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寿寺的历史
寺初建于唐中和年间(881—884)。据明万历《湖州府志》载:“唐中和间,如讷禅师辞师出行,师命之曰:‘逢道即止’。讷经此山,询其名,父老曰:‘道场山,故多虎’。讷策筇直上,坐盘石,虎伏其侧,三宿无伤,结庵居之,名其处曰‘伏虎岩’。”“后起廊庑、佛殿、塑千罗汉于中。”道场山护圣万寿禅寺始建。这段记载,最早见于宋嘉泰《吴兴志》。它夹杂了神话传说,但不能排斥当年道场山山高林密,时有虎豹出没。清同治《湖州府志》记载摈弃了神话传说内容:“昔(如)讷和尚辞师出巡礼,师曰:‘逢道即止’。讷经此山,遂留。后建寺,山顶有塔,下有笑月亭、爱山亭。其阳有伏虎岩(如讷遗迹),有瑶席池,有仰高、宜晚、望湖三亭,其下有归云等庵,颇幽胜。”且不管这些记载里神话传说的部分,万寿寺最早为僧人劝募所建,则是可以肯定的。五代吴越时钱王鏐题额为“吴兴正真禅院”。宋元丰三年(1080)知州事陈侗奏改赐“护圣万寿禅寺”。宋嘉泰间(1201—1204)曾改“妙觉寺”。南宋宁宗(1195—1224)御定全国禅寺最高等级为“五山十刹”,万寿禅寺名列十刹第二。日本有不少僧人慕名而来。淳祐九年(1249),法灯圆明师心地觉新来华,到万寿寺向荆叟、如珏求法,六年后归国,后成为日本伊纪由良鹫峰兴国寺的开山祖师,并接受龟山、后宇两代天皇的皈依。元大德十一年(1307),日僧雪村友梅到道场山万寿禅寺,从叔平隆求法,与雪村同行的还有敬叟简、佛德大通禅师愚中周等人。元末,万寿寺毁于兵燹。正印和尚劝募重建。于元至顺元年(1330)建成,据清咸丰《乌程县志》载:重建后的万寿寺,建有“法堂五间、僧堂七间,又作库楼、香积橱、青山堂、梅檀林、蒙堂、选僧堂”等,“壮丽有加于昔”(清同治《湖州府志》),以后又增建了观音殿,可以想见昔日规模之大。明洪武三年(1370)又重修。 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或二十七年(1847),万寿寺发生一次大火,“江南十刹”之一的万寿寺毁于一旦。光绪三年(1877),慈禧太后下诏重建,命法磬和尚携带《龙藏宝经》南下至道场山任方丈。法磬在废墟上筹建,费时30年,终于“益宏寺宇,敞欢结筵”,道场山再次成为佛教圣地。这段历史,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万寿寺主诗法磐上人所绘之《湖州道场山图》及图上下两端附有的宣统元年(1909)沈毓麟的题记、乌程勋臣卢廷燮的诗及方鼎明书写的上人七绝二首记载得颇为详细。现图及题记等尚存碑刻拓片。 万寿寺原有水池三口,一曰瑶席池,一曰放生池,一曰八功德池。三池池水清亮、久旱不枯。其中瑶席池名声最大,北宋著名文学苏东坡《游道场山何山诗》有“屋底清池照瑶席”句,瑶席池即据此诗意命名。志载“有屋三楹,临池水上”,即指万寿寺。池边竹柏交错,浓荫可整日覆盖水面,前有人“泓波竹香花气晚”诗句称之。瑶席池尚存,并已作疏浚整理,但屋舍竹影已非当年景象。放生池水面宽阔,清澈见底,尚存,并已个葺。二池为道场山万寿寺增色不少。 据明崇祯、清光绪《乌程县志》、清同治《湖州府志》及光绪末年万寿寺主持法磬所绘《湖州道场山图》题记,万寿寺旁原有归云庵,唐代诗人阎士和曾隐居在道场山南麓,僧皎然有《怀阎士和诗》,有句云:“空见归云两三片”,后建庵命名为“归云”。明代湖州推官谢綮猘《募修归云庵疏》云:“归云庵者,道场之别麓,游览之胜区,孙太初(一元)卜其旁而筑室,郑继之题其堂曰‘挂瓢’”。孙一元殁后,庵渐颓圮,万历中募修,清道光中随万寿寺一起毁于火后无修复。 十年动乱中,寺院、佛像、石刻等均被破坏,劫余之500余卷藏经,转入南浔嘉业藏书楼保存。1984年开始重建,劫余的观音殿,业已加以整饰,苏州灵岩山寺赠送的三尊木雕佛像,于1985年3月入寺供奉,1997年,千手观音塑成。大雄宝殿,也于1996年重建。五代吴越时钱王缪题额为“正真禅院”,宋元丰三年(1080)知州事陈侗奏改题“护圣万寿禅寺”,宋嘉泰间(1201—1204)改“妙觉寺”,元末毁于兵火。僧正印劝募重建,于元至顺元年(1330)建成。重建后的万寿年,有法堂五间,僧堂七间,又有库楼、香积厨、青山堂、榭梅榈林、蒙堂、选僧堂等,后又增建观音殿。明洪武三年(1370)重修。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二十七年毁于火,光绪二年僧法磬春诏携《龙藏宝经》于废墟上重建,历时30年,于光绪末年重光。“文化大革命”中,寺院、佛像、石刻等遭毁损,1975年由道场公社拆毁大雄宝殿、用天建造学校等,仅存观音殿、千佛壁、放生池和瑶席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