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与装配式的结合有哪些应用?
欢迎大家分享~ 展开
2019-12-23 · 百度认证:卡本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官方账号,品牌企业
您好,今天卡本来回答您的问题。
由于BIM与装配式的结合应用较多,我们准备仅从BIM和装配式标准化设计来回答,
主要有以下几个应用:
这里我们引用了之前看到土木智库中的一篇文章来作答:
一、标准化BIM构件库的建立
装配式建筑的典型特征是采用标准化的预制构件或部品部件。装配式建筑设计要适应其特点,通过装配式建筑BIM构件库的建立,不断增加BIM虚拟构件的数量、种类和规格,逐步构建标准化预制构件库。
二、可视化设计
BIM应用有利于通过可视化的设计实现人机友好协同和更为精细化的设计。
三、BIM构件拆分及优化设计
在装配式建筑中要做好预制构件的“拆分设计”。避免方案性的不合理导致后期技术经济性的不合理。BIM信息化有助于完成上述工作,单个外墙构件的几何属性经过可视化分析,可以对预制外墙板的类型数量进行优化,减少预制构件的类型和数量。
四、BIM协同设计
BIM模型以三维信息模型作为集成平台,在技术层面上适合各专业的协同工作,各专业可以基于同一模型进行工作。
BIM模型还包含了建筑的材料信息、工艺设备信息、成本信息等,这些信息可以用来进行数据分析,从而使各专业的协同达到更高层次。
五、BIM性能化分析
通过对项目日照、投影的分析模拟,可以帮助设计师调整设计策略,实现绿色目标,提高建筑性能。
总之,BIM与装配式的结合不仅限于此,本回答也只是向大家做一些分享。它在装配式施工、一体化装修、信息化管理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应用。
卡本祝您安全平安,希望可以解决您的疑问~
注:本回答修改于土木智库文章《BIM方法助力装配式建筑设计的技术集成》,仅作转载
建筑设计
第一,建筑方案设计。要结合建筑项目的外部条件、成本预算、产业化目标、建设规模、项目定位及装配工艺(混凝土结构装配式、机电装配式)等内容,以达到对预制构件的设计、加工、装配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并确定最佳的BIM技术实施方案。
第二,建立BIM数据模型。主要确立BIM模型的深度,其确立必须符合相关设计要求,并要足够精细无冗杂,一般建筑业涉及的模型深度需要包括建筑的层数、高度、基本功能分隔构件、基本面积、主体外观形状、构件的尺寸及相关定位信息、建筑设施的尺寸及其定位信息、建筑细节的尺寸及其定位信息、场地相关具体信息、绿化的相关具体信息等。
部件的生产管理
BIM能够实现对部件的工厂数字化生产和信息化管理。达到对设计信息的数据化管理与操作、预制构件的计划排期生产与进场安装、可视化的功能及性能衔接预设、实时联动优化修改、生产的标准化控制等,通过与设计模型和构建样图数据信息的无缝衔接,实现设计信息的有效识别和自动加工。
全过程无须图纸环节,全部进行信息化交付,并有效减少二次录入,提高了准确度和效率。在自动加工过程中,BIM技术根据已经优化的设计信息,智能化完成画线定位、模具摆放、混凝土浇筑振捣、养护及翻转吊起等一系列生产工序,并将生产加工的具体信息录入强大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便于生产过程、装配过程及后期运维过程对于具体信息的有效查询。
施工协同管理
BIM技术将设计协同与施工协同有效衔接起来,达到整个建筑全生命周期的一体化发展,通过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把过去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建设单位、运维单位的工作进行了合理化的融合,任何一个阶段的工作都能从建筑整个周期的信息数据中找到最优化的解决实施方案,不仅实现了装配式建筑从建筑、结构、机电、装修的协同一体化设计,还极大提高了建筑施工效率、品质与标准。
BIM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能够发挥自身的优势,从而创造出更高的价值,将BIM技术应用在装配式建筑中不仅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还符合国内的绿色建筑发展原则。
2、现场拼装组装要求精度高。采用BIM技术的施工模拟,可以在拼装前,进行虚拟建造,论证现场拼装的合理性和准确性,避免了实际拼装中的返工和错误。
2020-11-19 · 百度认证:北京小筑未来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官方账号
BIM技术应用为装配式建筑设计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避免传统的二维设计容易出现问题的情况,实现设计三维表达,减少图纸量,有效解决专业间、预制构件间可能出现的碰撞问题。
1.设计阶段:标准化设计、性能设计 、工程量统计、管线优化、基础验证
2.深化阶段:预制构件库、碰撞检测 、施工模拟
3.构件生产:模具设计、生产计划管理 、质量控制
4.现场施工:场地控制、施工管理 、装配管理
5.深化阶段:物业管理、档案管理 、运行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