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比热容是多少 15
水的比热容是4.2×10^3焦/千克.摄氏度,由于1℃和1K(开尔文、国际制单位)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相同,所以,水的比热容也可以表达为4.2×10^3焦/千克.开尔文。其物理意义:1kg的的水,温度升高(或下降)1℃或1K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4.2×10^3焦尔。
第一、对照下面一些常见的物质的比热容,可以看出,水是所有物质中比热容最大的。
一些物质的 比热容,单位是为1000J/(kg·℃):
水 4.2、酒精 2.4、煤油 2.1、冰 2.1、蓖麻油 1.8、砂石 0.92、铝 0.88、干泥土 0.84、铁、钢 0.46、铜 0.39、汞 0.14、铅 0.13。
注意: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其大小与物体的种类、状态有关,与质量、体积、温度、密度、吸热放热、形状等无关。
第二、水的比热容最大,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中有重要的应用。
1、水可以用来调节气温、取暖、作冷却剂、散热,是因为水的比热容最大。
2、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小,而沙漠地区昼夜温差大,这主要是水的比热容大约是沙土比热容的4倍,沿海一带白天温度升得慢、晚上温度下降慢。而沙漠地区白天温度升得快、晚上温度下降快。
3、在早春时,农民晚上在秧田里灌水,防治秧苗被冻坏,主要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特性。
4、海陆风的形成原理,主要是陆地沙土的比热容比海水比热容小得多的原因。
5、冬天,池塘中浅水处比深水处容易结冰。浅水处,水量少,夜间放热快,温度下降快。
6、生物体内含水量都比较高,水比热容大,有利于恒温动物的体温调节。
第三、水的比热容与热量的计算。
热量计算公式的推导方法:在初中物理学中,采用算术归纳法。以水比热容的物理意义为推导根据。方法如下:
1、1kg的水温度升高1℃时,吸收的热量为4.2×10^3J。
2、2kg的水温度升高1℃时,吸收的热量为2×4.2×10^3J。正比例关系。
3、2kg的水温度从10℃升高20℃时,吸收的热量为2×(20—10)×4.2×10^3J。正比例关系。
4、mkg的水温度升高△t℃时,吸收的热量为水的比热容的m.△t倍。正比例关。
所以: Q=cm△t。如果t为末温,t0为初温,则Q吸=Cm(t-t0),Q放=Cm(t0-t)。
5、计算举例。
例、有一质量为500g的铜制水壶,里面装满了2kg100℃的水,当温度下降到30℃时,共放出多少热量?(读者自己思考,比较简单。)
水的比热容是4.2*10^3焦/千克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升高(或下降)单位温度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其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是焦耳每千克开尔文[J/( kg· K )],即令1KG的物质的温度上升1开尔文所需的热量。
物质的比热容越大,相同质量和温升时,需要更多热能。以水和油为例,水和油的比热容分别约为4200 J/(kg·K)和2000 J/(kg·K),即把相同质量的水加热的热能比油多出约一倍。若以相同的热能分别把相同质量的水和油加热的话,油的温升将比水的温升大。
扩展资料:
一般情况下,热容与比热容均为温度的函数,但在温度变化范围不太大时,可近似地看为常量。于是有Q=C(T2-T1)=mc(T2-T1)。如令温度改变量ΔT=T2-T1,则有Q=cmΔT。这是中学中用比热容来计算热量的基本公式。
在实验过程中,液态水的定压比热容经常会被用来计算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水作为最常见的物质,它的比热数据较易获得,当实验要求精度不高时,可近似认为常压下水的定压比热为4.2kJ/KG.℃。
水的比热容在25℃时,大约是4.2×10³ J/(kg℃),比其它液体普遍较高。
比热容(Specific Heat Capacity,符号c),简称比热,亦称比热容量,是热力学中常用的一个物理量,表示物体吸热或散热能力。比热容越大,物体的吸热或散热能力越强。它指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升高或下降单位温度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其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是焦耳每千克开尔文[J/(
kg · K )],即令1公斤的物质的温度上升1开尔文所需的能量。
拓展资料
比热容的符号是c,必须为小写,而大写C则为热容的符号。以水为例,一千克(kg)重的水需要4200焦耳(J)来加热一开尔文(K)。
水的氢键使水成为特优的吸热能力,水将大部分所吸收的热,用来打断氢键,因此不会增加液体的温度。因为有此项特质,生活在水中的有机体能得到水的保护,而不会因空气中温度的急遽变化而有致命的危险。
水比热容:4.186kJ/(kg·℃)
比热容(Specific Heat Capacity),用 符号c表示,又称比 热容量,简称比热(specific heat),是单位质量物质的热容量,即单位质量物体改变单位温度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一定质量的一物质,在温度升高时,所吸收的热量与该物质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称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比热),用符号c表示。其 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是 焦耳每 千克 开尔文[J /(kg·K) ]或焦耳每千克每摄氏度[J /(kg·℃)]。J是指焦耳,K是指 热力学温标,即令1千克的物质的温度上升(或下降)1开尔文所需的能量。根据此定理,便可得出以下公式:
Q为吸收(或放出)的热量;m是物体的质量,ΔT是吸热(或放热)后温度所上升(或下降)值,初中的教材里把ΔT写成Δt,其实这是不 规范的(我们生活中常用℃作为温度的单位,很少用K,而且ΔT=Δt,因此中学阶段都用Δt,但国际或更高等的科学领域仍用ΔT)。
第二比如说你笔误应该是7℃,暂且认为是常压,比热容是4.2109kJ/kg.K;10℃常压,比热容是4.205kJ/kg.K。你看看能不能帮上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