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李斯选择与赵高合谋害死自己的女婿公子扶苏?

 我来答
满屋新鲜事
2020-10-18 · TA获得超过5675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9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6719
展开全部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然偌大帝国却不及二世。后世归咎原因,毫无争议地认为赵高、李斯二人篡改遗诏,逼死贤明扶苏,改立无能胡亥。

但问题来了,李斯为什么要与赵高合谋呢?

按理,李斯是秦朝丞相,权力仅次于皇帝,已是登峰造极再冒大险帮赵高又有什么好处呢?

胡亥明显与赵高交好,深知仓鼠厕鼠区别的李斯难道丝毫不在意赵高与胡亥的私交吗?

李斯与扶苏联姻,他是扶苏的岳父,他又为什么背弃女婿背弃政治联姻?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先一起回顾一下那一场改变历史走向的"沙丘政变"。


关于"沙丘政变"这一历史事件,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着详细的记载。

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始皇帝开始了自己的第五次,也是最后一次东巡。这次出巡,他带上了左丞相李斯,而留下右丞相冯去疾留守国都,处理繁杂的政务。临行前,他最小的儿子胡亥也请求一同前往,始皇帝欣然同意。

浩浩荡荡的出巡队伍先是来到水域辽阔的云梦泽,一行人先是在这里祭拜了舜帝,又前往浙江祭拜了治水的大禹。


随后,始皇帝前往东海之滨的琅琊郡。相传这里是他多次派出方士,前往海外仙岛求取长生不老药的地方。来到位于今山东平原县一带的渡口平原津时,秦始皇突发疾病,且病得十分厉害。

也许是冥冥中,始皇帝预感到了自己的大限将至。他开始厌恶"死"这个字,于是大臣们都小心谨慎,不敢提到死。

不过,即使如此,这于秦始皇的病也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帮助。随着病情的一天天恶化,他也终于认了命,开始为他的身后事做准备。

此时,皇陵已经基本完工,皇陵旁的陪葬兵俑也已经排列整齐,剩下的问题就是接班人了。


在秦始皇的设想中,他是"始"皇帝,而他的继承人则是二世、三世。他自己也曾解释道:"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于是,始皇帝便给自己心仪的继承人扶苏写信嘱托道:"以兵属蒙恬,与丧会咸阳而葬",也就是说,让他把兵权交给蒙恬,自己则回咸阳主持葬礼。

信写好后,秦始皇将它交给了宠信的宦官赵高。毕竟自己万一最后没死,岂不是白叫扶苏回来了。七月,秦始皇在沙丘病逝,此时,"丞相斯为上崩在外,恐诸公子及天下有变,乃秘之,不发丧。也就是说,始皇帝生前没有定好真正的接班人,如果直接将书信给扶苏,或许会引起皇子们对权力的斗争,导致混乱。

这一局面下,李斯、赵高等人将始皇帝的死讯隐藏不发,对外则营造一切如常的假象。

随后,赵高暗中对胡亥说道:"上崩,无诏封王诸子而独赐长子书。长子至,即立为皇帝,而子无尺寸之地,为之奈何",这席话刺激了虽然被哥哥扶苏各方面压制但还是想要登上帝位的胡亥,于是二人开始密谋篡改始皇遗诏。


赵高胡亥想要改旨意,李斯这一关是首先要过的。

首先李斯权力太大,他作为秦建立大一统后政治制度的策划执行者,很"称职"地将他担任的丞相定位在仅次于秦始皇的地位,为人又有才能。他帮助秦始皇制定吞并六国的计划,完成乱世到大一统的过度,是大秦功臣加权臣。这不是当时的赵高能比的,如果李斯不帮忙,赵高和胡亥成功概率很低。其次,秦始皇的真实旨意,赵高骗不了李斯。始皇帝的遗书虽然保存在赵高那里,但其中的内容,丞相李斯是知道的。所以,策反李斯是赵高,胡亥当务之急。

李斯也是经历大场面的人,他对秦始皇忠心不是可以轻易说动的。实际上,在得知赵高与胡亥之谋后,李斯大为惊诧,指责赵高如此为"亡国之言",并认为此"非人臣所当议"。但最后赵高还是劝服李斯参与政变。据《史记·李斯列传》,其实这之间存在长时间的交锋。

斯曰:“君其反位!斯奉主之诏,听天之命,何虑之可定也?”

高曰:“安可危也,危可安也。安危不定,何以贵圣?”

面对李斯的斥责,赵高并不气馁,他搬出了与公子扶苏一同戍守边疆的大将蒙恬,指出李斯各方面都比不上蒙恬。所以扶苏继位后必然会重用蒙恬,甚至以他为相,这样一来,李斯的地位就岌岌可危了。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