花,她喜百花之艳而看重自己的朴素,慕春天之美而不弃冬季的荒芜。大自然最朴素的时候,就是她开得最美的时候。她默默地以自己的朴素装点大自然的美丽,无色而至色,大素而大美,从朴素的极致走向了绚丽而迷人的世界,将生命的足迹延伸了圣洁、美丽、善良的远方。
(5)每一朵雪花都有一颗至真至纯的童心。她,开也不浮不躁,落也无色无息。她说喜欢随着夜幕降临,在人们的睡梦中描绘童话世界,让世界改变模样,令大地鹤发童颜,给人以意外的惊喜,唤醒芸芸众生的颗颗童心。
(6)六角形的雪花,其形其状,岁岁依然,年年相似,似乎要以自己的单调显示与众不同的特点……最单调的雪花,实际上是最不单调的。她在单调中产生着丰富,在丰富中升华着创造,在创造中又发展着单调而丰富的生命境界。
(7)雪花是世界上开得最短暂的花。她总是在寒冷的时候降临,温暖的时候离去,有时甚至一落地即消融,一刹那就是一生,生命的诗意的舞蹈在一瞬间即成永恒。
(8)雪花又是世界上开得最长久的花。在北方和高原的许多地域,冬季有多长,雪花的生命就有多长;山峰活了多少年,她就开了多少年。我总觉得,那一座座千年不化的雪峰之上,不知有多少雪花。a见过汉时的明月,大唐的太阳,b见过盘古开天辟地的壮举,见过远古的人类走出洞穴和森林的身影,见过炎黄走向华夏文明的足迹,c见过我们中华民族历经的屈辱、坎坷与辉煌;我还觉得,雪花依然开在我们民族起步的源头,依然开在神话和《诗经》里,依然开在毛泽东的博大胸怀中,又将在我们民族辉煌的未来大放异彩。
1、根据(1)—(3)段提示,请在括号里分别填出符合语境的一个字。(2分)
2、联系上下文,请在两首诗词中找出恰当的句子,分别填写在第(3)段横线上。
3、在第(6)段中有两处词语在排版时颠倒了位置,请指出。(2分)
4、第(8)段划线部分的a、b、c三句话顺序不够合理,请写出正确顺序。(2分)
5、本文形散而神聚,请给本文拟一个恰当的标题。(2分)
6、读了本文,你对“雪花”是否有了新的认识,你同意作者的观点吗?请谈谈你的见解(30字左右)(4分)
十三、阅读《特别早》并回答问题。
特 别 早
周 忠
一次我起得特别早
却发现父亲蹑手蹑脚,正在园中
清除杂草
发现道路正由母亲清扫
发现邻家的大伯正在山坡上
栽下树苗
以及许许多多的人,一直就在
夜色里劳动
他们像星星一样密集地
遍布了大地
展开全部
初一语文阅读试题三
2004-6-14
一、根据上下文拼音提示,写出这四个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果实的事业是(zūn guì)的,花的事业是(tián měi)的,但还是让我在默默献身的阴影里做叶的事业吧。
愿如夏的繁花,生得(duān zhuāng),愿如秋的落叶,死得(xiāo sǎ)。
二、有人以“桂林山水甲天下”,“冬去春来”打一古典小说中的两个人物,谜底分别是石秀、时迁。下边有四个谜面,分别打四大名著中的四个人物,请指出打的谁,出自哪部作品。( )
1、孔雀收屏 2、愚公移山谋非浅
3、因为不是人,多样做不成 4、爆竹声声除旧岁
三、(1)—(4)四个语句是下段文字横线上的语句,应怎样组合后填入?请排选出正确的组合次序( )(2分)
中国园林建筑艺术给人以美的享受。____正是体现了粗犷和细腻这么一种美学思想。
(1)湖里有湖的精巧布置(2)使园林境界辽阔起来(3)那些讲究借用远山近水陪衬(4)以及园中有园
A、(3)(4)(2)(1) B、(1)(2)(3)(4)
C、(1)(4)(2)(3) D、(3)(2)(4)(1)
四、“苏州园林的设计者和匠师们将大自然的景物,根据他们的艺术趣味和对美的追求进行概括、提炼,创造出富有诗情画意的园林,使它成为艺术品。”(2分)
“概括、提炼”的对象指( )
A、对美的追求 B、他们的艺术趣味和对美的追求
C、大自然的景物 D、富有诗情画意的园林
五、下边句中六个“和”按意思可分两组,正确的是( )(2分)
a和b两数的和的平方和a 和b两数的平方和的和。
(1) (2) (3) (4) (5) (6)
A、(1)(2)(3)/(4)(5)(6) B、(1)(4)(6)/(2)(3)(5)
C、(1)(2)(4)/(3)(5)(6) D、(1)(3)(4)/(2)(5)(6)
六、读下面一段话,在理解话意,把握所用修辞方法的基础上,仿写一个恰当的句子,把它填在句中的横线上(2分)
书培育了每一代人。它是智慧的钥匙,开启了人类走向一个又一个未知世界的门扉;它又是一艘永远启动着的航船,把人们从狭隘的地方,载向无限广阔的生活海洋;________________。因此,前苏联作家高尔基说道:“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源泉!”
七、某客车玻璃窗上贴着如下图示,请用简明的语言准确说出它所表达的意思。(含标点不超过30字)(2分)
八、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的广告标语是“平时献出一滴水,难时拥有太平洋”,这应了中国哪一句俗语,并从修辞上分析一下这句广告词的妙处。(2分)
九、阅读下文,回答文后问题。(10分)
悠悠寸草心
日本一名牌大学毕业生应聘于一家大公司。
社长审视着他的脸,出乎意外地问:“你替父母洗过澡擦过身吗?”
“从来没有过。”青年很老实地回答。
“那么,你替你父母捶过背吗?”
青年想了想:“有过,那是我在读小学的时候,那次母亲还给了我10块钱。”
在诸如此类的交谈中,社长只是安慰他别灰心,会有希望的。
青年临走时,社长突然对他说:“明天这个时候,请你再来一次。不过有个条件,刚才你说从来没有替父母擦过身,明天来这里之前,希望你一定要为父母擦一次。能做到吗?”
这是社长的吩咐,因此青年一口答应。
青年虽大学毕业,但家境贫寒。他刚出生不久父亲便去世,从此,母亲为人做佣拼命挣钱。孩子渐渐长大,读书成绩优异,考进东京名牌大学。学费虽令人生畏,但母亲毫无怨言,继续帮佣供他上学。直至今日,母亲还去做佣,青年到家时母亲还没有回来。
母亲出门在外,脚一定很脏,他决定替母亲洗脚。母亲回来后,见儿子要为她洗脚。感到很奇怪:“脚,我还洗得动,我自己来洗吧。”于是青年将自己必须替母亲洗脚的原委一说,母亲很理解,便按儿子的要求坐下,等儿子端来水盆,把脚伸进水盆里。青年右手拿着毛巾,左手去握母亲的脚,他这才发现母亲的那双脚已经像木棒一样僵硬,他不由得搂着母亲的脚潸然泪下。在读书时,他心安理得地花着母亲如期送来的学费和零花钱,现在他才知道,那些钱是母亲的血汗钱。
第二天,青年如约去那家公司,对社长说:“现在我才知道母亲为了我受了很大的苦,你使我明白了在学校没有学过的道理,谢谢社长。如果不是你,我还从来没有握过母亲的脚,我只有母亲一个亲人,我要照顾好母亲,再不能让她受苦了。”
社长点了点了头,说:“你明天到公司上班吧。”
1、写出文中插叙部分的起句和止句。
(1)起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止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青年在替母亲洗脚时发现了什么?这说明了什么?
答:第一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文中描写青年心理的语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对社长的神态与语言描写,你认为社长选聘职员的标准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速读《信念无敌》,然后答题(9分)
信念无敌
邓 皓
(1)一片茫茫无垠的沙漠,一支抢险队在负重跋涉。
(2)阳光很猛烈。干燥的风沙漫天飞舞。而口渴如焚的探险队员们没有了水。
(3)水是探险队员们穿越沙漠的信心和源泉。甚至是苦苦搜寻的求生的目标。
(4)这时候,探险队的队长从腰间拿出一只水壶,说:“这里还有一壶水。但穿越沙漠前,谁也不能喝。”
(5)—— 一壶水。
(6)那水壶从探险队员们手里依次传递开来,沉沉的。一种充满生机的幸福和喜悦在每个队员濒临绝望的脸上弥漫开来。
(7)终于,探险队员们一步步挣脱了死亡线,顽强地穿越了茫茫沙漠。他们喜极而泣的时候,突然想到了那壶给了他们精神和信念以支撑的水。
(8)拧开壶盖,汩汩流出的却是满满一壶_____。在沙漠里,干枯的沙子有时候可以是清洌的水——只要你的心里驻扎着清泉的信念。
(9)“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够使你倒下。如果你自己的信念还站立的话。”这是美国著名的黑人领袖手旁观马丁•路德•金的名言。
1、根据上下文,你能推测出“汩汩流出的”却是什么吗?请在第(8)段横线上填写这一事物名称(2分)
2、与文中故事情节类似的成语典故还有很多,请举出一个四字成语。(2分)
3、文中马丁•路德•金的名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请你再写出有关“信念”的名言
4、人生无常,又总是充满着挫折和坎坷,但只要信念不倒,就能从黑暗走向光明。那么请仿照第(8)段划上波浪线的句子,再写一句你对“信念”的生动描述。(30字左右)
十一、精读《论书和读书》然后答题
论书和读书
(1)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深浅a,为所得之深浅b耳。
(2)能读无字之书,方可得惊人妙句;能会难通之书,方可参最上禅机。
(3)古今至文,皆血泪所成。
(4)《水浒传》是一部怒书,《西厢记》是一部悟书,《金瓶梅》是一部哀书。
(5)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
(6)读书最乐,若读史书,则喜少怒多,究之怒处亦乐处也。
(7)读经宜冬,其神专也;读史宜夏,其时久也;读诸子宜秋,其致别也;读诸集宜春,其机畅也。
(8)文人读武事,大都____________;武将论文章,半属道听途说。
(9)善读书者,无之而非书:山水亦书也,棋酒亦书也,花月亦书也。善游山水者,无之而非山水:书史亦山水也,诗酒亦山水也,花月亦山水也。
(10)昔人欲以十年读书,十年游山,十年检藏。予谓检藏尽可不必十年,只有二三载足矣。若读书与游山,虽或相倍蓗,恐亦不足以偿所愿也。必也如黄九烟前辈之所云,“人生必三百岁”而后可乎?
1、请结合语境解释第(1)段中两个加点的“深浅”的含义。
2、文中在第(4)段举了三例证明“古今至文,皆血泪所成”,请你再举一例论证文中这一观点。
3、根据第(8)段加点句子的提示,请在该段横线上填一四字成语。
4、请你简要谈谈对第(9)段划横线句子的理解。
5、说起读书的心情,你一定也和作者一样津津乐道,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简要描述你读书的滋味。(50字以内)
十二、品读下文,然后答题(15分)
(1)雪花是世界上开得最( )的花。
(2)她绽放于九天之上,是碧空之仙女苍穹之公主,宇宙之天使。她的起点就是生命的最高点,白雪仙于天上来,世界上还有比雪花开得更高的花么?
(3)一旦雪花飘飘洒洒从天而降,轻轻盈盈铺地而来,使如女儿依偎母亲一般紧紧地贴着大地,尽情享受圣洁的母爱,她的下落不仅是生命的升华,更是包容万物的一种伟大的覆盖,她覆盖山脉和莽原,便有了“_______、_____”的宏大气象;她覆盖树木,便有了“___________”的神奇风光;她覆盖田野,便有了“万亩麦苗雪中青”的勃勃生机;她覆盖路,便有了“万径人踪灭”的无路之境。她于覆盖中随物赋形,形似一切,更( )似一切,以个体的最小变化实现了整体的最大变化,突出了它物而高大了自己。她静静地以大地之美为美,以人类之喜为喜,在大地的低处显出了生命高处的境界。
(4)雪花是百花中开得最朴素的花,她喜百花之艳而看重自己的朴素,慕春天之美而不弃冬季的荒芜。大自然最朴素的时候,就是她开得最美的时候。她默默地以自己的朴素装点大自然的美丽,无色而至色,大素而大美,从朴素的极致走向了绚丽而迷人的世界,将生命的足迹延伸了圣洁、美丽、善良的远方。
(5)每一朵雪花都有一颗至真至纯的童心。她,开也不浮不躁,落也无色无息。她说喜欢随着夜幕降临,在人们的睡梦中描绘童话世界,让世界改变模样,令大地鹤发童颜,给人以意外的惊喜,唤醒芸芸众生的颗颗童心。
(6)六角形的雪花,其形其状,岁岁依然,年年相似,似乎要以自己的单调显示与众不同的特点……最单调的雪花,实际上是最不单调的。她在单调中产生着丰富,在丰富中升华着创造,在创造中又发展着单调而丰富的生命境界。
(7)雪花是世界上开得最短暂的花。她总是在寒冷的时候降临,温暖的时候离去,有时甚至一落地即消融,一刹那就是一生,生命的诗意的舞蹈在一瞬间即成永恒。
(8)雪花又是世界上开得最长久的花。在北方和高原的许多地域,冬季有多长,雪花的生命就有多长;山峰活了多少年,她就开了多少年。我总觉得,那一座座千年不化的雪峰之上,不知有多少雪花。a见过汉时的明月,大唐的太阳,b见过盘古开天辟地的壮举,见过远古的人类走出洞穴和森林的身影,见过炎黄走向华夏文明的足迹,c见过我们中华民族历经的屈辱、坎坷与辉煌;我还觉得,雪花依然开在我们民族起步的源头,依然开在神话和《诗经》里,依然开在毛泽东的博大胸怀中,又将在我们民族辉煌的未来大放异彩。
1、根据(1)—(3)段提示,请在括号里分别填出符合语境的一个字。(2分)
2、联系上下文,请在两首诗词中找出恰当的句子,分别填写在第(3)段横线上。
3、在第(6)段中有两处词语在排版时颠倒了位置,请指出。(2分)
4、第(8)段划线部分的a、b、c三句话顺序不够合理,请写出正确顺序。(2分)
5、本文形散而神聚,请给本文拟一个恰当的标题。(2分)
6、读了本文,你对“雪花”是否有了新的认识,你同意作者的观点吗?请谈谈你的见解(30字左右)(4分)
十三、阅读《特别早》并回答问题。
特 别 早
周 忠
一次我起得特别早
却发现父亲蹑手蹑脚,正在园中
清除杂草
发现道路正由母亲清扫
发现邻家的大伯正在山坡上
栽下树苗
以及许许多多的人,一直就在
夜色里劳动
他们像星星一样密集地
遍布了大地
2004-6-14
一、根据上下文拼音提示,写出这四个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果实的事业是(zūn guì)的,花的事业是(tián měi)的,但还是让我在默默献身的阴影里做叶的事业吧。
愿如夏的繁花,生得(duān zhuāng),愿如秋的落叶,死得(xiāo sǎ)。
二、有人以“桂林山水甲天下”,“冬去春来”打一古典小说中的两个人物,谜底分别是石秀、时迁。下边有四个谜面,分别打四大名著中的四个人物,请指出打的谁,出自哪部作品。( )
1、孔雀收屏 2、愚公移山谋非浅
3、因为不是人,多样做不成 4、爆竹声声除旧岁
三、(1)—(4)四个语句是下段文字横线上的语句,应怎样组合后填入?请排选出正确的组合次序( )(2分)
中国园林建筑艺术给人以美的享受。____正是体现了粗犷和细腻这么一种美学思想。
(1)湖里有湖的精巧布置(2)使园林境界辽阔起来(3)那些讲究借用远山近水陪衬(4)以及园中有园
A、(3)(4)(2)(1) B、(1)(2)(3)(4)
C、(1)(4)(2)(3) D、(3)(2)(4)(1)
四、“苏州园林的设计者和匠师们将大自然的景物,根据他们的艺术趣味和对美的追求进行概括、提炼,创造出富有诗情画意的园林,使它成为艺术品。”(2分)
“概括、提炼”的对象指( )
A、对美的追求 B、他们的艺术趣味和对美的追求
C、大自然的景物 D、富有诗情画意的园林
五、下边句中六个“和”按意思可分两组,正确的是( )(2分)
a和b两数的和的平方和a 和b两数的平方和的和。
(1) (2) (3) (4) (5) (6)
A、(1)(2)(3)/(4)(5)(6) B、(1)(4)(6)/(2)(3)(5)
C、(1)(2)(4)/(3)(5)(6) D、(1)(3)(4)/(2)(5)(6)
六、读下面一段话,在理解话意,把握所用修辞方法的基础上,仿写一个恰当的句子,把它填在句中的横线上(2分)
书培育了每一代人。它是智慧的钥匙,开启了人类走向一个又一个未知世界的门扉;它又是一艘永远启动着的航船,把人们从狭隘的地方,载向无限广阔的生活海洋;________________。因此,前苏联作家高尔基说道:“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源泉!”
七、某客车玻璃窗上贴着如下图示,请用简明的语言准确说出它所表达的意思。(含标点不超过30字)(2分)
八、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的广告标语是“平时献出一滴水,难时拥有太平洋”,这应了中国哪一句俗语,并从修辞上分析一下这句广告词的妙处。(2分)
九、阅读下文,回答文后问题。(10分)
悠悠寸草心
日本一名牌大学毕业生应聘于一家大公司。
社长审视着他的脸,出乎意外地问:“你替父母洗过澡擦过身吗?”
“从来没有过。”青年很老实地回答。
“那么,你替你父母捶过背吗?”
青年想了想:“有过,那是我在读小学的时候,那次母亲还给了我10块钱。”
在诸如此类的交谈中,社长只是安慰他别灰心,会有希望的。
青年临走时,社长突然对他说:“明天这个时候,请你再来一次。不过有个条件,刚才你说从来没有替父母擦过身,明天来这里之前,希望你一定要为父母擦一次。能做到吗?”
这是社长的吩咐,因此青年一口答应。
青年虽大学毕业,但家境贫寒。他刚出生不久父亲便去世,从此,母亲为人做佣拼命挣钱。孩子渐渐长大,读书成绩优异,考进东京名牌大学。学费虽令人生畏,但母亲毫无怨言,继续帮佣供他上学。直至今日,母亲还去做佣,青年到家时母亲还没有回来。
母亲出门在外,脚一定很脏,他决定替母亲洗脚。母亲回来后,见儿子要为她洗脚。感到很奇怪:“脚,我还洗得动,我自己来洗吧。”于是青年将自己必须替母亲洗脚的原委一说,母亲很理解,便按儿子的要求坐下,等儿子端来水盆,把脚伸进水盆里。青年右手拿着毛巾,左手去握母亲的脚,他这才发现母亲的那双脚已经像木棒一样僵硬,他不由得搂着母亲的脚潸然泪下。在读书时,他心安理得地花着母亲如期送来的学费和零花钱,现在他才知道,那些钱是母亲的血汗钱。
第二天,青年如约去那家公司,对社长说:“现在我才知道母亲为了我受了很大的苦,你使我明白了在学校没有学过的道理,谢谢社长。如果不是你,我还从来没有握过母亲的脚,我只有母亲一个亲人,我要照顾好母亲,再不能让她受苦了。”
社长点了点了头,说:“你明天到公司上班吧。”
1、写出文中插叙部分的起句和止句。
(1)起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止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青年在替母亲洗脚时发现了什么?这说明了什么?
答:第一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文中描写青年心理的语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对社长的神态与语言描写,你认为社长选聘职员的标准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速读《信念无敌》,然后答题(9分)
信念无敌
邓 皓
(1)一片茫茫无垠的沙漠,一支抢险队在负重跋涉。
(2)阳光很猛烈。干燥的风沙漫天飞舞。而口渴如焚的探险队员们没有了水。
(3)水是探险队员们穿越沙漠的信心和源泉。甚至是苦苦搜寻的求生的目标。
(4)这时候,探险队的队长从腰间拿出一只水壶,说:“这里还有一壶水。但穿越沙漠前,谁也不能喝。”
(5)—— 一壶水。
(6)那水壶从探险队员们手里依次传递开来,沉沉的。一种充满生机的幸福和喜悦在每个队员濒临绝望的脸上弥漫开来。
(7)终于,探险队员们一步步挣脱了死亡线,顽强地穿越了茫茫沙漠。他们喜极而泣的时候,突然想到了那壶给了他们精神和信念以支撑的水。
(8)拧开壶盖,汩汩流出的却是满满一壶_____。在沙漠里,干枯的沙子有时候可以是清洌的水——只要你的心里驻扎着清泉的信念。
(9)“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够使你倒下。如果你自己的信念还站立的话。”这是美国著名的黑人领袖手旁观马丁•路德•金的名言。
1、根据上下文,你能推测出“汩汩流出的”却是什么吗?请在第(8)段横线上填写这一事物名称(2分)
2、与文中故事情节类似的成语典故还有很多,请举出一个四字成语。(2分)
3、文中马丁•路德•金的名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请你再写出有关“信念”的名言
4、人生无常,又总是充满着挫折和坎坷,但只要信念不倒,就能从黑暗走向光明。那么请仿照第(8)段划上波浪线的句子,再写一句你对“信念”的生动描述。(30字左右)
十一、精读《论书和读书》然后答题
论书和读书
(1)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深浅a,为所得之深浅b耳。
(2)能读无字之书,方可得惊人妙句;能会难通之书,方可参最上禅机。
(3)古今至文,皆血泪所成。
(4)《水浒传》是一部怒书,《西厢记》是一部悟书,《金瓶梅》是一部哀书。
(5)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
(6)读书最乐,若读史书,则喜少怒多,究之怒处亦乐处也。
(7)读经宜冬,其神专也;读史宜夏,其时久也;读诸子宜秋,其致别也;读诸集宜春,其机畅也。
(8)文人读武事,大都____________;武将论文章,半属道听途说。
(9)善读书者,无之而非书:山水亦书也,棋酒亦书也,花月亦书也。善游山水者,无之而非山水:书史亦山水也,诗酒亦山水也,花月亦山水也。
(10)昔人欲以十年读书,十年游山,十年检藏。予谓检藏尽可不必十年,只有二三载足矣。若读书与游山,虽或相倍蓗,恐亦不足以偿所愿也。必也如黄九烟前辈之所云,“人生必三百岁”而后可乎?
1、请结合语境解释第(1)段中两个加点的“深浅”的含义。
2、文中在第(4)段举了三例证明“古今至文,皆血泪所成”,请你再举一例论证文中这一观点。
3、根据第(8)段加点句子的提示,请在该段横线上填一四字成语。
4、请你简要谈谈对第(9)段划横线句子的理解。
5、说起读书的心情,你一定也和作者一样津津乐道,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简要描述你读书的滋味。(50字以内)
十二、品读下文,然后答题(15分)
(1)雪花是世界上开得最( )的花。
(2)她绽放于九天之上,是碧空之仙女苍穹之公主,宇宙之天使。她的起点就是生命的最高点,白雪仙于天上来,世界上还有比雪花开得更高的花么?
(3)一旦雪花飘飘洒洒从天而降,轻轻盈盈铺地而来,使如女儿依偎母亲一般紧紧地贴着大地,尽情享受圣洁的母爱,她的下落不仅是生命的升华,更是包容万物的一种伟大的覆盖,她覆盖山脉和莽原,便有了“_______、_____”的宏大气象;她覆盖树木,便有了“___________”的神奇风光;她覆盖田野,便有了“万亩麦苗雪中青”的勃勃生机;她覆盖路,便有了“万径人踪灭”的无路之境。她于覆盖中随物赋形,形似一切,更( )似一切,以个体的最小变化实现了整体的最大变化,突出了它物而高大了自己。她静静地以大地之美为美,以人类之喜为喜,在大地的低处显出了生命高处的境界。
(4)雪花是百花中开得最朴素的花,她喜百花之艳而看重自己的朴素,慕春天之美而不弃冬季的荒芜。大自然最朴素的时候,就是她开得最美的时候。她默默地以自己的朴素装点大自然的美丽,无色而至色,大素而大美,从朴素的极致走向了绚丽而迷人的世界,将生命的足迹延伸了圣洁、美丽、善良的远方。
(5)每一朵雪花都有一颗至真至纯的童心。她,开也不浮不躁,落也无色无息。她说喜欢随着夜幕降临,在人们的睡梦中描绘童话世界,让世界改变模样,令大地鹤发童颜,给人以意外的惊喜,唤醒芸芸众生的颗颗童心。
(6)六角形的雪花,其形其状,岁岁依然,年年相似,似乎要以自己的单调显示与众不同的特点……最单调的雪花,实际上是最不单调的。她在单调中产生着丰富,在丰富中升华着创造,在创造中又发展着单调而丰富的生命境界。
(7)雪花是世界上开得最短暂的花。她总是在寒冷的时候降临,温暖的时候离去,有时甚至一落地即消融,一刹那就是一生,生命的诗意的舞蹈在一瞬间即成永恒。
(8)雪花又是世界上开得最长久的花。在北方和高原的许多地域,冬季有多长,雪花的生命就有多长;山峰活了多少年,她就开了多少年。我总觉得,那一座座千年不化的雪峰之上,不知有多少雪花。a见过汉时的明月,大唐的太阳,b见过盘古开天辟地的壮举,见过远古的人类走出洞穴和森林的身影,见过炎黄走向华夏文明的足迹,c见过我们中华民族历经的屈辱、坎坷与辉煌;我还觉得,雪花依然开在我们民族起步的源头,依然开在神话和《诗经》里,依然开在毛泽东的博大胸怀中,又将在我们民族辉煌的未来大放异彩。
1、根据(1)—(3)段提示,请在括号里分别填出符合语境的一个字。(2分)
2、联系上下文,请在两首诗词中找出恰当的句子,分别填写在第(3)段横线上。
3、在第(6)段中有两处词语在排版时颠倒了位置,请指出。(2分)
4、第(8)段划线部分的a、b、c三句话顺序不够合理,请写出正确顺序。(2分)
5、本文形散而神聚,请给本文拟一个恰当的标题。(2分)
6、读了本文,你对“雪花”是否有了新的认识,你同意作者的观点吗?请谈谈你的见解(30字左右)(4分)
十三、阅读《特别早》并回答问题。
特 别 早
周 忠
一次我起得特别早
却发现父亲蹑手蹑脚,正在园中
清除杂草
发现道路正由母亲清扫
发现邻家的大伯正在山坡上
栽下树苗
以及许许多多的人,一直就在
夜色里劳动
他们像星星一样密集地
遍布了大地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兰草》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9题。
兰 草
①小时候,常常遇到一些女孩用“兰”字作名,干吗要用“兰”作名呢?我产生了好奇心,去问父亲。父亲说,兰是一种草,开的花特香,兰草貌似柔弱,但生命力极强,逗人喜爱,因此人们爱用“兰”为女孩子命名,希望她们像兰草一样娴淑温柔,美貌端庄,健康成长。父亲的话我似懂非懂,但产生了想见兰草的愿望。
②但家乡没有兰草,后来,我上了初中、高中,来到县城,那里也没有兰草。
③去年九月中旬,我们奉命来到了扒口行洪的小河口镇灾区救灾。行洪区的高处已经露出了水面。少数回归的群众,已在残堤上搭起了临时灾棚,等候着重建家园。为了迎接行洪区中小学生归校,我们急于了解学校的受灾情况。这是一所我十分熟悉的学校:雄伟的教学大楼,整齐的教师宿舍。特别是校园美化,全市有名。四季花香,长年青翠,满园秀色。而现在展现在我们面前的这所学校,除伤痕累累的教学大楼,依然倔强地挺立着,整座校园覆盖在厚厚的淤泥中。露出泥面的柏树、广玉兰、女贞树等,浑身泥土,成了朽木枯枝;至于那些名花们,早已杳无踪迹。一片泥沼,满目荒凉,看不到生命的迹象。我心里感到沉甸甸的。
④就在诅咒洪水的肆虐时,我眼前一亮,忽然发现远处的淤泥堆上,像是谁散落了十分鲜嫩的四季葱苗。远远望去,它们婀娜娇艳,翠润如玉。在这百里泥沼中不可能有四季葱苗!我不顾一切,从没膝深的淤泥中蹚了过去,走近一看,其中竟还有两朵三朵白色的小花。凑上去,一缕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我大声叫喊起来:这里有抗御洪水的英雄!同行的校长告诉我们,这堆淤泥下是一个圆形的大花台,周围种的是一圈兰草。淹水前这些兰草叶长不过五寸。竟意想不到,它会在二个多月的滔滔洪水底下,不断地从与日俱增的淤泥中挣出身子,突破了半米多深的淤泥封锁。在洪水退后,群芳寥落,校园一片死寂。独有这兰草、兰花,带着与洪水顽强拼搏后的疲劳与倦色,虽然减少了一些浓绿与浓香,却显得更鲜、更嫩、更加亮丽。我对这具有超强生命力的兰草,不禁肃然起敬。【A】在温柔舒适的花园中,兰草恪守名份,娴静恬淡,默默奉献,丰富人间香与美,从不张扬:【B】在荒山僻谷中,兰草仍然生机勃勃,奋发向上,散发出缕缕清香,不为沦落深山而自弃;【C】在沧海横流,洪水滔天的绝境中,兰草
⑤我抬起头来,远远望见守候在残堤上的父老乡亲们,心潮起伏,思绪难平。在父老乡亲的身上,我看到了兰草的秉性〖秉(bíng)性:性格〗;在兰草的身上,我看到了父老乡亲的希望。
1.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
①诅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与日俱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篇文章写兰草,着力表现了兰草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性。文中有两个词语表达了作者在不同时期对兰草的思想感情,这两个词语是:(小时候)__________;(救灾时见了兰草)__________。
3.第③段中画线部分写树和名花,这对表现兰草起了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走近一看,其中竟还有两朵三朵白色的小花”中的“竟”,表露了作者发现兰花时怎样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④段里画浪线的句子中用了“顽强拼搏”一词,本段中能具体表现这种精神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④段有两个层次。在下面题目中的横线里各填写一个恰当的词,概括层意。
答:①第二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兰草。
②第二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兰草。
7.第④段未画横线部分有A、B、C三个分句,请你根据本段的内容,给C句的空缺处补写2——4个短句,与A、B两个分句构成排比。
答:在沧海横流,洪水滔天的绝境中,兰草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在父老乡亲的身上,我看到了兰草的秉性;在兰草的身上,我看到了父老乡亲的希望。”这句话对全文内容的表达起什么作用?你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你喜欢或者不喜欢文中的哪句话?请说说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咒)骂;②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长。
2、具有超强生命力(生命力极强、顽强拼搏,或其它相同意思的表达);想见(兰草);肃然起敬。
3、反衬或衬托(或对比)。
4、惊喜、敬佩。
5、不断地从与日俱增的淤泥中挣出身子,突破了半米多深的淤泥封锁。
6、①描写或描绘、绘;②赞(美、颂等)。
7、本题难度较大,评分应从激励出发,不必苛求能否构成排比,只要所写的短句中又恰当的,一句给1分,给满2分为止。若其中出现有创意的某个短句即可高给满分。(原句:兰草威武不屈,奋斗不止,争得了自己的生存,获得了发展的先机。仅供参考。)
8、揭示(表现、突出等)主旨(中心、主题等);含义理解要点:①两者同样具有超强的生命力,或顽强拼搏的精神;②战胜灾害(困难),重建家园(美好生活)。
9、本题鼓励学生各抒己见,不论选句是否恰当,只要言之成理都应给分。
《冬季到台北来看雨》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第1—7题。
冬季到台北来看雨
①来时,便听说台北是个多雨的城市,尤其是冬季,雨下得更是非同凡响,为世界上许多城市所不能比。我不是专门到台北来看雨的,我从家乡来,我说家乡话,我唱家乡戏,我带着家乡情来看家乡人。为两岸的文化交流,我们一行20人,应台湾名伶刘海燕女士的盛情邀请,到台湾演出河南豫剧。
②演出可谓盛况空前。我们的观众有的是驱车200多公里赶来的,有的是被人用轮椅推进剧场的。有的一来使当起了“义工”,贴戏报、打水扫地、搬运道具,看到什么活儿都抢着干。“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一时间,乡音乡韵一片,其情深深,其意切切,场面十分感人。
③对台北的河南老乡来说,他们来看家乡戏,主要是来找家乡情的。一位叫贾文斌的老人,在头一天看戏时,紧紧地抓住我的手久久不放开,他颤巍巍地说:“我一听到这梆子敲、板胡响就想回家……”80岁的老人说着说着就像小孩一样哭了起来。一位麻老先生对我们说:“我吃过台湾的几十种水果,世界上近百种水果,哪一种也没有家乡的榆钱和柿子有味,几十年不尝了,想啊!”台北河南同乡会的乔律师说:“我是喝黄河水长大的,生是河南人,死是河南鬼……”他们跟我们谈这些的时候,那黯然的神情,那铿锵的声音,不正是深沉的思乡情愫的袒露吗?他们的生命源头在故乡,那里有生养他们的老祖宗,那里有他们的根哪!
④舞台上,一出《卖苗郎》、几句《寻儿记》就使台下看戏的老乡们大哭失声几回田。是想起了至今仍未找到的家乡的父母?是想起了年轻时手拉手陌上采桑的结发妻子?还是想起了当年挥洒“十八相送”的情景?数十年天各一方,演出的剧情勾起了他们人生际遇中最深刻的记忆,他们怎能不悲伤、不痛哭呢?
⑤屋外的雨还在无休无止地下着,下雨的天气给人带来惆怅。雨如信使,传达着一种情思,创造着一种怆然悲凉的气氛。我们归来时,老乡们冒雨赶来送行。车开了,透过雨幕,我只看到了使劲挥动的手,却无法看清他们脸上流的是雨还是泪……我在心里向老乡呼唤:回家看看吧!春天,一串串肥嘟嘟的榆钱,晚辈们会采下让您尝鲜;秋后,房前屋后,坡上路边,柿子黄澄澄红丢丢的一片,晚辈们会摘下送您手边。再听几回地道的家乡戏吧,原汤原水原汁原味……
⑥雨,台北的雨,不停不歇,下着,下着……
1.题目是“冬季到台北来看雨”,文中也多次写到雨,对此,看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台北冬季确实多雨。
B.密密的雨丝和绵绵的乡情有相通之处。
C.融情于景,把浓浓的乡情融人对雨的描写之中,形象地表现了文章的中心。
D.这是托物言志的写法,与《荔枝蜜》一课写法相同。
【答】:( )
2.本文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表达方式。
3.“盛”的意思分别与(1)(2)相同的一项是
(1)盛情邀请 ( )
(2)盛况空前 ( )
A.参加盛会 B.盛意难却 C.身着盛装 D.盛气凌人
4.第③段中“紧紧”、“抓”、“久久”和“颤巍巍”四个词语,表现了贾文斌老人怎样的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⑤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与前文哪句话相呼应?找出来写在下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肥嘟嘟”等语句,十分通俗、口语化,而且富有地方特色。从文中再找出一例,写在下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听了贾文斌老人、麻老先生和乔律师的话,“我”会说些什么?联系文章中心,发挥想象,把“我”说的话写在下面。(有创见的可加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D。
2、叙述9记叙),描写(写景),抒情,议论。
3、B、A
4、盼到亲人来临,内心十分激动、喜悦。
5、哪一种也没有家乡的榆钱和柿子有味。
6、黄澄澄红丢丢。(或:原汤原水原汁原味)
7、此题是开放性试题,只要围绕文章中心,言之成理,语言通顺即可给分。内容或表达特别突出的加1—2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9题。
兰 草
①小时候,常常遇到一些女孩用“兰”字作名,干吗要用“兰”作名呢?我产生了好奇心,去问父亲。父亲说,兰是一种草,开的花特香,兰草貌似柔弱,但生命力极强,逗人喜爱,因此人们爱用“兰”为女孩子命名,希望她们像兰草一样娴淑温柔,美貌端庄,健康成长。父亲的话我似懂非懂,但产生了想见兰草的愿望。
②但家乡没有兰草,后来,我上了初中、高中,来到县城,那里也没有兰草。
③去年九月中旬,我们奉命来到了扒口行洪的小河口镇灾区救灾。行洪区的高处已经露出了水面。少数回归的群众,已在残堤上搭起了临时灾棚,等候着重建家园。为了迎接行洪区中小学生归校,我们急于了解学校的受灾情况。这是一所我十分熟悉的学校:雄伟的教学大楼,整齐的教师宿舍。特别是校园美化,全市有名。四季花香,长年青翠,满园秀色。而现在展现在我们面前的这所学校,除伤痕累累的教学大楼,依然倔强地挺立着,整座校园覆盖在厚厚的淤泥中。露出泥面的柏树、广玉兰、女贞树等,浑身泥土,成了朽木枯枝;至于那些名花们,早已杳无踪迹。一片泥沼,满目荒凉,看不到生命的迹象。我心里感到沉甸甸的。
④就在诅咒洪水的肆虐时,我眼前一亮,忽然发现远处的淤泥堆上,像是谁散落了十分鲜嫩的四季葱苗。远远望去,它们婀娜娇艳,翠润如玉。在这百里泥沼中不可能有四季葱苗!我不顾一切,从没膝深的淤泥中蹚了过去,走近一看,其中竟还有两朵三朵白色的小花。凑上去,一缕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我大声叫喊起来:这里有抗御洪水的英雄!同行的校长告诉我们,这堆淤泥下是一个圆形的大花台,周围种的是一圈兰草。淹水前这些兰草叶长不过五寸。竟意想不到,它会在二个多月的滔滔洪水底下,不断地从与日俱增的淤泥中挣出身子,突破了半米多深的淤泥封锁。在洪水退后,群芳寥落,校园一片死寂。独有这兰草、兰花,带着与洪水顽强拼搏后的疲劳与倦色,虽然减少了一些浓绿与浓香,却显得更鲜、更嫩、更加亮丽。我对这具有超强生命力的兰草,不禁肃然起敬。【A】在温柔舒适的花园中,兰草恪守名份,娴静恬淡,默默奉献,丰富人间香与美,从不张扬:【B】在荒山僻谷中,兰草仍然生机勃勃,奋发向上,散发出缕缕清香,不为沦落深山而自弃;【C】在沧海横流,洪水滔天的绝境中,兰草
⑤我抬起头来,远远望见守候在残堤上的父老乡亲们,心潮起伏,思绪难平。在父老乡亲的身上,我看到了兰草的秉性〖秉(bíng)性:性格〗;在兰草的身上,我看到了父老乡亲的希望。
1.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
①诅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与日俱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篇文章写兰草,着力表现了兰草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性。文中有两个词语表达了作者在不同时期对兰草的思想感情,这两个词语是:(小时候)__________;(救灾时见了兰草)__________。
3.第③段中画线部分写树和名花,这对表现兰草起了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走近一看,其中竟还有两朵三朵白色的小花”中的“竟”,表露了作者发现兰花时怎样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④段里画浪线的句子中用了“顽强拼搏”一词,本段中能具体表现这种精神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④段有两个层次。在下面题目中的横线里各填写一个恰当的词,概括层意。
答:①第二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兰草。
②第二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兰草。
7.第④段未画横线部分有A、B、C三个分句,请你根据本段的内容,给C句的空缺处补写2——4个短句,与A、B两个分句构成排比。
答:在沧海横流,洪水滔天的绝境中,兰草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在父老乡亲的身上,我看到了兰草的秉性;在兰草的身上,我看到了父老乡亲的希望。”这句话对全文内容的表达起什么作用?你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你喜欢或者不喜欢文中的哪句话?请说说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咒)骂;②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长。
2、具有超强生命力(生命力极强、顽强拼搏,或其它相同意思的表达);想见(兰草);肃然起敬。
3、反衬或衬托(或对比)。
4、惊喜、敬佩。
5、不断地从与日俱增的淤泥中挣出身子,突破了半米多深的淤泥封锁。
6、①描写或描绘、绘;②赞(美、颂等)。
7、本题难度较大,评分应从激励出发,不必苛求能否构成排比,只要所写的短句中又恰当的,一句给1分,给满2分为止。若其中出现有创意的某个短句即可高给满分。(原句:兰草威武不屈,奋斗不止,争得了自己的生存,获得了发展的先机。仅供参考。)
8、揭示(表现、突出等)主旨(中心、主题等);含义理解要点:①两者同样具有超强的生命力,或顽强拼搏的精神;②战胜灾害(困难),重建家园(美好生活)。
9、本题鼓励学生各抒己见,不论选句是否恰当,只要言之成理都应给分。
《冬季到台北来看雨》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第1—7题。
冬季到台北来看雨
①来时,便听说台北是个多雨的城市,尤其是冬季,雨下得更是非同凡响,为世界上许多城市所不能比。我不是专门到台北来看雨的,我从家乡来,我说家乡话,我唱家乡戏,我带着家乡情来看家乡人。为两岸的文化交流,我们一行20人,应台湾名伶刘海燕女士的盛情邀请,到台湾演出河南豫剧。
②演出可谓盛况空前。我们的观众有的是驱车200多公里赶来的,有的是被人用轮椅推进剧场的。有的一来使当起了“义工”,贴戏报、打水扫地、搬运道具,看到什么活儿都抢着干。“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一时间,乡音乡韵一片,其情深深,其意切切,场面十分感人。
③对台北的河南老乡来说,他们来看家乡戏,主要是来找家乡情的。一位叫贾文斌的老人,在头一天看戏时,紧紧地抓住我的手久久不放开,他颤巍巍地说:“我一听到这梆子敲、板胡响就想回家……”80岁的老人说着说着就像小孩一样哭了起来。一位麻老先生对我们说:“我吃过台湾的几十种水果,世界上近百种水果,哪一种也没有家乡的榆钱和柿子有味,几十年不尝了,想啊!”台北河南同乡会的乔律师说:“我是喝黄河水长大的,生是河南人,死是河南鬼……”他们跟我们谈这些的时候,那黯然的神情,那铿锵的声音,不正是深沉的思乡情愫的袒露吗?他们的生命源头在故乡,那里有生养他们的老祖宗,那里有他们的根哪!
④舞台上,一出《卖苗郎》、几句《寻儿记》就使台下看戏的老乡们大哭失声几回田。是想起了至今仍未找到的家乡的父母?是想起了年轻时手拉手陌上采桑的结发妻子?还是想起了当年挥洒“十八相送”的情景?数十年天各一方,演出的剧情勾起了他们人生际遇中最深刻的记忆,他们怎能不悲伤、不痛哭呢?
⑤屋外的雨还在无休无止地下着,下雨的天气给人带来惆怅。雨如信使,传达着一种情思,创造着一种怆然悲凉的气氛。我们归来时,老乡们冒雨赶来送行。车开了,透过雨幕,我只看到了使劲挥动的手,却无法看清他们脸上流的是雨还是泪……我在心里向老乡呼唤:回家看看吧!春天,一串串肥嘟嘟的榆钱,晚辈们会采下让您尝鲜;秋后,房前屋后,坡上路边,柿子黄澄澄红丢丢的一片,晚辈们会摘下送您手边。再听几回地道的家乡戏吧,原汤原水原汁原味……
⑥雨,台北的雨,不停不歇,下着,下着……
1.题目是“冬季到台北来看雨”,文中也多次写到雨,对此,看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台北冬季确实多雨。
B.密密的雨丝和绵绵的乡情有相通之处。
C.融情于景,把浓浓的乡情融人对雨的描写之中,形象地表现了文章的中心。
D.这是托物言志的写法,与《荔枝蜜》一课写法相同。
【答】:( )
2.本文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表达方式。
3.“盛”的意思分别与(1)(2)相同的一项是
(1)盛情邀请 ( )
(2)盛况空前 ( )
A.参加盛会 B.盛意难却 C.身着盛装 D.盛气凌人
4.第③段中“紧紧”、“抓”、“久久”和“颤巍巍”四个词语,表现了贾文斌老人怎样的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⑤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与前文哪句话相呼应?找出来写在下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肥嘟嘟”等语句,十分通俗、口语化,而且富有地方特色。从文中再找出一例,写在下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听了贾文斌老人、麻老先生和乔律师的话,“我”会说些什么?联系文章中心,发挥想象,把“我”说的话写在下面。(有创见的可加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D。
2、叙述9记叙),描写(写景),抒情,议论。
3、B、A
4、盼到亲人来临,内心十分激动、喜悦。
5、哪一种也没有家乡的榆钱和柿子有味。
6、黄澄澄红丢丢。(或:原汤原水原汁原味)
7、此题是开放性试题,只要围绕文章中心,言之成理,语言通顺即可给分。内容或表达特别突出的加1—2分。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