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积微相与展布规律

 我来答
中地数媒
2020-01-17 · 技术研发知识服务融合发展。
中地数媒
中地数媒(北京)科技文化有限责任公司奉行创新高效、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坚持内容融合技术,创新驱动发展的经营方针,以高端培训、技术研发和知识服务为发展方向,旨在完成出版转型、媒体融合的重要使命
向TA提问
展开全部

(一)沉积微相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沉积相是指一定的沉积环境以及在该环境中形成的沉积物特征的综合。沉积相标志的获取和确定主要来自3个方面:地质、地震与测井。通过测井相序的变化研究单井沉积韵律和沉积相序的变化在油气勘探实践中已被证实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沉积微相的划分遵循由点到线再到面的研究方法,即从岩心描述出发,再进行单井微相划分,最后进行剖面与平面的微相划分与确定。这一过程要求对岩心准确地观察与描述,通过岩心划分的微相与测井曲线相对应,进行测井微相模板总结与归纳,得出研究区的测井微相划分的模板,然后进行单井沉积微相的分析与划分。而平面与剖面沉积微相的划分事实上是进行微相的对比,并再现其平面分布特征。为了更确切地表征其平面砂体与沉积格局的展布规律,进行了单井沉积微相划分与连井储层砂体对比,以砂岩厚度确定超短期旋回沉积微相分布。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各层沉积微相展布规律及沉积微相演化的研究。

(二)岩心观察与微相识别

单井沉积相与沉积微相分析是在岩心观察的基础上,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从基准面旋回界面的识别入手,结合测井相特征,在等时地层格架内进行单井沉积相的划分。

岩心资料是最直观的沉积微相划分依据,其岩石特征与沉积构造特征为单井的沉积微相划分提供了直接依据。通过对肇32-291井的岩心观察识别出以下沉积构造及典型沉积微相:

1.岩心沉积构造与特殊现象

槽状交错层理一般见于水动力较强的河道沉积中,沉积物颗粒较粗,在三角洲平原的分流河道和三角洲前缘的水下分流河道中最为发育。

板状交错层理一般见于水动力较强的河道沉积中,沉积物颗粒较粗,发育在三角洲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决口扇中。在各类河道砂中反映再沉积的冲刷面较为发育,说明后期河道对前期沉积有侵蚀。水平层理多出现在细粒沉积之中,主要发育在三角洲平原的河漫砂中。而反映局部水动力变化的变形沉积构造也有出现,但并不十分发育。

2.分层岩心沉积特征分析

以FⅠ7岩心沉积特征为例:该段岩性主要为泥岩和泥质粉砂岩、粉细砂岩和细砂岩。沉积构造常见平行层理、槽状交错层理、板状交错层理和泥砾冲刷面,也有反映快速沉积的泥砾及铁质结核,同时也有一定地形变化引起的同生变形沉积构造(图3-3)。

(三)单井微相划分与连井微相对比

在油气勘探与开发的整个历程中,不论是勘探阶段还是进入开发后的任何时期,始终都离不开对单井储层成因的分析,也就是需要划分单井沉积微相来说明储层的沉积成因。然而对于绝大多数井来说,单井沉积微相的划分主要依据测井资料的分析与研究(因为多数情况下取心资料十分有限),也就是要建立测井相。

1.测井相识别

测井相分析是依据不同的测井资料进行沉积相的识别与研究,因而它是地下储层沉积相识别的基础手段之一,也是进行小层(油藏)对比的最基本、最直接的依据。

测井相是由法国地质学家O.Serra于1979年提出来的,目的在于利用测井资料来评价或解释沉积相(王允诚,2002)。其基本原理就是从一组能反映地层特征的测井响应中,提取测井曲线的变化特征,包括幅度、形态接触关系及其组合特征等以及其他测井解释结论(如沉积构造、古水流方向等),将地层剖面划分为有限个测井相,用岩心分析等地质资料对这些测井相进行标定,用数值方法及知识推理确定各个测井相到地质相的映射转换关系,最终达到利用测井资料来描述、研究地层沉积相的目的。测井相是研究地层沉积相的一种间接方法,依据测井资料可以解释某些地质现象,例如岩石组合、沉积构造、垂向序列变化关系等,由此建立测井相和地质相之间的相关关系。

2.测井相模版建立

重点选取了GR、SP、Rt进行测井模版建立,可以总结出4种简单测井相模式和4种复合测井相模式,从而形成测井相划分模版(图3-4)。

(1)简单测井相模式

简单相模式主要是基于超短期旋回特征,对单砂体进行微相识别与划分。

钟形:自然电位曲线呈钟形,岩性具正韵律(粒序)结构,底部与泥岩呈突变接触关系,一般对应底部冲刷,顶部与泥岩渐变接触,反映了水体能量由强逐渐变弱的水动力特征。光滑状表明水体上升过程中处于平稳状态,锯齿状曲线则表明水体上升过程中所处环境比较动荡。其对应的沉积微相为分流河道。

图3-3 FⅠ7沉积构造特征

锯齿状箱形:曲线呈锯齿状,顶、底均与泥岩呈突变接触,岩性为含砾粗砂岩-细砂岩,通常由多个向上变细的正韵律组成,砂体中夹层较多。水动力条件强但不稳定,呈强弱频繁交替的特征。对应的沉积微相为分流河道。是研究区目的层段中最为常见的测井相类型。

图3-4 州201试验区测井相模版

光滑状箱形:曲线光滑或微齿化,顶、底均与泥岩呈突变接触关系。岩性以含砾粗砂岩、粗-中粒砂岩为主,岩性较单一,无粉砂或泥质夹层。反映了物源充足、强而稳定的水动力特征。对应的沉积微相为分流河道。

漏斗形:自然电位曲线呈漏斗形,砂体顶部与泥岩突变接触,底部渐变接触。具逆粒序结构,水体能量较强,冲开河道形成决口,水面下降,所代表的沉积微相为决口扇。

指形:自然电位曲线呈细指状。岩性为细-中砂岩,厚度一般小于2m,与上下泥岩突变接触,无明显韵律。在三角洲平原,代表的沉积微相为漫溢砂或者天然堤等。

(2)复合测井相模式

复合模式是指不同形态测井曲线的组合,表明了沉积微相组合与测井曲线组合的匹配,通常有以下4种情况:箱形或钟形与指形组合,箱形与钟形组合,箱形与漏斗形组合及钟形与漏斗形组合。

箱形或钟形与指形组合:一般为分流河道与天然堤、漫溢砂组合或水下分流河道与席状砂组合。

箱形与钟形组合:多表现为多期河道的叠加。

钟形或箱形与漏斗形组合:曲线上部呈漏斗形,下部为钟形,顶底与泥岩均呈突变接触,以分流河道与决口扇、天然堤的微相组合为主。

3.单井沉积微相划分结果

在测井相模版的基础上,对研究区53口井进行了沉积微相划分。选取典型井肇35-271井为例进行分析:该井位于研究区的西南部,研究层段的测井曲线表现为中高幅的钟形或者箱形和低幅锯齿状,表明沉积时所经历的水体环境变化比较快。该井研究层段测井曲线表现为典型的“砂泥间互”特征,主要发育三角洲平原沉积环境,且以三角洲分流河道为主,可见薄层河漫砂。如FⅠ7小层,自然伽马曲线下部高值,呈锯齿型,上部低值,呈钟型,顶部略显漏斗型,厚度较薄,沉积相为下部三角洲平原分流间湾沉积,上部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沉积,顶部为三角洲平原天然堤沉积。

垂向上扶杨油层沉积相主要为三角洲平原沉积,以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和分流间湾为主,兼有三角洲平原天然堤、决口扇及河漫砂沉积。河道沉积厚度普遍较薄,沉积相变化比较频繁。

4.连井沉积微相对比

针对研究区特点,选取6条典型剖面进行沉积微相对比。如过肇34-241、33-26、31-281、30-29、27-291井的剖面,主要沉积物为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砂和与之伴生的天然堤、河漫砂。其中FⅠ52单砂层和FⅡ52单砂层河道发育程度最高,河道摆动、迁移现象明显,河道相互叠置(图3-5)。

5.砂体对比模式

成因砂体的确定与对比是应用沉积微相导向对比方法,对各油层组的成因砂体进行确定,依据沉积微相的空间展布规律,厘定出以下对比的基本原则:

一是沉积微相的识别与确定;二是遵循各类成因单元的几何形态特征不变;三是相同成因单元可对比或叠置,不同成因单元相变;四是不同成因砂体依据沉积作用的变化,相同成因砂体的延伸依据所建立的定量地质知识库(即各微相的宽/厚比)的特点。

在对比过程中,总结砂体的接触关系模式,从而反映砂体的空间展布特征。依据砂体对比总结出4类砂体接触关系模式。

图3-5 肇34-241—肇27-291井扶杨油层沉积微相连井剖面对比图

(1)砂体对比模式

分流河道与分流河道相接:州201井区微相以分流河道为主,因此多期分流河道叠置很常见。多期分流河道横向上频繁摆动,纵向上多期叠置,反映河道频繁改道和迁移。其在横向接触和垂向叠置上又可分为4类:河道迁移,河道分叉,河道垂向叠置,河道孤立分布。

分流河道与决口扇相接:这两种微相一般属于水上沉积,在分流河道的弯曲度到一定程度时发生决口,这两种砂体的接触关系较好。

分流河道与天然堤相接:这两种微相一般属于水上沉积,在分流河道的弯曲度到一定程度时发生决口,这两种砂体的接触关系较好。

分流河道与河漫砂相接:这两种微相一般属于水上沉积,在分流河道的弯曲度到一定程度时发生决口,这两种砂体的接触关系较好。

(2)河道砂体变化模式

研究区河道砂体是主力砂体,对于河道砂主要分为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与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而河道的变迁方式通常有3种:摆动式、迁移式及孤立式(图3-6)。

图3-6 州201试验区河道变化方式

摆动式河道砂体由河道往复移动形成,砂体之间多边式接触,砂体叠置程度很高,连通性好,反映物源供给极为充足而可容纳空间相对不足;迁移式河道砂体是河道向某一方向发生移动,河道呈单边接触,表现为物源较足,河道能量较强,砂体连通性较好;孤立式河道反映物源供给相对不足,河道能量相对较弱,砂体连续性与连通性较差。

(四)平面微相综合研究

1.总体沉积模式分析

(1)区域沉积环境

松辽盆地泉头组三、四段沉积基本上继承了登娄库组、泉一、二段的沉积特点,但沉积范围向四周进一步扩大。古地形起伏虽然比登娄库组和泉一、二段沉积时期小,但古中央隆起对沉积控制仍十分明显,在古中央隆起的东西两侧,分别形成了三肇凹陷和古龙凹陷。北东向受基底断裂带控制的古地形低部位明显地控制着古水流的流向和沉积物的分布。其中拜泉-青岗水系从拜泉、海伦一带流入盆地并形成冲积扇体,继而河流向南偏西方向流动,经明水地区至安达以北地区开始分流为3个支流,西边两个支流分别自安达、宋站地区流入三肇凹陷湖盆中心,东面一支流入肇东后继续东流,此水系主要控制了三肇凹陷北部的沉积。沉积相带展布特征是在东北部拜泉地区,洪积相最为发育,往南主要为大面积的河流相,而后为湖相沉积。在泉三段中后期,在三肇凹陷形成了湖相和三角洲相沉积,但湖区面积小,水体浅,主要为一套具水平层理的黑色、灰黑色泥岩与薄层砂岩间互沉积。

泉四段时期,古地形趋于平坦,沉积地层厚度稳定,一般在100m左右,沉积范围较泉三段有所扩大,此时发育有东北部拜泉、东部绥化物源,在物源区附近形成了洪积相沉积,向盆地中心依次为河流三角洲或湖泛平原相-湖相沉积。泉四段早、中期主要以河流相和湖泛平原相沉积为主,河道沉积广为发育,晚期主要为湖相和三角洲相沉积,但湖水浅,主要为浅水的砂泥岩薄互层沉积,三角洲相多为正旋回的分流河道和水下分流河道沉积,河口砂坝不发育。由上所述,泉三、四段时期,三肇凹陷湖相沉积一般不发育,主要为三角洲相沉积,分流河道砂储集层发育。

(2)研究区总体沉积格局

杨大城子油层组沉积时期,在安达和宋站之间分布4条大分流河道,蜿蜒曲折,流向为南南东向,彼此之间20~25km,均为曲流河,其中升平分流河向东南到达树12井附近,然后分为两支,两个河道的带相距20km左右,之间为决口河道相连,这些近南北向的河道大都汇入古松花江。

扶余油层沉积时期,北部安达一带有几条大分流河,注入升平以东和宋站以东湖区,形成三角洲体系。只有卫星地区和宋16井处的分流河向东南延伸,形成中部两个主要曲流带砂体,即升平-徐家围子砂体带和榆树林带。这些小分流河也大都汇入古松花江。

根据前人研究的区域背景资料显示,州201试验区所处的肇州油田在扶杨油层沉积时期,主要受到由南向北流动的长春-怀德水系控制,物源方向由南向北。根据地质相和测井相,将试验区扶杨油层沉积微相划分为6种: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侧积砂、三角洲平原决口扇、三角洲平原天然堤、三角洲平原河漫砂、三角洲平原分流间湾。研究区砂岩储集层主要分布在分流河道中。

(3)沉积模式

总结州201试验区扶余油层平面和剖面沉积微相特征可以看出,分流河道的沉积主要表现为两种模式(图3-7),这两种不同的沉积模式反映了不同的沉积环境与沉积特征。

图3-7 州201试验区分流河道沉积模式图

模式一:河道弯曲度大,能量较低,水动力条件较弱,沉积时期地势相对平缓,天然堤发育,通常情况下不易决口,因此一般无决口扇沉积,该模式的分流河道沉积容易发生河流截弯去直,即形成废弃河道,俗称“牛轭湖”,在剖面上主要的垂向沉积特征为下部砂岩含量相对较少,可见槽状交错层理和板状交错层理,上部泥岩含量较多,夹粉砂岩,发育小型流水沙纹层理,可见明显河流相的“二元结构”。

模式二:河道弯曲度中等,能量较高,水动力条件较强,沉积时期地势相对较陡,此类模式由于河道弯曲度中等且水动力较强,一般情况下河流在凸岸位置容易冲垮天然堤形成决口,因此决口扇发育,河道的宽度比模式一宽,剖面上主要的垂向沉积特征为下部砂岩含量高,发育槽状交错层理、板状交错层理以及平行层理,上部泥岩含量少,自下向上可见一个正韵律加一个反韵律的垂向序列,是典型的分流河道加决口扇的沉积特征。

2.平面微相划分原则及方法

(1)平面微相划分原则

对州201试验区平面沉积微相的研究是以沉积学理论为指导,结合岩心、测井等资料的综合应用。从单井到连井,从连井再到平面,从点到线再到面进行研究。通过对岩心的精细描述和研究区测井相模板的建立,结合砂岩厚度分布规律及构造特征,开展州201试验区扶余油层单砂层的平面沉积微相研究。各单砂层划分沉积微相时要考虑各微相的主要砂岩厚度分布特征(表3-2)。

表3-2 各小层沉积微相砂体厚度分布范围表

h—砂体厚度。

以单砂体分布为基础,以尽可能体现河道分布规律为原则。其中FⅠ1-FⅠ4砂体相对不发育,河道主体砂的厚度相对较小,分布范围为0.6~2.0m;FⅠ5-FⅠ7及FⅡ、FⅢ河道发育程度相对较高,厚度相对较大,分布范围为0.8~2.8m。

侧积砂是河道迁移、叠加的产物,砂体厚度较河道主体厚。FⅠ1-FⅠ4砂体相对不发育,侧积砂的厚度也相对较小,分布范围一般在2.0m以上;FⅠ5-FⅠ7及FⅡ、FⅢ河道发育程度相对较高,侧积砂的厚度也相对较大,一般大于2.8m。

天然堤/河漫砂、决口扇一般发育于河道的凸岸,洪水期河水溢出河床而沉积形成。天然堤/河漫砂、决口扇砂体的粒度较细,厚度相对较小,在FⅠ1-FⅠ4中,厚度分布范围为0.4~0.6m;FⅠ5-FⅠ7及FⅡ、FⅢ天然堤厚度分布范围为0.4~0.8m。

分流间湾形成于分流河道之间,主要为泥质沉积,砂岩厚度很小且主要为粉、细砂岩沉积,其砂岩分布范围一般小于0.4m。

(2)单砂层砂体厚度研究

依据各单井砂岩厚度的分布规律,对井间区域进行插值,总结出井间砂体的大体分布规律,再利用沉积学原理及沉积相分布规律和特征,对井间砂体进行规律性预测。

以FⅠ71单砂层为例:该层砂体分布范围为0~8.6m,西部砂体厚,东部砂体薄,东部砂岩厚度最高点位于肇30-281井区,砂岩厚8.6m,高值区主要位于肇33-26、32-28、34-27井区和肇25-281井区附近,东北部砂体厚度很薄,甚至不发育。总体上,砂体由西部向东北部尖灭,肇31-301、32-30、31-30、30-301、29-301井和肇29-31井砂体厚度均为0(图3-8)。

图3-8 州201试验区FⅠ71单砂层砂体厚度

3.平面微相展布规律

(1)FⅢ油层组

FⅢ油层组河道较发育,其中FⅢ12河道发育程度相对FⅢ11大。平面上FⅢ12单砂层总体上发育3条由西南向东北的河道,最后合流成为一条河道,摆动相对频繁。FⅢ11单砂层总体上发育两条河道,方向由西南向东北,FⅢ油层主要发育分流河道、侧积砂、天然堤/河漫砂及分流间湾等沉积微相(表3-3)。

表3-3 FⅢ各单层沉积相与砂厚分布规律

其中,FⅢ2单砂层主要为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沉积,河道凹岸侧积砂发育,河道凸岸天然堤发育,河道分流间发育河漫砂。该单砂层总体上发育3条由西南向东北的河道,最后合流成为一条河道,摆动相对频繁。

(2)FⅡ油层组

FⅡ油层组总体上河道较发育,其中各层河道发育程度差别不大,FⅡ11、FⅡ22、FⅡ51三个单砂层河道发育程度相对较高。平面上FⅡ油层总体上发育两条由南向北的主河道,主河道自东向西迁移,河道存在分流及合流的现象,摆动相对频繁。主要发育有分流河道、侧积砂、决口扇及天然堤/河漫砂和分流间湾等沉积微相。

其中,主力层FⅡ51单砂层主要沉积微相为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和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侧积砂,局部发育天然堤、决口扇沉积。FⅡ51单砂层主要发育3条主分流河道带,河道流向大致为自南向北,河道存在合流现象。

(3)FⅠ油层组

FⅠ油层总体为下部河道发育,上部河道相对不发育。其中FⅠ5小层河道发育程度最高,FⅠ2、FⅠ3小层河道相对不发育,总体反映出自下向上各小层河道发育程度的演化规律为:较为发育—发育—不发育—较为发育。平面上FⅠ油层组总体上发育两条由南向北的主河道,且主要发育在偏东部,河道存在分流及合流的现象,摆动相对频繁。主要发育有分流河道、侧积砂、决口扇、天然堤/河漫砂和分流间湾等沉积微相。其中,主力层FⅠ71单砂层主要发育两条分流河道,河道流向为自南向北,侧积砂面积较大(图3-9)。

4.沉积微相演化规律

州201试验区扶余油层整个形成时期的沉积背景为三角洲平原,主要为分流河道、侧积砂、天然堤、决口扇、河漫砂和分流间湾沉积,其中最主要的沉积微相为分流河道和侧积砂。

FⅢ油层河道发育程度较差,砂体规模较小,分流间湾沉积面积较大。

FⅡ油层河道发育程度中等,砂体规模相对较大,各层河道发育程度差别不大,FⅡ11、FⅡ22、FⅡ51三个单砂层河道发育程度相对较高;且自下向上略有增加的规律,河道迁移、摆动频繁,合流、分流现象明显。平面上FⅡ油层总体上发育两条由南向北的主河道,且主要在试验区西部,河道存在分流及合流的现象,摆动相对频繁。

F1油层总体为下部河道发育,上部河道相对不发育。其中FⅠ5小层河道发育程度最高,FⅠ2、FⅠ3小层河道相对不发育,总体反映出自下向上各小层河道发育程度的演化规律为:由下向上砂体逐渐不发育,反映总体湖侵的过程。其中FⅠ7、FⅠ6和FⅠ5三个小层河道砂体最为发育,河道和侧积砂沉积范围较大。河道迁移、摆动频繁,合流、分流现象明显。

图3-9 州201试验区FⅠ71平面沉积微相

综上所述,州201试验区扶余油层为三角洲平原沉积,河道和侧积砂为主要沉积微相。从下向上,河道发育规模和沉积范围呈现先增大、再减小的趋势,其中FⅠ7、FⅠ6和FⅠ5三个小层河道砂体最为发育。FⅢ、FⅡ和FⅠ三个油层沉积微相总体来说具有一定的继承性,但又各具特征,河道的主体也呈现由西北部向东南部迁移的特征(表3-4)。

表3-4 各油层沉积相与砂岩厚度分布规律

5.砂体成因分析

通过前面对州201试验区沉积微相与沉积环境的研究,可以得出结论:研究区沉积背景为三角洲平原沉积,主要沉积微相为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伴随有决口扇与天然堤/河漫砂沉积。通过岩心、岩相、测井及沉积微相的综合分析,对砂体成因进行了研究,总结出3大类成因砂体:分流河道砂体、决口扇砂体和河漫砂砂体,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砂体的成因细分为5小类。

(1)分流河道砂体

分流河道成因砂体通常厚度较大,规模也较大,垂向序列通常呈下粗上细的正韵律,有时可见“二元结构”,根据河道的类型不同,垂向上的具体沉积特征也不同(表3-5)。三角洲平原亚相的分流河道成因砂体有3种模式,分述如下:

表3-5 砂体成因类型特征

模式一:由3期分流河道叠置而成,下部为叠置的分流河道微相,上部是分流间湾微相。岩心上可见槽状交错层理、板状交错层理、块状层理和底部冲刷面,岩相包括含内碎屑的侵蚀冲刷岩相(Se)、槽状交错层理砂岩相(St)、板状交错层理砂岩相(Sp)、绿色块状泥岩相(Mmg),反映了水流能力由强变弱。岩心粒度由下到上总体表现为由粗变细的正韵律。GR和LLD测井曲线呈钟形,下部砂岩含量较大,上部泥岩含量较小,此类分流河道砂体形成的水动力能量中等,河道的弯度中等,陡缓程度适中,河道宽度中等,在凸岸的位置,此类河道容易发生决口,形成决口扇沉积(图3-10)。

图3-10 分流河道砂体成因模式一

模式二:由两期分流河道相互叠置而成,岩心上可以看见槽状交错层理、板状交错层理、流水沙纹交错层理、块状层理,岩相上可分出槽状交错层理砂岩相(St)、板状交错层理砂岩相(Sp)、小型流水沙纹层理砂岩相(Fr)、绿色块状层理泥岩相(Mmg)和红色块状层理泥岩相(Mmr)。总体向上粒度由粗变细,反映了水流能力由强变弱。测井曲线上可看出顶、底突变的箱形或底部突变、上部渐变的钟形,下部砂岩含量较少,上部泥岩含量较大,可见河流的“二元结构”。此类河道砂体形成时期水动力条件较弱,能量较低,河道的弯曲度较大,沉积时期地形较缓,河道宽度较小,由于水动力条件较弱,因此不易形成决口,后期可能河流截弯取直,形成废弃河道,俗称“牛轭湖”。

模式三:上部反映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分流河道沉积序列,包括底部冲刷面、向上变细的河道沉积、由细变粗的反韵律决口扇沉积以及以泥岩为主的分流间湾沉积,层理类型有槽状交错层理、水平层理和块状层理,岩相有槽状交错层理砂岩相(St)、变形层理粉砂岩、泥岩相(Fd)、绿色块状层理泥岩相(Mmg),反映出水动力条件由强变弱。下部为5期分流河道相互叠置,出现有槽状交错层理和板状交错层理,粒度总体由粗变细,包括绿色块状层理泥岩相(Mmg)、含内碎屑的侵蚀冲刷岩相(Se)、槽状交错层理砂岩相(St)、板状交错层理砂岩相(Sp),反映了分流河道的多次摆动下切充填。从整个测井曲线上看,可分为两段,上段和下段分别是钟形和钟形或箱形,下部砂岩含量高,上部泥岩含量少,此类河道形成时期水动力条件强,能量高,沉积时期地形较陡,河道宽度大,在河道凸岸处流水冲破天然堤易形成决口扇沉积。

(2)决口扇砂体

三角洲平原亚相的决口扇成因砂体,岩心上能观察到水平层理、流水沙纹交错层理,还能发现含铁矿石。岩相主要包括红色块状层理泥岩相(Mmr)、小型流水沙纹层理砂岩相(Fr)和变形层理粉砂岩、泥岩相(Fd)。粒度从下至上由细变粗,从下部的泥岩、粉砂岩过渡到上部的细砂岩,反映了一种水动力条件由弱变强的沉积环境。测井曲线上也能分辨出比较明显的反韵律,决口扇形成时期的水动力条件较强,能量较高,沉积环境的地势较陡,河道的弯曲度较大,且决口扇发育于河道的凸岸位置。

(3)河漫砂砂体

三角洲平原亚相的河漫砂成因砂体,沉积序列主要包含大套块状层理的泥岩和粉砂岩,中间夹杂着薄层的粉细砂岩,粒度总体上变化不明显,多为泥岩沉积。岩相上主要是块状泥岩相(Mmg、Mmr)和块状砂岩相(Sm),测井曲线呈指状,较平滑,能分出大套泥岩沉积中的两层细粒沉积物,河漫砂形成是由于洪水期河水越过天然堤,在河床以外开阔地势沉积下来,形成的薄层粉细砂岩。

不同成因的砂体与沉积环境、沉积微相以及沉积特征有着密切的关系,不同砂体类型在平面沉积微相展布和垂向序列上各具特点。

上海斌瑞
2024-02-20 广告
光谱分析和能谱分析是两种不同的分析技术,它们在进行分析时所参考的物理量不同。光谱分析主要参考的是光谱对研究物品的作用,它可以分析物质的成分、结构、特性等;而能谱分析主要参考的是能量对研究物品的作用,它可以分析物质的能量特性,如原子结构、化学...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上海斌瑞提供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