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阳县的行政区划
紫阳置县至今,以县城为中心,以4个自然镇(东:洞河,西:鞍子沟,南:麻柳坝,北:蒿坪河)为点作为近似边缘线的基本疆域一直处于稳定状态。东、西、北3方边界因受安康地区政区变动影响,有过几次调整;南部边界则系省、地边界线,一直未变。
清乾隆以前,紫阳的四界范围是:东至石门沟,接兴安州(今汉滨区)界;西至羁马桩,接西乡县(后分置定远厅——今镇巴县)界;南至二州垭,接四川太平(今万源)县界;北至五里坡(今属安康辖),接汉阴县界。东西距离长约35.7公里(图上正东西向,直线;下同),南北长约55.4公里(正南北向)。总面积约2237平方公里。
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兴安州升府并置安康县;五十五年(1790),汉阴改厅:行政区划亦作相应变动。紫阳县增加了安家河、牛溪河2地,使全县总面积达到约2304平方公里,较前增加3%,为紫阳历史上最宽的疆域。
从民国二十八年(1939)开始,紫阳县政府根据省政府命令,对县内插花界进行整理。但东南部由于洄水湾、八道河一带地方武装从中作梗,调整工作无法进行。三十一年(1942),紫阳县政府捕杀了古围乡联保主任钟又可后,才将紫阳、岚皋边界划齐:以洞河为界,其东一律归岚皋,其西一律归紫阳。此时,划归岚皋的仅原属紫阳的古家村和围圈2地,前述岚皋在紫阳境内“飞地”一律归紫阳。西北部的“飞地”只解决了1处:将朝天河自然村划归紫阳。经过调整,紫阳约增加10平方公里土地,总面积达到2269平方公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重新调整了紫阳西北部边界:将原属紫阳的上七里自然镇和肖家坝、牟子河自然村划归汉阴,牛溪河、朝天河、圆坝子自然村划归安康;将汉王城自然镇原属汉阴部分及其附近的草川、刘家垭自然村,以及安康县散处于紫阳境内的“飞地”(包括双河口自然镇之一半)全部划归紫阳。紫阳因此减少土地面积85平方公里,形成延续至今的2204平方公里现状。其中磨沟、李家沟、黄泥沟约3平方公里仍为插入安康境内的“飞地”。
1958年12月,岚皋县撤销,大道河以西的7个管理区约200平方公里划归紫阳;1961年9月复归原建制后,紫阳疆域仍如前。截至1987年底,紫阳的四方边界是:东部边界,由黑山寨经天水河、米溪梁、石门沟,跨汉江,南沿洞河至大巴山高峰五个包,总长约100.8公里,分别与安康、岚皋2县接壤;西部边界,由凤凰山名峰擂鼓台经天字梁、马家营,跨汉江,南越米仓山嗽家垭、城墙岭、鳌头山、羁马桩、长安寨、官垭子、白河垭、落人洞、梨树坪至黄草梁,总长约134.6公里,分别与汉阴、镇巴连界;南部边界,东起五个包,沿大巴山山脊,经界岭、混人坪、南天门,跨任河,越米仓山二州垭、冒火山,至黄草梁,总长约81.6公里,分别与城口、万源、镇巴3县相连;北部边界,东起黑山寨,西经七宝山、空洞山、大地寨、松树梁,至擂鼓台,总长约48公里,分别与安康、汉阴2县毗邻。
2001年调整区划后,紫阳县辖21个镇:城关镇、蒿坪镇、汉王镇、焕古镇、向阳镇、洞河镇、洄水镇、斑桃镇、双桥镇、高桥镇、红椿镇、高滩镇、毛坝镇、瓦庙镇、麻柳镇、双安镇、界岭镇、东木镇、广城镇、绕溪镇、联合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