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后天>里面为什么全球气候变暖反而引起气温
2018-01-04 · 知道合伙人文学行家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变化室徐影说,根据各种气候模式分析,全球变暖将使海洋温度上升,加快冰山融化,使更多的淡水流入海洋,而海洋表面温度的升高及海水盐度的减小可能让温盐环流减缓甚至完全停滞,没有温盐环流,来自赤道的热能将无法被传送到北大西洋地区,即北美东部和西欧会变冷。
很多古气候资料都清楚表明,历史上确确实实存在过气候突变。在众多气候突变事件中,最著名的要数发生在12000年前左右的新仙女木事件——
当时,全球刚度过上个冰河期,正缓慢地持续回暖。但就在大概12900年前,北半球的高纬地区突然又开始降温,整个区域很快就回到类似冰河期的低温状态。这种状态大概持续了1300年,气温才又开始上升。
这一降温过程看起来的确跟《后天》描绘的相仿。从古气候资料来看,除了新仙女木事件,在过去10万年内,发生的类似事件还有20多次。所以,从气候突变是否可能发生这个角度来说,影片的描述是没有问题的。
影片对于“气候突变发生过程”的解释,也是一定道理。现在科学界对气候突变比较公认的解释是“大洋热盐环流的减速或者停止导致全球热量平衡被打破。”
“大洋热盐环流”是怎样一回事呢?我们知道,海水的密度主要受到温度和盐度控制,越冷越咸的水密度越大,反之,越暖越淡的海水密度越小。大洋的热盐环流正是因为海水的温度和盐度分布不同而驱动的纬向环流。北大西洋地区的水因为比较冷,相对较咸,所以这个地方的水会下沉,然后流向低纬度地区并上升到海表面,最后通过表面的环流回到北大西洋。通过这个过程,热盐环流会把低纬度地区多余的热量输送到高纬度地区,所以大洋热盐环流对于维护全球的热量平衡有很大的作用。而当全球变暖时,很多的陆地冰川会融化,大量的淡水输入到大西洋北部,这会导致当地的海水密度减小,从而不能沉到深海中,于是热盐环流就会减速或者停止,其结果就是——全球的热量平衡被打破,高纬度地区变的非常寒冷。影片中的“后天情景”产生的过程基本上符合这个过程。
不过,影片本身也有很多不符合科学事实的地方。
比如,按照已有的数据来看,气候突变的发生大概是几十年到上百年的过程,而不是电影中所描绘的几天就搞定。影片之所以将这个“百年级”的过程压缩到“天级”,完全是为了故事发展需要。要是依照科学事实推进情节,这片子就成了历史连续剧。另外,影片中伴随着气候突变的是众多的极端天气现象,其中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是里面n合一的超强风暴,就已有的历史资料和气候知识,气候突变时这么强的风暴基本是不可能发生的。
另外,影片中淹没纽约的超强风暴潮也站不住脚,假如真的有风导致了百米高的风暴潮,那么,这风速需要达到超音速。
总之,影片中的极端天气是为了构造末日的情景而加进的情节,并非实际情况的真实反应。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全球变暖,极端天气确实会有增加的趋势,但科学家认为,其强度和频度无论如何不会达到影片中的程度。
虽然多年来的观测表明,热盐环流有减弱的趋势,不过通过与众多的古气候资料比较,这种减弱还是不太明显。科学家认为,在接下来的百年内基本上不太可能发生气候突变,所以诸位读者有生之年基本上不必太担心《后天》的出现了。
参考: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