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为什么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老师让我写一篇文章_(:3」∠)_

德国为什么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老师让我写一篇文章_(:3」∠)_Rt最好是详细一点的(^▽^)... 德国为什么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老师让我写一篇文章_(:3」∠)_Rt最好是详细一点的 (^▽^) 展开
 我来答
柯三代金
2016-12-12 · TA获得超过1344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084
采纳率:80%
帮助的人:249万
展开全部
  一战结束,同盟国战败了。英、法、美、意召开巴黎和会,讨论战争赔偿问题。
  英、法、美、意这四国派来的都是政府首脑和外交部长:美国是总统、国务卿;英国是首相、外交大臣;法国是总理、外交部长;意大利是首相、外交部长,只有日本派来的是前首相和前外长,因为它对这事儿不感兴趣,所以和会上讨论欧洲问题时它不说话,被称为沉默的伙伴。
  但一说到中国山东的归属问题,日本就开始说话了,而且说得很多――只有涉及自身利益的时候它才发言,一般情况下不说话。
  因此,和会的主要参与国就是英、法、美、意这四国。
  意大利在战争中的贡献是负的,瓜分战利品的时候,不把你瓜分就不错了,你还要什么好处?所以意大利也就没什么可说的。
  而且意大利对德国不感兴趣,它对奥匈帝国感兴趣,想要的领土都在原来奥匈帝国的亚得里亚海沿岸。
  英、法、美也不拿意大利当回事儿,这让意大利首相奥兰多很生气。这哥们儿很有个性,一生气就回国了――这会我不开了。
  他回去也没人挽留,不是说你走了这会就开不成,你走你的,走了更好,少一个白吃饭的。
  他一回去,国内议会问:“你从巴黎带回来什么了?”
  他说:“什么也没带回来。那哥儿几个气我,我回来了。”
  议会不干了,说你给我回去接着开。
  于是,他又回到法国。
  回来也没人表示出惊喜。没有。你愿意走就走,愿意来就来,多你一个不多,少你一个不少。
  他的境遇,跟意大利的国力联系很紧密。
  在巴黎和会讨论战争赔款时,法国总理克里蒙梭要德国赔多少呢?他张嘴说了个数:1320亿金马克。金马克不贬值,相当于值1320亿马克的黄金。
  德国代表一听就乐了,说没问题。为什么呢?因为你就是把我们卖了,把德国人的骨髓都抽出来卖,也不够这个数。所以你随便要,你要8000亿也没关系,反正我们给不起。
  最后还是英、美打圆场,特别是美国,说我们美国一分钱不要,这样吧,让德国先交200亿,咱别杀鸡取卵、敲骨吸髓啊。
  克里蒙梭这么做,也情有可原,说白了战胜国这么干都是受国内舆论的影响。这些战胜国也是惨胜,死伤太重了。尤其法国北部是主战场,法军伤亡最重。而且法、德两国仇太大了,50年了,好不容易有个报复的机会,能不狠宰德国一刀吗?
  二、德国打败了,但并不认为自己有错――大家都是帝国主义,之所以我在这儿被迫签约,不是因为德国有罪,而是因为我们打败了
  和约真苛刻。
  《凡尔赛和约》经过长时间的争吵之后,终于公布了出来。德国人一看,这和约对德国来说,简直就是奇耻大辱。为什么呢?因为按照和约,德国丧失了八分之一的领土和十分之一的人口。
  除此之外,德国还丧失了全部的海外殖民地――在非洲的,英、法、比利时瓜分;在太平洋上的,像俾斯麦群岛、帛琉群岛、马里亚纳群岛,都归日本了。
  更为苛刻的,是对德国军事的限制。根据和约规定,德国陆军只能保留7个师,不能超过10万人。坦克、重炮都不能有,甚至不能有重机枪。这样德国就等于剩一支警察部队,只能对内镇压,甭说对外扩张,连对外防御都成问题。
  德国海军不能超过1.5万人,潜艇、航母、战列舰都不能有。当然有几艘威廉皇帝时造的老战列舰――前无畏舰,但整体水平跟海警差不多。
  德国公海舰队的舰只被拉到英国海军锚地,自沉销毁了。
  同时,德国还不能有空军,飞机全都毁了。协约国恨不得德国除了风筝,什么都不能飞。
  像德国这样一个强悍的国家,你这么对待它,割地、赔款、裁军,协约国真的是挺不明智的,太贪了。和约是可以限制德国这不能有那不能有,但德国人自己会想办法的。现在特别流行的一种通用机枪,安上两脚架是轻机枪,安上三脚架是重机枪,这就是德国人发明的。不是不让我搞重机枪吗?咱这是轻机枪,但安上三脚架就变成了重机枪。
  国土也被割裂了。
  一战之后的德国,从地图上看形状非常奇怪,一个波兰走廊把东普鲁士与德国本土隔开。东普鲁士是霍亨索伦王室发祥之地,理应属于德国,但波兰复国了,波兰是一个内陆国,要给它留一个出海口,所以就弄了个波兰走廊。弄的这个波兰走廊,一下就把德国国土分成了两个不连接的部分。
  德国打败了,但并不认为自己有错,这点很明显地反映在德国人对《凡尔赛和约》的看法上,他们觉得,这个和约对他们非常不公平――我们有什么罪啊?大家都是帝国主义,我们不就是打了败仗吗?下次我们打赢就行了。听听,这想法多可怕!
  据说出席《凡尔赛和约》签订仪式的德国代表,是1919年4月份才接到通知的,而不是巴黎和会一开,德国代表就赶了来。这就跟李鸿章李中堂签《马关条约》似的,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德国代表到达之后,住的地方是一间四面有铁丝网的小屋,类似于战俘收容所。
  宣布和约的日子是1919年5月7日,这是一战时“卢西塔尼亚”号邮轮被德国潜艇击沉的纪念日。
  法国总理克里蒙梭主持和约签订仪式。等和约宣布之后,德国代表往外走,这时有位德国代表问克里蒙梭:“历史将对此有何话说?”意思就是你们这么瓜分德国,咱们大家都不干净,将来历史怎么评价这件事呢?
  结果老虎总理回答:“它绝不会说比利时入侵德国!”
  可以看出,克里蒙梭还是有种受伤之后要报复的心理――确实,像比利时这样的小国,不可能侵略德国。
  据说,德国有位代表叫布罗克多夫,布罗克多夫在签约的时候,说过一段话,大意是咱们大家都不干净,之所以我在这儿被迫签约,不是因为德国有罪,而是因为我们打败了。   怀着这种想法,德国不伺机报复才怪。
  三、协约国军总司令、法国陆军元帅福煦看到《凡尔赛和约》的内容后仰天长叹,说:“这不是停战,而是20年休战”――二战爆发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德国对凡尔赛体系非常不满
  《凡尔赛和约》公布之后,德国军人从心理上对和约难以接受。
  你想啊,1918年3月,刚刚跟苏俄签订了《布列斯特一里托夫斯克条约》,这个条约相当苛刻,德国占领了苏俄大片领土。
  在西线,当时德军还占领着比利时和法国北部的一部分领土,德军在战场上仍保持着攻势。因此,德国人觉得怎么可能有占领大片敌人领土的战败国呢?
  这不像二战时,盟军打进了德国本土,现在是德军还占领着别国领土,而你说我战败了,你让我投降――德国军人感觉这个和约太离谱了。
  但是,德国军人忽略了交战双方已经卷入总体战争中,前线的局部战术优势,无法扭转德国在战略上的失败。他们看不到这一点,坚持认为是“十一月党人”在背后捅了他们一刀!他们觉得今后只要加强团结,重整旗鼓,就能卷土重来。
  《凡尔赛和约》签订后,德国军队只允许保留10万人,但这10万人都是霍亨索伦王朝留下的,多是军官,最差的哥们儿也当过班长,这等于是走精兵路线,情况有点类似于今天的日本三军自卫队,自卫队员都叫自卫官,啥意思呢?这25万人全是官,最差的人也能当班长,一旦打起仗来,扩充军队,一个班长怎么也能领12个人吧?
  所以,一旦打起仗来,10万德军就能扩充到120万,甚至200多万人,只要武器装备够用。
  协约国不让德国造飞机,德国就成立了航空俱乐部,民用总可以吧。会开运输机,练练就能开战斗机,运输机那么大都能开,战斗机能不会开吗?
  你不让我造潜艇,我可以给荷兰造,给西班牙造,造完图纸我留一套,然后我自己就能生产。
  因此,光限制是限制不住的。你可以把它的工厂炸掉,可以把它的机器设备全搬走,但人脑中的智慧你是弄不走的。
  但是,德国军队虽然可以像刚才讲的那样搞,但德国经济却没法儿弄,长期处于低迷状态。这主要是战争赔款给压的。比如说我给不了钱――给不了钱可以,给机器设备也行。就这样,德国赖以生存的很多生产、生活用具全被协约国拿走了,德国人活不下去了,很多人失业,工厂大量倒闭。
  德国说,我没钱了。拒绝支付战争赔款。
  由于德国拒绝支付战争赔款,1923年,法国、比利时出兵占领了鲁尔。鲁尔是德国的核心工业区,占领鲁尔导致了德国经济崩溃。
  经济崩溃之后通货膨胀达到了什么程度?有个德国老兵叫迪特・马亨唐茨,他说到1923年,1美元可以换4万亿德国马克,你想这是什么概念?当时一个面包是1000亿马克,一升牛奶3000亿马克,小孩都把钞票当玩具玩儿,当积木摆。
  德国当时人人腰缠万亿,可惜不是富翁,是负翁,肚子里咕咕叫,饿得要命。
  有位作家曾说过一句名言:“纳粹主义的诞生地不是在慕尼黑,而是在凡尔赛。”据说当时的协约国军总司令、法国陆军元帅福煦(法国元帅,一战最后几个月的协约国军总司令,公认是协约国获胜的最主要领导人),看到《凡尔赛和约》的内容后仰天长叹,说:“这不是停战,而是20年休战。”
  果然,1919年签订《凡尔赛和约》,1939年德军就闪击波兰,二战爆发。
  因此,二战爆发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德国对凡尔赛体系非常不满。
匿名用户
2016-12-12
展开全部
首先----德国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一说法就有问题
希特勒挑起的是欧洲大战----他仅仅下达了进攻波兰的命令而已----英法两国的不切实际的干涉才引发了欧洲的全面战争---而罗斯福为了转嫁经济危机来发行战争债券----而破坏中立地位---不断的支援英国,甚至在宣战前就开始为英国反潜提供帮助---导致德国在1941年不得不对美宣战
注意---罗斯福的新政根本不像教科书上说的那般灵丹妙药----美国1938年的经济危机闹得很厉害---只有战争是解决方法
而德国在1939年前的一系列外交举措一直到39年对波兰宣战----实际上都是为了统一和恢复德意志人的传统领地,以及摆脱凡尔赛体系,使得德国重新成为欧洲大国
(您必须了解1939年以前的大多数时间,希特勒的扩张是局限在德意志人口集中的区域,类似于新加坡和中国的关系) ,历史上这些地区也在长时间属于德意志人统治的各种国家
希特勒是1933年成为总理的,1934年在兴登堡总统去世后成为元首,在这之后,他的权力大增,开始大德意志的计划
首先,第一步,就是进军莱茵兰(1936年)
这一地区一战后曾被法国占领,但是公民表决回归德国(但是不能驻军,是非军事区),希特勒正式派遣军队进入这一地区,以应对1935年的法苏条约,转移外交实线(趁着意大利入侵东非的机会)
第二步,希特勒在1936年积极干涉西班牙的内战,支持佛朗哥,主要为空军.这样德国与意大利的关系开始走近---之前意大利甚至勾结英国试图打击德国(这也是为什么英国不干涉意大利在东非的入侵的原因,这是对意大利对付德国的交换条件)
第三步,德奥合并
希特勒认为所有日耳曼民族应于共同一个国家的统治之下,然而一战后的《凡尔赛条约》要求德国必须要使奥地利保持独立.(原因很简单,不能出现强大的德国)
奥地利总理库尔特·许士尼格迫于德国的压力,在1937年2月12日与希特勒会面,许士尼格被迫让奥地利纳粹党领袖阿图尔·赛斯-英夸特等人加入内阁.此时许士尼格只剩以公民投票挽救危局,该公投投票年龄门槛设定为24岁以排除较赞同纳粹的年轻人.希特勒称这是一场骗局且德国不会承认.3月12日,德国军队跨越德奥边界,同月14日成功进入维也纳.隔日,希特勒进入维也纳受到奥地利人的欢迎,宣布“这个日耳曼人的古老土地成为德国最新的一部份”.
第四步
希特勒吞并奥地利之后,下一个目标是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德台地区----这里有大约300万德意志人,由于一战德国战败的原因,协约国建立了捷克斯洛伐克这么一个奇怪的国家----有着德意志人,捷克人,斯洛伐克人和波兰人甚至乌克兰人的结合体----建立这个国家的主要目的就是牵制德国.希特勒在1938年开始支持苏德台的家乡前线党,希望苏德台自治,并且开始制定入侵计划.当战争似乎一触即发之时,英国首相张伯伦采取绥靖政策,希望墨索里尼能够调停---直接产物就是1938年9月的慕尼黑协定,允许德国获得苏德台地区
随后,德军入侵整个捷克斯洛伐克----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希特勒让斯洛伐克人独立建国,而得到他们的大力支持
第五步
梅梅尔城曾经是德意志第二帝国最东北部的城市,但是德国一战战败后,该地被法国占领,成为自治区,1923年后被立陶宛吞并.1939年3月,在德国的要求下,立陶宛归还了梅梅尔
第六步---但泽问题----战争---(问题的关键)
实际上二战是否由于希特勒而爆发在历史学术界存在着巨大的争论(这在大家平时能看到的非学术资料里往往不提及),最有名的AJP Taylor所作的〈The Origins of the Second World War〉
中,他指出,二战的爆发主要大国的领导人均有责任,而且我们通常了解的所谓希特勒策划统一全世界的那个“备忘录”是否存在值得怀疑---至今没有原件公开,却在所谓的纽伦堡审判中作为关键证据来判别人死刑.
二战主要爆发的原因在于英国与法国对波兰不切实际的安全保证----以及希特勒的政治压力---他必须获得但泽----这一德意志最后的失地.但泽本是东普鲁士的一部分,但是在一战后被波兰获得,将东普鲁士隔离在德国本土之外.希特勒试图对波兰施加压力,进而发动入侵----因为他不认为英法会真的执行他们的不符合实际的保证(因为俄国没有直接和波兰签军事通行协议)
结果,希特勒的冒进计划和英法外交家的摇摆政策(先绥靖,然后又不符合实际的强硬),导致了欧洲大战的爆发
而罗斯福为了挽救美国经济,在1940年开始大力施行非中立政策---使得德国的潜艇战无法进行
您可以查查邓尼茨的回忆录----希特勒三令五申,不许同美国有冲突,但是美国的各种行为已经几乎与英国的盟国无异
所以从外交角度上来讲,二战爆发的原因,各国的领导人均具有责任
谈不上德国挑起世界大战----如果说,德国为什么发动欧洲大战----原因很简单,夺回但泽
本人对德国历史尤其是外交史十分了解
实际上,德国“发动”两次世界大战,同其本身的内部属性,地缘政治原因联系很深,可以说是其宿命
我写过一篇长文,就在我的空间,1万5千余字
崛起后的彷徨----德意志帝国的外交政策1871-1914
该文详细的分析了德国在第二帝国时代的外交走向和困局----并且解释了一战乃至二战爆发的背后因素,一定会对您有帮助的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番茄特攻
高粉答主

2016-12-12 · 繁杂信息太多,你要学会辨别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3万
采纳率:11%
帮助的人:1236万
展开全部
二战是因为当时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危机,而德国又因为一战的失败民族情绪非常高涨,要求废除战败条约的呼声很高,于是法西斯政府在这样的背景下选举获胜,但仍无法扭转德国的经济颓势,为了转移国内民众的视线,发动了战争。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赵鑫0638
2016-12-12 · TA获得超过235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535
采纳率:0%
帮助的人:94万
展开全部
一句话,希特勒想统一世界,或者扩大自己国家的地盘。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2)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