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明是异父同母的兄弟,为什么说“姜文不文,姜武不武”?
这句话意思就是说姜文虽然名字带个文字,但是他个人的作风还有说话办事的方式,并没有像他的名字一样,文质彬彬像秀才一样的特征。而姜武虽然名字里面带一个武字,但是姜武看起来非常的文气并没有习武之人粗暴的一面。所以大家就说姜文不文,姜武不武。
其实我当年看到姜文演的戏的时候,我就觉得姜文的名字好像跟他本人的性格完全不相符。当时我看的那部戏叫末代皇帝,姜文在里面演末代皇帝溥仪。虽然溥仪这个角色是比较文气的一个角色,但是姜文演了之后,就感觉还带有一点滑头和自私、狂妄和自负的感觉。这可能也是导演要的感觉,导演觉得溥仪作为末代皇帝就是应该既害怕又想有皇帝的尊严,所以就塑造出来这样的感觉。但是姜文演之后感觉不用特意用演技去塑造,只扮成溥仪的造型后就有这种感觉。他那种滑头和狂妄自负的感觉是骨子里面带出来的,所以我个人觉得姜文这个名字一点都不符合他的骨子里面的特点,但当时也不知道什么名字适合他。
而看到姜武的时候,也觉得这个名字也完全不符合他的性格。记得当时他演了一个农村片儿,演的是一个特别忠厚老实的,并且不爱说话的一个农村大队骨干。遇到欺负他的人完全不知道反抗,不但不反抗而且还总替别人着想。虽然这是他片子里面演出来的人物,但是我个人总觉得他本人性格也是这样的。所以后来姜武演的电视剧或者是电影也都是这种戏路的,就是特别老实,总被人欺负的这种角色。
当我知道姜文和姜武是兄弟的时候,我就觉得他们两个人的名字应该换换,姜文应该叫做姜武,姜武应该叫做姜文。
众所周知姜文姜武是异父同母的兄弟,相似的外貌,一度让广大观众以为是双胞胎,因个人演艺圈发展道路不同,姜文姜武被圈内人戏评“姜文不文,姜武不武”
接下来我们来了一起解姜文姜武的成长历程演绎经历,姜文出生于1963年1月,远在唐山的外婆家,十岁之后全家定居北京,在初中与英达相识,少年时代的友谊比较纯真,高中毕业后英达考入了北京大学,而姜文考上了中央戏曲学院,成为一名戏曲演员,毕业后参演了一年话剧表演,出演过不少脍炙人口的剧目,1985年成功塑造了《末代皇后》溥仪一角,慢慢走入大众的视线。直到1993年,姜文参演的作品不下百部,而他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从演员转职到导演,功夫不负有心人,《鬼子来了》荣获了评审团大奖,成功的成为新人导演。
姜武比姜文小6岁,从小在哥哥的影响下也走进了大众的视线,1991年顺利考入北京电影学院,兄弟俩有着相似的容貌,在娱乐圈里难免顶着哥哥姜文的名号,也就是这样,姜武所参演的影视作品大多数以老实憨厚的形象,这并不影响姜文姜武两兄弟的发展,对艺术事业的追求让人敬佩。
名字是父母对孩子的期盼,成长环境个人性格都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变化,这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过程,性格迥异的姜文姜武曾经给我们带来好的影视作品,也期待会有更好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