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乾隆同葬的皇后是谁
和乾隆同葬的皇后是:孝贤、孝仪两位皇后,慧贤、哲悯、淑嘉三位皇贵妃。
1、孝贤
孝贤纯皇后出身于官宦之家,家中排行第八,亦是父母唯一的女儿。(孝贤皇后有七位哥哥、两位弟弟),皇后的十弟便是大学士傅恒。康熙五十一年二月二十二生,比乾隆帝小一岁,雍正五年七月十八经世宗指婚成为皇子嫡妃。
雍正六年生皇长女,雍正八年生皇二子永琏,即端慧皇太子,雍正九年生皇三女固伦和敬公主。乾隆二年十二月初四为她举行皇后册立礼。乾隆十一年生皇七子永琮,乾隆十三年随驾东巡,三月十一日死于回銮途中的德州舟次,享年三十七岁。
2、孝仪
孝仪纯皇后魏佳氏,是乾隆的妃嫔,乾隆去世后,她以贵妃的身份随葬,后被追封为皇后。虽然在乾隆心中,她或许不是最受宠最重要的那个女人,但毋庸置疑的是,作为嘉庆的母亲,在当时的后宫中,魏佳氏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3、慧贤
慧贤皇贵妃,高氏,大学士高斌之女。生年不详,世居辽阳地,出身内务府包衣世家,依照惯例,内务府三旗女子均需参选秀女,入宫当差,作“承值侍应之人”,即使女。
雍正十三年前,高家尚为内务府包衣,其家女子自然不应例外,高斌之女应是以秀女身份入选,并被指派给皇四子弘历为使女。
4、哲悯
哲悯皇贵妃的富察氏,与孝贤纯皇后的富察氏毫无关系。哲悯皇贵妃虽然是满洲正黄旗出身,通过正规的八旗选秀指给弘历。但是因为她这支富察氏比较小,也无甚大人才,所以只能入府为格格。
哲悯皇贵妃的入府时间为雍正初年,而富察皇后则是在雍正五年,一下子就被雍正帝看中,指给弘历为嫡福晋的。
5、淑嘉
淑嘉皇贵妃金佳氏,朝鲜族,乾隆帝妃嫔。原为金氏,初隶内务府包衣没有汉军旗包衣的说法,后奉旨出包衣,赐姓金佳氏。上驷院卿金三宝女,其兄为礼部尚书金简,乾隆为皇子时,入侍高宗潜邸,雍正十三年,乾隆帝即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孝贤纯皇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孝仪纯皇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慧贤皇贵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哲悯皇贵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淑嘉皇贵妃
孝贤纯皇后、孝仪纯皇后
1、孝贤纯皇后
孝贤纯皇后(1712年3月28日-1748年4月8日),乾隆帝原配嫡后,富察氏,满洲镶黄旗人,察哈尔总管李荣保之女,太保大学士公赠郡王衔傅恒的姐姐。清代唯一一位富察氏皇后。
皇后姿容窈窕却性格恭俭,平居冠通草绒花,不饰珠玉。乾隆对其“每加敬服,钟爱异常”。乾隆十三年(1748年),随帝东巡,崩于德州舟次,乾隆深为哀恸,作《述悲赋》悼之。皇后的去世对乾隆的情绪及个性造成相当大的影响,继而引起朝廷内外一场不小的风波。
乾隆十七年(1752年),十月二十七日奉安胜水峪裕陵地宫。经嘉庆、道光两朝加谥,全谥“孝贤诚正敦穆仁惠徽恭康顺辅天昌圣纯皇后”。
2、孝仪纯皇后
孝仪纯皇后(1727年10月23日-1775年2月28日),魏佳氏,乾隆帝的第三任皇后,清朝历史上唯一一位汉族皇后,嘉庆帝生母,内管领、追封三等承恩公魏清泰之女。
乾隆十年封为魏贵人,同年晋封为令嫔;乾隆十三年,晋封为令妃;乾隆二十四年,晋封为令贵妃;乾隆二十五年生皇十五子永琰(即嘉庆帝);乾隆三十年晋封为皇贵妃。
乾隆三十八年冬,皇贵妃之子皇十五子永琰被乾隆帝秘密立储;乾隆四十年正月二十九日皇贵妃因病去世,享年四十九岁,二月十一日册谥令懿皇贵妃;乾隆四十年十月二十六日入葬裕陵。
乾隆六十年九月初三,乾隆帝宣示皇十五子嘉亲王永琰为皇太子同时追封皇太子生母令懿皇贵妃为孝仪皇后。经嘉庆、道光两朝加谥,全谥为孝仪恭顺康裕慈仁端恪敏哲翼天毓圣纯皇后。
扩展资料:
和乾隆合葬的嫔妃一共五人,除了两位皇后还有慧贤皇贵妃、哲悯皇贵妃、淑嘉皇贵妃三位皇贵妃。
1、慧贤皇贵妃
慧贤皇贵妃(?—1745年),高佳氏,大学士高斌女,乾隆帝妃嫔,乾隆朝首位贵妃,首位皇贵妃。雍正年间选为四阿哥弘历使女(即格格)。
雍正十二年三月,雍正帝将高氏从使女中超拔为侧福晋;雍正十三年九月,乾隆帝登基后,诏封高氏为贵妃。
乾隆十年正月二十三日,晋封贵妃高氏为皇贵妃;正月二十五日皇贵妃高氏薨,谥曰慧贤皇贵妃;乾隆十七年入葬裕陵。
2、哲悯皇贵妃
哲悯皇贵妃,富察氏。满洲正黄旗包衣管领下人。佐领翁果图之女。雍正初年成为皇四子弘历的侍妾。雍正六年五月二十八日生皇长子永璜。
雍正九年四月二十七日生皇二女。不过,富察氏的命运不佳,在弘历即位前两个月,即雍正十三年七月初三日病逝。雍正十三年九月十四日,刚登极的高宗下旨追封「从前病故富察氏格格」为妃。
乾隆二年九月中旬,乾隆帝追封这位早逝的侍妾为哲妃,同年十月,正式在富察氏灵柩暂安的六股道殡宫举行追封礼。
乾隆十年正月二十四日,又以哲妃生育皇长子,追晋为哲悯皇贵妃,金棺暂安于静安庄殡宫。乾隆十七年与孝贤皇后和慧贤皇贵妃同日入葬裕陵。
她是第一个给乾隆帝生育子女的女子。她虽姓富察氏,但与孝贤纯皇后没有任何关系,属於噶哈里和罗舍林村富察氏。此外,孝贤纯皇后是满洲镶黄旗人,哲悯皇贵妃则是正黄旗包衣管领人。
3、淑嘉皇贵妃
淑嘉皇贵妃(1713年-1755年)金佳氏,乾隆帝妃嫔。原为金氏,初隶内务府包衣,后奉旨出包衣,改为金佳氏。
上驷院卿三宝女,其兄为官至吏部尚书的金简,乾隆为皇子时,入侍高宗潜邸,雍正十三年,乾隆帝即位。
金氏初入宫为金贵人,乾隆二年十二月初四晋嘉嫔,四年生皇四子爱新觉罗·永珹,六年二月十三晋嘉妃,十一年生皇八子爱新觉罗·永璇,十三年七月初一晋嘉贵妃,同年七月初九生皇九子。
十七年生皇十一子爱新觉罗·永瑆。乾隆二十年十一月十五日,金佳氏病逝,享年四十二岁。
乾隆二十年十一月十七日赐谥为淑嘉皇贵妃,棺椁暂安于静安庄殡宫。乾隆二十二年十一月初二葬入裕陵地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清裕陵
孝贤纯皇后和孝仪纯皇后两位皇后。
裕陵是乾隆皇帝的陵寝,地宫内葬乾隆皇帝、孝贤纯皇后、孝仪纯皇后两位皇后,慧贤皇贵妃、哲悯皇贵妃、淑嘉皇贵妃三位皇贵妃,共计六人。
孝贤纯皇后(1712年3月28日-1748年4月8日),乾隆帝原配嫡后,富察氏,满洲镶黄旗人,察哈尔总管李荣保之女,太保大学士公赠郡王衔傅恒姊。清代首位富察氏皇后。乾隆十三年,随帝东巡,崩于德州舟次。乾隆十七年(1752年),十月二十七日奉安胜水峪裕陵地宫。
孝仪纯皇后(1727-1775),魏佳氏,乾隆帝的第三任皇后,嘉庆帝生母,内管领、追封三等承恩公魏清泰之女。乾隆四十年正月二十九日皇贵妃因病去世,享年四十九岁,二月十一日册谥令懿皇贵妃;乾隆四十年十月二十六日入葬裕陵。
扩展资料
乾隆皇帝作为国家最高权力者,后宫规模自然很大,后妃众多,光有位号都有近五十位,先后立三位皇后,五位皇贵妃,五位贵妃,在民间更是流传许多他的风流韵事。
虽然乾隆后妃这么多,但最终有资格和他一起随葬的妃子却仅仅只有五位。其中有两位皇后,三位皇贵妃。
乾隆的后宫中光是有贵人以上名分的嫔妃就有37名,更不用说还有因为品级太低而无法统计具体人数的那些常在们。
不过后宫妃嫔人数虽然众多,但其中真正能得到乾隆皇帝的宠爱的,则是孝贤皇后、慧贤皇贵妃、哲悯皇贵妃、淑嘉皇贵妃,以及孝仪皇后这五位。
有两个女人在乾隆人生中同样重要,却被葬在了妃园寝,她们就是继后辉发那拉氏和纯惠皇贵妃苏氏。继后辉发那拉氏原先是乾隆潜邸的侧福晋,孝贤皇后去世后被册立为皇后,然却发生了南巡剪发事件,她失宠于乾隆。
纯惠皇贵妃苏氏可以说是乾隆最宠爱的女人了,江南民间汉女出身的她不但倾国倾城,而且才情出众,所以才会获得多情天子的宠爱。然而,与乾隆合葬本来有她的一份,但因继后和继承人生母未定等缘故,被葬于妃园寝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乾隆
2019-06-23
乾隆只与孝贤合葬
中国历代后宫的丧葬待遇各有不同。在清朝,顺治“眷之特厚”的董鄂妃,是历史上第一位生前身份为嫔妃而葬帝陵的。清史稿谓:“康熙二年,合葬孝陵,主不祔庙,岁时配食飨殿。”
其后,雍正将康熙的敏妃追封为皇贵妃,葬于康熙帝景陵,开创了嫔妃从葬帝陵的先例,其后雍正帝的敦肃皇贵妃年氏、乾隆的慧贤皇贵妃高氏、哲悯皇贵妃富察氏、淑嘉皇贵妃金氏、令懿皇贵妃魏氏皆援例以皇贵妃身份葬帝陵。
宠冠后宫的孝献皇后董鄂氏的确是史书明载的合葬,而康熙、雍正、乾隆的皇贵妃们可以说是合葬吗?细看史料,是不能的。
先来看看官方史书清史稿、清会典对于以上诸位的描述:
《清史稿》
敦肃皇贵妃,年氏,巡抚遐龄女。……谥曰敦肃皇贵妃。乾隆初,从葬泰陵。
《钦定大清会典例则》
(乾隆)二年奉世宗宪皇帝梓宫安葬于易州永宁山㤗陵宝城地宫孝敬宪皇后同日合葬敦肃皇贵妃从葬
《乾隆御制诗》
十月二十七日永安孝贤皇后于万年吉地宫,以慧贤、哲悯二皇贵妃附
令懿皇贵妃为皇后教养者今并附地宫。
令懿皇贵妃为子皇帝生母,从前殡入地宫即令近祔孝贤皇后之侧,今伊子绍登大宝晋册为孝仪皇后,正春秋母以子贵之义也
《昌瑞山万年统志》
是日并移慧贤皇贵妃金棺、哲悯皇贵妃金棺祔葬
《皇朝通典》
乾隆二年三月奉移敦肃皇贵妃金棺从葬泰陵十年正月慧贤皇贵妃薨是日谕皇贵妃高氏著晋封慧贤皇贵妃礼部遵旨议准照册谥敦肃皇贵妃之例行册谥礼一应丧仪皆与敦肃皇贵妃同是月哲悯皇贵妃薨谕皇长子生母哲妃富察氏著追封皇贵妃又谕皇贵妃富察氏著追封哲悯皇贵妃一应典礼与慧贤皇贵妃同十七年十月奉移慧贤皇贵妃哲悯皇贵妃金棺从葬孝贤皇后陵寝
可见提到皇贵妃,从未有合葬字眼,而是“从葬”“附葬”“祔葬”,只有皇后属于合葬,皇贵妃属于帝后陵的附属物。乾隆自己的御制诗里使用最多的“附葬”,很明显是附属品的意思。即使是祔葬,在清朝官方也不属于墓主,也不是高级的丧葬形式,譬如康熙的早夭庶子全部祔葬在顺治与董鄂妃的爱子荣亲王园寝:
康熙年间定凡皇子初殇皆备小式朱棺袝葬于荣亲王园寝惟开墓穴平葬不封不树(《钦定大清会典例则》)。
乾隆的裕陵在乾隆未葬入之前,称为孝贤皇后陵,定义的墓主显然只有孝贤皇后,并非称孝贤皇后陵、哲妃陵、慧贤嘉妃陵,主奴之分很是明确。而康熙的景陵,在康熙葬入之前叫仁孝皇后陵、孝昭皇后陵、孝懿皇后陵,这三个女人并没有明显的附属与主奴关系。
那么乾隆的皇贵妃从葬帝陵的原因和意义又是什么。这在嘉妃、令妃奉安地宫祭文中可以找到答案。
《淑嘉皇贵妃金棺奉安祭文》:惟孝贤皇后温恭天授,仁厚性成……妃素娴礼教,久荷音徽,昔年分兰馆之勤,曾资襄赞,此日共云车并之驾,如侍生存……
《令懿皇贵妃金棺奉安祭文》:昔年参近御之班,曾资悔迪;此日侍升仙之驾,如奉生存。
祭文中只字未提乾隆与她们的夫妾关系、帝妃情深以及对于她们生育子嗣的肯定,只是提及了她们生前死后的对于皇后的侍奉义务,“如奉生存”,像生前那样,继续服侍皇后。
慧贤、哲妃与皇后同日葬,所以也不存在告祭皇后。侍奉义务仍旧很明显。
所以,以清朝官方和上层的记录和定义来看,乾隆的几位皇贵妃不能属于合葬,只是从葬,且葬入的含义是继续侍奉皇后,并没有现代人想象的宠爱。历数清朝官书野史,均未有史书记载她们得宠,也是情理之中。
除了侍奉皇后以外,清朝官方没有任何其他解释。而历史上万历也曾经想让自己的皇贵妃陪葬帝陵,所给出的理由是:“皇贵妃李氏伺候敬谨,诞生皇子,准葬于寿宫右穴”,也就是万历满意李氏的侍奉并且念她的生育之功,让她陪葬在定陵,并不是为了让她去侍奉自己的皇后。
并且像乾隆这样的实权皇帝,赏赐自己的宠臣一份好的待遇,也毫不掩饰是因为自己的宠爱,比如
《护理福建巡抚印务伊辙布奏报雨水收成分数诗以志慰》李侍尧历任总督,素称能事。上年因剿捕台湾逆匪,调任闽浙,驻札厦门办理军储,一切俱能迅速周妥;随即加恩赏还伯爵,以示宠眷。
而乾隆既未提及皇贵妃对于自己对她们的宠爱,也没有承认侍奉的满意、也未提及她们的生育之功,只留下了一句皇后多了几位“如奉生存”的人。作为一个实权皇帝,即使不提对她们的宠爱,提一句满意她们的侍奉又有何不可呢。
除了如奉生存的义务之外,皇贵妃即使从葬帝陵,从梓宫、移棺、祭祀方方面面都与帝后有着巨大的差距。
比如帝后的神主可以祔太庙享受祭祀,而皇贵妃则无此待遇。而帝陵的神牌,帝后的在中暖阁,皇贵妃的只能在西暖阁。顺治的孝献皇后董鄂氏按理来讲被封为皇后,会把神位放在太庙享受祭祀,可是她的牌位却被放进了皇贵妃专属的西暖阁。
皇后之棺称梓宫,以枏木为之漆49次,而皇贵妃的则称金棺以枏木为之漆35次,根据徐广源的微博,令妃即使是追封皇后,金棺也未进行刷漆,仍旧是35次。皇后梓宫饰以金寳牀以杉木为之髤,以黄黄糚龙叚套,而皇贵妃金棺髤以黄绘金云龙文大牀髤,以黄黄云叚。这只是皇后梓宫与皇贵妃金棺差距的冰山一角而已。
清朝皇后享有被皇帝亲自送葬的待遇,比如康熙帝曾亲送三位皇后的梓宫至景陵、乾隆也说自己效仿爷爷亲自为皇后送葬、并目视奉安地宫的过程,而皇贵妃们只是在金棺送走前,皇帝临送一下而已,奉安礼仪则派皇子或者大臣主持,比如令妃的金棺,只是是由皇子送到孝贤皇后陵寝。帝后的梓宫奉安仪式,无论是在京大臣还是各省高官,都要上奏折表示想亲自参加帝后的梓宫奉安仪式,皇贵妃则不用臣下如此上奏折。
清朝除帝后陵、端慧太子园寝在清明、中元、冬至、岁暮行四时钦派王大臣亲祭外,其余人等不得逾制,其祭祀也不会出现在官方实录记载中。
即使是祭祀,帝后和皇贵妃也不能在一个案上。 高宗纯皇帝、孝贤纯皇后、孝仪纯皇后三位案前,膳房、饽饽房应用:各镀金银器共105件,各共重一千四百七十两九钱;各镀金银镶牙筋二支;外镀金银有盖耳碗一件,重二十两系皇帝位前用。慧贤皇贵妃、哲悯皇贵妃、淑嘉皇贵妃三位案前,膳房、饽饽房应用:各镀金银器共二十四件,各共重三百六十两;各银器共六十五件,各共重七百六十七两四钱九分;各镀金银镶牙筋二支。
裕陵地宫内葬乾隆皇帝、孝贤、孝仪两位皇后,慧贤、哲悯、淑嘉三位皇贵妃,共计六人。旁边还有裕陵妃园寝,是乾隆皇帝的妃园寝,位于裕陵西旁。这五位后妃当然都是死在乾隆之前,并得到乾隆的宠爱,才能葬到这里的。五位后妃按照其死亡顺序,先后葬于裕陵,待乾隆死后,封闭墓门,在不打开。乾隆的金棺进入了地宫,棺木四角卡上雕花的龙山石(卡棺石),放下顶门的自来石,封闭四道石门,砌死金刚墙,填平墓道,也就是进行了永远奉安的迁奠礼之后,地宫便永世不得打开了。
清朝第六位皇帝,也是清朝入关之后的第四位皇帝。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