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陵之变曹爽如果没有投降,而是以皇帝号令天下勤王胜算有多大?
23个回答
展开全部
其实这个问题是可以有很多种答案的首先,谁也不能确定其中的胜算有多大,因为变化多于计划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当时已经没有多少人是曹爽的自己人啊,他发号施令也没有人听他的了,所以胜算也不会大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高平陵之变中,如果曹爽不投降,而是以皇帝的名义号令天下来勤王,他成功的胜算起码在六成以上。但凡是没有绝对,因为曹爽的失败其实也有一定的必然成分。他这个人用蒋济的话说,就是一匹“劣马”,属于典型的才不配位之人,成不了什么大事。
桓范逃出洛阳之后,对曹爽说的一席话很有代表性:现在皇帝在我们手里,军队、粮草也触手可得。大司农印信在我手里,可以调集天下粮草。只要我们护送皇帝到许昌,以圣旨召集军队勤王,司马懿岂有不死之理?
桓范的计划,的确有很强的可行性。因为当时的司马懿,说实话真没有什么力量。之所以能够发动兵变,靠的就是自己养的几千死士。洛阳的驻军在太尉蒋济的劝说下没有反抗,但是他们对司马懿显然是没什么忠诚度的。
司马懿靠的,也就是一个时间差,在曹爽犹豫的那一段时间中击垮他的心理防线。如果曹爽犹豫个十天半个月,司马懿形势就大大不利了。
但是桓范的计划,真的就一点瑕疵都没有吗?
显然不是。
桓范的计划,是当年何进故事的重演。
大家不要忘记,东汉是怎么垮的?
黄巾大起义,没有动摇东汉的根本。东汉乱政的直接原因是——皇帝年幼,何进跟十常侍火并,何进力量不足,召董卓入京勤王,结果请神容易送神难,董卓来了就不想走,开启了东汉大乱的时代。
而高平陵之变的形势,与当年的形势如出一辙——皇帝年幼,曹爽与司马懿火并,曹爽力量不足,召天下诸侯入京勤王,结果……
可以肯定的是,曹爽的确可以召开诸侯干死司马懿,但是干死司马懿之后,天下也不可能是他曹爽的了。
在曹真死后,一群草包的曹家就没有能够统治大军的将领了。高平陵之变时,曹魏的三大军事集团:雍凉、荆州、淮南集团,都掌握在外姓人手里。
雍凉是司马懿的根据地,不支持司马懿就不错了。淮南素来不爽司马家族,后来司马家掌权之后还反了三次。荆州刺史是曹爽新任命的心腹,但根基不深,荆州集团的态度很难说。
可以肯定的是,就算这些人夹枪带棍的来勤王,灭了司马懿之后,曹爽怎么奖赏他们?这些大将本来就已经位极人臣,带着几万大军跑这么一趟,总不能加个官赏点钱就打发了吧?
而且你曹爽昏庸无能,本来就没啥功劳,全国的门阀都看你不顺眼,现在闹出这么大的乱子,你又不是皇帝,你这个位子是不是要让出来?
私以为,这才是曹爽最终投降的真正原因。按照司马懿答应的,他还可以长享富贵。但是如果各路诸侯进京,他能不能继续活命就很难说了。
如果桓范的计划执行不好,搞不好又是一次天下大乱。
桓范的计划很有可能导致曹魏内战。
司马懿之所以赢得这么顺利,跟洛阳的世家大族的支持是分不开的。司马懿在当时不代表他自己,而是整个门阀集团的代理人。如果曹爽真的铁了心的跟洛阳火拼,那么他就是在跟所有门阀决战。
前面说司马懿的实力只有几千死士,那是在曹爽犹豫的时间。如果把时间延长的几个月,那么洛阳门阀们能调动的力量显然不止几千人。
或者再畅想一下,如果支持司马懿的雍凉集团与支持曹爽的淮南集团爆发一场内战,那将是怎样的图景?
别忘了,那是三国时代而不是西晋,东吴和蜀汉都有一口气呢,连孙权都还没死。大敌当前搞内斗,搞不好落得个玉石俱焚的下场。
所以说,曹爽如果真的去许昌调动天下诸侯勤王,的确有胜算,有可能灭掉司马懿。但是很可能是要捎带上曹魏的整个江山社稷,顺便还终结了他本人的政治生命,很有可能把自己的小命也搭进去。
所以,懦弱的曹爽怂了,他选择了放弃。不过这种选择也并不能算是明智,如果当时的情况换做他爹曹真,司马懿早就被灭的连影子都没了。不过话说回来,如果真是一个像曹真一样的人掌权,司马懿又怎么敢反呢?
桓范逃出洛阳之后,对曹爽说的一席话很有代表性:现在皇帝在我们手里,军队、粮草也触手可得。大司农印信在我手里,可以调集天下粮草。只要我们护送皇帝到许昌,以圣旨召集军队勤王,司马懿岂有不死之理?
桓范的计划,的确有很强的可行性。因为当时的司马懿,说实话真没有什么力量。之所以能够发动兵变,靠的就是自己养的几千死士。洛阳的驻军在太尉蒋济的劝说下没有反抗,但是他们对司马懿显然是没什么忠诚度的。
司马懿靠的,也就是一个时间差,在曹爽犹豫的那一段时间中击垮他的心理防线。如果曹爽犹豫个十天半个月,司马懿形势就大大不利了。
但是桓范的计划,真的就一点瑕疵都没有吗?
显然不是。
桓范的计划,是当年何进故事的重演。
大家不要忘记,东汉是怎么垮的?
黄巾大起义,没有动摇东汉的根本。东汉乱政的直接原因是——皇帝年幼,何进跟十常侍火并,何进力量不足,召董卓入京勤王,结果请神容易送神难,董卓来了就不想走,开启了东汉大乱的时代。
而高平陵之变的形势,与当年的形势如出一辙——皇帝年幼,曹爽与司马懿火并,曹爽力量不足,召天下诸侯入京勤王,结果……
可以肯定的是,曹爽的确可以召开诸侯干死司马懿,但是干死司马懿之后,天下也不可能是他曹爽的了。
在曹真死后,一群草包的曹家就没有能够统治大军的将领了。高平陵之变时,曹魏的三大军事集团:雍凉、荆州、淮南集团,都掌握在外姓人手里。
雍凉是司马懿的根据地,不支持司马懿就不错了。淮南素来不爽司马家族,后来司马家掌权之后还反了三次。荆州刺史是曹爽新任命的心腹,但根基不深,荆州集团的态度很难说。
可以肯定的是,就算这些人夹枪带棍的来勤王,灭了司马懿之后,曹爽怎么奖赏他们?这些大将本来就已经位极人臣,带着几万大军跑这么一趟,总不能加个官赏点钱就打发了吧?
而且你曹爽昏庸无能,本来就没啥功劳,全国的门阀都看你不顺眼,现在闹出这么大的乱子,你又不是皇帝,你这个位子是不是要让出来?
私以为,这才是曹爽最终投降的真正原因。按照司马懿答应的,他还可以长享富贵。但是如果各路诸侯进京,他能不能继续活命就很难说了。
如果桓范的计划执行不好,搞不好又是一次天下大乱。
桓范的计划很有可能导致曹魏内战。
司马懿之所以赢得这么顺利,跟洛阳的世家大族的支持是分不开的。司马懿在当时不代表他自己,而是整个门阀集团的代理人。如果曹爽真的铁了心的跟洛阳火拼,那么他就是在跟所有门阀决战。
前面说司马懿的实力只有几千死士,那是在曹爽犹豫的时间。如果把时间延长的几个月,那么洛阳门阀们能调动的力量显然不止几千人。
或者再畅想一下,如果支持司马懿的雍凉集团与支持曹爽的淮南集团爆发一场内战,那将是怎样的图景?
别忘了,那是三国时代而不是西晋,东吴和蜀汉都有一口气呢,连孙权都还没死。大敌当前搞内斗,搞不好落得个玉石俱焚的下场。
所以说,曹爽如果真的去许昌调动天下诸侯勤王,的确有胜算,有可能灭掉司马懿。但是很可能是要捎带上曹魏的整个江山社稷,顺便还终结了他本人的政治生命,很有可能把自己的小命也搭进去。
所以,懦弱的曹爽怂了,他选择了放弃。不过这种选择也并不能算是明智,如果当时的情况换做他爹曹真,司马懿早就被灭的连影子都没了。不过话说回来,如果真是一个像曹真一样的人掌权,司马懿又怎么敢反呢?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