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高中生的古诗欣赏水平

 我来答
干脆的邱纶桨c0
2017-04-21 · TA获得超过174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38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5.5万
展开全部
一、 鉴赏诗歌的形象

古典诗歌中的形象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意旨,寄托着复杂的感情或暗示着深刻的哲理,诗人的主观情感由形象这一载体表现出来,主观之“意”与客观之“象”共同构成了极富美感的诗歌“形象”。

诗歌形象可以是人物形象,包括客观形象和主观形象(客观形象就是作者描写的人物,如《赤壁怀古》中的周瑜,主观形象是作品塑造的抒情主人公,如《雨霖铃》中“我”的形象),也包含诗人从社会生活中提炼出来的事象(动作形象,如《约客》中的“闲敲棋子落灯花”)、物象(事物形象,如《蝉》中的蝉)和景象(景物形象,如“大漠孤烟直”“千树万树梨花开”)。

形象分析,重要者是要把握形象后面所蕴含的言外之意,亦即“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如《商山早行》中“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诗人通过几组浅显的意象,表现了奔波劳碌的旅人的形象,又如《雨霖铃》中“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通过“杨柳”“晓风”“残月”等意象表现出诗人伤感的离别之情。所以在鉴赏诗歌形象时,仅凭诗歌表象来揣度诗人的情感是不全面的,意象的选择往往表现诗人情感好恶、哀乐的寄托,如《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通过六组有意选择的意象,诗人把旅途的倦怠、对飘泊生活的无奈和家乡的思念之情表现出来,感情就显得更醇厚和凝重了。

在指导学生分析诗歌形象时,首先是先让学生有一定的形象储备,比如“残月”往往暗示思念、“柳丝”喻指离别等等,积累一定量的形象后,学生会形成初步的形象鉴赏,但学生这时往往又会形成“刻板印象”,凡碰到类似的都会做统一的解释,意象单一化了,因此应该让学生有所区别,特别是相似形象在不同诗歌中不同的含义。如此方能让学生真正把握诗歌形象的真正意蕴。

二、 诗歌的语言

语言是诗歌表达的载体,分析诗歌的语言,要从词句入手,理解诗歌语言的意蕴,体会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进而把握诗歌表情达意的语言特色。诗歌语言具有凝练、含蓄、抒情、跳跃等特点,而更重要的是诗歌语言的语境义,不同的语境可以使平凡的字句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如“红杏枝头春意闹”,王国维评曰: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为何一普通的闹字在这里用得好?因为它写出了春意盎然,百花争艳的景象,类似的还如张先“云破月来花弄影”中的“弄”字,又如2003年全国高考题中分析王维《过香积寺》中“泉声咽危石,月色冷青松”中的“咽”和“冷”字,谓此二字为全诗“诗眼”。“咽”字本为动词,冷本为形容词,在此,咽、冷二字就用了拟人的修辞,泉水由于岩石的阻挡,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而照在青松上的月光,由于山林的幽暗,似乎更幽冷,“咽、冷“二字非常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故此二字为全诗诗眼。

学生分析诗歌语言,最大问题在于笼统,套话过多,有的因为诗歌读不懂,就直接写“诗歌语言生动、精妙”等话,言不及意。因此,在训练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对诗歌作详细的分解,即把读者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诗句的意思明确地表述出来。然后在让学生明确具体哪个字是全诗的“诗眼”,它在诗中起到的作用。这样指导学生来分析,学生就不会有无从下笔之感。要言之,根据词语的语境义来分析,就会有明确的思路。

所以,不管题目如何要求,分析语言最要者结合诗境、语境,就不会茫然无措。

三、评价诗歌的写作技巧

古典诗歌是用很少的、固定的字数去表现一定的人物、景物,借以表达某种情感,仅凭语言的高度凝练还不能够完全达到表情达意的目的,还需要借助一定的写作技巧。

1、修辞手法。诗词中用到的修辞手法很多,有比喻、拟人、借代、对偶、夸张、象征、寄寓等,象在《诗经》中运用娴熟的“比兴”手法,在后代如乐府诗中就大量用到,如《孔雀东南飞》中首二句以“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来起兴,喻焦仲卿夫妻分离。

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往往不难看出,但其难处是把修辞手法在诗歌中的作用弄明白,在教学中,有同学只是指出这首诗运用了何种修辞,但其作用却不提片言,这实际反映了鉴赏能力不够高。所以,要让学生明白诗歌中有哪些常见的修辞手法,并且要知道这些修辞手法在诗歌中起到的作用,这样才能在实际的鉴赏中回答得全面具体。

2、表达方式。诗歌的表达方式主要有四种: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其中考核的重点是描写与抒情。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抒情有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在教学中,较难把握的是“虚实结合”,也有的称之为“虚实相生”。究竟何者为虚,何者为实颇难定夺。其实,虚实相对,“有者为实,无者为虚”,这是最根本的原则,具体说来,诗歌中的“虚”包括三类:⑴、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仙境。⑵、已逝之景之境,这类虚景是作者曾经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但是现时却不在眼前。如李煜《虞美人》“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其中“雕栏玉砌”便是虚景。⑶、设想的未来之境,这类虚景是还没发生的,他体现的情将一直延伸到未来而不断绝。如柳永《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便是设想的别后的虚景。而所谓“实”景,则简单得多,“实”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

在鉴赏中,直接问到诗句运用什么表达方式较少,常是间接问某一句或两句起到的作用,实质是问表达方式在其中的作用,因此,教学中应该明确的告诉学生这类问题的实质,应该如何回答。

3、其他的一些表达技巧。主要有烘托、托物言志、卒章显志等。

烘托本是中国绘画的一种,在诗歌创作中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在《姜斋诗话》中云:“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这话很好地表达出它的作用。

托物言志是种表现手法,主要是诗人借用事物来寄托自己的情怀,如梅花、菊花寄托自己高洁的情怀,青松喻正直不屈的品格,当然,具体到诗歌中作者所蕴含寄托的感情要具体分析。

所谓卒章显志,是诗人在文章的结尾表明自己的观点态度。诗歌一般都有固定的模式,如基本上都是先景后情,或融情于景,尾联或隐或显表明自己的志向,只要明白这点,对于一些题目中要求回答作者的观点态度就有了明确的方向,不至于措手无策。

四、把握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感情

中国古代诗歌创作的一个原则是“诗言志”,甚至有人极端地认为“有寄托生,无寄托死”,足见古人对诗歌寄托情感是如何的重视。归结起来,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感情有五种。

第一、忧国伤时。包括了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如杜牧《过华清宫》;反映离乱的痛苦,如杜甫《春望》;表现了同情人民疾苦的感情,如白居易《卖炭翁》等等。

第二、建功报国。主要有抒发建功立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报国无门的悲伤,山河沦丧的痛苦,也有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如苏轼的《水调歌头·赤壁怀古》。

第三、思乡怀人。包括了羁旅愁思(柳永是很善于表现这种羁旅行役的情感),思念亲友,边关思乡,闺中怀人,如王昌龄的《闺怨》。

第四、赠别。主要表现亲友之间的离别之情,送别是古诗词的一个很重要的题材,诗人往往是通过送别表示挽留、坦陈心迹的感情。

第五、生活感受。这是一类无法划入其他的诗歌,包括寄情山水、田园风光,如王维大多数的诗歌;昔盛今衰的感慨,如刘禹锡的《乌衣巷》;借古讽今,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也有青春易逝的苦闷,如李清照的《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仕途失意的苦闷,如白居易的《琵琶行》等等。

在评价作品思想内容时,了解一些必要的文学史知识是很有必要的,在教学实践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学生对古代文学知识太缺乏,对诗人的了解也仅限于课本上那几句简单的注解,并且往往容易形成单调、刻板的诗人印象,比如欣赏杜甫的的诗歌,不管题材如何,都是忧国忧民,象《月夜》这样的诗,说成忧国忧民,显然是失之千里。古云“知人论世”,如果平时能够引导学生多阅读有关的书籍,在课堂上教师有意识地讲述一些有关文学史的知识,对学生做这类诗歌鉴赏题是大有裨益的。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