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允文算是书生救国第一人,他在采石大战中用1.8万宋军大败完颜亮40万金军一战成名。这场战争能够顺利他是有很大的功劳的,在这个危急时刻,他召集诸将整顿败兵,积极备战,每个士兵都是怀着破釜沉舟的决心去的,其次虞允文深知金兵并不擅长水战,所以想出了在水中击败金兵的方法,后面又把他们的退路给堵死才能够赢得这场战争的胜利。
在采石大战成名之前,他只是一个中书舍人,是给皇帝起草诏命的虚职,就相当于秘书。他在前往前线慰问士兵的时候,宋军无将无帅群龙无首,前线也只剩下一些老弱残兵。在这种情况下,他毅然决然的亲自督军决战金军。这一场战争的胜利彻底让他出名,因为他厉害,在之前从未接触过战争,这是他第一次指挥作战,而且就一战而胜,为南宋续命百年,堪称书生救国第一人。
在完颜亮大举南京的时候,虞允文已经年过五旬了,金兵南侵为灭国而来,金军攻陷江北,准备渡江,这时候南宋朝廷才在惊慌之下,想要派遣将领阻挡金军南下。这时候允文自愿前往采石矶前线慰问守军。在这种危急时刻接下了将领这个担子,他首先振奋士气,向全体将士做了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讲。每个留下来的将士们信心满满,激情澎湃毅然决然的想要与60万虎狼之师展开对战。
而这时候因为是在长江边上,从小在马背上长大的女真人,在船上根本就没有办法正常打仗。他深知金兵不会水战,才想到在江中击败对方,所以不习水性的金币遭到了宋军的殊死抵抗,加上宋军大船优势,他们的船只被撞沉,不管他们在陆地上有多么勇猛,在水里就是待宰的羔羊,只能任人宰割。所以采石一战金兵大败。
第一,完颜亮在金的内部靠政变取得皇权,内部派系不稳,没有完全的整合内部力量,急功近利企图灭亡南宋并非明智之举。
第二,完颜亮撕毁条约,发动非正义的侵宋战争,遭到金统治区各族人民的强烈反对。金宗室完颜雍乘机夺取政权,黄河以北地区很快归附新皇帝金世宗。完颜亮得到知这一消息更加疯狂南侵。企图快速灭亡南宋,借此稳定军心。当时,他领兵驻扎在和州鸡笼山,决定于十一月初八日从采石渡江,再攻建康。
第三,宋军方面,中书舍人虞允文时任督视江淮军马府参谋军事,代表宋廷到采石慰劳军队。他在采石见形势危急,毅然召集张振、时俊等将领,宣布宋廷抗金命令,犒赏军队,动员将士决一死战。同时,又组织当地民兵和群众进行支援,使采石一带的防务顿形好转。可见宋军当面在虞允文的指挥整合下,说以忠义,鼓舞士气,决心一战。宋军部将见虞允文出来作主,也打起精神来了。他们说:“我们吃尽金人的苦,谁不想抵抗。现在既然有您作主,我们愿意拼命作战。”显然宋军已经是士气高涨,同仇敌忾的状态。而并非所认识“残军”。战斗力较高。
第四,完颜亮判断失误。金海陵王误认为宋军已败退逃散,江南岸无兵把守,遂于十一月八日督兵过江。宋军利用水军优势,在江中截断金军船只,并在船上施放霹雳炮,烟雾和石灰弥漫江面,使金军无法抵挡。宋军出动车船,船行如飞,船内踏车民兵精神振奋,呼声震天。金军败回北岸。次日,宋水军直迫长江北岸的杨林渡口,焚毁敌船,金海陵王被迫移军扬州,强令金军从瓜洲(今江苏扬州南运河入长江口处)渡江,为部下所杀,金军败退。南宋再度转危为安。战斗结果一目了然。
第五,虞允文指挥得当,他命令步兵、骑兵都整好队伍,沿江布阵,又把江面的宋军船只分为五队,一队在江中,两队停泊在东西两侧岸边,另外两队掩匿山后。敌军以为采石无兵,及近南岸,见宋军列阵相待,当涂人民观战助威者十数里不绝,方才大惊,欲退不能,只得前进。在金军登陆后,虞允文命令部将时俊率领步兵出击。时俊挥舞着双刀,带头冲向敌阵。兵士们士气高涨,拼命冲杀。金兵进军以来,从没有遭到过抵抗,一下子碰到这样强大的敌手,就都垮下来了。
综上所述,采石之战的胜负已经其实是必然的结果,采石距建康30余里,附近有宋军20余万,金军最后溃败也是因为不知虚实所致。采石之战是宋、金战争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战役,南宋军民在虞允文的指挥下,力挫南侵金军主力,打破了完颜亮渡江南侵、灭亡宋廷的计划,加速了完颜亮统治集团的分裂和崩溃,使宋军在宋、金战争中处于极为有利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