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最爱的人是谁?
每个人最爱的人是自己。
爱自己的人比较有自信,会将自己照顾得很好,也可以将他人照顾好;相反地,一个没有自信的人不爱自己,可是又到处需要他人的认同与喜爱来证明自己是个不错的人。
爱自己是一种负责的表现,爱自己,自然会爱别人,一个不爱自己的人,不对自己负责的人,自然也就无法描画出生命里爱的图景。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但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你要做的就是,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发现自己的优势,把它发挥到极致。
心理学家武志红曾说过:爱情其实是一种轮回。这种轮回意味着,很多人在恋爱的时候,总是特别容易爱上同一类型的人。爱上好人当然是好事。但是如果我们爱上的人非常自私,甚至不懂爱人,只爱自己,情况就不妙了。
所以我们还要爱自己的同时也要兼顾他人,不要太过自私以至于伤害他人。
每个人最爱的人是自己。
最近看了一档综艺,其中papi酱关于人生最重要的人物关系进行了一个排序,顺序是:自己、伴侣、孩子、父母。对于这个排序,她给出的解释是:“只有自己是陪伴自己最久的,所以自己对自己最重要。”
从人的心理发展来说,人本来是最爱自己的,爱到自我陶醉,爱到以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这是最原始的自爱状态。慢慢地,在相互的竞争中,在文化的要求中,当发现比自己更优秀的他人时,人们不得不放弃了爱自己。
此时,那些更优秀的人成为了我们爱的对象及渴望达到的目标,即一个人的理想自我。因此,自我发生了分化: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我们对现实自我的爱减少了,对理想自我的爱增加了,幼时得不到爱的人,或者只是被有条件爱的人,这种差别更明显。
当我们以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时,这是原始人的境界;当我们执着于达成理想自我,为达不成而抑郁焦虑时,这是神经症者的境界;当我们放下了理想自我的要求,自在地呈现现实自我时,甚至不断地满足于现实自我的「成就」时(这些成就也许在完美主义者眼里不值一提),这是弗洛姆所谓的「新人」的境界。
第三种境界既是对第一种境界的回归(重新爱现实的自己),又是对第一种境界的超越(否定之否定,这种爱是现实的,而不是虚幻的)。此时,「爱自己」才会变得稳固和持久。
每个人最爱的人其实都不一样,但每个人最应该爱的人,是自己。
在这个灵性觉醒的年代,似乎所有的人都在说“爱自己”,但如何爱自己?到底怎样真正的爱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缺爱的人比缺钱的人多。大部分的人都不爱自己,也不知道该如何去爱别人。我们都习惯盯着自己的缺点不放、折磨自己、评判自己、忽略自己。
我们都知道,我们没办法给别人连自己都没有的东西:如果我们没有钱,我们就没办法给别人钱;如果我们没有快乐,我们就没办法给别人快乐;如果我们没有爱,我们就没办法给别人爱,没办法真正的去爱任何人。
于是我们所谓的“爱”,充满了控制、索取、依赖。那么,如何真正的去爱自己呢?世界著名的心灵导师露易丝·海在《启动心的力量》一书中,告诉大家十个爱自己的方法。让我们从生活的方方面面,开始察觉、停止一切"不爱"的行为,成为真正拥有爱和幸福的人。
每个人最爱的人是自己的伴侣。
故事发生在美国的一所大学
在快下课时教授对同学说:“我和大家做个游戏,谁愿意配合我一下。”
一女生走上台来。
教授说:“请在黑板上写下难以割舍的二十组人名。”
女生照做了。有她的邻居,朋友,亲人。
教授说:“请你划掉一个这里面你认为最不重要的人。”
女生划掉了一个她邻居的名字。
教授又说:“请你再划掉一个。”
女生又划掉了一个她的同事。
教授再说:“请你再划掉一个。”
女生又划掉了一个·······
她惊呆了,颤巍巍地举起粉笔缓慢而坚决地又划掉了儿子的名字。
接着,她哇的一声哭了,样子非常痛苦。
教授等她平静了一下,问道:“为什么丈夫反倒是你最难割舍的人呢?”
同学们静静的看着她,等待着她的回答。
女生平静而又缓慢的说道:“随着时间的推移,父母会先我而去,孩子长大成人后肯定也会离我而去,真正陪伴我度过一生的只有我的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