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朝在确立 皇帝 尊号的同时,还总结了战国以来各国的官僚制度,建立起了一套适应封建统一国家需要的中央政府机构,这就是三公九卿制度。
三公, 说法多种,有太傅、太师、太保,也有司徒、司马、司空。不过一般是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公 的职责分别为: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事务,是皇帝的助手。从秦开始,丞相正式成为官职,为中央政府中皇帝之下的最高长官;太尉,协助皇帝掌管全国军队;御史大夫,为丞相的助手,掌图籍章奏,监察百官,是皇帝的耳目。三公 之间互不统属,直接隶属于皇帝,便于皇权集中。
三公之名,古已有之。西汉早期,朝中有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位高官,故有人称其为“三公”。这就是关于“三公”最早的解释所谓“三公”,是指地位完全相等的三个官职。但是,上述三个官职从来没有完全地相等过,因此,这三个官员不能称为“三公”,整个西汉也不存在所谓的三公制。但是,这并不是说当时就没有“三公”这种说法,只是习惯的说法而已。
汉武帝更“太尉”为“大司马”,汉成帝时更“御史大夫”为“大司空”,汉哀帝时“丞相”更为“大司徒。三公之中以御史大夫等级最低,职能也比较模糊。
隋朝统一中国后,隋文帝制三省六部,原本的三公也被取缔。三公九卿制基本宣告寿终正寝。秦始皇设立 三公九卿 制度,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制度的建立创造了雏形,对以后的历代封建王朝的建立,有着重要的影响,三公九卿制,上承夏商周,下接隋唐宋元,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2024-10-16 广告
三公是自古以来最为尊贵的三个官职的合称。早在夏商周时期就已经有这个词汇了。但有的朝代三公指司马、司徒、司空,有的还称太傅、太师、太保这种虚衔为三公,但我们日常中所说的三公一般都是指秦始皇开创三公九卿制后的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
丞相是最高的行政长官,负责处理全国政事、协助皇帝,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御史大夫是最高的法官和监察官,负责监察群臣,相当于副丞相;太尉则是全国最高的军政长官,负责全国军事事务,但在平时太尉其实并没有军权,即使战时也要有皇帝的符节才能调动军队。
在朝代的不断更替和历史长河的演变中,三公的名字也曾经改变过,如汉武帝更"太尉"为"大司马",汉成帝时更"御史大夫"为"大司空",汉哀帝时"丞相"更为"大司徒"。但终究是中央官制中三级制度的最高长官,分管着全国的军政大权和监察权,都是由皇帝直接任免,不可以世袭,他们之间互相制衡、互相制约,又分工明确,行政效率高,再加上下面的九卿,形成了金字塔般的政治结构,如此这般,皇帝便可牢牢掌控权力,避免一家独大,高枕无忧。
三公九卿制一直沿用至隋唐年间,才被隋文帝创建的三省六部制所替代,但从三省六部的结构中也还是可以看出三公九卿的基本框架,直到后来朱元璋废掉了三省六部的“三省”,至此中央官制的三级制度才算结束。
可以说三公九卿这一制度一直延续了近八百年,上承夏商周,下接隋唐宋元,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重重彩的一笔。
古代三公其实在秦朝地位最为显贵,秦朝以后这三个官职就大多数为虚职。一般三公指的是太尉、丞相、御史大夫这三种官员,还有一种说法指的是司徒、司空、太尉这三种官员。
在西汉的时候,朝廷有丞相,太尉,御史大夫这三种高官,也被人称为“三公”。这个丞相我们都知道也可以被称为相国,权力也很大,可以和皇帝议论国家大事,帮助皇帝决策一些重要的事件,也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成为百官之首。太尉仅次其后,太尉为所领的工资合丞相相同,但是地位不如丞相。可以看作为次于丞相,是朝廷官员中第二把手。所管辖的事情主要以军事为主,也是权力很重要的一个职位。但是在西汉时期太尉这一只不是常设,后来还被汉武帝废了。御史大夫这个官职相对丞相和太尉地位低了一点,可以看成为第三号人物。权职位监察百官,可以看成为丞相副手,也是权力不小。
这样看下来,对于这三个官职也就很好理解了。而且由于汉朝的时候太尉不常设,所以御使大夫虽为丞相副手但是权力不减。后来到了汉成帝时期,他把御史大夫改成“大司空”,他这样做为以后形成“三公”埋下了伏笔。三公正式形成于东汉时期,东汉光武帝的时候,把大司马改成太尉,大司徒,大司空全部去掉“大”字,直接称呼为“太尉”、“司空”、“司徒”。这样三公彻底形成,也同时对这三种职位职责分工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可以理解太尉,丞相,御史大夫这三个官员是司空司徒大为三个官员的前身,也可以理解为是三公的前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