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扬子
2020-01-18 · 技术研发知识服务融合发展。
中扬子介于武陵重力梯度线密集带和郯庐断裂之间。古、中元古代鄂中陆核,经晋宁运动大陆增生与上、下扬子形成统一陆块。其间增生部分坚固性较差,受力后变动剧烈。往往成为力学的边界,早期容易形成坳陷,为重要的生油岩沉积区[274](图85)。构造运动时反映很强,形成紧密褶皱和冲断,应力大量释放,由东向西的燕山运动推挤压力,过此带后显著减弱。随后太平洋板块B型俯冲弧后拉张应力,过此带后就无影响了。郯庐断裂系也是发生在中、下扬子之间的薄弱带上,当太平洋板块对中国大陆作NW向施压,发生左行走滑,下扬子连同古缝合带不断逆时针北移。
鄂中陆核范围不大,克拉通台地型(Z2—O1)沉积分布在武汉和江汉一带,厚度不到2000m,主要为碳酸盐岩。典型的寒武系筇竹寺阶反映台相特征最明显[99](见图28),碳酸盐岩含量高,碎屑砾砂和深水岩石含量都极低,泥质岩含量也低。而南斜坡沉积厚度略大,再向南至长沙一带地层厚度迅速减薄,主要为泥质岩和深水岩,说明已进入深水盆地(见图18a、图82)。但是,到奥陶纪中期以后,情况开始变化,志留纪更突出,中扬子台缘和中、上扬子之间厚度骤增,碎屑物开始增加,物源显然来自于原南华陆块,深水盆地消失了,两陆块连接,并出现前陆性质的坳陷(见图82,S末)。在这期间,并无两陆碰撞的力学迹象。志留纪末广西运动在原南华陆块上,出现了泥盆系下面的不整合和包括志留系及其下地层的变质现象。而中扬子很厚的未变质的志留系(含O3)泥质碎屑岩,大大增加了本区烃源的丰度,并且成为重要的区域盖层。
图85 中扬子地区下古生界生油岩厚度图[274]
中扬子下古生界油气巨系统受后期地质构造发展的影响极大,其机理非常复杂,论述不一。但基本历程是:印支、早燕山以前构造以区域隆、坳为主,是油气成藏最有利阶段;燕山中、晚期异常强烈拆离、推覆和褶皱,使下古生界许多油藏暴露或接近地表而遭破坏;燕山晚幕后期及喜马拉雅期的拉张裂陷。折腾的程度比上扬子严重得多。按自由陆块及后期构造变动,可分三部分来讨论:
1. 江汉地区(原台地)
主要为鄂中陆核区,在印支运动以前,下古生界烃源岩逐步成熟或高成熟,两侧斜坡(包括S深坳)的油气都具有向台区运移的趋势(见图82),弥补台上自身烃源的不足。印支期后两侧台缘都上升,特别是江南隆起上升幅度很高(见图82,印支期),不再向台地供烃。
在燕山中、晚期构造大挤褶前,江汉地区下古生界油气按印支隆、坳进行区域分配,比较重要的为受大别山控制的NW向钟祥-潜江隆起和黄陵隆起以及洪湖-蒲圻隆起等[271](图86)。这些区域性隆起是下古生界油气适时运移聚集的有利场所。由于当时志留系等多套盖层完好,油气成藏也有一定规模。
随后,燕山运动风暴来临,北方秦岭-大别和南方华夏古缝合带复活俯冲引发的强烈构造应力,向中扬子台区推挤,由冲断推覆逐步变为褶皱逆冲,大致在长江沿线形成千里对冲带(见图23)。有时两种力的交汇,导致强烈的拱抬,黄陵隆起连基底都暴露了(图86b)。印支隆起上T—J地层全被剥蚀,有些断层上盘也推出下古生界。较低构造区或推滑断层下盘一般都保存下古生界,燕山运动在中扬子台区既有破坏性,也是一次新的聚油气期,把印支古隆起等聚集的油气重新按燕山构造分配、聚集。燕山运动对印支期坳陷(复向斜)的破坏性要小得多,如当阳和沔阳(沉湖—土地堂)等地,燕山运动相对微弱,大都保存了侏罗系以下地层(图86b),其下还有一系列盖层,这就为寻找下古生界油气藏提供了基本条件。而且近来查明在当阳复向斜中[275],燕山不整合面以下,有一系列局部构造,还有印支期次级拱起,而且晚期裂陷改造也不严重。
江汉地区早期各种有利的古隆起和圈闭,在经历燕山风暴后,新的折腾接踵而至。从白垩纪晚期开始,由于太平洋板块向中国大陆B型俯冲弧后地幔上隆,形成复杂的拉张断陷为主的盆地。一些学者强调新生界沉积岩对深部油气的封盖,和深凹古生界二次生烃意义,这是有利的一方面,但也不能忽视破坏的一方面。肖开华等[271]认为,区内多数发育的张性断裂,对本区早期形成的构造油气藏起破坏作用。寻找弱拉张变形地区是本地油气勘探的关键。杨玉江[275]也认为,整个江汉地区,新生代沉积盆地是在古生界构造发生负反转基础上发育成型的。断陷内古生代地层一般埋藏很深,且因早期隆升较高,遭受剥蚀的程度往往更为严重。江汉在燕山复向斜地区钻进下古生界的井(合1、海1、朱4),地层水都具淡化特征,也未见异常压力现象,反映封闭条件不理想[276]。
江汉地区下古生界油气系统,经历非常曲折,地史不同时期评价往往出现矛盾甚至反差,也很难因有新生界地层覆盖而提高总体评价。必须运用地史发展观审视各个时期对油气的利弊,关键是最终的结果。地质和地震结合,寻找和解释下古生界现今各种圈闭,结合烃源条件综合评价,择优勘探。从目前资料的宏观分析,江汉地区古隆起不比古坳陷区好。当阳复向斜和沉湖—土地堂等地保存条件相对有利。另外,沿江附近构造对冲带深部容易形成较好的构造圈闭。
中扬子台区应特别研究志留系沉积展布和现今情况,它既是本区海相最好的烃源层,也是重要的储集层和区域盖层。除了其自身的成藏意义,并能向川东那样直接向上古生界提供丰富的烃源,是下古油气巨系统的组成部分,可能对本区作出重要贡献。另外,由于新生界岩盐和含膏层良好封盖条件,对深部下古生界的天然气或其向上运移的气,都可以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而且印支、燕山期上隆后再度裂陷陷深埋,部分烃源岩二次生烃,在晚期构造格架的圈闭中重组混源油气藏。
图86 江汉地区印支及燕山早期构造格局[271]
2. 中扬子南缘
中扬子南侧古被动大陆边缘下古生界烃源丰度很高,特别是Є1和S地层在五峰、恩施一带生油岩厚度达千米,修水、长沙一带S生油岩都超过2000m(见图80、图85)。由于靠近构造活动带,各个地质构造运动期变动幅度都很大。早古生代前期(Z2—O1)沉积岩厚度(见图79)、碳酸盐岩含量、泥质含量、深水矿物含量(图31)都存在大陆坡性质的密集线,而有利生油的泥质岩在斜坡上为最高值。早古生代后期(O2—S)深水海盆逐渐不显,晚奥陶世只有南部陆源的浊积次深海相沉积,志留纪更不见深海盆地了。碎屑物粒由SE-NW方向变细,显示华夏陆块是主要物源供给区[62],在扬子陆块南侧形成盆地,浅海泥质岩比例很高。多期烃源岩叠加,是理想的油源高丰度带。Z—O地层台缘白云岩以及S地层海相砂岩,储集条件良好。
加里东运动后,此带多为水下隆起,下古生界烃源也逐渐成熟。印支运动由于古缝合带复活俯冲,强力推挤形成江南(雪峰)隆起带。部分中、下三叠统和上古生界地层被剥蚀。此时,埋藏在深部的下古烃源已成熟至高成熟,原大斜坡储集和同生圈闭条件非常有利,巨大的印支古隆起正是油气运移、聚集的理想场所,直到燕山早期,下古生界巨大油气区仍在聚集中。
真正破坏江南隆起下古石油聚集的是燕山中期以后(东早西晚)。随着复活俯冲的活动,岩石圈深、中、浅矛盾加剧,巨浪一波又一波,拆离一级又一级,大片基底暴露,被称之为 “江南古陆”。实际上是早古生代前期面向海洋的斜坡,后期已部分成为两大陆块相接而隆升的前陆盆地。燕山运动在平面上推挤作用更是惊人,西达华蓥山、东至沿海密集褶皱推滑带,地壳巨量缩短,显生宙以来少见。它既不是陆块碰撞,因为华南晚古生代已是统一陆块,如二叠纪表现相当稳定,谁和谁碰?当然更不是天外神奇力量,如果是地球以外的冲击,地球也就粉碎了。构造运动机理在第一章已有论述。
最重要的 “江南隆起”早期适时油气聚集带,在燕山运动遭到灾难性的破坏,古生界地层都已抬升剥蚀,“皮之不存,毛之焉在! ”古隆起以南即原为深海盆后为加里东缝合带附近,包括湘中构造群,处于江南和雪峰隆起的弧腹内。其中有名的向西推覆的 “祁阳弧印支构造带”,说明主要力源从东部缝合带推来,因此湘中仍属中扬子早古生代前期陆棚深水区。下古生界地层和烃源岩很薄,深部构造也过于复杂,找油的实际意义不大。
许多学者的眼光注视着雪峰隆起的西北侧,包括和上扬子共属的武陵山构造东南部分,下古生界烃源最为丰富(见图85),早期成藏条件和雪峰区都特别有利。雪峰山储层已被剥蚀,而本区下古生界古油藏遗迹很多,如麻江、丹寨、翁安、铜仁、凤凰等以及大量的油气苗和沥青。罗志立认为[266]:“在江南隆起西缘寻找推覆构造下保存的下古生界天然气藏,特别是黔东凯里地区有很大希望”。从赣北修水、湘北至黔东一大片弧形构造带,是中扬子南坡找到下古生界油气藏最有可能的领域。由于烃源丰富,储集岩次生裂缝、溶蚀等条件发育,在如此大面积内,只要精细地震弄清逆断层以下构造格局,选择封盖条件好的(特别是S保存完整)深部圈闭,找到重建气藏的可能性仍然很大。
在雪峰隆起西侧较近的地区,在下古生界普遍见到液体油苗,虎庄47井中还捞出2.3t原油[116]。原因是黔东等地古地温梯度偏低,而且靠近隆起带已是红盆沉积(T3—K1)边缘,厚度较薄,晚古生代也处于水下隆起,所以下古生界埋藏不深。凯里、麻江一带志留系顶最大埋深不到4000m,最大温度在120~140℃以下[139]。该区找到油藏也有可能(包括雪峰推覆带下部)。根据古地温情况,认为麻江古油藏形成于加里东期、破坏也在加里东的论点[139]值得商榷。发现者们主要根据S和D地层油层接触情况判断成藏与破坏期。加里东运动时,志留系储层尚处于地表或极浅状态,又没有盐膏等优良盖层,如何能形成10亿t以上特大油田。成藏期最早也应在晚古生代后期,破坏在燕山期。和大区基本相应相似。
3. 中扬子北侧
中扬子北坡下古生界油气主要经历与南坡节拍类似。早古生代秦岭拉裂程度有不同见解。根据地震剖面QB-1(见图21),秦岭南部最重要的特征是一律向扬子陆块推挤,浅部近垂直的大断裂,到深部逐渐变为低角度铲状断裂[73],反映地壳上部拆离的状态。柴育文[46]根据地壳平衡剖面,复原造山带地壳缩短率高达61%,秦岭古特提斯域的宽度近1000km,目前多数学者认为早古生代中扬子北侧有较宽阔的被动大陆边缘,也有良好的烃类生、聚条件,在大巴山和北龙门山下古生界古油藏的显示很多。
按多种资料分析,中扬子北缘下古生界油气经历与南缘具有相对应的旋回周期:早古生代至印支和早燕山期,成藏条件都非常优越。印支期秦岭古缝合带复活俯冲,扬子北缘也主要表现为隆升,并无显著的挤褶现象,这时地壳深部矛盾逐步积累、强化,到燕山中期爆发,都由东向西延迟和减弱。东秦岭338个同位素频谱图中,200~170Ma为最显著的峰值[46],和各种地质现象也大致相符合。庞大的武当山是从北部推覆滑脱而来,Pt2+3基底断面天窗中都是下古生界地层(见图22上),其强烈程度不亚于中扬子南缘。中扬子北缘构造可分为三带[64]:第一是根带,华北、扬子陆块碰撞,即深部复活俯冲带。第二是中带为拆离、滑脱推覆带,青峰-襄广断裂以北。以上两带很难保存油气藏,襄广断裂推挤压力大量释放,构造相对减弱。第三是锋带,一直推到台上并与南来的锋带形成千里长江对冲带。江汉以北为大洪山构造区,主要受大别山影响,从印支隆起发展到燕山推覆,由NE向SW逆推,可分为(1)武汉推覆段,沿志留系滑脱面向SW逆掩在P+T地层之上;(2)云应推覆段,主滑脱面之下褶皱平缓,可能存在下古生界大型构造圈闭,志留系大部分保存完整,后期断陷对深部影响不大(图87);(3)乐乡关推覆段,滑脱面之下东部盖在P—T地层之上,西部盖在T—J地层之上。总之,燕山运动锋带对下古生界油气利、弊兼存,而新生代断陷则是弊大于利。锋带下古生界气藏具有相当潜力,埋藏也不算太深。
图87 江汉云梦、沙洋一带深部地质构造解释图[64,274]
4. 中扬子下古生界油气远景评价意见
图88 中扬子下古生界(油)气远景区划与预测略图
综合上述对中扬子进行地史分析后,认知燕山运动前、后对油气评价反差突出。燕山期强力挤压导致拆离、冲断,下古生界油层的暴露和通天断裂,喜马拉雅早期中部的拉张陷落,喜马拉雅晚期西部抬升导致地表水向下深切,以及一些地区下古生界油气层的过于深埋等问题,使中扬子石油地质条件异常复杂,头绪多端。以下分几个方面评述油气远景:
(1)中扬子两侧台缘下古生界油气早期成藏条件非常优越,地史发展旋回和远景条件都有对应性和相似性。两侧燕山运动都有根带、强力拆离推覆带、褶皱逆冲带(锋带)(图88),烈度逐渐减弱,保存条件相应变好:(1)两侧古缝合复活俯冲根带(A带)附近,早古生代深海区沉积厚度薄,储集岩差。造山期构造复杂,岩浆岩活跃,不利于下古生界油气形成与保存。(2)两侧早古生代大陆斜坡,生、储、运、聚条件均佳。海西、印支、燕山早期都发展为大型隆起带和局部构造,都曾形成过重要的油气聚集带。燕山中期,该带正位于复活俯冲带的首冲之地,强烈拆离推覆(B带),北有武当-桐柏-大别靱性剪切带,南有江南-雪峰,大片基底暴露(B带),北侧尤其强烈。推覆带断面以下虽证明存在下古生界,目前也难以考虑。(3)造山应力越过拆离推覆带后,两侧都继续发展为褶皱逆冲构造带(C带),其规模和强度仍是惊人的。两侧锋带会于长江附近,形成著名的对冲带。两侧锋带在台缘附近兼有烃源丰富,下古生界保存相对稍好的条件,是中扬子地区最有可能找到下古生界油气藏的领域。北侧根据地震解释(图87),如云梦—芦市一带,燕山期冲断虽然密集,但志留系滑脱面下面的下古生界保存完整,构造简单;当阳地区燕山构造形成一系列局部断挡圈闭[275]。下古生界埋藏一般在6000m以内,目前钻井能力可以承受。南侧锋带未见可靠的地震资料,打了一些深井,鱼(皮泽)1井和李(子溪)2井钻至Є和Z2地层[274],效果不好,但证明下古生界有很好的生储层。必须下决心选择有利区进行山区地震试验攻关,例如恩施一带(烃源最富)和凯里地区。不能再根据地表构造实施高成本的深井钻探,但有目的的少数科学钻井应该打。在复杂困难地区我们长期运用的勘查原则:“先物探、重科研、少打井、高命中”,对此类地区尤为重要。推测南侧锋带地下保存下古生界地层的高点和圈闭,当以百计,在烃源十分丰富的地区,配套相宜的仍会有一定比率。当然肯定比常规油气田要付出更高的代价,图87可给人以启发。
(2)中扬子台区,实际包括在两侧锋带交会的对冲带附近。由于新生代断陷盆地叠加,部分加强了下古生界油气覆盖条件。但由古隆起发展起来的深凹,埋藏过深;凸起剥蚀多,拉张性也不利于保存。在古隆起边缘印支期为坳陷(复向斜),如当阳和沔阳地区保存条件较为有利,埋藏也不过深。
(3)下古油气巨系统由于断裂发育,向上覆层垂直输送的油气分量很大,可能超过本系统自身油气保存量。特别是江汉盐湖的封隔条件好,江汉盆地等新生界油气向下古生界潜山灌注油气则微不足道。至于新生断陷下古生界晚期二次生烃在中扬子地区也很难有大作为,江汉断陷聊有小补。
(4)中扬子除努力发现大批深部下古生界构造圈闭,对裂缝和溶蚀性储层的研究应加强。根据四川多年经历,在海相地层中发现有利于形成孔隙性储层的相带,至关重要,是大储量气藏的基础。实际上在普遍致密岩层中,孔隙层带本身就是圈闭。
适当注意志留系致密砂岩含气问题,利川向斜、花果坪向斜、当阳向斜、秭归向斜等志留系埋藏都不很深,和良好烃源为互层,红盆沉积时,砂岩孔隙中含油裂解为气,孔渗性减低成为致密砂岩,在燕山期后向斜中天然气不易散失,可能组成分隔的深盆气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