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炎黄子孙是从清末民国时才兴起的说法,以前无论是在《国语》还是司马迁的《史记》里面,都是自称黄炎之后或者黄帝子孙。在那个时候“黄”代表了正统,而在清末为了赶走侵略者,增加各个民族的聚合力,所以大家便把炎放在前面,称作为炎黄子孙。
其实无论炎帝还是黄帝,对于我们来说都是我们的祖先。如果真的从时间长短来看炎帝部落远远比黄帝部落的历史更加悠久。而在当时的发展中,炎帝的部落发展其实远远超过黄帝的部落,在医学上以及经济生产上,炎帝部落当时都是走在前端的,并且炎帝部落的这些发展,对于后世的影响也更大。也只是因为炎帝部落的这些发展,让他们衣食无忧,所以到后来面对黄帝,他们才会失败。
在古时候其实大家都认为自己是黄帝子孙,很少谈到炎帝,因为他们认为黄帝才代表了中原民族,而炎帝后人在当时一般都认为是契丹等少数民族,是北方民族。而在清朝末期国难家亡的时刻,人们为了团结在一起,便有了“炎黄子孙”这个词。不管是代表中原正统的黄帝后人,还是代表北方民族的炎帝后人,只有自己的国家还在才有继续讨论的资本,所以便把炎放在了黄之前。
其实无论是“炎黄子孙”还是“黄炎子孙”,这都改变不了我们是中国人的事实。在那个充满动乱的年代里,需要用炎黄子孙来让大家团结在一起,但是现在我们也要坚定的团结在一起,继续发展我们的未来。
黄帝虽然打败过炎帝,但这一点不是决定是“炎黄子孙”还是“黄炎子孙”唯一原因,甚至不是重要原因。答主之所以这样讲,有具体的原因如下。
01、黄帝“排”在前面过
根据中国古代的一些史料典籍,我们发现,在历史上的一段时期内是比较尊崇于黄帝的,是把黄帝排在炎帝前面的。甚至只提黄帝,不提或者少提炎帝的情况都有。 比如司马迁著名的《史记·三代世表》中说:“舜、禹、契、后稷皆黄帝子孙也。”比如王充在《论衡·案书篇》中说:“五帝、三王皆黄帝子孙。”
其实,比较典型的例子还有历史课本中“王莽改制”中的王莽,非常有趣的一个人。他就说过,说:“姚、妫、陈、田、王凡五姓者,皆黄虞苗裔,予之同族也。”简单翻译,就是说他姓王的,是黄帝之后。而汉高祖刘邦是斩白蛇起义发家的,也就是“赤帝”斩“白帝”。这里他把刘邦比喻成炎帝,而黄帝击败过黄帝,所以他认为他这个黄帝之后有了充足的“篡汉”理由。
不过要注意,随着中国古代王朝的兴起和发展,为了强调“皇族”的至高无上的君权神授,所以“黄帝子孙”等等提法,慢慢开始淡化。
02、炎帝 “排”在前面的理由
据相关史料记载,炎帝部落的历史要比黄帝部落的历史更悠久一些。所以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虽然说黄帝部落又打败了炎帝部落,那也应该是炎帝排在前面,因为有个大体的时间顺序在。这就好比汉朝打败秦朝,但称呼上都说“秦汉”,没有说“汉秦”的。
另外,前面说过,有一段历史为了强调中原民族的正统性,有点过度强调黄帝了,这就让以契丹为代表的一些少数民族,去认为他们是炎帝的后人,开始强调炎帝。所以,把“炎”放在“黄”的前面,有一层想要突出民族团结重要性的意思在其中。
而且,“炎黄子孙”这个词真正流行起来,是从清末到民国的时候逐渐开始的,因为那个时候,中华大地遭遇了来自海外民族的严重侵略,那么这种情况从特征来看,就有一点点像当年蚩尤的九黎部落发展起来,侵略炎帝部落的情况。 那这个时候怎么办呢?需要再次团结起来!也别说炎帝之后,也别说黄帝之后,还是九黎之后,团结起来抵御外敌别亡国灭种才是硬道理。就像当年炎黄联手打败蚩尤一样。也是在这个时候,“王朝国家”这个概念逐渐被“民族国家”所颠覆和取代,这是“炎黄子孙”的一个重要意义。
所以,虽然黄帝打败过炎帝,但那已经是历史,团结才是力量,如今“炎黄子孙”已经成为了一面旗帜,在凝聚着中华。
我们其实大部分都是九黎之后,炎黄当年打败蚩尤,九黎之簇都变成了下层的黎民百姓,炎黄都变成了上层贵族,但是人数上九黎簇还是占大多数,炎黄和蚩尤部落没有战争前,炎黄部落都生活不大地方,而九黎部落生活在现在中国国土上大片的区域。
以前人们为什么都说自己是炎黄之后呢,因为炎黄是贵族,说了有身份地位和面子,谁愿意说自己是穷苦大众,地位底下的九黎百姓之后呢。
九黎,三苗这些也是,其实都是中原当时的几个部落,文明上是同源的,华夏族就是脱胎于这些早期中原部落。少数民族也基本都是这些部落中的小部落早期迁移的结果,从本质上说祖先都是一群人黄帝部落其实是少数民族。
黄帝部落统治了中国2500年(先秦君主都是他的后裔),他们肯定占据繁殖优势,但基因科学表面4700年前并不存在一个超级父系,为什么?因为尽管他们获得了长期繁殖优势,但原本人数还是太少了,可能从1‰变成1%,任然是少数,秦以后原先的平民崛起。
黄帝后人优势不再,但毕竟主宰了中国2500年。当时的人认黄帝为中国共祖是可以理解的。中国史前史的记载众说纷纭,自相矛盾的也不少(比如神农与炎帝的关系、炎帝和黄帝的关系),实物证据太少,难以判定事实,我们只能作出可能性方案,但没有办法确认,如同上面的猜测一样。
炎黄子孙,这个是两个部落,黄帝之前炎帝部落一直统治者华夏,后来黄帝打败炎帝,但是败给了蚩尤,皇帝联和炎帝部落,一起打败蚩尤,那个时候可是原始社会,奴隶没有的,人全杀了,但是不可能只有他们两个部落吧!
也有好多同盟的部落,炎帝部落为主,黄帝部落后起之秀打败了炎帝部落,成为主要部落,蚩尤不服,带领部分民众自组部落,找黄帝报仇,黄帝打不过,找炎帝帮忙,炎帝帮谁谁就会统一,可能炎帝觉得蚩尤过于残暴,对人民不利,(炎帝神农后裔,很仁慈,爱民如子)所以选择帮黄帝,黄帝统一,中国由氏族部落时代进入原始社会。
虽然是传说,但是很符合社会进步的推理,不要认为只有文字才是历史,没有文字的时候,口口相传下来,就不是历史吗?
炎帝的嫡系子孙演化为姜姓、羊姓、阳姓、杨姓;黄帝的嫡系子孙演化为姬姓、黄姓、张姓。加上其它的很多传说混合在一起,所以后世的中国人多尊张姓、杨姓、黄姓为贵姓。
炎帝仙逝500多年后才有自称黄帝的逆臣,真能不同耳语呢,就看着炎字就有来头,人中有火,火中有东南西北四点,分别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上古神兽护法火烧人气越烧越旺帝王越坐越久这才是炎帝的本意。
炎帝主体,黄帝主神。黄帝战胜炎帝定断了神为先体为后黄炎是伸展黄帝的意志要合并炎帝部落收纳他的知识和技术为黄帝部落所用。但是女人生小孩体为先于是炎帝为先黄在后,只是黄帝亲自定夺的伦理问题而已实际上是黄帝收纳了炎帝称他为帝完全是因为平等关系希望他们安心服务黄帝的理想。于是黄帝为建立人类文明社会奠定基础。
炎黄子孙,“黄”指的是黄帝无疑,而“炎”指的是被打败的“炎帝”?并不是!
这里就要说一下“炎帝”二字了,“炎帝”在上古时期是一个部落首领的尊称,所以“炎帝”并不是某一个人,通俗的说他是一个他就是相当于皇帝的称呼。
炎黄子孙里的“炎”并不是被黄帝打败的那个首领,而是尝百草的“炎帝神农氏”。神农氏的功绩不必多说,神农早于黄帝,而功绩并不输皇帝,所以炎自然排在黄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