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龙共舞》现在你是否记忆犹新?
港式喜剧,轻松、阳光、正能量,精妙的故事、精彩的对白,已成为一种经典模式,可也已成为历史了。 一部成功的喜剧,是多方面合力促成的。 喜剧演员是极其不容易的。他的喜感,出场就引人愉快的功力,就像巴普洛夫让狗流哈喇子的条件反射一样,是岁月积淀的结果,且一旦形成,戏路就难以转换了。港式喜剧的没落,也是随着大批的喜剧演员的老去、离世,周星星、吴孟达、标叔、肥肥、许氏兄弟等老一辈艺术家是难以被超越的,后继乏人,现在人心浮躁,讲究一个“快”字,谁会愿意被人调侃揶揄逗人笑,慢工出细活呀。 原来的编剧也精妙,最起码的是其作品的逻辑能够自圆其说,情节有铺垫有高潮有层次。题材也广泛,如本片的港式灰姑娘,官兵捉强盗,家庭轻喜剧,贺岁片。现在的港式喜剧,勉为其难了。 导演的功力是退化的,王晶就是好例子。不知是年龄大了头脑迟钝,还是精力不济投入不够,还是敷衍了事被编剧蒙混过关,总之是影片的质量大不如前。 时光轰轰向前,不会停步不会回头。港片辉煌的岁月,路边录像厅里摩肩接踵的盛况,只能成为回忆了。虽然感慨万分,生活还要继续。 向前吧!人生!向前吧!港式电影! 祝愿、期待港式喜剧再有盛况空前辉煌的那一刻!杜琪峰的《三人行》已然杀青,期待着可以给香港电影注入一针兴奋剂,也期待着香港能出一批新人演员、新人导演,把东方好莱坞重新唤醒。
九十年代后期乃至二十一世纪初期,象《古宅心慌慌》《千机变》这类所谓的港产片泛滥成灾,结果却是水过无痕,花90分钟看完还得花90分钟去懊悔为什么要看这样的烂片。 是制作者江郎才尽还是演员层青黄不接呢? 或者说,前者是童话式的电影,放到哪个时代去具体化普罗大众的幻想都适合;而后者是青春小说式的电影,只适合某个时代某个年龄的人看,过了那个时期,它也就成了昨日黄花了。 其实说到底,我想,是现在的年轻人大都比较急进,总想一夜成名,一炮而红,一鸣惊人。其实,他们没想过,这一切的背后是背负著多少的汗水。“机会是为准备好的人而来的。”就算有些人天赋异禀,那也是其父母在在其出生前的努力,根据起源追溯,没有根哪来果呢?由此可证,这世界是没有不劳而获的事情的,只是别人付出了你没发现没察觉罢了。
剧情最后,刘德华说第一个舞邀请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女人跳,张敏以为在说自己,满心欢喜,结果刘德华邀请了剧中的妈妈,张敏就发脾气跑了。最后刘德华在她家门前做了个宫殿式的舞台,然后大家出来,这些戏剧化的惯性发展在此不多赘言了。 这张敏的行为给我的感觉跟吞了个苍蝇差不多,说得不好听点吧,你他妈的发什么脾气啊,人家开party,一大群人要招呼,你动不动就发脾气走人,你谁啊?!就算喜欢你又怎样,也不是 说这样就得放弃一切以你为中心了吧!再说,如果是这样的性格,也注定不能在一起啊,将来这样的应酬多著嘞,连这点礼仪常识都不会,就别高攀lar,也不是说嫌弃你什么的,但你这质素叫我怎么带你出场?再说,出场的人,且不说质素如何,绝大部分肯定是生意合作伙伴,就因为你一个人这样发脾气跑了,要去追你而不能好好soso他们,经济上的损失有没有估计过啊?要是刘德华真是大陆鸡的话,你张敏会喜欢他吗?就算以后真的结婚了,这次的拂袖而去也必定给双方带来负面影响。就退一万步来讲,邀请妈妈跳舞有什么不对,如果不是他妈妈,也不会有这个富贵儿子来泡你lar,妈妈不重要谁重要? 我在想,有些人做事情的时候,到底是没经大脑思考还是压根就没有大脑可供思考。之所以那么不喜欢这个情节,是因为在生活中经常看到这类型所谓的“大小姐”,完全搞不清楚状况就发脾气,还自以为这样就把自己的身价抬高了多少似的。俗语说得好,起码要三代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