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3个回答
2016-03-29
展开全部
心理教育是实行小学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经过长期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本人认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比单纯的教学传授更有效果。在教学设计中,要挖掘教材中的心理教育资源,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营造轻松和谐的心理氛围,即构建和谐课堂。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实现素质教育。
第一,要挖掘教材中的心理教育资源,在语文教学设计中体现心理教育。小学语文学科本身具有很强的人文性,所以我们要利用人性化的特点去设计我们的教学,一是在教学目标设计中确定心理教育目标。多年来许多教学工作者一直在探讨如何在语言能力训练各个环节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却忽略了进行心理教育。要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心理教育,首先要确立好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包括教养(语言能力)、德育、心理素质教育几个方面。
二是要在教学策略方法的设计中关注心理教育。首先是启发学生的想象的教学设计。在教学设计中,引导学生根据文中的语言文字,去想象它能描绘的情景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此过程中,使学生受到心理教育。其次是角色扮演的教学设计。角色扮演,既可以使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又可以使学生在表演时设身处地地实施文中人物的良好的或不良的行为,并获得各种不同的体验,使学生受到教育,还可以培养学生敢于在众人面前展示自己的表演才华的心理素质。再次是提问与讨论相结合的教学设计。语文教学总少不了问问题,这问题由谁来问,由谁来回答都应该从心理角度去考虑。一般来说,对于要普遍掌握的,则由教师提问学生,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对于启发性、创造性的问题则由个别成绩好的学生提出;对于开放性的问答,则由老师引导小组讨论解决问题,以增强他们的合作意识。
三是要在作业设计中考虑心理教育。在作业设计中结合心理教育因素来给学生练习,既能让学生感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例如讲完《新型玻璃》一课时,让学生自己设计几种新型玻璃,在讲评作业时,则以“产品设计推荐会”的形式让学生介绍自己的设想。这样即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又使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
第二,构建和谐课堂。在构建和谐课堂中老师要调控好以下几种关系:一是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从理论上讲,学生对老师的情感和态度对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可设想,一个对老师情感冷漠、态度抵触的学生可以学习得很好。在课堂上,老师真诚的笑容,信任的眼神,鼓动的话语,都会从心灵深处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在这其中,鼓励性评价对增强学生自信心,提升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和创设和谐课堂气氛尤为重要。所以在课堂中,我们必须改变传统教学中过度依赖师生单向交往方式的状况,积极实施师生双向交往的方式,老师既不能对学生放任自流,又不能对学生专横跋扈,而要采用民主平等的态度,多创造合作的机会,增进师生感情,达到师生互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二是友好合作的生生关系。这要以合作为原则。课堂上学生之间应该是合作学习的伙伴关系.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多创造机会让生生多向交往,达成合作共识,注意引导学生共同讨论,共同评议,共同完成练习或表演。以培养他们友好、合作的人格,这样,课堂才能更和谐,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更浓,学习的效果才能更好。
三是平衡的学生与自我关系。这要以成功为原则。人本主义心理学派的代表马思洛指出:诚实而坦然,勇于表白自己的内心感受,表白自己的怀疑,勇于承担责任,是自我实现的途径之一。小学生渴望获得成功的体验,渴望实现自我,但大多数学生又害怕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或质疑而遭到老师的批评,同学的嘲笑。这一矛盾需要我们老师在教学中采取愉快教育、情景教育、成功教育等手段去帮助学生化解。
四是创新的学生与学习关系。在课堂上,我们以创新的原则去指导学生的学习。教师在课堂中要引导学生敢于思考,允许学生发表不同意见。例如:在教学《娥眉道上》一课时,教师鼓励学生质疑,一位学生提出了异议:“铺路人没必要自己背石板,他可以想其他方法把石板搬上去。”于是,老师就因势利导,让学生帮铺路人想想办法,顿时,课堂活跃起来,同学们的想法五花八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培养,对学习的兴趣也越来越浓。
总之,一节轻松和谐的语文课,无论对学生还是对老师都是一种享受,有了各种不同滋味的“享受”。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才能得以培养。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渗透心理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是新时代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希望能帮到你,满意望采纳哦。
第一,要挖掘教材中的心理教育资源,在语文教学设计中体现心理教育。小学语文学科本身具有很强的人文性,所以我们要利用人性化的特点去设计我们的教学,一是在教学目标设计中确定心理教育目标。多年来许多教学工作者一直在探讨如何在语言能力训练各个环节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却忽略了进行心理教育。要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心理教育,首先要确立好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包括教养(语言能力)、德育、心理素质教育几个方面。
二是要在教学策略方法的设计中关注心理教育。首先是启发学生的想象的教学设计。在教学设计中,引导学生根据文中的语言文字,去想象它能描绘的情景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此过程中,使学生受到心理教育。其次是角色扮演的教学设计。角色扮演,既可以使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又可以使学生在表演时设身处地地实施文中人物的良好的或不良的行为,并获得各种不同的体验,使学生受到教育,还可以培养学生敢于在众人面前展示自己的表演才华的心理素质。再次是提问与讨论相结合的教学设计。语文教学总少不了问问题,这问题由谁来问,由谁来回答都应该从心理角度去考虑。一般来说,对于要普遍掌握的,则由教师提问学生,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对于启发性、创造性的问题则由个别成绩好的学生提出;对于开放性的问答,则由老师引导小组讨论解决问题,以增强他们的合作意识。
三是要在作业设计中考虑心理教育。在作业设计中结合心理教育因素来给学生练习,既能让学生感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例如讲完《新型玻璃》一课时,让学生自己设计几种新型玻璃,在讲评作业时,则以“产品设计推荐会”的形式让学生介绍自己的设想。这样即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又使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
第二,构建和谐课堂。在构建和谐课堂中老师要调控好以下几种关系:一是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从理论上讲,学生对老师的情感和态度对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可设想,一个对老师情感冷漠、态度抵触的学生可以学习得很好。在课堂上,老师真诚的笑容,信任的眼神,鼓动的话语,都会从心灵深处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在这其中,鼓励性评价对增强学生自信心,提升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和创设和谐课堂气氛尤为重要。所以在课堂中,我们必须改变传统教学中过度依赖师生单向交往方式的状况,积极实施师生双向交往的方式,老师既不能对学生放任自流,又不能对学生专横跋扈,而要采用民主平等的态度,多创造合作的机会,增进师生感情,达到师生互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二是友好合作的生生关系。这要以合作为原则。课堂上学生之间应该是合作学习的伙伴关系.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多创造机会让生生多向交往,达成合作共识,注意引导学生共同讨论,共同评议,共同完成练习或表演。以培养他们友好、合作的人格,这样,课堂才能更和谐,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更浓,学习的效果才能更好。
三是平衡的学生与自我关系。这要以成功为原则。人本主义心理学派的代表马思洛指出:诚实而坦然,勇于表白自己的内心感受,表白自己的怀疑,勇于承担责任,是自我实现的途径之一。小学生渴望获得成功的体验,渴望实现自我,但大多数学生又害怕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或质疑而遭到老师的批评,同学的嘲笑。这一矛盾需要我们老师在教学中采取愉快教育、情景教育、成功教育等手段去帮助学生化解。
四是创新的学生与学习关系。在课堂上,我们以创新的原则去指导学生的学习。教师在课堂中要引导学生敢于思考,允许学生发表不同意见。例如:在教学《娥眉道上》一课时,教师鼓励学生质疑,一位学生提出了异议:“铺路人没必要自己背石板,他可以想其他方法把石板搬上去。”于是,老师就因势利导,让学生帮铺路人想想办法,顿时,课堂活跃起来,同学们的想法五花八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培养,对学习的兴趣也越来越浓。
总之,一节轻松和谐的语文课,无论对学生还是对老师都是一种享受,有了各种不同滋味的“享受”。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才能得以培养。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渗透心理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是新时代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希望能帮到你,满意望采纳哦。
智通华宇
2024-08-29 广告
2024-08-29 广告
北京智通华宇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心理学、脑科学、神经科学、认知科学和人类基因工程领域。专业提供专业的实验室解决方案,包括实验室规划布局,设备安装调试维护,人员培训,实验设计及流程管理等。...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智通华宇提供
2016-03-29 · 百度认证:北京新东方迅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官方账号
新东方在线网络课堂
新东方在线是新东方集团旗下唯一专业在线教育网站,提供出国留学、考研培训、英语培训和职业教育培训的综合网络教育培训机构。致力于为广大用户提供个性化、互动化、智能化的在线学习体验。
向TA提问
关注
展开全部
1.创建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热爱、信任学生和理解学生,学生尊重和敬仰教师,可以形成积极向上,愉快、活跃、和谐的课堂学习心理气氛。因此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应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以民主的方式指导和组织教学,以适应学生日益扩大的信息面、学生的独立性和日益增强的成人感的需要。如微笑地走进教室,微笑地上课。当学生回答问题或者提出问题有困难时,老师适时地微笑可以减轻或者化解学生的心理压力。在课堂活动中,教师要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时时用自己的良好形象和诚信感化学生,给全班学生以积极的情绪体验,以创造良好的课堂学习心理气氛。
2.建立适当合理的学习期望。教育心理学的大量研究表明,教师对学生的高期望会使学生向好的积极的方向发展,教师对学生的低期望则会妨碍学生的进步。对于学生学习的期望,不仅要关注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还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与发展。只有当教师采取的方法合适,对学生的学习期望合理才能形成良好的课堂学习心理气氛。因此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赞扬学生在学习上取得的成绩,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意志力。在课堂教学中特别要避免使用“你听我说”“我告诉你”之类的命令式、灌输式的语言,坚持用鼓励性的、商量式的语气说话,例如“请你继续讲”“你的分析是不是这样”“请听听我的想法”“我想作一点补充”“如果这样说是不是更全面”等。教师在教学中使用这样的语言表述,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学生智力因素的开发,重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要抓住各种教育契机反复渗透、耐心诱导和细心培养。可结合多媒体教学,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设计“激发——探索——总结——探索”的教学结构,引导学生进行“再创造”的活动。教师要多尝试进行开放的课堂教学,这样的课不仅可以给学生以乐趣,更可以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心,使学生的能力得到真正的提高。因此,在教学中要着眼于心理素质教育来进行教学,使学生的学习和心理健康教育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真正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2.建立适当合理的学习期望。教育心理学的大量研究表明,教师对学生的高期望会使学生向好的积极的方向发展,教师对学生的低期望则会妨碍学生的进步。对于学生学习的期望,不仅要关注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还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与发展。只有当教师采取的方法合适,对学生的学习期望合理才能形成良好的课堂学习心理气氛。因此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赞扬学生在学习上取得的成绩,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意志力。在课堂教学中特别要避免使用“你听我说”“我告诉你”之类的命令式、灌输式的语言,坚持用鼓励性的、商量式的语气说话,例如“请你继续讲”“你的分析是不是这样”“请听听我的想法”“我想作一点补充”“如果这样说是不是更全面”等。教师在教学中使用这样的语言表述,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学生智力因素的开发,重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要抓住各种教育契机反复渗透、耐心诱导和细心培养。可结合多媒体教学,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设计“激发——探索——总结——探索”的教学结构,引导学生进行“再创造”的活动。教师要多尝试进行开放的课堂教学,这样的课不仅可以给学生以乐趣,更可以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心,使学生的能力得到真正的提高。因此,在教学中要着眼于心理素质教育来进行教学,使学生的学习和心理健康教育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真正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一、宽松,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营造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育人氛围。
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师生观,在教学中,热爱、尊重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师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认可、相互补充,在课堂上创造出宽松和谐的教学气氛,在交融中进行创造性的教与学的活动,才是真正高水平的教学境界。以朋友的身份,真诚面对学生,消除顾虑情绪。在教师和学生的心目中全班学生完全平等,没有"好生"、"差生"之说,因为每个人都有所长,有所短,不能以学习成绩作为唯一标准。
一位摆着架子,整天板着脸不与学生沟通的教师,怎能让孩子们没有心理负担地与你接触?又怎会使他们学会与人交往呢?小学生心理状态还不成熟,遇事容易受挫折,便会产生心理压力,这时,就更需要教师做他们的知心人,耐心倾听他们倾诉,敞开心扉与他们交流,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减轻压力。那样,他们才能逐渐学会与人沟通,敢于面对挑战,适应社会。课堂上,教师与学生间如若建立起了民主、平等的关系,学生发言必将积极许多,因为他们没有太多顾虑。我经常和学生这样说:你们既然承认我是你们的朋友,那我们之间就没有隔阂了。朋友间是不必小心翼翼地相处的,有什么说什么,想到什么说什么,有道理就行。我做得不够的,你帮我指出;你做得不好的,我帮你纠正,以诚相待才是关键。错了有何妨?在朋友面前出点错不害羞,反而有益,因为朋友会真心帮助你。我们班的学生与我关系特好,下课时有事没事总爱来找我聊天。当然他们也敢"顶撞"我,有时,几个"吃了豹子胆"的学生还会给我捎来纸条向我提意见。他们在语文课上回答问题是完全不拘束的,胆子特别大,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没有了心理负担,思考的环境也轻松了,自然,效果也就更好了
营造了一个积极的、互相帮助的、关怀的环境,不管你以何种身份去接近学生,相信学生的心理负担也就不存在了,各种学习活动也能顺利开展了,并且,通过教师对学生的爱,使学生的心灵得到感化,为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奠定基础。
二、挖掘教材中的真善美,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语文教材本身就是由一篇篇生动形象、富含哲理与情感的文章构建成,不仅可以对学生进行认知心理的教育,也渗透着心理健康教育的其他内容。虽然,它不是集中有序地直接表达出来,而是蕴藏在课文的字里行间;也不是独立的,而是与其它教育因素综合并存的。在实践中,为了正确处理和利用好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着力抓住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培养活跃的思维。
学习过程是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思维是学习心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学中,可以凭借教材中具体人物的思维实例来启迪学生。如课文《三袋麦子》中根据小牛、小猪和小猴对一袋麦子的不同处理方法让学生自己去评价、去选择,这样可以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做出不同的判断。
2、陶冶积极的情感。
情感是构成人格稳定而独特的心理因素。小学生的情感正处于急剧变化时期。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赋予人物的积极情感因素,引起学生产生共鸣,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如在课文中,《五彩池》的赞美之情,《两个橘子》中兄弟俩对母亲的孝心,《麻省》的母子情深等都是极好的范例。
3、锻炼坚强的意志。
意志是人们为了达到有意识提出的目标而克服前进道路上的障碍所做的持续努力,对个体的学习和工作有着巨大的影响。教师可以充分挖掘教材中人物耐挫、抗挫的品质,进行心理教育渗透。例如,课文《自信》中,教育人们做任何事都要充满自信。《陶罐和铁罐》中,告诉人们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不要瞧不起人……这都是教师引导学生感受人物意志,努力获取成功的好教材。
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师生观,在教学中,热爱、尊重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师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认可、相互补充,在课堂上创造出宽松和谐的教学气氛,在交融中进行创造性的教与学的活动,才是真正高水平的教学境界。以朋友的身份,真诚面对学生,消除顾虑情绪。在教师和学生的心目中全班学生完全平等,没有"好生"、"差生"之说,因为每个人都有所长,有所短,不能以学习成绩作为唯一标准。
一位摆着架子,整天板着脸不与学生沟通的教师,怎能让孩子们没有心理负担地与你接触?又怎会使他们学会与人交往呢?小学生心理状态还不成熟,遇事容易受挫折,便会产生心理压力,这时,就更需要教师做他们的知心人,耐心倾听他们倾诉,敞开心扉与他们交流,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减轻压力。那样,他们才能逐渐学会与人沟通,敢于面对挑战,适应社会。课堂上,教师与学生间如若建立起了民主、平等的关系,学生发言必将积极许多,因为他们没有太多顾虑。我经常和学生这样说:你们既然承认我是你们的朋友,那我们之间就没有隔阂了。朋友间是不必小心翼翼地相处的,有什么说什么,想到什么说什么,有道理就行。我做得不够的,你帮我指出;你做得不好的,我帮你纠正,以诚相待才是关键。错了有何妨?在朋友面前出点错不害羞,反而有益,因为朋友会真心帮助你。我们班的学生与我关系特好,下课时有事没事总爱来找我聊天。当然他们也敢"顶撞"我,有时,几个"吃了豹子胆"的学生还会给我捎来纸条向我提意见。他们在语文课上回答问题是完全不拘束的,胆子特别大,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没有了心理负担,思考的环境也轻松了,自然,效果也就更好了
营造了一个积极的、互相帮助的、关怀的环境,不管你以何种身份去接近学生,相信学生的心理负担也就不存在了,各种学习活动也能顺利开展了,并且,通过教师对学生的爱,使学生的心灵得到感化,为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奠定基础。
二、挖掘教材中的真善美,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语文教材本身就是由一篇篇生动形象、富含哲理与情感的文章构建成,不仅可以对学生进行认知心理的教育,也渗透着心理健康教育的其他内容。虽然,它不是集中有序地直接表达出来,而是蕴藏在课文的字里行间;也不是独立的,而是与其它教育因素综合并存的。在实践中,为了正确处理和利用好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着力抓住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培养活跃的思维。
学习过程是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思维是学习心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学中,可以凭借教材中具体人物的思维实例来启迪学生。如课文《三袋麦子》中根据小牛、小猪和小猴对一袋麦子的不同处理方法让学生自己去评价、去选择,这样可以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做出不同的判断。
2、陶冶积极的情感。
情感是构成人格稳定而独特的心理因素。小学生的情感正处于急剧变化时期。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赋予人物的积极情感因素,引起学生产生共鸣,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如在课文中,《五彩池》的赞美之情,《两个橘子》中兄弟俩对母亲的孝心,《麻省》的母子情深等都是极好的范例。
3、锻炼坚强的意志。
意志是人们为了达到有意识提出的目标而克服前进道路上的障碍所做的持续努力,对个体的学习和工作有着巨大的影响。教师可以充分挖掘教材中人物耐挫、抗挫的品质,进行心理教育渗透。例如,课文《自信》中,教育人们做任何事都要充满自信。《陶罐和铁罐》中,告诉人们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不要瞧不起人……这都是教师引导学生感受人物意志,努力获取成功的好教材。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